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用心

平心而論,王二老爺臨終所請,實在是用心良苦。

王家風光了這三十多年,朝中門生故舊甚衆,姻親又多,哪怕是如今已經落魄了許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連根挖起的。皇帝一直沒有對王家下狠手,一方面是顧及老臣王二老爺的體面,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輿論上的影響。王家到了這一步,已經不是說退就能退的時候了,他們底下還有人,背後也有人,暗地裡依附的人同樣不少。王家說一個退字容易,可上到王大老爺,下到這些嘍囉,又有哪一個甘心放棄享受了多年的富貴權勢?皇帝要對付王家,就算王大老爺父子幾個老實領旨不反抗,他們手底下的人也要垂死掙扎一番,鬧出點風波來。

皇帝不想惹出什麼大風波。天下承平已久,朝野一片太平,他一心要讓太子順利地接手權柄,可不想額外生枝。若不是王家的行爲已經威脅到太子的安危,皇帝其實還沒打算要完全摒斥王家呢。

王二老爺的請求,恰好能滿足皇帝的願望,從王家最有野心也最有權勢的三個男人手中實權奪走,讓他們返回家鄉榮養,以王家爲首的這一派勢力失了領頭羊,終將會漸漸衰落下去,各自爲政,或是偃旗息鼓,從此再也無法對太子造成什麼威脅。

但站在王家的角度來看,他們只是失去了三個官職,其他子侄們的官職功名卻是保住了,他們的姻親故舊門生,也不會立刻受到太大影響。王家可以保留住元氣,興許權勢不如以往,但好歹全家都能平平安安。王大老爺父子三人回到家鄉,也一樣能終生得享富貴尊榮。他們還能再培養家族中的出色晚輩,讓他們日後再重振王家門楣。王家的名望不會受損,王家的子侄還有希望,王家的女兒們可以安心在夫家度日,未出嫁的也依然有着光明的前程。

王二老爺可以說,已經爲家族考慮得再周全不過了。他沒有子孫,只有一個女兒,嫁進了厚道人家,生的兒女也都生活順遂。他死後,無論王大老爺這一支下場如何,也不會對他的妻子後人有任何不良影響。可他依然還是在臨終前,向皇帝開了這個口,只求能再挽救親人一回。

皇帝明白他的苦心,雖然嫌他太過心軟,但還是答應了。只要王家人乖乖照做,他是不會趕盡殺絕的。

只可惜王大老爺似乎有些不甘心。他一直盼着能在弟弟去世前再見對方一面,說服對方在皇帝面前爲自家求情,好讓自己能逃過一劫。可他萬萬沒想到,王二老爺雖然求了情,卻並沒有如他所願,反而是爲了王家而犧牲了他這個兄長。他一直以來都在追求着更大的權勢,更高的地位。倘若現在就放棄官職,告老還鄉,再也沒有出山的那一日,那麼他至今爲止所做的一切,豈不是成了白費心機?就算子孫後代還有出頭的可能,又有什麼用?他終究是失去了想要擁有的權勢,也不知道是否能看到子孫後代翻身的一天了!

王大老爺心中對弟弟有怨氣,可是當着皇帝的面,他沒辦法將怨言說出口。等弟弟一死,他在忙着操持後事之餘,已經開始考慮要如何逃過告老還鄉的命運了。皇帝既然應允了王二老爺臨終所請,就會給王大老爺父子三人一個體面,讓他們自行上書告老或辭官,不會強制革去他們的官職。這原是帝王的恩典,但王大老爺卻把它當成了自己的機會。

王二老爺的喪事還沒辦幾日,他就開始以傷心過度爲藉口“病”倒了。病人是無法上朝參政議政的,也沒辦法到衙門裡工作,但同樣的,他也無法奉上告老的奏摺。至於他兩個最年長的兒子,自然也要在老父的病牀前盡孝,同樣向衙門告了假。父子三人已經商議定了,皇帝那邊,他們還是需要有個交代的,所以他們不可能全都留在朝中,必要的時候,需要犧牲其中一人。而王大老爺已經決定,犧牲長子,讓他辭官回鄉去了。眼下他的次子官職更高,自然是次子留任,對王家更有利。至於長子心裡會怎麼想,那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事了。他的兒子,只要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就好。

王家父子三人的真正用意,也並不是沒有人察覺。皇帝與太子恐怕都心裡有數,只覺得厭惡。還有旁人,也有認爲王大老爺愚蠢又貪婪的。他這麼做明顯是在考驗皇帝的耐心。即使皇帝答應了王二老爺臨終所請,那也不是沒有前提條件的。倘若王大老爺繼續犯蠢,讓皇帝覺得難以忍受下去了,誰還能攔着一個君王發泄自己的怒火?王二老爺畢竟是臣子,更何況,他都已經死了。

秦仲海論身份乃是王二老爺的外孫女婿,給秦柏寫信來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也感到十分惱怒與不滿。王二老爺病重的時候,他常與姚氏一道去王家二房探望,清楚妻子的外祖父直到彌留之際,心裡都還在擔心什麼。

王二老爺這一生,前半生平平無奇,後半生卻是帝王心腹,哪怕幾十年來官位不顯,身份卻是舉重若輕。他給家族帶來了無上的榮耀與富貴權勢,無論皇帝對王家其他人的觀感如同,卻從來都沒有對他產生過任何厭棄的想法。他又沒有兒子、孫子,王家是風光還是衰敗,其實都對他沒有太大的影響。這樣的一個人,卻在臨終之際,利用自己的聖眷,爲家族謀得一個喘息的機會,使得家族上下不至於因爲某些人的野心而遭遇滅頂之災。

他這一番良苦用心,是多麼的不容易!他提了那樣一個要求,幾乎就已經等於是在與皇帝做交易。爲此他放棄的有可能是死後的無上哀榮。皇帝一直沒有下旨,追諡他任何美稱,說不定就是與此有關!

