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魏之軍略

京都城外五十里處,便是魏軍防線的第一道屏障,削得尖尖的倒樁密密麻麻延伸開去,這樣的倒刺木樁每隔十里便設下一道,倒刺木樁後面又是粗木樁子構築成的巨木柵欄,柵欄後面便是燕軍軍隊了,其弓兵守在第一線,時刻警戒着,之後便是長槍兵。

三道防線,縱深三十里,而魏國的精銳騎兵則是佈陣在最後方,集結在京都城下,作爲最後一道防線。

不可否認,魏人在短時間內能夠構築成如此防禦工事,已經十分的了不起,而想要突破如此防線,不付出慘重的代價,絕不可能辦到。

京都城不破,魏國就難以說敗,只要這座古都固守住,魏國各地還將會陸續地出現許許多多的軍隊,這些軍隊將以京都城爲中心凝結起來。

只要京都城守得越久,那麼形勢也將會對魏國越來越有利。

魏國大將薛破夜連丟南陽關亭水關,更是損兵折將喪失大批輜重糧草倉皇而退,這自然引起魏國朝臣們的憤怒。

司馬擎天在戰場上突然消失,魏國許多的重臣已經知道此事。

他們自然也知道,南陽平原之戰,乃是薛破夜指揮,而南陽關和亭水關的丟失,薛破夜是難辭其咎。

就如同其他兩國一樣,雖然各軍的主帥都不見蹤跡,此事各國上層都十分清楚,即使是普通官員也有不少人知道,可是三國都沒有對外說出來。

同時保持着一種心照不宣的態度。

薛破夜的戰敗,讓魏國的朝臣們紛紛呈上摺子,彈劾薛破夜,不但要求魏帝罷免薛破夜的兵權,更是要以戰敗治罪處斬薛破夜,給魏國將士一個交代。

若論起來,薛破夜丟失兩關,而且將魏國王牌騎兵鐵馬騎葬送於一役,那足夠砍十次腦袋。

衆所周知,慶國聖將商鍾離在慶國有着極高的地位和權勢,慶國軍方在本國內也是勢力強大,但是比起魏國,慶國的軍方顯然是略遜一籌。

魏國的皇帝乃是一位好戰之君,一心想着一統天下,也正因如此,由這位皇帝支撐以司馬擎天爲代表的軍方,在魏國可說是勢力遠比慶國軍方強勢。

而此前唯一在朝中能夠稍微制約軍方的,只有那位言老宰相,但是兩年前就連這最後一根刺也被挑掉之後,軍方可說是聲勢浩大,西魏一國,也徹底成爲軍事帝國。

軍方的強大,自然是踩着其他各派勢力站起來,特別是文官集團,幾乎淪爲軍方的僕人,一切都在爲軍方的軍事政令服務。

這些文官忌憚于軍方的強勢,雖然不敢在明面上與之相抗,但是內心之中自然是極其不滿和怨恨的。

當大家隱約感覺到司馬擎天有可能再也回不來,又見到軍方新的代表薛破夜戰敗失利,哪怕如今正值危難之時,卻還是不放過這次打壓軍方的機會,無數的文官羣而起之,彈劾的奏摺如同雪片般飛到了魏帝的案頭。

但是這位魏國的皇帝雖然性情暴虐,倒也不是一位無能之君。

他十分清楚,如今魏國面臨敵國反攻,形勢危急,正值生死存亡之際,若是依照文官們的彈劾奏章,一刀砍了薛破夜的腦袋倒是利索,可是薛破夜死後,又有誰來擔當大任,統兵禦敵?

