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

載着皇帝的帝國艦隊是在年初八起程,上海至海南的距離約2100公里,艦隊時速約15公里,日夜不停,六天已抵海南島矣!

若在以往,靠帆船,一看風二看水,帆船用的人力也多,速度極慢!現在用上蒸汽動力,簡直來得輕鬆自如,而且船能造得更大更舒服又安全,何樂而不爲之。

如果讓好逸惡勞的李亦奇是坐着帆船去下西洋,那對不起,他是敬謝不敏,寧可呆在建業皇宮裡陪女人劃小船。

到海南鳥的海軍基地停留一天,提前過元宵節,整個行程爲七天。

曹仁的部隊也是在第七天兵敗的。

他們在林邑那屯行軍到區慄城,然後在海港列隊登上十艘從來沒有見過的鉅艦,大型運輸船也!屬於帝國最大的船隻,剛剛分配給南洋水師,每艘排水量達5000噸,這批船也爲全合金鋼鑄造,用鉚釘上實,在水中不會生鏽,帝國在機械治金方面的進展簡直令人瞠目結舌,都是李亦奇說了心法,中國人自行摸索,硬是做了出來。

被人從女人的肚皮上挖起來,自然是有點牀頭氣的,士兵們把那十艘大船叫做“罪惡的十兄弟”!

起的綽號不太好,此後一年內,這批船隻來回運送部隊去送死,單說曹仁的一師人,足足有一半被送到建業忠烈祠奉安!

在船上,士兵們住得不錯,吃得也好,同去的船隊中有水船,飲水是暢開供應。他們的時間都花在食堂衛生、洗甲板、值更瞭望等雜務上,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鍛鍊身體、射箭和演習,到了傍晚吃過飯休息一會就沐浴,然後集體唱歌,寫信、打P吹牛,下棋打撲克,最後是在隨軍牧師的禱告聲中早早休息。

士兵們過着不用動半點腦筋類似豬的生活,而頭頭們卻是神經緊張地密切注意着幹陀利的形勢。

林邑宣撫使康定有臺傳真機,能夠連上“互聯網”,曹仁當時毫不客氣,據爲已有,搬走了事,康定也不以爲仵,還把操縱機器的人員也派了給曹仁,同屬帝國,何必計較這麼多。

靠着傳真機的全息形象,曹仁和在幹陀利的帝國代理人,原帝國駐幹陀利商會會長之妻花氏不斷進行通訊。

好一個堅強的女人!在丈夫死後,強忍悲痛,組織自救,把消息源源不斷地報回帝國,據她說,已經把三千老弱婦孺送走,然而她堅決不肯撤離,還有一千壯男也留下來與她一起等着帝國部隊的到來,向幹陀利人討還血債!

無能的幹陀利人試圖向她在海邊的莊園發動進攻,幾千人去打一千人,還是正規軍,居然打不下來。

中華民族在海外是個勤勞智慧、狠辣於一身的民族!

按孔夫子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條,他們講信用,重諾言,好客大方,說道理,外國人一說起中華民族的RP,就算是敵人也不得不抻出大拇指!

然而按青龍教導“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人打我一拳,我踢他二腳,一記撩陰,一記踢他腎部,外加一泡口水”!任何人敢惡意傷到中華民族海外子民性命的,必定讓他們以命還命,決不受人欺負,哪怕是追殺到天南地北,也不放過。

在海外,帝國照樣設有教育機構,自成體系,除了讓他們學習中華文化,體育鍛煉、拳腳功夫、十八樣武器是必教的,在本土大陸,雖然允許國人帶兵器,但兵器質量和鋒利程度比不上軍用的,重型弩和強弓嚴禁攜帶(低一級威力的弓弩允許帶),然而在海外,裝備給子民的完全是軍用的傢伙!

特別是船隊行商,備有極好的兵器,遇到海盜,肯定反抗,如果真被海盜劫了,那麼商會就會標出鉅額花紅,派僱傭軍去清剿,傭軍是退役的,現役的軍人都有,現役軍人還是官府特派的,不死不休,最經典的就是把海盜全家老小殺個精光,如果海盜是某一個漁村的,那麼甚至把整個漁村男的全部殺光,女的賣回大陸!

