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波

十一月中旬,東宮太子妃有令,命應選敏順郡主的皇親、勳貴、官家千金入東宮晉見。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考察諸位郡主伴讀候選人了。但凡是有意送女應選的人家,個個都嚴陣以待,生怕自家女兒在太子妃面前有一絲不妥。

如今的太子妃可不比以往。從前太子病弱,人人都以爲他用不了多久就會死了,無子的太子妃不過就是一個未來的皇家寡婦,不成氣候。除了讓新儲君利用來表示自己的仁德,再沒有任何價值。因此衆人當着皇家人與朝臣的面,會對太子妃表示敬意,可私底下還真沒幾個人把她看在眼裡,頂多是顧慮到她父親唐尚書的面子,不會輕易表現出真實的態度來。就連陳良娣,都因爲生有唯一的皇孫,曾經風光過幾年,成爲衆人巴結討好的對象。太子妃除了身懷有孕又還未分娩那十個月外,還真是沒啥存在感。

但現在太子病癒,雖然也是每年小病不斷,但都沒有大礙,地位十分穩固。哪怕他至今未有子嗣,也一定會繼承皇位,那太子妃便是六宮之主,一國之母了。無論太子日後的繼承人是從哪個妾室肚子裡生出來的,都要敬太子妃爲母。這樣一位名門出身的國母,素有賢良名聲,孃家在士林、朝臣當中頗有名望,只要她不出大差錯,就沒人能動搖得了她的地位。朝野上下,有誰敢輕慢了她?

如今太子妃唯一的親生女兒,亦是當今皇帝唯一一位親孫女的敏順郡主要選伴讀,即使最終能入選的女孩兒只有四人,也沒人敢有所輕忽。不怕自家女兒落選,就怕女兒說錯了什麼話,犯了什麼忌諱,得罪了太子妃唐氏,那可就不妙了。

秦家兩侯府,本來與這選伴讀之事並不相干,不過,如今承恩侯府與永嘉侯府合力推舉秦錦春應選,這事兒就跟他們扯上了關係。

本來五姑娘秦錦容也想去的,已經在父母面前鬧過不止一回了。可惜,承恩侯夫人許氏不贊同,閔氏冷然反對,而秦叔濤則是心疼女兒,不想讓她進宮去侍別人。這三位不肯點頭,秦錦容再怎麼鬧都是白搭。最終,報上去的只有秦錦春一個人的名字。等消息下來的時候,秦錦容氣得飯都不肯吃了,摔了一地的東西。

她母親閔氏壓根兒就沒理會她的胡鬧,反而鄭重對秦錦春道:“別理會你五妹妹說什麼,她小孩子家不懂事,不過是胡鬧罷了。倒是你此番入宮,需得謹慎小心纔好。多多演練禮儀,萬不可在宮中失禮。你已是我們承恩侯府推舉上去的人,若你有任何失禮之處,也會連累我們承恩侯府的名聲。

秦錦春知道這位嬸孃素來性子清冷,難得見閔氏如此細心地指點自己,她心中感動,忙應了下來,又再三謝過閔氏。

除了閔氏以外,承恩侯夫人許氏與二嬸孃姚氏也都很熱心地爲她準備進宮事宜。上到她梳的髮型、戴的首飾,下到穿的衣服鞋襪與腰上掛的佩飾,全都替她設想周到,準備齊全,令她感動不已。

許氏還把身邊的一個大丫頭指給她看:“等你進宮那日,我將鸚哥借給你。這丫頭時常隨我入宮晉見太后,對宮禮宮規都是熟的,也認得宮中道路,還跟着我去過東宮兩回。有她陪在你身邊,你若有不懂的地方,只管問她。”

這纔是最要緊的助力呢!秦錦春連忙再次磕頭謝過許氏,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她跟秦錦華她們不太一樣,她沒有進過宮,因爲是二房的女兒,她對這些東西是不大熟悉的,宮中的規矩禮儀雖然在閨學裡學過,但平時沒什麼用的機會,因此有些不夠熟練,她還真擔心進宮以後,會有疏失之處,在貴人面前出醜呢。如今有個鸚哥在,她心裡就覺得有底氣多了。唯一擔心的是,鸚哥是許氏跟前得力的大丫頭,只怕沒有她自個兒的丫頭那麼聽話好用,但願她到時候不會使喚不動對方纔好。

除此之外,秦簡與秦錦華又給秦錦春出了個主意:“符老姨娘從前也常進宮,她說來是你親曾祖母,你若是禮儀上有什麼不熟悉的地方,不如去向她老人家請教?”

