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出殯

秦含真接下來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她預料的那麼忙碌。

她身上有孝,宮裡是進不去了,別家王府、公主府,皇親勳貴府第,也不會沒眼色地再邀請她去參加什麼宴席聚會。她少了人際交往應酬方面的事務,就算還要經常回孃家看看祖父母、父親繼母與弟妹們,也不會天天回,承恩侯府那邊正辦喪事,她就更不需要老是過去呆坐了,因此,她需要忙活的事,就只剩下了自家郡王府的種種事務。那可不就清閒下來了嗎?

過得兩日,新君給趙陌的封賞旨意也下來了,果然如趙陌所說,是把高陽縣也撥給他做了封地。地方雖然小,也不算富庶,甚至連人口都不多,但位置卻很好。朝野間再一次明瞭皇室對肅寧郡王——如今是肅陽郡王了——趙陌的寵信與愛重,哪怕趙陌人還年輕,輩份也低,也沒人再敢小看了他,更不會視他爲益陽郡王府又或是趙碩的附庸。誰都知道,肅陽郡王如今比父祖長輩們都要有權有勢,倒是他的父祖叔叔們還得仰他鼻息呢。

本來趙陌得此恩賞,應該會成爲京城新一撥紅人的。然而在他受封賞後的第二日,秦王殿下的那位嫡幼子,也受了封賞。這位小公子人還年輕,但在面對北戎軍隊來襲時,可是以一己之力,斬首十餘人的。在如今的宗室子弟中,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勇武的人了。新君有意起用宗室裡的後起之秀,便把他當成了“勇武”路子的典型,處處表現出對他的欣賞來,也好激勵其他宗室子弟向他學習,爲朝廷分憂。

當然,秦王教子甚嚴,他的嫡幼子也是個心性正直的好後生,不曾因爲新君的另眼相看,便丟了分寸,仍舊謹守君臣之禮,人前人後都從不見驕傲自滿就是了。

秦王幼子這回是正式冊封了郡王爵位,封地雖是在西南,但面積卻比肅寧、高陽兩縣加起來大了十倍有餘。且皇室明顯對這位新郡王格外恩遇,無論是太上皇,還是太皇太后,都三天兩頭就召他進宮去說話。哪怕朝廷上下都明白,秦王府深受兩代君王信重,他的嫡子在京中能得這等待遇,是合情合理的,但這位新郡王一時間還是成爲了京城上下風頭最盛的一位貴胄子弟。

他接下來還要成親,迎娶一位秦王妃親自替他相看、太皇太后賜婚的國公府千金,前前後後估計要熱鬧上三兩個月呢。

有了這位新紅人的對比,趙陌得的封賞就相對不那麼顯眼了。再加上秦含真近日有服在身,不能常出現在公衆場合與人交際,他本人也不是個熱衷於交際的,除卻必要的場合,他通常不是在宮裡,就是在自個兒郡王府中,很是低調。因此,風頭就都讓秦王幼子奪了去。

趙陌當然不會在意這一點,反倒樂得多點時間陪老婆呢。只是天氣一天一天熱起來了,秦含真可沒打算總是跟丈夫膩在一塊兒。她忙完了自己郡王府與封地上的事務,又去別院裡趙陌特地爲她起的那幾座小樓,整理起自家藏書與字畫古玩來。

他們如今有了新封地,就算一應交接事務都可以交給屬官與王府管家去操持,他們身爲地主,也不可能不親自去看一看,安撫一下當地官民的。趙陌在肅寧縣的名聲一向很好,沒理由不繼續在高陽縣籠絡人心。他們早晚要到新封地上走一回,說不得順路就回肅寧的郡王府去了。若是到時候離了京城,需要在封地上長駐,這幾座小樓裡的東西,少不得要整理一番,該帶走還是該留下,都需要斟酌清楚的。

趙陌眼巴巴地看着妻子丟下自己去了小樓那邊,忙得滿頭滿身都是灰塵,不由得哀聲嘆氣。

秦含真見他可憐,只得好生安慰了他一番,總算把人重新哄高興了。至於她是用什麼法子成功哄到人的,就不贅言了。

日子就這麼平靜安閒地過去了。眼看着許氏三七將至,因天氣漸熱,就算勤快添冰,也擋不住靈堂後頭的氣味了,秦仲海與秦叔濤便商量着,打算儘快讓母親下葬,入土爲安。此事秦柏沒有任何異議,二房那邊有任何意見也沒人會聽,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其實,就算在家中停靈的日子不是太長,許氏也算是身後風光一時了。如今上門爲她上香祭拜的,已經不再僅僅是承恩侯府的親友了。除去秦家三個房頭的所有姻親、親友、故交來了以後,就連滯留京城的秦克文、秦克倫兄弟的朋友們,也都來了,又有看秦柏面上前來致意的宗室、皇親、勳貴、官員以及讀書人們,甚至連吳少英與王復中王復林兄弟的家裡,也聞訊派了人前來弔唁——新君上位,並未影響王復中的地位,倒是有越發受重視的跡象。新君沒打算讓王復中一輩子象王二老爺那邊,被拘在御前做個小小的侍中,已經在安排他外放重要州府,牧守一方了,若無意外,十年八年後王復中再回歸中樞,便是要入部院做堂上官的人了,正經的內閣預備役,前程光明。

有這麼多賓客上門祭拜,許氏雖是死後風光,也着實讓承恩侯府衆人出乎意料。他們心裡都知道,這是多虧了三房的秦柏。如今秦鬆不靠譜,許氏已故,他們將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仰仗秦柏這位長輩呢,對他便又恭敬了幾分。

