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不謀而合

“潘地亞”位於阿三大陸最南端,首都摩度羅(今馬杜賴),近海有魚鹽貿易之利,地形上得天獨厚,收入甚豐,國民一百萬人之多,實力強大。

現任國王內鄧傑利揚,是個軍事強人,他曾經打敗了朱羅與哲羅,雄心勃勃,意圖更進一層樓。

聽聞華商準備搞“秋交會”,內鄧傑利揚心就動了。

當他聽說很多小國小邦都準備參與秋交會,內鄧傑利揚的心就在撲撲撲地跳動,在他心中產生了一個計劃。

不同於北方,南方的地方政權非常分散,僅粗粗統計,較大的地方政權就有十幾以上,小的更是百數之多(千把人、幾千人也能稱王稱霸),有什麼拘薩羅(地方)的摩西陀、摩訶坎多羅的毗耶格羅羅闍、考臘拉的曼多羅闍、科塔臘的斯婆密陀羅、皮希塔帕臘的摩亨陀羅吉里、伊蘭達帕拉的達摩那、建志的毗溼奴哥帕……等等諸如此類的國王、王公、酋長、土邦主。各個地方政權的頭頭腦腦在自己的領地內作威作福,互助攻殺。

然而阿三的道路崎嶇,不易出兵,難以持久,氣侯惡劣,兵囂落後,屬於吃飽飯沒事做,殺來殺去玩玩而已。

要是阿三南方其它任何人試圖把這些國王、土邦主集中在一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大家互相不信任,也只有向來是光做生意,聲譽很好的華族纔有可能把他們集中在一起。

內鄧傑利揚胸懷大志,決心把南方統一起來,放在眼前就有一個好機會!

他可以把諸多小國一一控制住,奉他爲南方共主,集中各國力量,攻打不聽話的其它國家,逐漸削弱各個國家,最終一統。

既有此打算,內鄧傑利揚行動起來,派出使節,前往朱羅國,與朱羅人商議,聲明要利用這次機會,與各個小國會盟。

朱羅新近與潘地亞打仗,敗給潘地亞,不敢不從,就在兩國信使來往的時候,南洋的事情傳到了二國耳中,使到二國國王大爲震驚之餘,終於下定決心聯合起來,一來讓南方諸國會盟,讓各國奉潘地亞爲正盟主,朱羅爲副盟主,共商大計;二來扣留元商,以大量元商爲人質,逼使帝國與他們簽訂和約,例如幾十年不得進攻阿三大陸南方。

而帝國搞這次交易會,實質是想打掉與會的各國首腦,掠奪他們的財富。

大家都是心懷鬼胎,不懷好意,正所謂不謀而合。

潘地亞與朱羅秘密合作之事,並不被帝國情報機關知曉,畢竟在當時,情報蒐集相當不容易,是爲“沒有情報機關是萬萬不能的,可是情報機關也不是萬能的。”

兩國協商,潘地亞出兵一萬一千,當中一萬人由內鄧傑利揚率領,一萬朱羅人在後面,配合他攻打東郊的展區,捉拿華商與各地阿三首腦,一千人進城,攻打華人街,而朱羅城內有兵一萬五千,當中三千人負責在後面“協助”潘地亞人。

內鄧傑利揚是有點水平的,氣度不小,派一千人進城,王子阿旃陀留在朱羅王宮當人質,消去朱羅人的疑心。

他們選擇了在凌晨時分開始進攻,一切都按計劃發動,只不過二國沒有想到帝國也在打着他們的主意,而且時間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因此,帝國留在華人街的人與在東郊的人都是在準備着接應即將到來的帝國軍隊,所以,當潘地亞的部隊接近的時候,就被發現了。

進攻東郊的內鄧傑利揚率一萬人馬,全副武裝,往交易會展區而行,沒還有進入水泥大道,離展區還有一段距離,就被耳聰的狼狗聽見了,當場大叫起來,即時驚動巡邏隊。

駐阿三大陸的華族商會會長步百里就呆在展區,他本來手中有一百多名陸戰隊員華裝成商隊保鏢供其差使,皇帝此次到來,足足帶了五百多人的部隊,裝成爲商隊混進來,其中三百在城內保護皇帝,二百人左右在展區,總共有四百人的部隊,他們的頭頭就是屠夫周泰,狠人一個,當他與步百里接到巡邏隊的報告,說有大隊人馬逼近時,頓時都感覺事態嚴重。