華族的強硬導致在海外,海盜都不大敢去劫帝國的商船。

華族在海外是個強勢民族,團結一心,不搞窩裡鬥,就算沒有帝國軍隊爲他們撐腰,面對着渾若一體、互相幫助的華族,很多海外統治者都是頭痛三分。

華商有錢,有世間最多最好的商品,外國的君主不能拒絕華商的到來,又不能挑撥離間,從中取利。中華民族有着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強大的凝聚力,一心效忠青龍皇帝,外國人根本無法分化他們,所幸的是華族與人爲善,不喜惹事生非,不然早打得落花流水。

在海外,針對華族單人的不軌行爲,如果當地官府不秉公而斷,那麼華族一定報復,自行其是,針對華族全體的壞行爲,華族會封鎖那個國家的經濟!全面封殺外國,沒幾個國王能支撐得往的,反而落得爲臣民埋怨,最終不得不妥協,甚至對於華商指控某地某漁村是海盜之家,華人的突擊隊殺上門去的行爲眼一眼閉一眼!

由於華族太過有錢,幹陀利人垂涎三丈,不過就算是國王也不敢公開下令抄沒華商,曾經試過某地官府惡意抄家了一個華商,華商商會上告無果,結果那個官府的頭頭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被一羣黑衣人殺上門去,把他全家殺光!

是誰幹的,華商們當然不會承認!幹陀利國王蘇合臺只有藉助騷亂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他沒有想到帝國的部隊來得如此之快!

年初十,由二十艘各型軍艦護衛着的十艘大型運輸艦出現在幹陀利對出的洋麪上。

一直以來,元朝船隻似乎來去很容易,想去哪就去哪?!

其實最初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靠長久的積累經驗,使用了多項技術,方纔有今天的自如!

有經驗的水手,能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以得出正確方位。

每條船上,都有用帶磁的鋼針做成的指南針,標明方向和刻度,成爲羅盤,用來指示方向。

在指南針的基礎上,聰明的中國人繪出了針路,所謂針路,並不是指南針的道路,指南針什麼時候都是指南北的,針路是爲航線,在羅盤指引下,從出發地到目的地的航線每經過一地,都有不同的指南針方向,將這些方向連結成線,記在紙上,成爲針路。

如果航線多條,則針路多條,同一航線,往返針路也是不同,除此之外,每經一地,均要記下水文資料,用重錘掛在測量繩放入水裡,測試水深,觀察洋流,風向、路上的礁石情況、海生物等等,也記在針路上,在晚上,要使用牽星板測量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與海平面的角高度來確定航海中船舶所走位置及航行方向。

牽星爲記!

在夜晚,北極星很顯目,可使用名叫牽星板的儀器觀測北極星,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的上邊緣是北極星,下邊緣是水平線,這樣就可以測出所在地的北極星距水平的高度,進而得出具體的地理位置,記在紙上。

李亦奇是個七竅通六竅,什麼都知一點的萬金油皇帝,他告訴他的臣民,有一種儀器叫做“六分儀”,用來白天測量緯度,得出方位,不過怎麼做,他當然不知道!技術是被天上管科學的仙女扣住了,只因李亦奇調戲過她,一時間失望的臣民們心忖皇帝爲什麼不施展拿手好戲,把那個仙女變成他的女人,那不就妥當了嗎!

僅僅靠了這個起頭,中國人冥思苦想,多年的航海實踐中,中國人甚至做出了簡陋的六分儀,並用在了航海上。道理很簡單,在白天最醒目的星星就是太陽,六分儀必定與太陽有關。

帝國的大航海其實還是佔了很大的好處,主要是皇帝公佈了法定的經緯度確認方法!

在地球上,橫行的緯度以赤道爲零度,而豎向的經度的零度,則以皇家紫金山天文臺所在作爲零度!

本來李亦奇想以皇宮作爲零度,後來想想做人不能太CHENKAIGE,遂以建業紫金山天文臺爲零度。(注:一經度等於111千米,公元21世紀的零度經線通過英國格林尼志天文臺,零度經線以東是東經,零度經線以西是西經)

他再把改動了經緯的地圖打印出來給他的臣民,那幫識事的商人和水手,簡直恨不得跪下來去親皇帝走過的路上的泥土(只有女人才能碰觸皇帝的身體)!

靠着出千的地圖,再在其上畫出各航道的針路方位,經歷多年資料的收集,如今的水手們,哪怕是初從水運學院畢業的初級操舵手,也能輕易駕船自東土大元到達波斯。

而如果早早出兵下西洋,只怕船跑到不知什麼地方都有可能,搞不好李亦奇是最早發現美洲的人,更有可能他的女人們會成爲世間最美麗的寡婦。

謀定而後動,磨刀不誤砍柴工,是李亦奇的處事態度,先派人送死(照樣有很多水手和商隊死於暗礁、風暴和海盜、船隻遇險失控等等),美其名爲收集情報,等到準備好了,李亦奇這纔出動。

單說從大元到波斯/阿拉伯(當時沒有阿拉伯)的資料,不知花費了多少人的心血!

