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骨力黑的反擊

?耀德城方向,曲端終於完成了一切準備,他親自在萌井城坐鎮,發佈了對西平府的攻勢命令(權傾大宋997章)。

有吳玠率第七行營勝捷、廣銳兩軍發動進攻,首批北上的禁軍有三萬五千餘人,鄉軍兩萬五千。

五十二旅鎮劃歸吳玠,作爲前鋒部隊,配屬兩個禁軍和鄉軍馬軍營,環慶鄉軍弓箭手四千人,李世輔統轄的兵力上萬,向西平府也是翔慶軍殺去。

冷兵器時代戰爭,並非人多就是好,也就是史書說的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在這個時代,你能掌控十萬大軍作戰,已經是頂級的大將了,並不是說天子不給你那麼多兵,而是你實在掌控不了。

十萬大軍鋪天蓋地,行軍打仗需要連營數十里,光是通信調動就愁死人了,何況訊息萬變的戰場?能統率兩三萬人作戰,那就是不可多得的名將了。

王秀建立行營框架,就是爲了統籌方面作戰,最大的行營轄三個軍是極限,解潛之所以能操縱十餘萬大軍作戰,那是因爲分成三個獨立的行營,他只是做戰略上的指導。

各行營都有自己的戰略方向,三位都統制分割十餘萬人,相對來說輕鬆許多。再說,參軍制度的設立,也增強將校統御的掌控力,就是這種情況下,也難以做到盡善盡美。

李世輔固然是名將,只是他指揮技術含量極高的部隊,兵種的配合非常複雜,超過步軍的十倍之上,說是統率萬人沒那麼好聽,其實真正操控的,還是五十二旅鎮和配屬兩個馬軍營,那四千弓箭手都是跟進部隊,負責掩護車旅後方,幾乎沒有作戰任務,行動上也有較大自主性。

吳玠節制主力部隊,勝捷、廣銳在左右翼,鄉軍在中間,旌旗蔽日,浩浩蕩蕩地開進。原屬第八行營的雲翼軍,也在第七行營後面跟進,作爲整個大軍的預備隊。

無端還是偏向吳玠的,他這種排兵佈陣固然有集中兵力好處,卻把劉延慶將爲後方守備,吳玠卻成了前方大將。

當然,劉延慶的職責也非常重要,他需要率部坐鎮耀德城,護衛整個輜重轉運通道的安全。

就在前方大軍開拔的第五天,曲端再次發佈號令,隱蔽集結待命的五萬鄉軍,開始攜帶大批器械材料,分批陸續北上,沿着靈州川不斷紮下大寨,建立野戰防禦工事。

就在宋軍發動攻勢時,五十二旅鎮快速推進,沿途的夏軍警戒營寨,幾乎沒有抵擋的力量,一切都被宋軍戰馬鐵蹄所踐踏,夏軍小股部隊要襲擊宋軍後方,卻遇到鄉軍弓箭手,無法對車旅後方實施襲擊。

鄉軍弓箭手可不是弓手,弓手是地方的治安人員,弓箭手卻是有編制的鄉團,戰鬥力也不弱,何況是環慶弓箭手,那些散兵遊勇豈是對手。

僅僅四天就推進到西平府境內,離西平府府城不足七十里,李良輔和骨力黑卻大爲驚喜。

既然宋軍快速北上,那就好辦了,是該打擊他們輜重轉運通道了,骨力黑已經集中了上萬馬軍,準備等宋軍主力抵達西平府,就開始對耀德城、溥樂城之間進行襲擊。

不能不說,他們的計劃很完美,數萬宋軍北上,需要攜帶大量攻城器械,兩萬鄉軍被兩個軍保護,因爲他們要攜帶器械,光是大車就有千餘輛,西平府地界可沒有多少資源,只能隨軍自行準備。

七八萬餘人加上戰馬的消耗,絕對是天價的補給,一旦被掐斷了,後果可想而知。

但是,他們高興地太早了,闞先率千騎深入溥樂城南部刺探,卻驚訝地發現,宋軍北上隊列浩浩蕩蕩,足足有數萬大軍,讓他嚇了一大跳,難道是第二梯隊的宋軍?如果是的話,那纔是真正的大手筆。

沒有預料到的是,對方竟然數十里就紮下大寨,隨之而來的是連綿不斷的轉運隊伍。闞先忽然明白過來,宋軍是在建立穩固的轉運通道,預示着他們真正支撐北上,不再是大手筆的問題而是聯營,西平府真的危險了。

想想夏軍主力都在東部,西平府內外駐紮兵馬僅三萬餘人,一旦宋軍拿下了西平府,興慶府徹底暴露。

他立即率軍和骨力黑會合,骨力黑也大吃一驚,但他還是決定一戰,趁着宋軍正在北上,集中八千騎襲擊,幾乎就是西平府附近所有的精銳馬軍,也是骨力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從韋州和耀德城拉出的最後部隊。

那場戰鬥是曲端親自指揮,完全由各路鄉軍爲主力的戰役,夏軍八千騎看是不多,卻都是精銳的馬軍,兵力少而精的好處,被髮揮的淋漓盡致。

宋軍數萬卻都是未經戰場的鄉軍,絕大多數是步軍,就算是馬軍,那也都是騾馬,無法進行復雜的迂迴機動,指揮起來非常困難。

也是非常巧的,曲端並沒有呆在萌井城,而是北上實地查看營寨,催促鄉軍部隊快速進發,哪想到夏軍突然襲擊。

戰鬥從一開始就很火爆,夏軍千餘騎側面掩殺,環慶鄉軍結陣抵抗,拼死爲友軍結陣爭取時間。

夏軍幾次反覆衝殺,四千環慶鄉軍每次被衝散,都頑強地聚合,用自己的頭顱頂住馬軍的衝鋒。不能不值得讚揚,緣邊鄉軍的忍耐力是令人讚歎的,他們能在艱難條件下,不斷地匯聚力量,換成京東京西的鄉軍,甚至陝西東部鄉軍,恐怕一個回合就會崩潰。

