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吃喝玩樂

閱兵式過去了,全城狂歡。

滿眼都是花團錦簇、人頭攢動和大旗飄揚的景象,處處充滿了歡笑。

華族大搞特搞吃喝玩樂,極盡享受之事。

有美食一條街,華商、軍中的廚師和一些軍士,在此設檔擺攤,烹製中華的極品美食。

走進去,徜徉在溢彩流金的食街,走過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美食攤位,風味各異的美味小吃香氣四溢,引得人們口水狂流,食指大動。

好多的菜式!爆羊肉、清蒸滑雞、蠔油鴨掌、水晶明蝦球、生炒甲魚片、火局雀仔、口蘑燜豆腐、生悶野雞、紅燒豹肉……

華族們在一個檔口前等出了長龍,是烤老虎,那是在緬州的夏侯兄弟手下的惡棍們,捉來三隻生猛的孟加拉老虎關進鐵籠裡快快送到進上,一隻是皇帝身邊的傢伙們吃了,另一隻是皇帝招待軍中立功的將士們分潤,第三隻公開在美食街活活宰殺,然後用運來的煤去烤制。

烤得金黃色的老虎肉上席,一人只能切一斤,散發出來的香味令聞到的人失魂落魄,兩批軍佬衝過來,爲爭位子險些大打出手!

他們分別是陸軍和陸戰隊,互不服氣,時有P,眼下兩夥人就是王八看綠豆——對上了!

帝國軍隊有點趣味,軍佬之間切磋以增進兄弟感情的事兒,只要不出人命不重傷,打得雞飛狗上牆遍地開花,懲罰卻是很輕,打羸的往往沒事,打輸的卻被自己部隊長官關禁閉。不過對於軍佬與百姓爭鬥,如果是軍佬無理無禮,那個軍佬除了依軍紀嚴懲,最後下場一般都是被趕出現役,軍隊決不能欺壓百姓。

現在兩夥人怒目相對,寬闊的肩頭互相碰撞,眼看就要擦槍走火。

一位大嬸拿着一把刀過來了,慢條斯禮地道:“有什麼好吵的,大家都有!給老孃好好排好隊!”

她揮動着刀子,那是一把菜刀,然而兩夥面對着鋒利大屠刀也不皺一下眉頭的士兵們立即掩旗息鼓,就象幼稚園的小孩子乖乖地排隊,不吵了。

那把菜刀的刀身上,鐫有一條龍,那條龍,是五爪的!

皇帝的御廚親自來給大夥兒操刀,誰敢放肆?

爲準備這次美食節,阿三地界的飛鳥走獸倒了十八輩子的大黴!它們遭遇了一次空前大劫!

且不論野雞、雀仔這些大路貨,就連魚鷹、山鶉、灰孔雀雉、大雜色犀鳥和綠鴿子這類的珍禽,還有豹、虎、狼、鹿……在華族的食譜中,還包括水蜥、印度巨蟒、鱷魚、甲魚這類醜陋的東西,只要抓得住(也基本上能抓得住,對於吃,華族向來是熱情萬分的),它們的下場就是進人類的肚子裡安家落戶。能逃過一劫的只有牛、大象、眼鏡蛇的極少數動物而已,它們之所以幸運逃過大劫,全因牛是溼婆大神座騎,眼鏡蛇纏着溼婆,象頭神是溼婆的兒子。

猛虎可怕嗎?整隻被烤熟,吃過的人有一半流鼻血,回去要狂飲涼茶——倒是很方便,本次出征熱帶地區,涼茶成爲軍用物資;毒蛇猛嗎?看着大師傅血淋淋生宰一條毒蛇,把碧經色的蛇膽搗碎在酒杯裡,一名華族如獲至寶地端起來,一飲而盡!

可怕的華族!有句諺語:“華族什麼都敢吃,阿三什麼都不敢吃。”須知在帝國,皇帝說過“背脊朝天人所食!”大力發展飲食文化,華族們肆無忌憚,以飽滿的熱情,舉國上下,大力挖掘潛力,鑽研菜式,把一切可能吃的生物統統吃進肚子裡去。

爲此,祟尚不殺生的阿三與華族有了爭執,不過華族中有御用大狀說出了一通歪理:“人死轉世,入畜生道,淪爲畜生,今大神慈悲,下令宰殺畜生,是令它們早死早投胎,說不定回覆人道,重新投胎做人,由於有大神照着,投人胎的機會很大哩!”

