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

“平身,大漢之臣子,除非是重要場合需要行三拜九叩之大禮外,其餘的時候無須如此。”李藎忱淡淡說道。

黎俊戰戰兢兢的站立起來,拍打了一下膝蓋。

“殿上無塵土。”李藎忱又補充一句。

黎俊打了一個哆嗦,有些手足無措,還是陳禹指引着他走到屬於自己的軟墊上。

朝堂上衆臣都低低笑了出來,陛下既然有心情開個玩笑,那就說明陛下的心情還算不錯。

現在南方的獻俘隊伍也回到了京城,林邑的戰果到了要瓜分一下的時候了,之前李藎忱雖然用修築道路的理由先打了個哈哈,把這件事向後拖了拖,但是不可能就這麼拖沒有了的。

這是一塊文官和武將們都盯着的肥肉,誰都不希望因爲落入對方的口中而讓自己這邊失去了在南方的主動權。李藎忱上一次主動的將話題牽引開。

雖然也有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李藎忱也考慮到了調和一下當時文官和武將之間馬上就要爆發的矛盾,或者說是告訴劍拔弩張的文武官員,你們的小心思朕並不是不知道,還是給朕收斂一些比較好。

文武官員們當然也不傻,當時就很果斷的借坡下驢,若是真的讓李藎忱因爲文武之間的矛盾而大發雷霆,那最後大家都沒有好果子吃。現在的皇帝陛下,可不是南北朝時期處處都得順着世家貴族的皇帝陛下,他雖然需要制衡,但是他絕對不是好欺負的。

但是關於林邑之戰後利益劃分的問題,最終也不能完全不解決。

現在大家都冷靜下來了,也是談一談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不過大家都不知道陛下到底葫蘆裡賣的什麼藥,竟然上來先讓一個林邑人登場。

“黎俊,”李藎忱開口,依然還是喊的這個林邑人,“你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且說說你覺得大漢應該如何治理安南?”

這絕對是一個送命題,若是換做朝堂上其餘的任何人,恐怕都得掂量掂量,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同時得罪兩邊的人,而就算是兩邊的沒有得罪,最後如果讓陛下不滿意的話,那還不如把滿朝文武都得罪了更好一些呢。

而黎俊顯然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他站起來恭敬的行了一禮,徑直開口說道:“回陛下,草民認爲,安南之地,地處天南不假,但是隻是我大漢的一個立足之地,絕非大漢疆域所到。”

“爾此話怎講?”唐亦舜率先站出來表示不滿。

這個傢伙莫不是還想要勸導陛下窮兵黷武,繼續向西進攻?

黎俊嚇了一跳,不過他也並非膽小什麼都怕的人,否則也不可能當初帶着林邑百姓站到了反抗林邑貴族壓迫的最前線,他只是第一次見到李藎忱這樣真正的天朝上國的皇帝陛下,心中惶恐不安罷了,畢竟不說別的,單純是建康府的輝煌殿宇,就不是黎俊這個生長在荒野之中的林邑人敢想像的。

現在李藎忱已經明確表示出來給他撐腰的態度,他說話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唯唯諾諾。當即黎俊說道:“天朝兵威雖重,但是歷朝歷代對安南的統治卻往往短暫,在草民看來,並不僅僅是因爲天朝距離安南遙遠,實際上從天朝的嶺南前往安南,路途也算不得遠······”

“那是什麼原因?”楊素也饒有興趣的問道。

如何穩定在安南的統治,也一直都是朝堂上文武們關心的問題,也是現在大漢亟待解決的問題。

修繕道路固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等到道路修繕好了又是什麼時候了本來就頗難確定不說,在這之前大漢也不能對安南就此聽之任之。

“因爲安南之地域劃分呈現出從北到南的長條形,並且中間還有橫山的阻隔,這就意味着大漢如果想要建立起對安南的完善的統治,只能依靠大海和橫山中間狹窄的道路,”作爲一個林邑人,很顯然黎俊對於林邑的瞭解遠在其餘的大漢官員之上,“因此長期以來這阻礙了南北的消息溝通不說,從西邊來的敵人還隨時可以攔腰斬斷安南的南北聯繫,尤其是象林和北方交趾、九真等地的聯繫。”

“那如果繼續向西,又會遭遇什麼?”唐亦舜徑直問道。

“從林邑向西,是扶南的地盤。”裴子烈此時也開口了。

而文官們頓時微微前傾,一個個打起精神。

一般情況下代表武將發言的都是太尉府的楊素,作爲車騎將軍的裴子烈,雖然是朝堂上武將之首,但是平素裡實際上很少發表言論,主要還是因爲他的身份擺在這裡,一旦他開口了,幾乎就代表着李藎忱的意思了。

那麼說這一次也是陛下在背後指使的,特意找來一個林邑人,然後把大漢從安南西向的問題擺到了桌面上?

更讓文官們緊張的是,他們對於安南的瞭解也都是南征之戰後進行補課的,要說從安南往西還有什麼,他們真的是一問三不知了,扶南這個名字也只是很久之前或許什麼時候聽說過或者從哪一本南方風物誌的書上看過而已。

扶南,是位於後世柬埔寨一帶的古國。

其實扶南對於華夏來說並不算陌生,甚至後世瞭解扶南的歷史都要從華夏的古籍上尋找資料。在三國時期,扶南甚至還曾經通過海路和當時的吳國有所往來,不過後來華夏陷入南北朝亂世,自然也就沒有人再關心遠在天南的這個國家了,三百年亂世之後,這個時代的人自然也就淡忘了還有這麼一個國家存在。

“扶南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聽聞過,而扶南之外,尚且還有幾個藩屬國,其中最大的便是真臘。”裴子烈沉聲說道,顯然在這之前他就已經對南方做足了功課,否則這種絕對算冷門的知識,他不主持南方戰事,應該並不瞭解纔對。

“扶南佔地雖廣,但是大多數都是雨林山地,人丁稀少,真臘也有類似的情況。”此時李詢也開口說道,他率軍南下安南,對南方的局勢當然要比其餘人清楚,因此說出來的話自然也比沒去過南方的裴子烈和林邑人黎俊來的有信服力。

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
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七百八十八章 烏雲卷地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六零三章 卿家一小步第一七九二章 糾結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一三七九章 長安一片月第十八章 佈置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一二一零章 行酒令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二一一零章 家事不是國事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二十章 你就是那個雞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處可逃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一八七零章 我撿便宜了?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五九二章 戰爭開始的時間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九二九章 樂昌的家書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二百七十五章 鶯啼第二三四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零一八章 城牆上,各懷心思第一千二十章 冷血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一五四六章 百步的路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要出兵第六百一十九章 獨木橋第二一三九章 朕不過是向前看了一眼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一七六零章 陛下的緋聞滿天飛第一八二二章 山東見聞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一一四五章 青石嶙峋第二三一六章 被欺負的沈姊姊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溪谷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山放過一山攔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六八三章 步卒戰騎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秋去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九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起點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一四三五章 煙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零六八章 趁夜色,奮短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一六六七章 朕與你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