這二十年來,司馬擎天在皇帝的支持和信任下,手握兵權,成爲魏國最耀眼的將星。

也正是因爲這顆將星太過耀眼,顯得魏國其他的將領都是無比的黯淡。

這些年來,除了司馬擎天一直高舉名將之巔,魏國雖然號稱第一軍事大國,竟是再也沒有出現一位重量級的大將。

而魏國上下也因爲擁有司馬擎天這位名將,竟是從來不在乎是否還有新的大將出現,又或者說,因爲司馬擎天的權勢,有些武將即使有才幹,卻也不敢完全顯露出來,一旦稍微蓋過司馬擎天的風頭,等待他的未必是榮耀,很有可能是災難。

一顆將星閃耀,無數庸才將領聚於其下,所要做的,只是服從軍令而已。

相比較而言,反倒是薛破夜在魏軍之中還頗有分量,此人年輕之時便跟隨司馬擎天,偶爾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素養,也正因如此,司馬擎天對他倒是頗爲器重,慢慢提拔上來,最後甚至成爲了司馬擎天身邊的副統帥。

魏帝心中清楚,臨陣換將固然是兵家大忌,而現在最可怕的,卻是魏國根本無將可換。

一旦真的將薛破夜處決,卻是找不到一位合適的將領來指揮京都城保衛戰。

面對着滿朝鋪天蓋地的叫嚷聲,這位魏國的皇帝憑藉着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大敵當前,不可斬將”以及他那乾坤獨斷的霸氣將所有人的嘴壓制住,然後又親自撫慰薛破夜一番,依舊將魏國兵權放在薛破夜的手中,更是令他統帥十萬魏軍,組織京都保衛戰。

……

薛破夜此時正在京都城外圍的第一道屏障處,身後跟着數名部將,遙望着天際,他的神情很是嚴肅。

連番戰敗,讓這位魏國大將充滿了恥辱感。

如今他需要借這次機會來一雪自己的恥辱,更是要一雪魏軍的恥辱。

雖然面對着燕慶兩國兩軍,要同時指揮京都城南北兩面的作戰,而且還必須要以弱勢兵力應對,但是薛破夜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大將應有的膽魄。

聯軍拿下亭水關後,魏軍迅速後撤,爾後更是接到了魏帝的旨意,重兵集結至魏軍京都城,以保護魏國首都爲要。

薛破夜除了在綏定郡一些險要關隘留下有限的兵力把守之外,幾乎是將所有的魏軍兵力都集結到了魏郡。

雖然私下裡不少人都在議論,魏軍如此撤退,丟失大片土地,乃是魏國軍人的恥辱,而魏帝要求魏軍集結於魏郡,不過是貪生怕死而已。

但是薛破夜心中卻覺得固守京都城卻未必是爲敵僅僅爲了個人的安全考慮。

京都城是魏國國度,只要國都存在,魏帝活着,也就表明這個國家依然存在,依然有一面旗幟飄在魏國上空。

可是一旦國都被破,魏帝身死,那麼魏國六郡必將毫無凝聚力,一盤散沙,那些分散開來的魏國勢力,很快就會被拿下京都城的聯軍分兵鎮壓下去。

而聯軍一路向魏郡挺進,也證明聯軍確實是想拿下京都城,先取魏國首都,將魏國這面旗幟撕裂。

所以薛破夜覺得,在當前形勢下,集結重兵於京都城,以保住京都城爲戰略目的,卻也是最好的選擇。

燕慶聯軍二十餘萬向魏國腹地挺進,看起來聲勢浩大士氣如虹,可是薛破夜靜下頭腦來冷靜想了想,卻覺得燕慶聯軍卻也未必真的如表面那般強大。

實際上在他看來,燕慶聯軍的隱患極大,若是魏軍能夠好好利用,也未必不能反敗爲勝。

對此,他曾與魏帝在某一夜徹夜長談,分析了敵我雙方的種種優劣。

他雖然在戰場上連敗幾陣,卻也並非庸才,能夠得司馬擎天器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在他的陳述中,魏國固然有着兵力以及士氣上的劣勢,但是卻也有着聯軍不可比擬的優勢,至少佔着天時地利,而且在這種國難之時,雖然也確實存在着不少趁亂起兵的地方亂黨,但是總體而言,魏國人對於聯軍的反攻,還是表現出了共有的仇視,也就是說,至少佔了七分人和。

