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

誰都知道你蕭摩訶剛剛將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了李藎忱的得力干將裴子烈,更不要說你的長子蕭世廉就在李藎忱軍中,而且李藎忱直接將對北方的戰事全都交給了蕭世廉,信任自然不言而喻。

再加上你家本來就和李藎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誰都可以說提高警惕,你蕭摩訶恐怕不可以吧,陛下若不是考慮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代替你的位置,而且你也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恐怕早就已經把你換下去了。

雖然這樣想着,周確當然不能明說,當即沉聲說道:“此言不假,我們的水師是不是也應該回到大江上了,繼續在沔水的話恐怕會給李藎忱可乘之機。”

荊州水師厲害是不假,但是之前爲了支援襄陽戰事,一直都在沔水上,現在是時候返回大江了。

實際上李藎忱手下的水師也是從蕭摩訶麾下的荊州水師中抽調出去的,不過顯然現在荊州水師甚至在戰功上都比不過李藎忱麾下的水師,因爲王昌上一次可是帶領水師實打實的將蜀郡拿了下來,而荊州水師進攻襄陽的時候卻只是攻破了敵人的水寨,最終並沒有威脅到城池,更不要說有所突破了。

不過話雖如此,荊州水師依舊是現在南陳實力最強大的水師。

蕭摩訶不知道李藎忱到底想要幹什麼,所以讓荊州水師在這裡鎮着也沒有什麼錯,至少這個傢伙別在自己的地盤上鬧出來什麼幺蛾子就好。

至於京城那邊,蕭摩訶並不想過多的參與,他自己很清楚,自己對於官場上的勾心鬥角並不擅長,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否則也不會在建康府的時候處處被人算計。

現在李藎忱有膽量想要參與其中,蕭摩訶並不攔着,但是他也並不插手,就這樣坐山觀虎鬥最好,他自問不是兇猛的老虎,可淌不起這一趟渾水。而一旦李藎忱和朝廷之間出現了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蕭摩訶纔會找準時機插手,這樣他雖然沒有辦法獲得最多的利好,但是也能夠因爲身份之尊而不會吃虧。

至少從現在來說,蕭摩訶還是看好李藎忱的。

垂垂老矣的南陳顯然不是李藎忱的對手,而蕭摩訶並不覺得直接站在李藎忱的對立面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尤其是現在李藎忱還表現出了對於南陳的善意。就算是真的想要開打,也至少等到雙方之間共同的敵人被擊敗再說。

大致也能夠猜測到蕭摩訶的意思,周確一時間欲言又止。東宮那邊本來是想要擼起袖子和李藎忱好好較量較量的,所以作爲東宮曾經的頂樑柱,現在也是最重要的外放大臣,周確當然需要肩負拉攏和勸說蕭摩訶的職責。

不過很快沈君高和傅縡的態度就因爲李藎忱態度的轉變而有所轉變——說到底大家都知道李藎忱是怎樣的棘手角色,再加上之前很愉快的共事經歷,讓大家並不想和李藎忱輕易撕破臉皮。

這自然就讓周確很猶豫,自己到底應不應該繼續堅持原本的立場,而蕭摩訶越來越令人看不穿的舉措,到底是表明自己的模棱兩可,還是他的心已經走到了李藎忱那一邊?

周確正想要開口說什麼,一名侍從快步衝進來:“大人,建康府,陛下旨意!”

周確和蕭摩訶一下子怔住了,同時看向那一份八百里加急快報。

現在襄陽這邊戰火已經平息,所以不用想也知道陛下的旨意如此着急地傳達下來,肯定是關於李藎忱的。

輕輕吸了一口氣,周確和蕭摩訶同時站了起來。

陛下已經糾結了有一段時間,而現在到了公佈結果的時候。

“陛下旨意,命李藎忱率領八百士卒入建康府誇功,隨同水師船隻三十艘。”

周確有些不可置信的將消息唸了出來,沒有想到陛下最後還是妥協了,不過相對應的,李藎忱麾下的兵馬也被削減到了八百人,雖然大家都對禁軍的戰鬥力心知肚明,但是李藎忱僅僅憑藉這八百人,想要自保恐怕都有問題,更不要說攪起什麼風浪了。

但是實際上在這個旨意上還有一個明顯的疏漏,那就是陳頊並沒有明確的指出李藎忱攜帶的水師戰船都是什麼類型,而相對應的水師士卒又有多少。

這說明陛下終究沒有直接將李藎忱逼到角落裡,給李藎忱留下了一點兒迴旋的餘地,也說明陛下對於李藎忱有可能帶來的麻煩還是心中有數的。

不過熟悉陳頊的人,對此只能無奈地一攤手,陛下可是出了名的眼高手低,九年之前華皎之亂,陳頊做出了進攻江陵的計劃,結果差點兒將吳明徹和南陳軍隊主力葬送在那裡,之後的呂梁之戰以及最近的對北周的全面進攻也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陳頊覺得胸有成竹的事情,不一定就能夠成功。

歸根結底這一次還是要看李藎忱。

“估計李世忠也不會耽擱太久。”周確喃喃說道,“怕是過不了幾天就會見到他了。”

蕭摩訶謹慎的點了點頭,李藎忱畢竟是想要和南陳聯合的,肯定會積極一些,這說明不久之後應該就會見到李藎忱了。

不知道李藎忱會怎麼面對荊州的這幾個人呢?

“啓稟將軍,襄陽城一部分守軍連夜調往了樊城。”陳禹快步走過來皺着眉頭說道,“人數不少,足有兩三千多人。”

蕭摩訶的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兩三千人並不是一個小數量,尤其是對於襄陽守軍,畢竟襄陽是面對南陳的第一線,而襄陽城中的兵力雖然不少,卻並不是能夠輕易調動的。

更重要的是,襄陽守軍是尉遲迥的嫡系,襄陽兵馬調動,而且是向北調動,說明楊堅和宇文憲的鬥爭已經愈發白熱化,甚至已經到了不得不調動前線兵力的時候。

明白過來這一點,蕭摩訶和周確對視一眼,忍不住輕吸一口涼氣。

這一次對於南陳和李藎忱來說都是天賜良機,如果可以抓住的話,恐怕北周少不了要四分五裂,而相應的,如果抓不住的話,之後南陳和李藎忱恐怕都要面對一個更加難纏的對手。

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
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八百五十章 偶遇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一五七零章 增進姊妹感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一三六章 入洛陽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妥善安排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八零零章 李藎忱入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還不晚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八百九十三章 街亭第二百二十二章 綾羅之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加班不一定有成效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七百章 還不冷血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賨人李迅第一八七四章 那就他吧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五百八十九章 風口浪尖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六百五十六章 任重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八百零三章 主動撤退?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零二八章 橋上橋下,激戰未休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五百零九章 死守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九七一章 打眼睛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七十二章 受教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四八一章 該去了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三六一章 捉楊堅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歲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二一四四章 新修訂的律法第一三六八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五百三十九章 做個示範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