敏銳地感覺到阿三們的不滿,阿三是很逗的,帝國征服他們,他們樂意接受帝國的統治,帝國殺他們的人、搶他們的女人(少量而已,阿三女人體味重,不甚受華族歡迎)、金銀珠寶,阿三們不反抗,可是現在華族宰殺畜生,帝國情報機關就警告道:“說不定阿三會起來造反!”

宗教是阿三最敏感的事情,要是爲吃畜生吃出個大頭佛來,那真是太可笑了!皇帝竟不得不爲了滿足華族的口腹,平息阿三們的鬱悶,專門進神廟做了一次法事,宣諭說本次被華族吃進肚子裡的畜生,將增加五十個巴仙的可能性,轉世爲人……阿三們對此表示滿意。

當時閱兵一結束,部隊即解散,所有的部隊,都發下了豐厚的獎金,口袋裡的錢幣嘩嘩直響,他們蜂擁到美食街,爭先恐後地品嚐新鮮滾熱辣的食品,大吃大喝。其餘的華族百姓、華族官員和帝國軍佬混雜一起,大家爭爭搶搶,狂嚼精美的菜餚,一盤盤色香味美、做工精細的菜餚被人們傾進肚子裡去,交口稱讚好味道。

大部分的食肉攤擋擠滿的都是華族和加入帝國的番鬼兵,阿三們只是匆匆而過,看都不看一眼。

在一些攤擋,阿三們排成了長隊,那是專門給他們準備的素菜,素菜主要以綠葉菜、果品、菇類、菌類、植物油爲原料,經過心靈手巧的華族精心烹飪而成,

有“鼎湖上素”,是在廣南東路的鼎湖山地區起源,主要用銀耳、桂花耳、榆耳、黃耳、香菇、蘑菇、草菇、竹笙等各種鮮美的菌類,分別用素上湯和調味料燜熱,分層次裝入大碗內,再澆上稀薄的調味芡汁。成菜色調雅麗,層次分明,鮮嫩滑爽,清香溢口,

羅漢全齋,把髮菜、冬菇、冬筍、素雞、鮮蘑、金針、木耳、熟慄、白果、菜花、胡蘿蔔、豆腐、腐竹等在砂鍋中燴作一鍋,色彩斑斕,滋味獨特,口感香醇,食而不膩。

……

不說這些一流素菜,就連由軍佬們擺的檔口,賣的是素餡餃子,也是擠滿了人,很多阿三在排隊等侯。不過他們涇謂分明,高種族排高種族的,低種族排低種族的。

雖然帝國人喜歡吃肉,卻也極歡迎大魚大肉後的素菜,把味道做得極其鮮美,吃得沒見過世面的阿三們狂吮手指。

阿三們還喜歡華族的糕點,固然華族做出的糕點品種多,味道好(華族做什麼都好吃),更主要的是阿三對於糕點天生有一種好感,因爲啊,糕點是用手來抓來吃的,而阿三們,就是左手抆屎,右手抓飯吃……

喝的東西有茶、咖啡、酒,華族中的飲料完全大衆化,喝飲料完全成爲了普通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坐在樹蔭下,懶洋洋地吃着小點和零食,喝着豐盛的飲料,帝國的富足,在不經意中,已經表露無遺。

阿三們喜飲清水,可是在華族的帶動下,幾乎在一日之間,阿三的上層,全盤接受了茶、咖啡、酒。

好吃的食物是華族和有錢的阿三能吃到,對於無錢的阿三,帝國官府大面積地派發米、豆餅、茶葉、鹽,以收買人心。

除了吃喝,還有盛大的文娛活動,有遊園做遊戲,給勝者發獎品,很多攤主是華族軍佬,極歡迎阿三的小朋友來玩,隨意地給阿三小朋友送出禮物,逗得他們格格直笑。

舞龍舞獅,已經成爲了華族的傳統喜慶節目,自不必說。舞臺上,節目紛呈,舞蹈、歌唱、歌劇、樂器演奏、……讓人目不暇接。時而演劇羣魔亂舞,時而清唱得天花亂墜,一陣又仙樂飄飄……熱熱鬧鬧、紅紅火火。

前面說過,軍人擺擋,有一些擺的就是演武,硬橋硬馬的武術表演,拳擊,大受人們的歡迎。

當然,在阿三的地頭,最熱鬧的還是神廟,馬杜賴是一座神廟之城,大廟小廟數不勝數,座座神廟都擠滿了人,香火鼎盛,整座城市都籠罩在香味中,簡直成爲衆香國!

