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成全

趙陌決定要成全王家嫡長孫女。

這位姑奶奶如今已經把趙砡迷得昏頭轉向,只要遼王繼妃還愛着兒子,並且沒打算讓腿殘疾的小兒子取而代之,又或是在可以做祖母的年紀再冒險多生一個兒子出來培養,那就只有讓步的份。這一場戰役,未來不好說,目前來看,多半是拿捏住了趙砡的王家嫡長孫女佔了上風。既然她註定要嫁進遼王府,趙陌又何必不試着去做個好人呢?

她成爲遼王府的二兒媳,自然比其他任何一個出身於擁有權勢地位的家族的官宦千金要強。王家目前的處境,註定她無法給趙砡帶來實際上的利益。而王家即使還不死心,想要藉着這個女兒的再婚對象東山再起——本身就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遼王府,又能幫到他們什麼呢?不過就是未來遼王府二少夫人個人的榮華富貴罷了。

趙陌往東宮去了一回。這種事,他不好下手,需得從宮裡尋得助力。

太子妃唐氏欣然聽聞遼王嫡次子有了心上人的消息。遼王繼妃真的太煩了,她糾纏了太子妃的母親唐夫人已經有幾個月了。唐夫人是一位端莊秀雅、知書達禮的貴婦人,從來在人前都是溫柔和氣的,但被遼王繼妃騷擾得太煩,在家裡已經忍不住發了幾場火,進宮時也曾向女兒訴過苦。

唐家女兒都不愁嫁,也傾向於在士林文士之中尋女婿,即便要聯姻武勳世家,也要挑那些家風清正、子弟又樂於讀書的人家——這大概是唐尚書妹妹錯嫁帶來的教訓。唐家女兒除了太子妃,就沒有嫁進趙氏皇族的。尤其是先前十幾年,時常有小道消息說,皇家可能會從宗室中過繼嗣子,唐家無論是把女兒嫁給哪一家王府的子弟,都有騎牆的嫌疑。爲了表示唐家對太子絕對的忠誠,他們一向是避嫌的。如今太子地位穩固了,卻又有了過繼皇孫的謠言。這種時候,唐家怎麼可能把女兒嫁到近支宗室王府裡去?

更別說趙砡這個人,名聲不好不說,也曾謀算過皇家嗣子之位呢。把女兒嫁給他,還是做填房,不但太掉價,還會敗壞了唐家清名。

所謂趙砡要娶填房的說法,倒不是遼王繼妃如今宣揚出來的。他們夫妻剛進京時,爲了順利娶到陳家的女兒,才聲稱要將趙砡已故的未婚妻小陳氏牌位迎娶進門爲原配,然後再娶一位陳家女做填房。後來陳家拒婚,這填房之說自然是作罷了。遼王繼妃向唐家求親,說的就是娶原配。然而,先前娶陳家女爲填房的說法已經廣爲流傳了,人人都信以爲真,怎麼可能隨遼王繼妃說什麼就是什麼了呢?趙砡這一回娶妻,要娶的是繼室,已經在公衆心目中形成了固定印象,遼王府想改也改不了。

因此,別說唐家拒婚了,其他有點地位的官宦人家,都拉不下這個臉——陳家在京城裡,除了出過一個陳良娣,又算是哪根蔥?他家女兒做原配,再嫁過去的人都要低她一頭,在她牌位前執妾禮,又比陳良娣這個太子側室低了一等。就算是父兄只是六七品的低品級小官,大家族的女孩兒也是要自尊的。至於不是大家族出身的——遼王繼妃也看不上。

趙砡的婚事如此艱難,遼王繼妃只能死磕唐家,擾得唐夫人不勝煩擾。唐家未許人的女孩兒都被遼王繼妃在各種場合挑揀過,就更是羞惱了。太子妃唐氏對遼王繼妃的行爲十分憤怒,卻又礙於身份,要維持未來國母的形象,不好公然訓斥一位宗室長輩,但心裡早已記恨住了。一旦有機會教訓對方,她是絕不會反對的。

