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

至此,雖然大漢能夠掌控的暫時還只有橫山以北的區域和橫山以南的海岸線,但是其餘的地域落入大漢的掌控之中也只是遲早的事情,尤其是以範梵志爲首的林邑王室覆滅,讓剩餘的林邑地方官員和貴族羣龍無首,在沒有膽量另起爐竈的情況下,他們所能做的也就只有乖乖的聽從大漢的調遣。

至少現在大漢剛剛成爲林邑的主人,還缺不了他們的幫助。

尤其是大漢現在對於林邑的治理措施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這主要也是考慮到大漢內部對於林邑的基本國情和民情還缺少了解,因此這些地方鄉紳——當然就林邑的實際情況來說,或許用酋長來稱呼這些人更爲貼切一些——更有被利用的價值。

對於他們來說,頭頂上的是誰實際上並不要緊,原來的範氏就不是純正的本地佔族人,而是有着佔族血脈的漢人罷了,現在直接重新歸屬於以漢人爲主的天朝上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他們看來,這一場戰爭更像是主子不滿手下人的跋扈,乾脆直接把手下人給替代掉了,但是不管是手下人也好、主人也罷,都是漢人,這片天下本來就是漢人做老大的,只要漢人不搶走他們手裡的一畝三分地,那麼誰做老大並不重要,天天換都可以。

因此大漢應該可以很快建立起來對林邑的統治,而在行政區劃上,林邑土地也將和之前的交趾一起組成安南州,這是李藎忱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

他當然還不至於等到南方都平定了,再準備接收南方的諸多事宜。

甚至在這之前,從各地州府抽調出來的年輕骨幹就已經準備好了南下增援新組建的安南州,儘可能儘快建立穩定的秩序,並將針對當地的特殊情況進行微調的政策頒佈下去。

收買人心的方法,不外乎就是穩定亂局和頒佈新政。

穩定亂局可以讓百姓對朝廷更加信任和依賴,而頒佈新政、尤其是對社會各級都有好處的新政,才真正能夠讓社會各界對朝廷感恩戴德,並且忠心耿耿。

有了之前入江南、入關中的經驗在,李藎忱和朝廷各部也算是輕車熟路了。

這些還用不着李藎忱擔心,李藎忱真正擔心的還是這一場大勝之後的利益劃分。

隨着李藎忱一項項政策的頒佈以及科舉制的推行,朝廷上由於世家而形成的派系已經不算非常明顯,乃至於已經逐漸消失,但是隻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有矛盾存在,尤其是作爲皇帝,李藎忱需要維持這樣的矛盾和衝突存在,才能維持自己皇權居中的穩定性。

而現在在朝堂上更爲突出的是軍方和文官之間的矛盾,這一次海軍和陸軍之間的直接衝突被化解,海軍和陸軍徹底由之前的各自爲戰變成了一個大整體,這也體現在下面各級將領之間的相互配合上,比如羅毅和戚昕之間的配合才換來漢軍在象林到盧容一線一次又一次的大捷。

軍方內部衝突的暫時消失,導致軍方的注意力開始向外部轉移,那些總是想着減少軍隊開銷的文官自然首當其衝。

古往今來,文武官員不對付也不算什麼稀奇的事,甚至是必然會發生的,因此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這一次南征,文官和武將自然也想着能夠最終在這一場戰鬥中謀取利益。

所謂的謀取利益,實際上更多的是建立和其餘部門的合作以及加強盟友之間的聯繫,從而能夠在之後朝堂上的直接或間接衝突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並且更加團結。

因此這樣的衝突也就直接體現在了對林邑各個方面的劃分上。

舉個直接的例子,象林,作爲林邑最大的港口,自然吸引了各方的注意,這裡原本就是南洋商路上的重要碼頭,現在納入大漢的掌控之中,註定會成爲大漢掌控整個南洋的重要據點,同時從象林出發,向西可以進入內陸,向東可以經略整個南洋,因此象林應該怎麼規劃管理就成爲一個重要的問題。

早在漢軍剛剛拿下象林的時候,海軍就曾經明確的提出將這個深水良港變成海軍在南洋的落腳點,爲此一向和海軍同氣連枝的商部都明確地表示了不滿,對於商部來說,一旦海軍佔據港口,哪怕只是一半的港口,也意味着商船往來將會受到限制,尤其是海軍勢必會出於安全考慮加強對商船的審查,這將嚴重影響象林發揮其作爲商路上重要港口的作用。

而對於其餘文官們來說,軍方佔下象林碼頭,也意味着之後軍方將會成爲象林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只要有軍隊在,一切都得以軍隊爲先,這是大家都清楚的,因此文官們並不想讓以海軍爲代表的軍方進入象林,這樣將會嚴重影響到朝廷各項政策的頒佈以及象林的發展,尤其是往來商貿的發展。

在朝廷的規劃中,象林將會是安南僅次於交趾的大城,起到鎮守南疆的作用,沒有商貿,象林就不會有如今的規模,而且沒有商貿,這個靠海的南荒城鎮將一無是處,更何談成爲南方重鎮?甚至就連盧容都有可能將其取代。

因此文官們難得和一身銅臭味的商部達成一致,站到了軍方的對立面,甚至就連想要在象林修建大型造船廠的工部,也立場出現動搖。畢竟海軍入駐,就意味着工部在象林建設民船將會束手束腳。

而單單憑藉軍方戰船的訂單,短期內肯定是比不上商船訂單的。

朝廷六部這一次是難得站到了一起,這也讓李藎忱不得不出面調解。而類似的矛盾也不在少數,圍繞着軍事作用重要還是民政作用重要,雙方几乎要大打出手。

別看這些文官瘦瘦弱弱,要知道這個時代,人們信奉的儒家可不是後世被閹割了的儒家,君子六藝,不管精通不精通,會都是會的,包括後來大漢書院之中,劍術也依然是很重要的一門學科。

所以要真的單對單,個人搏鬥水平都不差的文官們,可真的不怕這幫武將,因此氣勢上也是絕對不能落於人後的!

若不是李藎忱的面子還算大,早就已經打起來了。

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
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五六二章 海軍的欠條第六百七十五章 難得消閒第四百三十七章 新年第一天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五百六十二章 龜縮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四五三章 拖延時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九百九十一章 北門第三百六十八章 涪陵已定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二二三零章 不一樣的世家第一三二九章 虛虛實實第七百六十二章 南山霧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百八十九章 孤家寡人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二零二四章 回馬灘頭,激戰不休第一一二五章 楊堅的應對第一五零九章 煥新顏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千九十三章 轉角遇見突厥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二一三七章 你來我往,針鋒相對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三四六章 少年人的目光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一百六十章 聚寶齋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二一二零章 邊關戰事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千三十二章 建康在望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六百四十四章 難得的破綻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八六零章 賣隊友?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二四七章 地道內外第一四二三章 讀書人的事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五五六章 不知道爲什麼很有幹勁第二二六六章 平定河西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五一二章 登陸地點第一七四七章 鐵骨錚錚宇文達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七百六十六章 誓死進攻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七三四章 移駕北上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三四三章 豬鼻子插大蔥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二十八章 逃命第一千八十三章 祁山風起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七二二章 鳴金三聲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八百二十三章 騙人的第二一九一章 校尉老孫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四百五十八章 西河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