因爲按計劃,帝國部隊還有段時間纔到達,而且到來時將在北郊碼頭上岸,而不是在東郊,現在大隊人馬逼近,只能說明是阿三打起了帝國的主意。

華商及夥計五千多人基本上都呆在會場的各處居住,一部分在運動場搭帳篷,一部分在各處賓館居住,分得有點散,不過四百陸戰隊員已經集中起來了。

步百里深知時間緊迫,下令鳴鑼擊鼓吹號,要一些人沿着街道叫嚷阿三背信棄義,前來進攻,大家速速起牀,帶了兵器,跑步往運動場集中。

然後他請周泰率四百人的陸戰隊員去街口迎敵,阻擊阿三,爭取時間,他則前往運動場,組織陸續到來的華商編隊,準備抵抗阿三入侵。

步百里沒有參與先行抵抗,因爲五千華商的生命是極爲重要的,軍隊爲國捐軀是死得其所,五千華商若有不幸,按帝國現在以人爲本,一條人命也是大過天,他將難辭其咎。

這個早上,內鄧傑利揚有二個想不到的,一是沒想到華族的軍隊組織抵揮如此之快,來得如此之狠,堵住了大街的入口處;二是普通華商動作也是那麼快,很快就集中了大部分的人在運動場,使得他想各個擊破的希望成爲泡影

雙方的部隊在最後慘淡的星光下急速推進,腳步聲中,旗幟揮舞,引領部隊前進,很快周泰看見前面鬼影憧憧,人喊馬嘶,大羣阿三士兵打着火把撲來。

周泰下令部隊點燃了道路入口附近的幾間屋子照明,他冷哼一聲!喝令道:“準備!”

一百張便攜式諸葛連環弩(五枝)被士兵們舉在手上,連環弩是帝國特種部隊慣用之物,專用於特種作戰,眼下正得其所,除了一百張弩,還有二百把弓弩也搭箭在弦上。

隨着一聲號令,接連不斷的弓箭趁着夜風,落到了阿三人羣中,阿三們死的死,傷的傷,一片鬼哭狼嚎,至少有三四百人以上失去了戰鬥力。

連環弩雖好,若對上真正的部隊,例如帝國的部隊,裝甲是用精心煉製的合金鋼做成(皇帝說了原理,天知道帝國的工匠試驗了多少次得來的),輕便堅固,連環弩最多隻能輕傷他們,而不能重創他們。

可是阿三的部隊裝備其劣無比,他們的裝備有:

鎧甲:士兵用“帕提”,即植物纖維製作的鎧甲;或者“旃摩羅”,即用獸皮製作的鎧甲;僅軍官以上者用“羅哈迦婆闍”,即遮蓋頭、胸、手臂的鐵製鎧甲,鐵製是夾帶了不少氣泡的鐵。

盾牌:士兵們拿着“達摩羅摩”,即木製防護板;或者“迦提迦”,是用獸皮或竹皮製作的遮蓋物;也有一部分盾牌是“婆羅哈剛陀”,即竹木獸皮盾牌在其邊緣處系以金屬板,以帝國工程師的眼光看來,若是在帝國軍隊提供這類金屬板的商人可以拉出去殺頭。

阿三部隊裝備差劣,之中內鄧傑利揚的軍隊最強大,鐵製的鎧甲與盾牌較多,可是比起帝國的防護,還是差了很多。

藍幽幽淬過火的鋼矢輕鬆地穿透了盾牌與鎧甲,可怕的三棱箭頭深深地扎進了阿三的身體中,前面倒下了一大片。

阿三長官們大聲下達命令,一陣箭雨和投槍飛向周泰的部隊。

射來的箭,箭的長度爲60-100公分(釐米)長,普通阿三的箭矢箭頭用木、骨、竹製作,鄧傑利揚的軍隊用鐵箭頭居多,問題是比起帝國軍隊的合金鋼材是偏軟了,很難擊穿。

看哪,阿三弓的長是大弓,長度爲1米至1米半,弓身多用棕櫚、竹子、木頭或獸角製作,較少用一些包括金屬在內的別的材料。弓弦則用幾種藤蔓植物纖維、竹子纖維以及羊腸製作而成,射擊力量不大。

帝國使用複合弓,複合弓是用“幹、角、筋、膠、絲、漆”結構而成,威力巨大,帝國國製作精良的弓弩,威力強大到在適當距離內,象黃忠、趙雲、馬彥麗(呂布之女)這幫人射出的弓箭,正面射擊一個敵人,能夠把一個戴了金屬頭盔的人貫穿頭殼和頭盔,箭頭在腦後冒出來!

其他帝國士兵雖然不可能象黃趙馬那些變態,也是很可觀了。

而阿三投射來的東西,真如撓癢癢似的,投槍有點作用,具有份量,打在人身上頗爲疼痛,只有極少數人受了點輕傷。

眼看進攻的潘地亞阿三部隊混亂,周泰心中暗喜,揮動朴刀怒吼一聲:“殺啊!”

