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水事吃完飯,兄弟四人有講有笑走出食堂,向着校外小樹林走去。後面跟着一羣羣的學生,相隔五、六米的距離,四、五個一羣,不緊不慢如散步一樣,邊聊天邊說笑邊打鬧隨尾而行。彷彿商量好一樣,行進中保持距離。
其實在得知關水事與高不成決鬥時,學生們商量好了,爲防學校出面干涉,學生們三、五成羣,裝作散步,分散學校老師、保安的注意力。
其實,學校老師、保安並不糊塗,也有自己的內線,事情的真相也瞭解一些,可爲了校園安靜、舒服的學習環境,只好一隻眼開,一隻眼閉了。
關水事快到校外小樹林,遠遠望去,高不成早已到達,身邊還有五、六個校外請來的幫手,其中一個大漢,虎背熊腰,肌肉橫生,估計實力是幾個人中最強的。
爲防意外,關水事從空間戒指放出大貓,並囑咐大貓保證幾兄弟的安全。
張大壯是見過大貓的,以爲大貓貪玩,走開了,現在又跑回來了。
關水事幾兄弟到達小樹林,
與高不成那羣人相距大概十米的距離,互相對侍。
學生們也相繼陸續到達,自覺的圍成一個大圓,讓比鬥雙方有一個舒展手腳的空間。
此時,只見高不成出列,手指張大壯大聲叫,
"張大壯,我們人到齊了,你們人到齊了嗎?到齊即開始比試。
比試的規則是,分三場,
"第一場,一比一。
第二場,羣鬥,最多限出五人,也可少數鬥多數。
第三場,一比一,各自出一個功夫最強者進行比拼。
如同意,即開始。"
張大壯聽聞,也覺得規則合理,緊接望向關水事,見關水事點點頭。即張大粗獷的聲音回答,
"可以!我是大哥,第一個出場!"
張大壯怕三弟關水事不讓他出場,一人包三場,因此,自告奮勇,爭當出場。
關水事本想阻止,可張大壯己說出口,己成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只好提醒,
“大哥,盡力而爲,打不過即認輸,後面還有我呢!“
張大壯即笑笑迴應,
"我當然知道分寸,輸了,不是還有你嗎?"
關水事只好無可奈河,聳聳肩,張開雙手,隨他了。
高不成看見,張大壯作爲大哥主動站出來,心裡也暗自佩服,有擔當啊!
你敢出來,作爲大哥的我,也不能當縮頭烏龜啊!於是鏗鏘有力的迴應,
“我第一個出,我也是大哥!大哥應當衝鋒在前!”
關水事聽聞,對高不成大加改觀,印象分增加不少,也證明先前自己對高不成的看法是正確的。可高不成就是改不了那壞習慣,明知做的事情不對,也不主動去改正,非要撞到頭破血流,受到教訓纔去改正。
正是,不撞南山不回頭
不到黃河心不死
就是對這類人的真實寫照。
此時,張大壯看見高不成出列,即勾勾食指表示,
“來啊!讓我們大斗三百回合, 分個高低上下。”
雙方都是身材高大,力氣強大之人,一個照面即拳頭相向,全力出擊。這一戰打得煙塵滾滾,曰月無光。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三十個回合下來,雙方都成了熊貓眼,豬嘴巴。停下來,氣喘吁吁!
學生們看見都哈哈大笑,手指點點,笑得前仰後翻,捧腹彎腰。
正在打鬥的雙方,聽聞觀衆席上的笑聲,也感到十分不理解。停了一下,接着又揮拳相向,最終由於高不成戰鬥經驗豐富一些,當張大壯一拳打來時,高不成閃身避開,待張大壯拳頭擦身而過時,對着張大壯的下巴猛力一拳,只見張大壯倒飛出去,臥地不起。
第一場戰鬥,高不成獲勝。
按比賽規則,三盤二勝。只
要高不成一方,再勝一場即獲得這場比斗的勝利。
高不成贏了一場,不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鬥志昂揚。可沒有忘記接下來的比賽,高傲的大聲講,
“第二場,你們出幾人?只要不超過五人即可。"
張大壯打輸,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
關水事只好站出來,用渾厚的聲音回答,
"第二場比鬥,我出,一個對五個。"
高不成聽聞,又哈哈大笑,他的隊友也跟着哈哈大笑。然後用手指着關水事,
"只你一人?對我們五人?能行嗎?不是皮癢癢,找打嗎?"
關水事聽聞,立即迴應,
"哼!狗眼看人低,打過才知。"
高不成即時霸道迴應,
"這是你講的,不要到時說我們以多打少,欺負你一個人。現在改變主意還可以。“
關水事也不考慮,即時表示,
"不用改了,我主意己定。
你們自選出場人員吧。"
高不成也不多說了,即時點了四個實力強大的大漢,包括自己,總共五人。
高不成想,這不是街市買菜,隨隨便便就可以,涉及到自己名聲與地位,來不得半點謙讓。必須全力以赴。
高不成五人出列,磨拳擦掌,不可一勢。看關水事如空氣。
正是,小人得意眼高於頂
青年藝高心靜如水
誰笑到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