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

乾清宮中,皇帝在結束了早朝和隨後與朝中重臣們商討政務之後,總算有了時間,與小舅子永嘉侯秦柏閒談。

秦柏沒什麼囉嗦,就把趙陌告訴他的事,一五一十地說給了皇帝聽。他還把那封裝裱成的信給帶來了,但由於時間關係,他沒能將整封信復原,所以只是裱好了其中幾個字,剩下的則簡單用漿糊在另一張紙上重新拼好了,意在讓皇帝明白這封信有什麼作用。

說完後,秦柏又道:“這興許只是廣路的一家之言,但臣從旁打聽查證,並沒有現他有任何隱瞞疏漏之處。況且他一個孩子,這樣的事若不是真的,他又哪裡想得出來?蜀王府捲入其中,乃是遼王親口所言,但是真是假,臣就不知道了。廣路倒是見過遼王手中的信,上頭有蜀王金印,想來那總是假不了的。”

皇帝面無表情地沉默了好一會兒,讓人猜不到他心裡有何感想。過了半日,他才淡淡地道:“叔青,你知道麼?蜀王剛上京不久,就曾私下跟朕說,如今太子還活得好好的,宗室中那些臭小子好象就認定了他很快就會死一樣,整天想着要如何取代他,過繼到宮中來做儲君,真是太礙眼了。他說他從小看着太子長大,不能忍受這些宗室子弟天天盼着太子去死,所以要爲朕,爲太子,出一口氣。”

他擡眼看向秦柏,表情似笑非笑:“他說,他會讓硯兒出頭,假裝也想要過繼到宮中來,跟那些沒有自知之明的宗室子弟鬥上一鬥,定要叫他們醜態百出,灰溜溜滾出京城去。他還說,先前的趙碤已經不成氣候,眼下暫時就只有趙碩一人在朝中上竄下跳,還不知會不會有別人冒出來。他讓硯兒去做個擋箭牌,即使趙碩被趕走了,有誰要肖想東宮之位的,也要先對上硯兒。如此一來,他們父子便算是爲朕分憂了,還能護着太子一些。至於事後,若朕有心賞賜他們,給硯兒一個郡王爵位就好。蜀王的爵位自有世子來繼承,但他們夫妻一直很擔心小兒子的前程。此番上京,也是想爲硯兒求一個爵位,若能得個長久富貴,那就最好不過了。”

秦柏挑了挑眉:“皇上相信蜀王的話?”

皇帝嗤笑:“朕怎會被他幾句話就哄住了?但他十分熱心,又去跟太后說了。太后倒是對太子真有幾分疼愛,也希望硯兒能得個好爵位,便允了蜀王去胡鬧。這些日子裡,朕瞧着蜀王父子與趙碩、王家明爭暗鬥,還是挺熱鬧的。不過,蜀王如此盡心盡力,就真的只是爲了替朕分憂,替太子出氣,教訓那些想要入繼皇家的宗室子弟麼?朕從來不記得他是如此忠心耿耿的人。從小兒,他在皇弟們當中,就有精明狡猾的名聲。若不是他年紀太小,母家又不顯,朕當年說不定還要多一個對手呢。他當初對朕說那些話的時候,朕心裡就存了疑惑,只是不清楚他到底有何打算,纔對他所作所爲置之不理罷了。如今聽你一講,朕倒是明白了他的意思。這算盤也算打得精了。回頭想想,他怕是早就有這個念頭了,不過是因爲趙碩搶先一步,才礙了他的事罷了。”

秦柏微笑道:“皇上聖明。蜀王所爲,終究是逃不過您的明眼。若臣知道您早有準備,也就不必多此一舉地向您告今天這一狀了。”