當先衝進了阿三羣中,身後撼天震地的喊殺聲,四百陸戰隊員毫不猶豫地跟隨着自己的長官,排成錐形,錐尖直插阿三中間。

他們殺向螻蟻般涌來的阿三的人潮中,剎時間,阿三淹沒了他們。

淒厲慘烈的呼喊聲響徹了黎明前的黑暗,奔騰而出的血水把乾淨的大道弄得污穢一片,人體一具具沉重地倒了下來,人頭被踢飛!

有着左右護翼的周泰是銳不可擋,他極力揮動手中的屠刀,大肆砍殺阿三,阿三們在他兇狠的砍殺之下,盾擋上去,即時散架,劍迎上去,馬上一分爲二,周泰進入無敵狀態,有如請神上身,他大聲呼喊,瘋狂地揮動着手中戰刀,出刀之快,簡直象三頭六臂般,殺得阿三尸首分家,鮮血狂灑。

藉助火把之光,帝國四百士兵高聲吶喊着,跟着周泰勇猛向前,以密集隊形快速推進,衝進阿三軍陣中,撕裂了阿三的部隊。

阿三是穀粒,我們就是碾子!

來多少穀粒,我們就碾平多少!

鮮血如下雨時的地上的水流,嘩嘩地流進了下水道中……

雙方攪成一團,帝國士兵訓練有素,配合默契,在夜色中亂戰,依然從容不迫,相比之下,令人吃驚的是阿三們疏於訓練,又被狂暴戰士般的帝國士兵劈頭劈腦一陣亂打,打得阿三們成了發昏章第十一,混亂中、黑暗中,彼此間的誤傷居然達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戰場空前混亂,阿三的陣勢被周泰攪成一鍋粥,陣腳大亂,周泰很清楚,敵衆我寡,只有把敵人陷於混亂中,才能爲後面的步百里整合華人爭取更多的時間,所以,他毫不保留,大吼着盡情衝殺,帶領部隊指東打西,殺得阿三驚惶失措,恐懼萬分。

阿三的陣容出現了動搖之勢,周泰衝到哪裡,哪裡的阿三就四潰而散,衝動後面部隊陣陣騷動。

騎在馬上的內鄧傑利揚國王又驚又怒,他遠遠望過去,隱約看到帝國士兵彷彿如同如同切菜瓜一般,殺的自己的軍隊七零八落,看起來很小股的帝國士兵,居然擋着了上萬人的部隊,左衝右突,竟如入無人之境。

內鄧傑利揚派了二個自己身邊的大將前去助戰,他們到達前線,斬死一名落單的帝國士兵,他的慘叫在一片阿三的鬼哭狼嚎中極是刺耳,馬上引來了紅眼眼、全身浴血的周泰。

結果所謂的大將,還不夠發了狂的周泰黏牙縫,戰不到數合,周泰橫砍一刀,把一名大將攔腰斬成二半,另一名大將魂飛魄散,撒腿就跑,周泰用腳一挑,一枝阿三的投槍被他握在手中,然後盡力一投,投槍帶着巨大的衝力,把那個大將釘在道路中間綠化帶的草地上!(中間綠化帶是草地每隔一段種一棵矮灌木)

見到派去大將不濟事,內鄧傑利揚還是有二把刷子,命令身邊號手吹動獸角,阿三們即時由前進時的一個大隊分散成爲三部分!

排成密集隊形,然後齊頭並進,相隔有段距離。

周泰咒罵着步百里那麼好心修這麼寬的道路做什麼!殺剩三百人的部隊根本不可能在寬大的馬路上阻擊三路前進的部隊,他們被中間的阿三包裹住,而左右兩邊的阿三往展區而去了。

內鄧傑利揚打馬奔馳,催促士兵快帶前進。

這時候他的部隊死傷了二千人,二千人阻擋周泰,加上一萬的朱羅人,總共一萬六千人的阿三部隊在他的統領下衝向展區。

快快搜索一下,士兵們說華族跑得比飛還要快,居然都沒有了蹤影。

有人來稟報道:“華族全部集中在他們的‘運動場’。”

這麼快,內鄧傑利揚猛吃一驚,帶隊往運動場前進。

運動場,就是仿製皇帝帶來的天上的(現代)足球場,碗狀水泥結構,也不算很高,十個階梯高的觀臺,步百里給它命名爲“玫瑰碗”大球場,年初峻工,也是阿三地區開天劈地以來見到過的第一個現代化的運動場。

只是現在運動場外集中了大批阿三,準備進場開運動會。

他們向着運動場前進,被一陣箭雨逼退,不得不後退重整旗鼓,排出了一個堪稱讓人看了噁心的黑森林。

大元帝國以武立國,因爲高產的糧食,空餘出大量的土地種草放牧,馬匹極多,各處帝國之民,均是弓馬嫺熟,連小孩都會騎馬,完全把騎射當成家常便飯,這是帝國本土商人的狀態;走南闖北的遠洋商人,皇帝早就武裝了他們,得到皇帝允許,使用重型弓弩防身。

當時帝國大搞遠洋貿易,可是海軍力量不足,皇帝就武裝子民,自行防身,要他們多多運動,強身健體,就讓子民在此時,得到好處。

天色矇矇亮了!