京都城本就是堡壘一塊,易守難攻,若是調動人力物力在京都城外再修建數道防禦工事,形成堅固的屏障,那麼聯軍想要拿下京都城,就必須先突破數道防禦工事,而要突破這幾道工事,必定會損失慘重,聯軍的損失越大,那麼對聯軍的士氣也就越加有影響。

等到他們突破數道障礙之後,還要面對魏國精銳騎兵的最後衝擊,等到真正的兵臨城下之時,那已經是經過了數場的苦戰,遭受的損失必定不小,而士氣也畢竟大大削減。

那個時候,魏軍已是全面退守京都城,固守這座古老而堅固的古城,損兵折將士氣大大削減的聯軍那時候想要攻下這座城,必將是更加困難,只要聯軍久攻不下,士氣進一步受打擊,魏軍甚至能夠發起反攻,存在着反敗爲勝的可能性。

魏帝聽薛破夜如此分析,本來還有些不安的心頓時興奮起來,隨即又聽薛破夜談論聯軍存在的巨大隱患,頓時便更加的激動,信心大增。

在薛破夜的口中,聯軍的隱患巨大,第一條便是深入敵國腹地,後勤補給線漫長無比,這無論對慶軍還是燕軍來說,都將是嚴峻的考驗。

後勤出現差錯,前方的兵力越多,所產生的後果也就越嚴重。

薛破夜甚至準確地分析出,就算燕國人能夠支撐下去,慶國人卻絕對禁不起長期的廝殺,一旦進攻受挫,久攻不下,那麼慶國的後勤必將出現問題,而慶國人到了那個時候,就不得不選擇撤兵。

只要慶人撤兵,留下燕國一軍,就算燕國人強悍勇猛,卻也未必真的是魏人的敵手。

聯軍存在的第二個隱患,便是他們的同盟並不是牢不可摧,而是一種利益驅使的短暫結合,其實聯軍內部的矛盾隨時可能爆發出來,而且京都保衛戰一旦正式打響,隨着時間推移,聯軍這個致命的隱患將愈加暴漏出來,而魏國完全可以加以利用。

薛破夜又談了其他幾點隱患,但是僅這兩點,就足以讓魏帝充滿了信心。

但是魏國君臣卻也知道,想要這些隱患爆發出來,還是要取決於魏國本身能不能支撐下去,如果聯軍攻勢兇猛,京都城很快就被攻破,那麼這所謂的己方優勢和敵軍隱患,也就只是一紙空談了。

