第四十三章 遷居

姚氏平日對趙陌並不怎麼上心,聽了秦仲海的問題,隨口便答道:“吳監生跟着三叔三嬸進府的時候,還帶了一個表弟來,只是當時沒跟着一起到枯榮堂來見禮,難怪二爺不認得。那孩子今年也就是十一二歲年紀,好象是姓趙吧?叫什麼名字我不清楚,三叔三嬸都沒說過。”

她話音剛落,秦錦華就接上了:“我知道!我聽見三叔祖喚他‘廣路’。”

姚氏有些責怪地看了女兒一眼,女兒怎麼連這些事都聽得那麼清楚?

她轉頭繼續對秦仲海道:“這個趙廣路別的倒罷了,也不知是什麼家世,架子倒大得很。到咱們家這麼多天了,也沒給我們請過安,見過禮。從前只是隨吳監生住在客房那邊,吳監生去了隆福寺讀書,他就直接搬進清風館去了,說是三叔三嬸答應了吳監生,要幫着照看他表弟。論理,三房的事我不好多說什麼,只是三叔三嬸也未免有些考慮不周。那孩子不小了,又是外男,怎麼好跟三丫頭住在一個院子裡?只是三丫頭明兒就挪進明月塢來了,我纔不好多說罷了。”

秦仲海想了想:“趙廣路?這個名兒倒罷了,吳監生聽聞家境也只是平平,想來他的表弟也不會是名門子弟。你也說了,他年紀不小,又是外男,不到內院來與你們見禮,又有什麼出奇的?小門小戶的孩子多性情靦腆的,三叔三嬸都沒話,你何必抱怨這半天?”

“瞧你說的,我這是在抱怨麼?”姚氏嗔道,“我只是覺得這孩子不懂事罷了。即使他外男不好進內院來,難道就不能來見見你和三弟?吳監生不也有跟你們說話結交的時候?他一個小孩子,竟連這樣的禮數都不懂。即使是真的靦腆,也不至於連我們家裡人都躲着吧?”

秦仲海笑笑:“你知道什麼?連吳監生,也不過是依禮與我和三弟見一見罷了。我見他是個監生,又在京城待過幾年,想來是可以結交的,有心去請他來談論詩文,他總說有事要辦,推了好幾回,沒兩天就搬出去住了,在隆福寺賃了院子,說要爲明年春闈苦讀。我能說什麼呢?只怕人家不想與我們外戚之家多來往,也未可知。走科舉路的士子,心裡難免清高些。”

姚氏瞪大了雙眼:“這是什麼道理?!我們承恩侯府是外戚沒錯,但三叔也一樣是外戚。那吳監生拜了外戚爲師,倒好意思來嫌棄我們?!”

秦仲海柔聲道:“你生氣什麼?他不嫌棄,爲了前程也要遠着我們些。只怕三叔也是這麼想的。你記得金象曾經提過麼?翰林院的王復中就是三叔的學生,這幾日父親總想讓三叔幫着引薦,好與王復中結交,三叔卻總是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答應。王復中那邊也沒有動靜,好象不知道老師進京似的,三叔也沒說什麼。連王復中這樣的人物,都知道避開我們家,更何況是尚未高中進士的吳監生?”

秦錦華一臉懵懂地聽到這裡,湊到兄長秦簡耳邊說:“我記得這個名字,三叔祖母那兒有一張拜帖,就是署的這個名兒。”秦簡吃了一驚,與父母對視了一眼。秦仲海臉上露出了苦笑:“原來如此……王翰林避的是我們家,不是三叔呀。”王家人並未上門,想必是吳少英幫着送了帖子過來吧?

姚氏心裡生氣,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從她嫁進秦家的那天起,她就知道,秦家有富貴尊榮,可是跟姚家那等書香門第是沒法比的。既然做了外戚,享了這個身份帶來的好處,自然也要忍受讀書人的輕視了。

她索性把這些事丟開不理,只對秦仲海說:“雖然總聽人道,三叔學問極好,我倒不知道竟然好到這個地步。早知道家裡就有這麼一位現成的先生在,簡哥兒要請教學問,也就不必跟其他同窗搶學裡的先生了。那些先生雖然教出過秀才、舉人,可三叔教出過翰林!索性往後就讓簡哥兒時常到清風館去坐坐,向三叔請教功課。三叔都肯教學生的表弟了,想必也不會嫌棄嫡親的侄孫。”

秦仲海撫須點頭,又道:“那個趙廣路與簡哥兒年紀相仿,既然他如今正在三叔跟前求學,不如叫簡哥兒、素哥兒也跟他多多結交,孩子們也能多個朋友。”

姚氏卻不以爲然:“找他做什麼?他不是靦腆麼?他表哥不是不屑跟咱們外戚之家來往麼?簡哥兒正該離他遠些纔是!”倒是沒說要攔着秦素與“趙廣路”結交。

秦仲海與秦簡都知道姚氏的脾氣,聞言只是笑笑罷了,並沒有太放在心上。說白了,與“趙廣路”結交,同樣只是小事而已,成不成又有什麼要緊?