可王大老爺卻無視了兄弟的這一番苦心,整日裡想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地位,根本不在乎,他這樣的任性有可能導致王二老爺的所有努力都被付之東流。王大老爺或許以爲自己裝病的法子很高明,卻不知道所有人都明白他在想什麼。王二夫人心中悲苦不已,女兒姚王氏更是心中含恨。至於姚氏,早在丈夫秦仲海面前哭罵過伯祖父不知多少回了。她們身爲王二老爺的至親,對王大老爺的做法深惡痛覺,無法原諒。

秦仲海還在信中對秦柏道,其實自從去年王二老爺生病開始,王大老爺父子幾個就沒少上承恩侯府的門。他們都是來找姚氏,企圖通過姚氏影響承恩侯府上下,再進而影響到永嘉侯秦柏以及東宮太子,盼着他們能在御前爲王家多說些好話。據說京中不少與宮中關係密切的宗室王府、公主府以及皇親國戚們都受到了王家的請求,也有人答應去助他們。不過,秦仲海與姚氏夫妻倆對此一直很冷淡,因此也沒在給秦柏的家書中提起,直到如今王二老爺的後事已經辦完,他們方纔坦言。

秦仲海還在信裡提到一件讓他無法理解的事,那就是遼王世子趙碩,趙陌的父親,本來一直傳聞要與岳家劃清界限,甚至是打算休妻的,卻不知爲何,忽然改變了主意,還開始幫王家說起好話來。他如今做足了女婿的本份,時常親自前往王家“探病”,在別的官員面前閒談時,也時常說起王大老爺的功績,以及後者兩個兒子近年來在工作上比較出色的表現。這明擺着就是在幫王家了。

秦仲海心中感到不安,也無法理解趙碩的做法。他把這件事寫在家書中,告知叔父秦柏,就是想讓秦柏提醒趙陌一聲。若是有可能,就通過趙陌,輾轉勸一勸趙碩,讓他別再犯傻了。如今是皇帝看王家不順眼,也看在王二老爺的面子上,對王家人從輕發落了,這可是天大的恩典!王大老爺卻裝起了傻,連恩典都要往外推,難不成真的要將家族子孫的前程都毀了麼?!

這種時候,人人都不會愚蠢地摻一腳進去,就怕遭了池魚之災。趙碩衆所周知地與妻子不和,也早放出風聲說他要休妻的,明明可以跟王家劃清界限,卻主動攪和進去做什麼?這事兒原與承恩侯府不相干,但秦仲海知道兒子秦簡與趙陌交好,見兒子爲好友擔憂,便提醒趙陌一聲。

秦柏讀完了信,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他把信上所言的事告訴了趙陌,道:“眼下正是你的要緊時刻,你需得提防你父親的所作所爲會拖累了你。你父親此舉實在不高明,他到底在想什麼呢?!”

趙陌皺着眉頭道:“我雖聽說繼母已經懷有身孕,卻不相信父親會爲了這個未出生的孩子,就去冒觸怒皇上的風險。與其說他是爲了救王家,我倒更相信,他只是在做戲而已。”

秦柏一怔:“做戲?”

“對,就是做戲。”趙陌笑了一笑,“做給王家身後的那些人看,做給那些願意相信王家的人看。他想要收買人心,顯得自己有情有義。皇上暫時沒有對王家趕盡殺絕的意思,那我父親把王家的人脈拿到手裡,又有什麼稀奇呢?王家已經不可能成事了,可我父親覺得自己還有盼頭呢。他又怎肯浪費了這大好資源?”

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六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十九章 發泄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二百三十章 利用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七百零一章 出殯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五百三十三章 知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十章 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章 知音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一百七十三章 陽謀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十六章 抹黑第一百一十三章 肝疼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十五章 功課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七章 籌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
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六十七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五十二章 原委第十九章 發泄第三百七十四章 線索第一百七十六章 輕重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連第三百五十八章 打擊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二百三十章 利用第五百二十一章 籌備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七十七章 現行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五百一十三章 進言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五百一十章 真相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困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一百八十二章 疑慮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九十八章 午後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四百二十四章 蠢貨第二百一十九章 扣鍋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五百二十五章 將至第五十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七百零一章 出殯第四百一十七章 決心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三十五章 身份第二十八章 驚惶第二百二十七章 考量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黃雀第五百三十三章 知錯第一百五十五章 恩怨第三百五十二章 道謝第六百零三章 歡喜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七十八章 堵心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五十一章 提醒第十章 問題第三百零九章 喪報第二百七十五章 詭異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三十七章 傳話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章 知音第三百零七章 備考第一百四十六章 內情第一百零四章 琴課第七十九章 訓斥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一百七十三章 陽謀第八十五章 生氣第一百四十九章 後續第十六章 抹黑第一百一十三章 肝疼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解釋第一百五十六章 迴歸第八十三章 犯倔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四百六十四章 憤然第六百五十二章 茶會第八十四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六十九章 質問第四十九章 妄想第二百七十章 暗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十五章 功課第一百三十章 偷聽第六百九十四章 胡鬧第一百一十八章 輿論第七章 籌謀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告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