皇帝笑道:“怎會是多此一舉呢?你不說,朕還不知道他如此準備周詳,竟然在這麼早的時候,就給趙碩設下圈套了。這般利害,還是該多防着些纔好。他爲了陷害一個侄兒,還真是煞費苦心了。可他有這個閒心,怎的就不知道多教導一下兒子?硯兒雖然知禮又嘴甜,懂得如何討人喜歡,但與其在太后太妃們跟前下功夫,四處結交皇親國戚,倒不如認認真真入朝學習如何理事。他若沒有過人的才幹,只懂得討人歡心,朕是不可能重用他的。”

皇帝有些心不在焉地道:“至於一門有力的姻親……那孩子若是真聰明,就該阻止他父親繼續做傻事。他是親王之子,朕的親侄兒,要什麼有權有勢的岳家?誰還能比朕這個伯父更有權勢?”

秦柏心中一動,看着皇帝:“皇上,臣斗膽問您一句,對於這幾位宗室英才……您到底是怎麼想的呢?倘若您無意過繼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又爲何要縱容他們在朝中拉攏朝臣?如此明爭暗鬥,鬧得朝廷烏煙瘴氣,終究有失體統。”

皇帝再一次沉默下來,好半晌才道:“叔青,你又怎知朕無意過繼他們呢?”

秦柏面露愕然:“難不成太子的身體真的……”

皇帝低頭笑了笑,擡起頭時,表情已經恢復了平靜:“叔青多心了,朕並沒有那個意思。太子安好無恙,過繼宗室子的事,眼下還無從談起。”

秦柏皺起眉頭:“既然如此,那您……”

“雖然無從談起……”皇帝打斷了他的話,“但朕確實想要從宗室中挑選幾名可造之材,栽培一番,日後也好做太子的左膀右臂。朝政繁忙,朕雖然有幾位重臣幫襯,但終究還是有些吃不消。若宗室中有可靠的晚輩能爲朕出力,朕也能稍稍鬆口氣。皇家子嗣單薄,若有宗室相助,許多事都不必愁了。”

可惜經過先帝末年那一場奪嫡之變,與皇帝同父的兄弟一輩,出色的子弟幾乎沒剩下幾個活口,小弟弟們倒是長成了,但心思各異,能力也不同,比如秦王很不錯,但需要鎮守藩地,就無法入朝爲皇帝分憂,晉王、蜀王、遼王各有心思,其他諸如湘王等人,只顧着花天酒地,哪裡有半分上進心?稍微血緣遠一點的堂兄弟、叔伯們,比皇帝的一衆兄弟又少了些野心,不過同時也更無意於朝廷了。象休寧王這樣,醉心於文學藝術書畫古玩,只想過自家清閒小日子的,雖然能贏得皇帝尊重,但有時也很令人惋惜。還有山陽王這樣的,父輩底子不乾淨,信不信得過尚且不提,自身也是畏畏縮縮,不敢做什麼實事。

皇帝很累,太子體弱,連每日上朝聽政都無法保證,更別說幫襯皇帝了。皇帝又沒有別的兒子,後位懸空,除了朝中重臣,連個能搭把手的人都沒有。可朝中重臣也不是個個都忠心於他,毫無私慾的。要在這些重臣之間掌握平衡,使用好他們,不令任何一人敗壞朝政,皇帝實在有些心力交瘁。

他提起來,都覺得有些沮喪:“當初晉王世子趙碤曾言要爲朕分憂,朕見他年紀輕輕,意氣風,說話也算是言之有物,只當他是真心要爲朝廷做些什麼,沒想到過後便有了傳言,說他是想要入繼皇家,取代太子的東宮儲君之位。朕心裡真是好氣又好笑,問他是否真有這種想法,他又說沒有,都是外頭的人見他得朕寵信,便惡言中傷。朕不說是信他還是不信他,只看他如何行事吧。結果便看到他於政務上輕描淡寫,只一心去拉攏朝中大臣,宗室皇親裡的長輩……若說他真是有心爲朕分憂,爲何這般行事?朕倒寧可他坦率一點,承認自己的野心,說不定朕還能對他另眼相看。既然他有妄念又沒膽氣,朕也懶得理會他,由得他胡鬧去。後來想想,朕也有些後悔,早知他會做後來那等荒唐事,連生父病重都不肯回去瞧一眼,爲了封口還敢對親叔叔下毒手,朕早就該把他攆回晉王府去了。”