情況不算很好,一萬六千的阿三黑漆漆象一大片烏木排隊在運動場門口,倒有幾分氣勢,已方只得五千人,如果是一個對一個,基本能蠃,但羣P,畢竟疏於配合,亂戰中不知能有多少人保住性命,步百里站在運動場觀臺最高層看着阿三們,憂心仲仲。

他看見一個阿三拿着一面竹竿,竿上繫了一條白布搖着過來,大叫着漢語道:“軍使,軍使!”

爲了拖延時間,步百里下令讓他進來講,不在下面喊話。

華族當然不敢開門,他們用物件堵住了門口,就在觀臺上扔了一條繩索,那個阿三靈活得象個猴子般(錯,不是象個猴子,而是個猴子)爬了上來。

見到步百里,阿三嘰喱呱啦地夾着漢語和阿三語講開了,不外乎說是阿三們勢大,一萬六千的軍隊,對付你們五千老百姓,簡直是易過我們阿三吃蔗,現在本着阿彌陀佛慈善精神和耆那教走路都怕踩死蟻的愛護天下蒼生精神,特來勸降,以免生靈塗荼。

阿三轉達了國王的話後,向華人下達了最後通牒“要麼立即投降,要麼徹底毀滅”。

不久,內鄧傑利揚看見那個阿三又噌噌噌地滑了下來,跑回來向他報告了華人首領步百里的回信。

回信在戰後被列入帝國《大元全書》的世界之最中的“世界短信之最”,它只有一個字:“呸!”

他呸!我也呸!

內鄧傑利揚在地上狠狠地呸了一口,怒不可遏地道:“進攻!”

第16節 皇后閱兵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24節 情與恨(一)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1節 經營西域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8節 再幹一票(四)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21節 周瑜之訊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8節 寵殺曹植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1節 流金歲月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10節 烈火焚城第10節 鬼城豐都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41節 最高危機第8節 秋交會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45節 劉備出川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13節 破溫州部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21節 酷刑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2節 民主來了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8節 希臘美女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神秘的樓蘭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7節 神廟之會第41節 中華文化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7節 前哨戰第24節 情與恨(一)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神秘的樓蘭第33節 樂極生悲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6節 山中捉鹿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4章 20節地形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3章 番外話第4節 入仕第24節 先鋒曹洪第14節 海外騷亂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3節 朕來溝(三)第6節 裝藥過量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69節 張合帶兵第10節 黃埔軍校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節 輕取華雄第20節 激戰共青城第19節 孟獲之死第9節 黑奴籲天記印度古國與宗教第4節 入仕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
第16節 皇后閱兵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30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二)第24節 情與恨(一)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29節 波斯了局(二)第41節 經營西域第19節 和平比戰爭好第38節 再幹一票(四)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21節 周瑜之訊第52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八完)第8節 寵殺曹植第23節 皇帝當強盜(四)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1節 流金歲月第23節 一串珍珠(一)第14節 兩軍議事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10節 烈火焚城第10節 鬼城豐都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41節 最高危機第8節 秋交會第32節 馬家遊江南(三)第45節 劉備出川第92節 途中打一炮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13節 破溫州部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21節 酷刑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55節 聽話纔有飯吃第7節 張遼威震消遙津第2節 民主來了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15節 張家的投靠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61節 愛琴海,愛之海第91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三)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要做個名副其實的皇帝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5節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58節 希臘美女第14節 牝雞司晨(二)神秘的樓蘭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24節 雲州事務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57節 神廟之會第41節 中華文化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45節 劉備出川第32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二)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7節 前哨戰第24節 情與恨(一)第19節 司馬折棒子(二)神秘的樓蘭第33節 樂極生悲第37節 大元立國第26節 山中捉鹿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5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搶婚記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4章 20節地形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3節 襄江之戰(一)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3章 番外話第4節 入仕第24節 先鋒曹洪第14節 海外騷亂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3節 朕來溝(三)第6節 裝藥過量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69節 張合帶兵第10節 黃埔軍校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節 輕取華雄第20節 激戰共青城第19節 孟獲之死第9節 黑奴籲天記印度古國與宗教第4節 入仕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1節 美洲征服史(二)第48節 帝國的聚寶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