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南

蘇伯雄自嘲地笑笑:“父親原本沒打算跟我說的,但我跟在他老人家身邊十幾年,還有什麼不知道的呢?”

他轉而跟弟弟提起了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知道寧化王是怎麼死的麼?”

蘇仲英愣了一愣,差點兒沒反應過來:“大哥怎會忽然提起他來?這個人雖說聲稱是因病暴斃的,但京城上下誰不知道,他是被皇上賜死的?雖然不清楚他到底犯了什麼事,但皇上素來賢明,既然會下旨賜死他,那他必定罪有應得。我本不瞭解這個人,但他的同胞弟弟趙砌就是個無德無行的紈絝,想來他這個做哥哥的,也強不到哪裡去,只怕是做了更加無法無天的事吧?”

蘇伯雄冷笑了一聲:“無法無天?這四個字還不足以形容他的野心和愚蠢!”他將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了弟弟,當然,他與他父親鎮西侯都不知道寧化王具體的計劃,只知道寧化王在竭力將自己的嫡次子過繼到東宮太子名下爲嗣子,謀求未來皇儲之位,而且爲此已經拉攏了不少朝臣與權貴皇親。除此之外,寧化王還與原本被圈禁的蜀王一家結盟,獲得了蜀王私藏起來的許多財物與產業,還有蜀王過去蓄養的死士,打算利用這些死士來行不軌之事,以達成自己的目的。而且,寧化王還不滿足於用和平手段將兒子過繼給太子,還打算過繼之事如果不成功,就要動用軍隊逼宮。他拉攏了好幾家擁有軍權的大將,雲帥、鎮西侯府以及雲陽侯府,都是他的目標,其中已經被拉攏成功的,就是鎮西侯府了。

蘇伯雄對弟弟道:“寧化王雖然沒跟父親說太多實話,但想也知道,若他僅僅是盤算過繼兒子,皇上還不至於賜死了他。他多半還做了其他大逆不道之事,甚至是謀害儲君,否則,他要死士做什麼?如今他與蜀王皆被賜死,可見皇上已經知道他們彼此勾結,都做了什麼好事。被他拉攏的幾家武將中,雲帥當機立斷地了結了兒媳,雲陽侯府在你上回破壞了趙砌的好事之後,就徹底與寧化王反目,如今就只剩下我們父親一人了。”

蘇仲英聽得大驚失色:“怎會如此?!父親……父親他怎會犯這樣的糊塗?!”

蘇伯雄苦笑,繼續道:“父親與寧化王結識已久,素有默契,雖然計劃並不順利,但他們確實曾經結盟。如今還不知道皇上對此事知道了多少,又是否會遷怒於父親。父親是害怕我們一家都逃不掉,想着你好歹放了外差,又娶了皇后娘娘的親侄女兒,若是早日離京,皇上興許會看在皇后娘娘的面上,對你夫妻從輕發落,也未可知。如此,即使父親與我皆吃了掛落,好歹還保住了你這一脈,不至令蘇家血脈斷絕。”

蘇仲英震驚得無以言表,幾乎以爲自己是在做夢。一向忠於朝廷的父親,頂多是爲暫時失去權位,抱怨兩聲罷了,可是……謀逆?父親斷做不出來的!

蘇仲英感覺一直以來的信仰都要倒塌了,卻不肯接受現實。他抓着兄長的手追問:“大哥,你是哄我的吧?父親爲什麼要這樣做?那寧化王算哪根蔥?!他在宗室裡能有多少根基?即使是跟其他郡王比,他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不過是個無才無德之人罷了。父親即使要與什麼人結盟,那也該挑個象樣點兒的纔是呀?爲什麼會選中他?!”

蘇伯雄也感到一言難盡:“其實……最初找上我們的並不是他,只是後來,不知怎麼的就換成他罷了。”

蘇仲英有些懵:“這話是什麼意思?”