趙碤讓皇帝非常失望,但後來的趙碩,也沒能讓他滿意:“趙碩初上京時,朕瞧他是個老實性子,不愛與人爭,只是被遼王與繼妃逼得急了,想要保住性命,才冒險上京一行。朕素來看不上遼王心胸,覺得這孩子也不容易。倘若他能爲朕所用,那就替他保住那世子之位又如何?若他能令朕滿意,便是叫他老子將爵位提前讓出來也無妨呀。誰能想到,朕纔對他略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王家就找上了他。讓朕惋惜的是,趙碩沒能頂住王家的誘惑,答應了王家的聯姻。他回了遼東一趟,葬了元配妻子,送走了嫡長子,回京後娶了王家女,行事……便越來越讓人失望了。”

秦柏好奇:“皇上原來曾經對趙碩如此欣賞?”

皇帝搖搖頭:“說不上欣賞,只是覺得他還算有些才幹,也肯辦實事罷了。這孩子初時又只是一心想要保自己的世子之位,朕覺得他是個老實的,不象趙碤那般心高,便有心栽培於他。他那性子,做掌事之人,怕是有所欠缺。但若是好生調|教了,未必不能成一位賢王。日後太子繼位,他那身體是斷斷累不得的,身邊若有得力的助力,能輕鬆許多。可惜,王家搶先一步,趙碩也生了妄念。所幸如今他行事還不算太離了格。朕想着,若他能慢慢醒悟過來,朕也就不必把話挑明瞭。他好歹也算是爲朝廷出過力,日後保他一個王爵,總是不難的。”

秦柏總算確認了皇帝對趙碩的真正看法了,心道果然不出所料。他問皇帝:“皇上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爲何不讓趙碩知道?又縱容王家行事呢?王家既然有子弟在您身邊爲心腹,想要得知聖意,想必是不難的。可王家一再聯姻宗室子,肖想皇儲之位,您爲何一言不,不去阻止他們?”

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四十三章 遷居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年第九章 午餐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十五章 尷尬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聽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二十一章 相告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九章 當年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七十章 說服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一百章 安撫第一章 信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章 天津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一百三十二章 賠禮第七十章 說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押送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十五章 心虛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十八章 弔唁第五十五章 內宅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十五章 功課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三十七章 吐血
第二十一章 生波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安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二百九十一章 倉促第六百九十三章 靈堂第一百三十三章 撲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失靈第四十三章 遷居第八十七章 追問第六百四十八章 無人知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三百一十二章 老孃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年第九章 午餐第二百零二章 遊園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四百六十一章 算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畫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二百零一章 “母女”第三百零三章 洗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交換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一百三十三章 肖像第三十五章 勸說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四百一十四章 賢妻第十三章 生隙第一百六十二章 告密第一百零九章 小氣第十五章 尷尬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訊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聽第六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聽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八十七章 報信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令第五百一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四十四章 承諾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六百六十章 鑽營第二十一章 相告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六百三十三章 歸家第四百九十五章 應對第九章 當年第六百六十四章 燈會第七百零三章 疑惑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一百八十四章 金口第四百八十九章 鬱悶第七十章 說服第五百零一章 流言第一百章 安撫第一章 信息第五百五十九章 代價第五百五十六章 震驚第一章 天津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一百三十二章 賠禮第七十章 說服第三百六十四章 押送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十五章 心虛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十八章 弔唁第五十五章 內宅第四十三章 午後第一百二十五章 衝突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十五章 功課第五百零七章 需求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門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三百五十九章 殺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八十章 默契第六百四十三章 遇阻第二百七十七章 腦補第一百五十章 春宴第一百八十四章 崩潰第一百四十六章 探問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三十七章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