除了商船商人、水手自記,官府派人隨船記錄,更有帝國的數艘專用的情報測量船,化裝爲商船,沿着航線整整探測了了二十年!

所有的資料都形成了文字,詳盡無比,據此教導出無數合格的海員!這樣的積累,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甚至十年也不夠!

因此,曹仁能快速地船到幹陀利,他通過單筒望遠鏡看世界,只見遠方海岸線一片蔥綠,露出了一脈黑色的山岩,隱約見到城市。

船行漸進,從幹陀利吹來的風,空氣中充滿了叢林的青青氣息,十分好聞,不象曾發生過血案的樣子。

本來曹仁想直接突擊幹陀利港口,不過在抵近時,前方的一條幹陀利漁船突然響起了鑼聲!

更遠處的漁船都在敲鑼接力,不僅如此,所有漁船都飛快地升起了紅旗,在望遠鏡上,清楚地看到岸上的城市有異動!

曹仁勃然大怒,他的座艦不在運輸艦上,而是在衝在最前面的神盾戰艦上,爲未改進,不加火炮的戰艦,因此他下令道:“撞沉那條漁船!”不忘加多一句:“漁船上有所準備,通過敲鑼、升旗給敵人警報,此必爲敵人海軍船隻耳!”

所謖師出有名,舵手心安理得,把舵盤一打,水線下凸出類似前代輪船球鼻首的撞鐵、水線上方釘有銅板當護甲的蒸汽戰艦氣勢洶洶撞向那條漁船,企圖藉着堅固的船身撞沉漁船,那不過是小菜一碟!漁船上船老大有點水平,欺元軍船大難操控,險之又險地避開,兩船擦身而過。

被浪一衝,漁船劇烈地顫動着,船老大剛剛擦了一把冷汗。

逃得一難過不了另一劫,在船頭執行觀察任務,無所事事的曹洪早就度好距離,對着下面的漁船高叫道:“嘿,屎蛋,送點油給你們炒菜!”

他投出了一個陶桶,砸在漁船上,嘩的一聲碎開,裡面流的火油流在甲板上,曹洪狂笑道:“放火箭,哪一個射中的賞五兩銀子!”

無聊的元軍陸戰隊員高手甚多,馬上有六七枝火箭在同時射中了動盪起伏的漁船上的火油,火焰一下子冒起,曹洪詛罵道:“MA的,想讓老子破產啊?!哇哈哈哈哈!”

被燒沉的漁船不過是一個小插曲,曹仁本來想直接突襲幹陀利的港口,看來此計不售,見到港內無船出來應戰,停着滿滿的大船小船,塞住海路,曹仁想了想,最終命令艦隊轉向華商莊園,那裡還有一個碼頭。

其實他如果看風向放上一把火,就能燒出條道路,可是一來捨不得,二來自恃已強,有勝利的資本,還是留下那些船吧。

碼頭離此十公里,陸戰2師登陸了“秀倫堂”莊園,它是幹陀利華人的最後抵抗據點,莊園有高牆,外有壕溝,上有牀弩,留守的人嚴防死守。

也幸虧有這個據點,帝國的部隊纔好方便登陸,幹陀利人的海軍極弱,並不能抗拒,不過在外海的漁船,用打鑼的方式通知了陸地的幹陀利人,他們的步兵有了提防。

帝國部隊抵步,士兵們順着船舷邊的網兜向下爬,華人們看到帝國密密麻麻的部隊從伸出海面的碼頭登陸時,那些面色憔悴,神經過敏的華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花氏見到曹仁,她堅毅地行了一禮道:“GRU(元軍總參謀部情報局)中校花木蘭向長官報到!”

這個女人長得斯斯文文,頗有姿色,本是當花瓶的料子,誰能想到在當地土著突如其來的騷亂,幾萬暴徒喊打喊殺時,花木蘭指揮若定,把分散各處的華人收攏,硬是虎口撥牙,救出了四千人。

劫後餘生的華人都是喜極而泣,向同胞控訴幹陀利人的暴行!暴徒所到之處,無不奸、擄、打、砸、搶、燒,對華人聚居區進行有步驟的大清洗。什麼都搶光,什麼都燒光,什麼女人都奸光。暴徒肆意搶掠及焚燒華族住宅及商鋪,罪行罄竹難書,留在秀倫堂的華人在苦難中度日如年。

曹仁安慰他們道:“我們來了,你們就好了!”