蘇伯雄一時也說不清楚,父親初時是瞞着他這件事的,他只隱隱約約察覺到一些蛛絲螞跡,感到父親應該是跟蜀王府有些瓜葛。西南邊軍調防去了蜀地,鎮西侯與蜀王府的人有所接觸,並不出奇。但隨着鎮西侯手上來歷不明的財富增加,蘇伯雄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了。

那個時候,蜀王與蜀王幼子已經被圈禁在京中宗人府,蜀地還有蜀王世子留守。後者似乎是個老實的,順從地將手中的大小事務全都與皇帝派來的人交接好了,方纔帶着妻兒,跟着欽差前往京城。而這交接的時日並不短,皇帝下旨,命鎮西侯帶兵入蜀,就是爲了防止蜀王世子會利用蜀王府的軍事力量,反抗朝廷,造成大亂。同時,鎮西侯還要肩負着協助欽差查抄蜀王府、將蜀王府蓄養的死士全數殲滅的任務。倘若他私底下與蜀王府的人有利益往來,那就等於是監守自盜。在他的隱瞞下,逃過朝廷欽差查抄的蜀王府財物或人員,又有多少呢?

蘇伯雄一發現這個事實,就立刻去尋父親問個清楚了。鎮西侯沒有否認他的指控,也沒說出具體的實情,只叫他閉嘴,不許向任何人提起。蘇伯雄心知父親走錯了路,奈何勸說不動,只能暗中留意着。期間他曾被派出去,到一個比較偏遠的地方辦事,等到迴歸大部隊,已經過去了小半月。這時候,他就發現,跟父親聯繫的宗室,不再是蜀王府的人,而是來自閩地的寧化王與他的兄弟廣昌王了。他們擅自離開了自己的封地,秘密潛入蜀中,接受了蜀王府成功逃脫的大量死士,還有蜀王私藏的幾處礦山、鹽井。而父親鎮西侯,也不再提蜀王府如何,轉而與寧化王結成了盟友。

這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父親爲什麼會跟寧化王扯上了關係,蘇伯雄一無所知。他試過問父親,卻沒有得到答案,反而捱了好幾句罵。

自那以後,寧化王從那些礦山、鹽井得到的收益,每年都要分一部分給西南邊軍,成爲西南邊軍穩定的財政來源。而西南邊軍則要保證,在蜀地駐守一日,便要爲寧化王護持這部分產業一日,併爲他提供各種掩護,避免讓本地官員發現他在搞什麼鬼。雙方合作良好,一直相安無事。鎮西侯憑藉着自己的威望與權力,助寧化王穩住了大局。他忽然被召回京,可以說是打亂了雙方的算盤,也因此感到分外惱火。

眼下因時日不長,鎮西侯在西南邊軍中的威望仍在,副將接掌軍權,也願意聽從鎮西侯號令行事,倒還能穩住局面。但長此以往,副將未必不會生出異心來。他對鎮西侯再敬重,也知道如今做的事有違朝廷律令,未必會願意爲了上司,不惜葬送自己的前程與性命。

眼下不必等到日後了,已經有一件事情讓蘇伯雄清楚他父親的處境有多麼危險,那就是鎮西侯在西南與蜀地曾有過的不法之舉,罪證就掌握在寧化王一夥人的手中。寧化王如今已然被賜死,他的同夥也相繼暴露,沒得什麼好下場,蜀王府只有蜀王世子夫妻,以及他們的兒女逃脫了性命。這些罪證落到了什麼人手中,鎮西侯與蘇伯雄都不知情,只能默然等待着自己的命運。

蘇仲英聽得面色一片青白,他緊緊抓住兄長的手臂:“怎會如此?怎會如此?!父親都做了什麼,叫人家拿住了把柄?!”