這句話提醒了秦錦春。符老姨娘就住在承恩侯府裡呢!只因她老人家平日裡深居簡出,很少出院門,只埋頭敲經唸佛,也不召她這個親曾孫女過去相見,因此她一時竟沒想起對方來。

不過符老姨娘曾是慈寧宮常客,記得薛氏當初搬出這府裡時,因符老姨娘不肯跟着親孫子走,薛氏還隔着院牆罵了這位親婆婆許久呢。她至今還時常在家裡抱怨符老姨娘,說若不是後者貪圖富貴,不肯跟着二房搬走,如今要進宮晉見太后時,就能把她薛氏以及長孫女秦錦儀也捎帶上了。結果二房這幾年再也沒有了進宮的機會,符老姨娘也沒有再進過宮門,簡直就是兩敗俱傷!薛氏覺得符老姨娘真是蠢透了。

秦錦春卻不這麼想。她還記得這位曾外祖母呢,從前待她很親切的。有時候她偷偷溜進東小院去摘院中那株棗樹結的果子吃,符老姨娘還把她叫過去,拉着她的手問她話,又讓她吃美味的素餅。除了符老姨娘處,她再也沒吃過那麼好吃的素餅了,外頭再買不到那樣的味道。

這麼想着,秦錦春就立刻下了決定,要到符老姨娘處,再吃一回素餅了。

且不說秦錦春與符老姨娘相會,如何和樂融融,她有機會候選敏順郡主伴讀的消息傳回二房,立刻就掀起了軒然大波。

薛氏大喜,小薛氏亦驚喜不已,秦錦儀卻幾乎當場變了臉色:“怎會這樣?!先前可沒聽四妹妹提過這件事!如此大事,她怎能瞞着家裡?!”

小薛氏皺眉看向長女:“你妹妹平日長住承恩侯府。既然是承恩侯府薦她上去的,她未必能事先知情,提前報給家裡知曉。她身邊只有兩個丫頭侍候,輕易不好出門,若是家裡不打發人去瞧她,她想要託人送信回來也難呀。你做姐姐的,怎麼就不知道體諒妹妹?這原是好事,你生什麼氣?”

秦錦儀只怨母親偏心,也不理會小薛氏,徑自抱住祖母薛氏的手臂,哭道:“祖母,不是我不體諒妹妹,而是傷心妹妹與我這個做姐姐的如此生分。她既然有門路能應選皇孫女的伴讀,怎的也不告訴我一聲?就算她身邊的丫頭不方便出門,隨便花一二百錢,難道還不能使喚個婆子給家裡送封信麼?倘若我早知情,早就把自個兒的名字也報上去了。以我的才學,又是皇后娘娘的親侄孫女兒,難道還做不得一個小小的郡主伴讀?!”

薛氏愣了愣,還真沉思起來:“也對,若你能攀上東宮的郡主,身價也不一般了。我就不信,有東宮撐腰,你還能找不到一戶好人家?!”

秦錦儀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來。

小薛氏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道:“儀姐兒,休要胡言亂語。敏順郡主幾歲?你又幾歲?你仔細瞧瞧那伴讀候選名單上的人,都與郡主年紀相仿,最小的十歲,最大的還不到十四,可你……你已經是十八歲的人了!即使把名字報上去,又如何能做得郡主的伴讀?!”

秦錦儀不以爲然地道:“正要年紀大些,才能照顧好郡主。所謂伴讀,就是要陪郡主讀書玩耍的。這有何難?從前郡主到承恩侯府裡來的時候,我也曾陪她玩耍過。我記得那時常常勸說郡主要言行文雅,不要調皮,太子妃還誇我有長姐之風,端和穩重呢。我不去應選就罷了,一旦應選,定能入選!”說着還一臉扼腕的表情,“都怪四妹妹沒及時告訴我,否則哪裡還輪到她出頭?!”