據花木蘭的情報,幹陀利人有三萬人的軍隊,不過相當腐朽,戰鬥力差得不能再差。

確實不錯的,南洋土蓍既蠢又懶,常患紅眼病,連路都走不直,能有多少戰力?攻打秀倫堂,五千軍人去打由女流之輩率領的一千“普通”華人(人手一把強弓或硬弩,個個身挎軍用朴刀、學過天上神技《泰拳》,平時早起長跑三千米或者游泳一千米),結果在莊園前丟下幾百具屍體,見元軍主力到來,只得撤退。

隨後幾天,曹仁派出特種兵,前往幹陀利城偵察敵情,那裡並沒有城牆,全是木牆,三萬敵軍呈品字形守在城外。

雙方打了幾次小仗,幹陀利人被精壯的元軍部隊幹掉幾個,活捉幾個,元軍幾乎沒有損失。

曹仁問諸將:“敵軍如此之菜,且爲之奈何?”

陳武道:“敵人各處一方,我軍兵少,若分兵偷襲,不易爲也!”

那麼就把敵軍集中在一起吧!曹仁下令把捉來的俘虜放了。

且慢!割了他們的耳鼻,面上刺字,一個俘虜上面判雲:“大年十四決戰”!另一個俘虜上面寫道:“打敗你們好過元宵節”。

俘虜狼狽地逃回去,幹陀利人火氣大了!

國王蘇合臺對他的三個將軍維託、普拉和沙姆說道:“華族欺人太甚!必要擊破華軍,捉到秀倫堂裡的那個臭婊子(指花木蘭)。”

提起花木蘭,四人都色授魂與,花木蘭本是大魏青州人,在元朝攻打魏國時被掠往建業,後被華商迎娶後帶到幹陀利,她體格健壯,膚白身高,出入都帶着輕紗覆面防曬,極具美感,事實上,蘇合臺本想着捉花木蘭進宮,遂下旨要活的,不想花木蘭甚有水平,居然趁幹陀利人束手縛腳之際,率人逃了出去。

普拉說道:“陛下放心,試看我等手段,打敗他們。”

沙姆連聲附和,倒是派兵去攻過秀倫堂的維託心中忐忑,他知道華族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維託與一些華商有過交往,他也曾聽說過華族的一些言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當時維託不覺怎麼樣,現在回想起來,維託有所覺悟,遂出言勸道:“陛下,元軍還是有點水平的!須從長計較!”

普拉冷嘲熱諷道:“維將軍,吃過一次敗仗你就怕了?明天的決戰,你在後面押陣,讓我先上,不用你幫忙,看我一萬人擊破元軍!”

元軍三十艘船放下軍隊,被幹陀利人遠遠看着,已知有多少兵力到來,普拉心忖這點點兵力,還不夠我塞牙縫!

維託冷靜道:“不要小看你的敵人,打仗絕不是靠人多就能打敗人少的!”

普拉不以爲然,他與維託不和,遂着力攻擊維託貪生怕死,一味避戰,維託怒極,反斥他貪功冒進,只怕死無葬身之地。

大臣哈比遂出聲勸解,和稀泥道:“大敵當前,還得靠二位將軍同,同什麼了。”

另一個大臣沙富道:“同舟共濟!”

“對!同舟共濟,打敗眼前之敵,報效陛下,方爲上策!”

蘇合臺問手下哈比和沙富道:“華商的土地和莊園都收歸國有了嗎?”

鼠目寸光的哈比呈上清單,格格笑道:“華商逃亡有利國人,他們的位置將有我們的人頂上!”

大臣沙富也道:“本國面臨貧富分化,有少部分赤貧市民進行搶掠是‘可以容忍的’,華商那是咎尤自取的,活該!”

蘇合臺對三個將軍道:“明天出戰,爾等須盡心盡力,打敗元軍,給你們一人一個大莊園!”

三將齊聲應是!蘇合臺乃派普拉爲前軍,維託爲中軍,沙姆爲後軍,往離幹陀利王城十里外的海濱大道寬闊處佈陣。

諸幹陀利人坐井觀天,自以爲是,毫無懺悔之心,終於喪失了幹陀利人最後的一線生機。

第二天就是大年十四,三萬幹陀利人排着鬆鬆跨跨的隊伍,順海濱大道到達十里外,那裡天然寬闊,曾有颱風過境,樹木稀疏,正是打仗的好地方。

元軍出現了,一萬部隊整整齊齊,都穿着綠色迷彩軍服,身披黑甲,拿着小盾和短劍,背挎弓箭。

普拉乾笑二聲道:“華人真是可笑,居然穿着烏龜裝,哈哈哈!”