鎮西侯都做了些什麼?蘇伯雄自己也說不清。起初,大約只是軍費的問題。朝廷撥給西南邊軍的軍費不足,已記不清到底是朝廷本來就出手不大方,還是中間被什麼人剋扣了去。那一陣子,西南邊軍的日子過得艱難,還要跟西南邊民打仗,死傷不少,溫飽都無法保證。鎮西侯爲了手下的將士,冒險做了些不該做的事,冒充匪徒洗劫了幾家當地大戶,拿洗劫來的錢財養活軍隊,總算撐過了那段日子。

後來朝廷雖然又撥了軍費下來,但在他們看來依然是杯水車薪。於是,西南邊軍就把這種“劫富濟貧”的方式當成了傳統,每年都要劫幾遭。爲了長遠考慮,他們每次搶劫都要掩藏身份,不會趕盡殺絕,免得把富戶都嚇跑了,他們無處洗劫去。

後來,大約是因爲洗劫的富戶多了,引發富戶紛紛外逃,還有種種小道消息流傳,對西南邊軍沒什麼好處,他們就改而盯上了那些邊民。天下承平,北方邊境幾十年沒有戰事了,但西南邊境的大小叛亂卻始終平息不下來,鎮西侯也因此帶兵在此鎮守了幾十年。可西南地帶,哪兒有這麼多桀敖不馴的百姓?其實他們是降了打,打了降,正因爲降服之後,也沒少被軍隊騷擾洗劫,人員傷亡慘重,他們纔會再次叛亂的。西南始終不得平定,鎮西侯便留在那裡手握大權,又不少來錢,幾乎能算得上是土皇帝了。

鎮西侯並不貪圖錢財,他要這麼多財物,一來是爲了維持大軍軍費,二來,也是爲了那些曾經追隨過他,後來因爲傷殘等因素不得不解甲歸田,卻找不到營生的老兵們,三來則是爲了那些陣亡士兵的家眷。鎮西侯會受到西南邊軍的全員愛戴,並不是沒有理由的。他養起了整支大軍,還有大軍背後的軍眷,付出了許多努力。但同時,也因爲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將自己陷進了泥潭中,受人威脅,無法自拔。

蘇伯雄看向兄弟,嘆了又嘆,鄭重地道:“二弟,父親確實是老糊塗了,一再犯蠢,但他最初的目的,只是爲了我們西南邊軍的將士們罷了。爲了軍費不足之事,父親一直對皇上、對朝廷心懷怨恨,這麼多年積攢下來……”他頓了一頓,話風一轉,“但是,寧化王與蜀王都可能是因涉逆而被賜死的。父親即使沒做什麼,也不代表不曾犯了忌諱。如今還不知道皇上打算如何處置他。在這個時候,父親讓你出京,也是爲你着想,這正是父親的一片慈父之心。你……你就照他說的去做吧。”

蘇仲英呆立半晌,直到兄長走了許久,他還沒有醒過神來。

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九章 午餐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四十一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二百五十章 見證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六百二十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四百二十九章 召集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套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六十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二百二十一章 囑咐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三章 小聚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十章 追蹤第四十四章 古怪第六十九章 投明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
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六十六章 怨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九章 午餐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六百六十七章 諂媚第六百一十二章 考驗第二十四章 參觀第二百五十九章 斥退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三百二十九章 半夜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四十一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第三十四章 二門第三十一章 傳聞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二百五十章 見證第三百三十章 棄子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一百六十八章 夫妻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一百一十八章 捎話第一百四十章 腦洞第六百二十章 爭吵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五百二十四章 賠罪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矇混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五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四百二十九章 召集第五百五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套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庚帖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三十五章 來客第七百一十章 求助第一百一十三章 吐血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五百六十九章 三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親戚第六百八十二章 期盼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三百九十一章 任命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第二百零五章 承諾第一百九十九章 到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懼第一百一十三章 坦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三百九十三章 可憐第五百五十五章 惡果第四十四章 請教第五百三十七章 探問第三十九章 怨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何苦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兇第四百零一章 疑惑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五十五章 擇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告密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七百一十二章 白眼第六十章 算計第二百五十八章 辭別第二百二十九章 病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將門第四百零九章 察覺第四百五十章 偏執第一百九十八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十六章 分析第一百七十章 不爽第二百二十一章 囑咐第三十八章 驚聞第三十九章 畫像第七百二十五章 歸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受益第三章 小聚第一百六十四章 溜走第二百六十四章 過街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喜第十章 追蹤第四十四章 古怪第六十九章 投明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破第九十三章 避嫌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