隨着骨力黑不斷投入兵力,夏軍正面兵力達到三千,兩翼也投入個千餘人,宋軍的壓力很大。

曲端面對沉重的壓力,既興奮也很擔憂,他們正在紮下營寨,也是最脆弱的時候,夏軍掌握時間很準確,他不得不倉促應戰。好處是正是殺傷夏軍馬軍好時機,只要能重創夏軍馬軍,不僅能緩解轉運通道壓力,還能減輕東進壓力,哪怕拼盡幾萬鄉軍土兵,也是值得的。

戰場上有兩萬餘宋軍,還有兵馬正在陸續趕到,形勢卻不容樂觀。

本書來自品&書

第92章 商水縣的博弈3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1337章 邱雲登場第20章 姐弟的謀劃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344章 東京保衛戰33第1157章 中秋之變6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62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6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第1281章 血色驕陽之不動如山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4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173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0第1364章 仼人山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第1551章 壯哉楊郎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1360章 岳飛的妥協第1425章 禍起江寧之東華門外第98章 商水縣的博弈9第394章 全軍備戰第52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6第1682章 疆域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49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1第897章 絕地之戰3第1490章 四方開戰第1469章 不得不走第112章 張俊的善緣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第328章 東京保衛戰17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1591章 決戰之戰場違令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316章 東京保衛戰5第969章 王秀的戰略決策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760章 張泉的堅持第413章 凋落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205章 回鄉2第530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1第18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5第645章 還是當年的邱雲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1324章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第538章 王秀的宏圖大志第428章 要變天了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470章 波瀾又起3第1416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1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929章 王秀的漢聯邦理想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1436章 坦白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1466章 困境第1622章 決戰之混亂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1148章 轉折第1463章 策動內亂第935章 決勝南海1第62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7第1206章 戰爭屬於頂級利益階層第725章 謀劃河東的好事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62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6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1593章 決戰之右翼危機第447章 你我沒有私仇第1430章 請回太上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436章 拿下第848章 能人太少第65章 傷情第58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5第28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2第162章 羣英會第265章 一場政治鬥爭7第927章 王卿薴的到來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331章 東京保衛戰20第1498章 王秀對資本的憂慮第73章 狡猾的張啓元
第92章 商水縣的博弈3第987章 王門弟子的戰場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1337章 邱雲登場第20章 姐弟的謀劃第1343章 邱雲的前途第857章 趙柔嘉的不滿2第860章 鍾離睿的不服第344章 東京保衛戰33第1157章 中秋之變6第1173章 宇文虛中是死間?第62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6第1404章 禍起江寧之民憤第1281章 血色驕陽之不動如山第29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4第1304章 血色驕陽之斬將第173章 政治鬥爭的漩渦10第1364章 仼人山第1088章 王秀很不高興第1551章 壯哉楊郎第50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6第529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45第419章 又一位叛臣第1360章 岳飛的妥協第1425章 禍起江寧之東華門外第98章 商水縣的博弈9第394章 全軍備戰第520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36第1682章 疆域第1594章 決戰之增援第630章 京東戰事起4第495章 誓將報主靜邊塵11第897章 絕地之戰3第1490章 四方開戰第1469章 不得不走第112章 張俊的善緣第958章 一切照舊第1614章 決戰之殺劉正彥立威第1221章 地理大發現的意義第328章 東京保衛戰17第122章 龍飛榜的危機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1591章 決戰之戰場違令第1336章 易縣開國候第316章 東京保衛戰5第969章 王秀的戰略決策第1150章 王門九子十五傑第891章 對宇文逸的期望第651章 邱雲的弱點第760章 張泉的堅持第413章 凋落第1164章 太子監國第844章 總大綱寬小節第852章 任人唯賢第205章 回鄉2第530章 南北的再次盟好1第183章 東京最後的夢華5第645章 還是當年的邱雲第439章 未來之星的啓蒙第1324章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第538章 王秀的宏圖大志第428章 要變天了第1632章 決戰之勸降第470章 波瀾又起3第1416章 禍起江寧之平亂1第1505章 入開封府第929章 王秀的漢聯邦理想第1138章 落子高麗第1436章 坦白第866章 面對女真人的訛詐第463章 挑點事端第1466章 困境第1622章 決戰之混亂第407章 鍾離秋的求死第1148章 轉折第1463章 策動內亂第935章 決勝南海1第622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7第1206章 戰爭屬於頂級利益階層第725章 謀劃河東的好事第1333章 南北重臣的勾結第944章 做好準備第621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66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1593章 決戰之右翼危機第447章 你我沒有私仇第1430章 請回太上第1237章 佛道大辯論3第436章 拿下第848章 能人太少第65章 傷情第580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5第28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2第162章 羣英會第265章 一場政治鬥爭7第927章 王卿薴的到來第578章 權知杭州軍州事23第331章 東京保衛戰20第1498章 王秀對資本的憂慮第73章 狡猾的張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