許氏出殯當日,正值五月盛夏時節。因怕老人容易中暑,秦平與秦仲海都勸說秦柏與牛氏不必隨行,而由秦平、秦安兄弟做代表,女眷方面則是小馮氏單獨出面,陪同承恩侯府衆人,一起將許氏的靈柩送出城去,在早已擇好的吉地安葬。

雖然秦家祖籍是在江寧,就連關氏的遺骸都被送回去了,許氏理當也是同等的待遇,但承恩侯府暫且無心出這個遠門,也是考慮到日後祭拜不便,就決定在京城周邊入土了。

靈柩出城時,可以說是漫天的雪白紙錢飛舞,一路哭聲震天。孝子孝孫孝媳孝侄們,一個個都哭得很傷心的樣子走在靈柩後頭,再加上悲痛欲絕的丫頭婆子們,奏樂的樂匠,僱來哭喪的能手,還有各種各類的隨行人員,浩浩蕩蕩,前後差不多排了一里長的隊,排場盛大。各家親友都在路邊設了祭棚,因大多數都是眼下最有權勢的人家,引得不少路人前來圍觀,私下議論紛紛,都在感嘆承恩侯夫人許氏真是天大的福氣,云云。

在這樣的場面裡,只有極少數人才留意到,在那一排排的祭棚當中,擠進了一個十分不起眼的許家祭棚。許崢帶着妻子魯氏主持路祭,然而承恩侯府的人從他面前走過,沒有一個人轉頭看他一眼。他又不是那種八面玲瓏的人,正心虛呢,也沉默地行完禮就算了。只是看到出殯隊伍完全走過去了,也沒人搭理他,他心裡還是有些悵然若失。

魯氏一直面無表情,態度平靜。她回頭吩咐跟來的下人收拾祭棚,又對許崢道:“父親已經在老家找好了地方,相公擇日起行吧。我會陪你過去的。先清清靜靜在我孃家讀上一年書,跟我父親學些官場上的眉眼高低。一年後你若真能成功拜在那位先生門下,後年的殿試便也穩了。家裡的事,我會替你料理妥當,用不着你操心。公公雖然捨不得你,但也沒有攔你前程的道理。你把事情與公公分說明白,他自然不會硬留你在家中。”

許崢低頭道:“我知道,娘子費心了。”但他接着欲言又止,“只是家中只剩下父親與妹妹姨娘……萬一有什麼事,我們夫妻不能在跟前侍奉,真的不要緊麼?”

魯氏冷冷地道:“有事還有二房在呢,既是近親,也是近鄰,若是這樣還不能料理妥當,難道相公在家,就能辦妥了?我父親出這主意,原也是爲了相公着想。相公若覺得不妥,就當我父親沒提過好了。”

許崢忙閉了嘴。岳父大人是爲了他好,他心裡還是知道好歹的。若是拒了,說不定妻子就真要與他和離了。雖然不捨,他也知道自己守在家裡,不可能會有長進。父親還盼着他能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呢,一時的分離,又算得了什麼呢?他早晚有一日,是要離開那個家的。

許崢與魯氏自行返家。而秦家衆人,也順利到達郊外,將許氏下葬了。

諸事辦妥之後,隨行的人員各自四散,各家各房的人則多數是留在附近的寺廟裡,清清靜靜地歇了一晚。哭了這半天,走了這麼遠的路,大家都很累了。連跟着一塊兒來的秦含真與趙陌,也就近住進了自家郡王府在附近的一處小莊子,狠狠休息了一天。

等到他們次日回到城中的時候,秦含真剛剛送了父親、叔嬸歸家,正與祖父母說話,打算回頭看完繼母弟弟後便與趙陌一同回自家去呢,便聽得東邊承恩侯府的人驚慌失措地來報信:“不好了!三老爺,三夫人,我們侯爺他……他他他……歿了!”

永嘉侯府上下不由得大吃一驚:“什麼?!”

秦柏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秦平忙出面追問:“怎麼回事?昨兒還好好的人怎麼會忽然歿了?!”

那人卻哭喪着臉,一副難以啓齒的模樣,猶豫着道:“四爺請自個兒去瞧吧,這事兒實在是……”

秦平沉下了臉。

第十七章 惱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積怨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三百一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五百章 嬉鬧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十章 刻字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妝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三十章 掙扎第二百三十章 小性兒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二百五十章 循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鑑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
第十七章 惱怒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盤算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誰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五十二章 故人第一百三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哭求第五百四十章 省親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四百一十一章 追蹤第四百四十九章 把柄第七百零七章 郎舅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四十八章 繞圈第二十六章 驚聞第三十二章 報喜第一百二十八章 哭聲第五百三十六章 弱點第五百八十七章 做媒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產第二百四十八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意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百二十七章 牌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嫁第四百七十三章 丟鍋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七十三章 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席間第四百五十三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相認第五百一十六章 籌謀第四十五章 小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一百四十一章 謙虛第一百九十九章 落水第四十六章 小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偷聽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六百七十三章 喜與愁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五十七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章 爭取第六百八十三章 苦澀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八十九章 問罪第一百四十九章 外放第一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五百六十七章 積怨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析第四百二十五章 黑鍋第三百一十三章 立功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二百八十三章 攤牌第六百零七章 聽聞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一百二十五章 生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雙全第六百二十九章 亂子第三百九十六章 團圓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黑第五百章 嬉鬧第五十六章 消遣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四百九十章 牛角尖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九十章 中風第十章 刻字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二十八章 絡繹第三百九十九章 梳妝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婚(中)第三十章 掙扎第二百三十章 小性兒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堅決第一百一十章 指法第二百五十章 循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互通第五百四十八章 爲鑑第六百一十三章 傳遞第一百五十四章 私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姐妹第三十七章 吐血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