如今,趙陌就給她提了一個極好的機會。這是趙砡自己想求的,王家嫡長孫女除了嫁過一回,曾與人和離,也沒什麼好挑剔的。王大老爺當年並非因罪免職,世人還都認他那尚書的頭銜呢,堂堂一部尚書、前內閣重臣的嫡孫女給趙砡做填房,遼王府有什麼好挑剔的呢?反正大家都是再婚,誰也別嫌棄誰了。

當然,要尋個更好的理由去插手這門親事,太子妃唐氏還得去尋王嬪商量。畢竟王嬪纔是王家嫡長孫女的親長。王嬪倒是不反對,只是礙於遼王府也是宗室,怕王家一貫的聯姻宗室傳統會再引得皇室猜忌。太子妃卻沒當一回事:“無礙的,趙砡一向與宮中關係疏離,又能有什麼忌諱的呢?”其實這話就是在暗示,趙砡無論如何也不會成爲皇室過繼的嗣子,他的孩子也不會有入繼皇家的資格,沒什麼可擔心的。

遼王府,就只有世子一脈與皇家是有緣份的罷了。但趙砡母子與原配這一支關係惡劣,日後只會越發遠離中樞,成不了氣候。

王嬪心裡其實多少有些擔心侄孫女兒嫁入遼王府,日後不管是婆媳不和,還是受遼王府連累而吃苦,都沒什麼好日子可過,但她派人回孃家去試探過王家嫡長孫女的意願,對方卻十分願意結這門親。在孃家的日子已經很難過了,再嫁別人也不可能尋到什麼好姻緣,遼王府的日子還能難過到哪裡去呢?好歹一輩子的榮華富貴總是能保證的。趙砡當不當得了世子,她不在乎,她能拿捏得住這個男人,這纔是最重要的。她在張家都熬過來了,遼王府又算得了什麼呢?好歹趙砡不會盼着她去死。至於遼王繼妃,那點手段對於王家出身的她來說,根本就不夠看的。

王嬪無語了半日,終究還是決定要成全侄孫女兒。她與太子妃唐氏聯手,在皇帝面前提起了這樁婚事,想要求皇帝做主。

皇帝對於王家的長房,如今早已沒有了好感,可是王二老爺與他君臣相得幾十年,王二老爺沒有子嗣,妻女日子過得還算平靜,只是多少受到王家失勢的不利影響。想想一個親王嫡子的婚事,原也影響不了大局,只當是給外界一個信號,表示只要王家人老老實實地,皇帝不會趕盡殺絕,也算是對王二老爺的恩典,以及對王嬪在寧化王一事上忠於皇室、大義滅親的獎賞了。

皇帝召來了遼王,提起趙砡的婚事,直截了當地說聽聞了趙砡與王家嫡長孫女情投意合的故事,有意成全,問遼王意下如何?

遼王意下還能如何?他如今全副心神都放在北戎密諜可能滲透進遼東,自己要負起失職的責任,正是在皇帝面前心虛的時候。況且次子的婚事,他也煩心了許久,對次子的態度正生氣呢,也對妻子的哭鬧感到厭煩了。既然皇帝有意要成全了趙砡,他還能說不嗎?他若是還有心讓次子做世子,就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得罪皇帝,婚姻只是小事。王家嫡長孫女既然有辦法讓王嬪在皇帝面前說情,促成這門姻緣,就足以證明王家爛船還有三斤釘,這門親事未必就虧到哪裡去。陳家孤女都願意娶了,娶個王家的再嫁女,又算得了什麼?

有遼王在御前應下了親事,遼王繼妃就算有再多的不滿與不甘,都無濟於事了。趙砡喜氣洋洋地開始準備自己的婚禮。打了二十幾年的光棍,他終於可以娶妻了!

只不過,當艱難險阻擋在他面前的時候,他是堅信自己定要娶心上人爲妻的。可一旦心願得償,他又開始遲疑,心想難道這真的是他想要的麼?王家嫡長孫女既然有辦法讓王嬪在皇帝面前說情,成全二人親事,那又爲什麼不先爲他求得世子之位?莫非是擔心他成了世子之位,兩人身份相差更大,更難成親了?