小薛氏只覺得心頭無力,閉上眼,什麼話都不想說了。

她沒想到的時,秦錦儀竟然對薛氏道:“祖母,四妹妹懂得什麼呢?她就只會憨吃憨玩罷了。從前姐妹們在一處上學,就數她的功課最差,連剛從西北鄉下回來的三妹妹都比她強些。若她此番進宮應選,與那些才華出衆的名門千金一處作比,定要出醜的!到時候我們家也要跟着沒臉。不如您跟四妹妹說,讓她把這個資格讓給我吧?我與郡主早就相熟,才學功課又都出衆,定能爲家裡爭光的!”

“這……”薛氏猶豫了。

小薛氏忍不住又道:“東宮已經選定了人,說好是春兒的,如何能讓儀姐兒擅自頂替?讓太子妃知道,豈不是有不恭之嫌?太太,這萬萬使不得!”

秦錦儀惱怒地說:“這又不是聖旨,有什麼可擔心的?太子妃一向和氣,從前還曾經誇過我呢。若不是長房那邊幫四妹妹說好話,這次原也輪不到四妹妹出這個頭!”

小薛氏氣得捂住胸口急促地喘着氣:“休要胡鬧!太子妃當初不過是客氣地隨口誇你一句,你以爲自己是誰?這麼多年了,你怎知道貴人還記得你?!可你若是擅自行事,惹惱了東宮,連累你父親丟了官,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如此大事,怎能由得你亂來?!”

罵完了女兒,她又去懇求婆婆薛氏:“太太,這不是說着玩兒的。太子妃既然已經下了令,她又知道咱們家的女孩兒長什麼模樣,拿儀姐兒去頂替春兒,怎麼也說不過去的,換了誰都會生氣。春兒也是您的親孫女兒,若她能有個好前程,於咱們家也有好處。我知道您一向疼儀姐兒,可也不能爲了儀姐兒一個,就把大爺與其他孩子的前程都給斷送了吧?!”

聽說會影響兒子官職,薛氏心中頓時一凜:“行了,你不必多說。我難道是個糊塗人不成?這點分寸還是有的。”又反過來哄長孫女,“這事兒真的不成。不過,你也不必擔心。等你妹妹進東宮做了伴讀,我們就讓她多在太子妃與郡主面前說你的好話。要是太子妃願意幫你做媒,你還怕會沒個好前程麼?祖母定會爲你做主的,放心放心。”

秦錦儀扁了扁嘴,恨恨地瞥了母親小薛氏一眼,不情不願地應了聲。

第五十七章 心煩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六章 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十四章 表舅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七十章 賞賜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十章 合力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二章 知音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八十章 處置第六百二十三章 了悟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十七章 抄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十一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八章 安慰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一章 天津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十三章 停留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三章 恩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一百章 怨恨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
第五十七章 心煩第七百二十四章 湖石第四百五十七章 猶豫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醒第六章 擔憂第一百二十四章 回春第二百零七章 出遊第二十四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四章 圍毆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十四章 表舅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七百零八章 消暑第二十二章 歷練第二百五十二章 變臉第三百三十三章 腦洞第四百五十九章 機宜第六百一十七章 藥第七十章 賞賜第五十三章 見面第五十七章 盤賬第二十章 合力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四百四十八章 疑心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蹤第二章 知音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一百一十七章 疑點第六百零八章 節奏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發第一百七十一章 看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一百五十三章 創業第一百七十一章 口角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七十三章 臘八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八十章 處置第六百二十三章 了悟第三百七十一章 孽子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四十九章 庇護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託付第一百八十二章 議定第二百七十九章 茶房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十七章 抄書第一百三十一章 裝傻第一百七十三章 期許第一百四十章 見禮第二百六十六章 壞蛋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請安第一百五十一章 當年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六百四十一章 路遇第九十四章 重燃第二百四十九章 盤算第二十五章 告狀第三百二十二章 審案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十一章 衝突第一百五十八章 打探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一百零一章 心虛第二十四章 追問第八章 安慰第六百五十七章 冷清第一章 天津第三十二章 公子第十三章 停留第二百二十章 正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六百零五章 嚼舌第五百七十一章 見證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七十三章 匯聚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荒第九十三章 晚膳第六十二章 彌補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露第三章 恩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窘迫第一百章 怨恨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