第二日,正是秦含真遷居的日子。

一大早,秦柏與牛氏就帶着秦含真,一路往明月塢走來,身後跟了幾個丫頭婆子幫着搬東西。因爲需要搬動的行李不多,因此也沒費什麼事,虎嬤嬤帶着青杏,再把夏荷借過來用用,就把東西給搬完了。

明月塢的東廂已經整理一新,中間小廳,北屋做了臥室,南屋做書房,三間屋之間有到屋頂的多寶架相隔,地上鋪着軟軟的地毯,牆上掛着雅緻的書畫,多寶架上擺了珍貴的古玩,牀鋪邊燃着嫋嫋的清香,紗羅做了幔帳,花草做了點綴,秦含真的這間新閨房,收拾得十分精緻。

秦含真在屋裡轉了一圈,心裡還覺得挺滿意的,半點沒感到有秦錦華說的“擺設太死板”的毛病,興許是她的審美觀還沒到家吧?她挺喜歡這間屋子,就是覺得有些太過豪華了,沒什麼生活氣息,讓人坐哪兒都有些不自在,擔心會把東西弄亂了似的。

不過,既然這間屋子以後是她的住處,她住着住着就會自在起來的,這不是才新屋入夥麼?

夏青帶着一衆丫頭婆子,也到屋裡來給秦含真見禮。秦含真屋中的大丫頭人員不足,如今也就只有夏青與青杏兩個二等,還有一個三等的百巧而已,這些都是熟人,倒也罷了。底下四五等的小丫頭,還有做粗活的媳婦婆子,秦含真只要見一見就好。她如今記性還算不錯,認認臉,記記各人姓氏,倒是沒問題的。她心裡還有一件疑問,就是這麼多人該住到哪裡去?

這個問題最終由夏青解答了。

原來明月塢裡並不僅僅是她看見的這一重院子,在秦錦華所住的正屋後頭,還有兩排低矮的房屋,是留給丫頭婆子們住的。只是秦含真當日參觀侯府時,只在明月塢前院裡走動,並不曾留意到正屋一旁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過道,才略過去罷了。她當日在圍牆外走着的時候,還在想,這明月塢的正屋後面地方不小呢,應該還有一個沒去過的後院。今日才知道,原來那裡不但有後院,還有兩排屋子,卻是叫圍牆給擋住了,從外頭看不見。

這兩排屋子,每排六間,足足有十二間房,都是面積不大的小房間。按照前院裡該住進三位姑娘來看,這十二間房裡,每位姑娘的丫頭婆子都能分到四間。如今夏青她們先一步搬進來,已經安置下來了。夏青與青杏兩個二等丫頭住一間房,百巧跟着幾個小丫頭住一間,兩個負責傳話送東西並幹粗活的婆子住一間,剩下那間空屋,預備着日後補上來的大丫頭住,如今先用來放些雜物。

至於其他屋子,屬於秦錦華手下人的,早已住得滿滿當當的了,還多佔了本屬於五姑娘秦錦容丫頭的那四間中的兩間,僅空着兩間屋,也是暫時用來放雜物。

另有漿洗和跟出門的幾個婆子、媳婦子,則是另有住處,不會擠在明月塢裡。

秦含真聽着夏青的回稟,只覺得腦子裡有些亂,忍不住親自跑到後院去瞧一眼。不看不知道,原來這些丫頭住的地方還挺擠的。房間本來面積就不大,象夏青與青杏這樣的大丫頭,能兩人住一間屋,已經算是寬敞的了。秦錦華那兒的三等丫頭,四個人擠一間屋呢。不過百巧也是三等,卻要跟四個粗使的小丫頭擠在一起,多少有些委屈。秦含真心裡想,將來還是少添人吧,其實眼下有這麼多人,就夠她使的了。再添人,剩下的那間空屋也未必夠住,總不能佔了五堂妹秦錦容的地方吧?

她可不是秦錦華,有父母哥哥撐腰,在家受寵,想怎樣就怎樣,要多佔兩間屋子,也沒人較真兒。

牛氏在明月塢裡轉了一圈,又往後院轉了一圈,就回來小聲對孫女兒說:“在這裡住着,還不如在咱們清風館裡住着寬敞。明明沒那麼多屋子,怎的又要添這許多人,講究這虛排場?這侯府的規矩是越古怪了。”

秦含真笑着拉拉她的手,撒嬌道:“祖母,我往後一定會常回去的,你可別嫌我煩。”

“說什麼傻話!”牛氏憐愛地摸摸孫女的小臉,“你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誰還敢攔你?”

說罷她又在秦含真耳邊小聲囑咐:“一會兒我跟你祖父走了,你記得叫青杏把那些賞錢下去。頭一回見下人,該賞的還是要賞。你賞過了,她們當中若有人不聽話,你就有理由把人攆走了。千萬別害怕,萬事有我和你祖父在呢!”

秦含真大力點了點頭。

第二十一章 相告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九十章 交惡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八章 金簪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喜事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來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一章 清醒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章 知音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六百三十章 當年第十二章 姑嫂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六章 積怨第九章 當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接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十章 絕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二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惠第三十章 提醒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七百章 糾結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一百一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十章 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
第二十一章 相告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五百五十四章 懷疑第九十章 交惡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五十三章 過府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八章 金簪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八十七章 傳言第三百二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三十八章 笄禮第二百零一章 王家女第七百二十一章 喜事第八十五章 膈應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五百九十六章 傳信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零二章 賠禮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私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來信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一章 清醒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親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章 知音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父子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五十九章 原因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六百三十章 當年第十二章 姑嫂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氣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四百二十八章 案情第一百三十章 後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五十五章 探知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二百零八章 崢嶸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一百五十四章 難看第六章 積怨第九章 當年第三百四十四章 嬉鬧第四百五十二章 羨妒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五十九章 軟禁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接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四十九章 遷怒第三十章 絕情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二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惠第三十章 提醒第五十五章 接手第七百章 糾結第五百八十三章 撇清第五十六章 憐惜第五十九章 愁緒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四十二章 燒餅第二十五章 建議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愁第一百一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五十三章 跪靈第一百四十章 坦言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借腹第十章 問題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宴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三百二十四章 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