雖然婚禮的籌備工作很快就讓趙砡沒空再去思考太多有的沒的,但心頭的疑慮還是在他心目中留下了痕跡,興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就會再次爆發。不過眼下,他還是先忙着娶親吧。遼王繼妃有心要藉着婚事之機,讓他們一家人能在京城多待些時日,以便有更多的時間爲趙砡的世子之位謀算。

可惜宗人府那邊沒有鬆口,宗室裡的長輩也覺得沒必要。王家願意往遼東送嫁,遼王繼妃自己就是在遼東行婚禮的,婚後才藉着進京拜壽的機會拜宗廟,趙砡又有什麼理由破例呢?

趙碩再婚那一回不同,他是進京爲皇帝與朝廷辦事來的,身上有職司。況且,他娶原配,也是在遼東完婚的。

事事不順,媳婦的人選也不是她想要的,遼王繼妃鬱悶極了。天氣漸冷,她也不知道是真着涼還是假着涼,稱病在牀,丈夫兒子們去看她,她還要絮絮叨叨地說許多不滿的話。有時候遼王都擔心,這些話要是傳到宮裡去,他會不會立刻就丟了親王爵位?但他勸妻子不要再說,事情已成定局,再生氣也是無用的,倒不如向前看。遼王繼妃在遼東順利慣了,被他這話戳痛了心,又忍不住氣,又是哭又是罵的,只覺得丈夫兒子都對不住她。

遼王心中對妻子再一次失望了。他不明白曾經賢惠體貼的愛妻怎麼變成了如今的樣子?而曾經乖巧懂事的次子,也同樣變得讓他看不懂了。有時候他聽聞長孫趙陌在御前如何風光,什麼差事辦得漂亮,也忍不住思考,自己當初是不是該對長子長孫稍好一些?好歹也是自己的血脈,何苦成了仇人?到如今,只有小兒子還能幫他辦點實事,可是小兒子脾氣不好,又瘸了腿。後繼無人,遼王府將來要何去何從呢?

遼王老了,他開始思考一些從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開始反省自己過去對長子長孫毫不留情的做法。

儘管這樣的思考與反省,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三十章 掙扎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三章 小聚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章 天津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鍵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十四章 表舅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願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詩會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五百四十五章 紅妝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十四章 東關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除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火第四十章 膽怯第五十章 心虛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一百章 不忿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二十章 合力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
第二百四十三章 受激第三百一十八章 拱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二百一十八章 進言第五十一章 告狀第二百二十章 安撫第一百八十一章 交好第三十章 掙扎第八十八章 藥方第三章 小聚第五百五十章 打擊第三十二章 年禮第三十三章 疑點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六百二十二章 見面第二百五十四章 封地第一章 天津第八十四章 軒窗第一百三十七章 關鍵第九十九章 氣急第一百六十三章 賜死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五十二章 化妝第二百九十二章 吐血第三百二十八章 目的第二百六十一章 探望第五十六章 盯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怨恨第三十八章 借刀第一百七十章 氣憤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十四章 表舅第二百二十五章 隱憂第二百三十五章 新願第七十六章 查問第十五章 心虛第一百七十七章 賠禮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三百八十章 籌備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一百五十章 送禮第五百六十六章 別後第六十三章 打攪第二百一十九章 落差第七十九章 利誘第五十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次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抓包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撥第四百零三章 亂賬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京第二百九十七章 蘸料第一百五十二章 詩會第五百四十九章 告誡第五百四十五章 紅妝第二十二章 旅途第一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八十四章 慫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九十九章 繪春第八十八章 分析第十四章 東關第一百六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七百一十七章 手軟第五十四章 試探第九十八章 口角第四十八章 用功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二百二十三章 點醒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五十四章 鬧事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除第二百七十四章 幫忙第一百零二章 地痞第一百零六章 教女第五百四十三章 學習第一百四十八章 夜火第四十章 膽怯第五十章 心虛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四百二十一章 膽大第二十一章 臨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決意第六百二十四章 真相第一百九十二章 家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動第一百章 不忿第三百八十一章 敘舊第二百零三章 顧慮第二十章 合力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七十二章 默契第五百七十八章 聞訊第一百零八章 捎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