哪知已方竟無人附和!

因爲元軍的氣勢太可怕了!

就象幹陀利人熟知的颱風來臨前可怕的低氣壓!氣勢沉穩,一旦爆發,將無堅不摧,橫掃千軍如卷席!

幹陀利人也不是完全不識貨,看見元軍後,有些人的牙齒打起戰,腿都抖了起來,只覺一股寒氣從腳跟冒起,一直凍到頭頂,全身汗毛都根根豎起。

突然,他們聽見元軍唱起歌來,唱的正是《精忠報國》!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何惜百死報家國,忍嘆惜更無語血淚滿眶,馬蹄北去人前望,人前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復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此歌是當年皇帝率軍北上打鮮卑所作,是軍中最喜歡唱的戰歌。

唱着令人熱血沸騰的軍歌,元軍每前進一步,士氣就向上升一點!

沒見過世面的幹陀利人面如土色。

從不打過大仗,沒有光榮傳統的軍隊,怎麼能和久經考驗,把風骨代代相傳的帝國虎狼之師相比!

歌唱完,兩軍已經非常接近,領前軍的爲曹洪和董襲,曹洪手向上舉,聲如巨雷:“爲了皇帝,爲了帝國!”

“爲了皇帝,爲了帝國!”軍隊齊聲暴吼!瀕臨變身爲屠殺機器前的那一刻!

“衝啊!”竟是幹陀利將軍普拉首先下令,發動衝鋒,他深知不能讓元軍氣勢養足,那就象颱風形成後,根本無物可擋!

曹洪的手用力狠狠向下一按:“前進!”

兩軍立即撞成一團!

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63節 天災人禍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51節 貴霜僵局第21節 香豔航程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7節 大元立國第60節 雞累雞累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39節 作戰計劃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0節 黃埔軍校第37節 門神、封神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56節 龐統進神廟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69節 張合帶兵第8節 寵殺曹植印度教二大史詩第39節 作戰計劃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23節 雲州始建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3節 北方軍情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18節 龍噬人心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4節 先鋒曹洪第8節 蟻與龍鬥(二)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6節 裝藥過量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13節 破溫州部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4節 百團大戰第27節 走親戚(二)第18節 落定人才第1節 裝神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2節 民主來了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43節 別墅樂事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40節 二打新野帝國的聚寶盆二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76節 希臘有戰火(六)第24節 百團大戰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46節 大前門開第3節 先苦後甜第24節 雲州事務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8節 蟻與龍鬥(二)第34節 西進序曲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3節 初戰告捷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13節 人才歸順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
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小知識慘烈的叢林戰越南戰史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63節 天災人禍第62節 皇妃到羅馬第51節 貴霜僵局第21節 香豔航程第5節 血戰查赫巴爾港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7節 大元立國第60節 雞累雞累第5節 貴霜風雲(二)第47節 南洋公猴子絕種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39節 作戰計劃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0節 黃埔軍校第37節 門神、封神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56節 龐統進神廟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69節 張合帶兵第8節 寵殺曹植印度教二大史詩第39節 作戰計劃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23節 雲州始建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3節 北方軍情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34節 對日耳曼統治的對策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18節 龍噬人心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51節 波爾齊烏斯的煩惱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32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四)第24節 先鋒曹洪第8節 蟻與龍鬥(二)火炮火槍的艱難發展過程第6節 裝藥過量第56節 奧古斯妲(一)第13節 破溫州部第39節 偉大的事業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4節 百團大戰第27節 走親戚(二)第18節 落定人才第1節 裝神第8節 試探與準備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7節 到阿非利加去第2節 民主來了第16節 吞併日耳曼(十二)第43節 別墅樂事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44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一)第81節 九九歸一:歸國第40節 二打新野帝國的聚寶盆二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76節 希臘有戰火(六)第24節 百團大戰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46節 大前門開第3節 先苦後甜第24節 雲州事務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53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一)第8節 蟻與龍鬥(二)第34節 西進序曲第34節 文具的用一種用法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13節 初戰告捷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45節 南洋終局的感慨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22節 美洲征服史(三)第13節 人才歸順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