君臣議定之後,便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守住京都城。

自那日開始,薛破夜便開始從魏郡各縣調來大批的人力物力,日夜不息地在京都城外修築防禦工事,更是進一步加固京都城。

而聯軍拿下亭水關後,進行了一番休整,多少也給魏軍備戰留出了時間來。

第39章 密議第133章 軍令狀第564章 條件與圈套第378章 入谷之因第521章 內鬥第943章 四十二年一睡夢第226章 事關重大第120章 斷笛夜郎第396章 公平交易第769章 逆者,殺!第517章 一舉三得第899章 平原殺聲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495章 一笑藏千刀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739章 驗血第1001章 收權第443章 狼冰第970章 斷糧道第15章 抉擇兵器第78章 海匪歸心第655章 萬花宮中花凋謝第160章 凱旋第320章 官商勾結第299章 來如風,去如電!第920章 失心散第467章 凋零之香第92章 鬍子客第365章 風巧弩第533章 一杯酒第1125章 宿命的對決第426章 御書房定策第1002章 虎入彀第268章 刀中詭計第709章 黑絲帕,殷紅血!第956章 風國來了第687章 夜追第907章 朝上詭事第105章 婉拒第80章 侯爺回京第901章 制敵王牌第818章 反擊第534章 誘餌第674章 太子婚,將軍行!第317章 衚衕裡的故事第498章 索賄第410章 撞門第428章 冷香第470章 皇帝賜劍第486章 雲滄瀾第386章 第一根金手指第956章 風國來了第1029章 島津月久之戰書第395章 迫害第453章 升職第146章 絕影第529章 登天之難第650章 金蠶粉第823章 灰衣玄道第1098章 亭中酒第394章 惡徒用心第226章 事關重大第664章 哥哥第342章 是非顛倒第698章 明珠映紅妝第952章 巨石第973章 國貧之下,難有強兵!第525章 大祭司第659章 另一場刺殺第878章 皇子?公主?第755章 動盪燕京第258章 三石硬弓第121章 藏龍臥虎第1096章 狐疑第943章 四十二年一睡夢第654章 那宮,那花,那風情!第205章 兩大巨頭的初次對壘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368章 怒雪花第774章 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568章 宮中敬茶第1116章 夜精靈第712章 道之野望第249章 風中百合第四六十章 往事重現第1051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01章 清理門戶第869章 恩恩怨怨何處覓第195章 囚牢第539章 雨中跡第364章 夜見遠方客!第436章 莊淵之道第1016章 腹中玄機第695章 外公第393章 霓裳煙羅第762章 這一生!第824章 殺人滅口第1106章 貼身護衛第177章 姨娘有疾第1042章 揚帆南下
第39章 密議第133章 軍令狀第564章 條件與圈套第378章 入谷之因第521章 內鬥第943章 四十二年一睡夢第226章 事關重大第120章 斷笛夜郎第396章 公平交易第769章 逆者,殺!第517章 一舉三得第899章 平原殺聲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495章 一笑藏千刀第905章 永世相戀第739章 驗血第1001章 收權第443章 狼冰第970章 斷糧道第15章 抉擇兵器第78章 海匪歸心第655章 萬花宮中花凋謝第160章 凱旋第320章 官商勾結第299章 來如風,去如電!第920章 失心散第467章 凋零之香第92章 鬍子客第365章 風巧弩第533章 一杯酒第1125章 宿命的對決第426章 御書房定策第1002章 虎入彀第268章 刀中詭計第709章 黑絲帕,殷紅血!第956章 風國來了第687章 夜追第907章 朝上詭事第105章 婉拒第80章 侯爺回京第901章 制敵王牌第818章 反擊第534章 誘餌第674章 太子婚,將軍行!第317章 衚衕裡的故事第498章 索賄第410章 撞門第428章 冷香第470章 皇帝賜劍第486章 雲滄瀾第386章 第一根金手指第956章 風國來了第1029章 島津月久之戰書第395章 迫害第453章 升職第146章 絕影第529章 登天之難第650章 金蠶粉第823章 灰衣玄道第1098章 亭中酒第394章 惡徒用心第226章 事關重大第664章 哥哥第342章 是非顛倒第698章 明珠映紅妝第952章 巨石第973章 國貧之下,難有強兵!第525章 大祭司第659章 另一場刺殺第878章 皇子?公主?第755章 動盪燕京第258章 三石硬弓第121章 藏龍臥虎第1096章 狐疑第943章 四十二年一睡夢第654章 那宮,那花,那風情!第205章 兩大巨頭的初次對壘第993章 何去何從第368章 怒雪花第774章 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568章 宮中敬茶第1116章 夜精靈第712章 道之野望第249章 風中百合第四六十章 往事重現第1051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401章 清理門戶第869章 恩恩怨怨何處覓第195章 囚牢第539章 雨中跡第364章 夜見遠方客!第436章 莊淵之道第1016章 腹中玄機第695章 外公第393章 霓裳煙羅第762章 這一生!第824章 殺人滅口第1106章 貼身護衛第177章 姨娘有疾第1042章 揚帆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