每間神廟人滿爲患,擠得有如沙丁魚罐頭,廣場上表演神舞神樂,載歌載舞,觀者人山人海。主要是除了阿三參拜,還有N多華族在各間神廟裡亂竄,入廟燒香,見神亂拜一氣,三大主要宗教:婆羅門教、耆那教和佛教,華族纔不管你三七二十一,照拜不誤。

很多華族軍佬,居然信仰了婆羅門教溼婆大神派系的“林伽”(溼婆的生殖器,象徵生命力),他們興高采烈地在脖子上掛多一個小林伽,有用烏木做的、玉石做的,幾乎去過溼婆廟的軍佬都弄了一個掛在脖子上,倒不是軍佬們信了婆羅門教……他們認爲那件東西能保佑他們在牀上大展雄風,藉助種馬李的神力,能殺得天下美女求饒。

到後來,只要是男的華族,呆在阿三的地界裡的,差不多人人都搞了一個戴上或者放在家中參拜!

令出遊的大喬等諸多皇妃鬱悶不已!因爲李青龍與溼婆大神等同,以前青龍李的那個東西是皇妃們獨佔,現在變成了全民所有。

呃,這裡要說明一下的,阿三的宗教中,婆羅門教(印度教)的神廟,非教徒是不得進入的,不過皇帝(大神溼婆李)宣諭:“任何一個華族都等同於最高級的婆羅門。”因此華族是去神廟,是直進直出。皇帝要求他們遵守尊重婆羅門的習俗,街道上沒有多少憲兵,卻在神廟前存在大量憲兵,如果哪個華族有違婆羅門的宗教習俗,都會被勸導。

同時,由於是華族烹製食品,婆羅門的四大種族(婆羅門(祭司)、剎帝利(貴族)、吠舍(農民)、首陀羅(土著))都有福份吃華族做出的精美食物。如果不是傾華族,由低種族或者異族做出的食物,高種族是不能吃的。

當天所有的營利性經營活動,蠃利全部用來準備修建“密納克希神廟”,在主要的婆羅門大神廟前,華商還舉行義賣,得到的商品收益,也準備用於建廟,惹得很多虔誠的教徒踊躍購買。

…………

入夜了,到處火樹銀花,熱鬧依舊,而且,有更大的熱鬧可看!

天空紅光閃爍,繼而已完全暗下來的天空中現出縱橫交錯、色彩斑斕的火花。火花射上天空爆開,形成美麗的禮花!

煙花象晶瑩的星星一閃一閃,照亮了半邊天。星月火光,交相輝映,多彩多姿,賞心悅目。

天空中煙花此起彼伏,陣陣爆響傳出,煙花有“花開富貴”、“九龍報喜”、“開門紅”、“金龍送福”、“流星雨”……圖案各不相同,每一種煙花射上天空都蠃得陣陣喝采。城市上空煙霧騰騰,煙花撲面而來的震撼,真的是極度的美麗!

所有的阿三,全部跪了下來,向神蹟禱告!

華族們看着天幕中朵朵綻開的煙花,霎時間,黑幕被無數個繽紛的光點所替代,身爲天朝帝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盛世年華,每一個人都與榮有焉!

他們並不知道,在帝國本土的各大城市的上空——建業、上海、荊州、天津、廣州……爲了慶祝帝國的勝利,當晚都進行了大規模的煙花匯演,由於時差,帝國本土比馬杜賴的煙花還早放了幾小時,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煙花發射!朵朵煙花一次次綻放在了黑夜的天空,奪目絢爛,天空爲之而紅,所有的城市在向皇帝、軍隊致敬!

當夜無人能眠!

…………

清晨,涼風送爽,小鳥在枝頭歌唱,狂歡了一天一夜的人們還在熟睡。

輕柔的開門聲傳出來,雖然鐵門沉重,但門軸上了油,還是很好看。

一男一女輕輕地走進了庫房中,看着裡面的財富。

黃的是金,白的是銀,閃爍着迷人的光芒的是珠寶,是如此之多,堆滿了五間庫房。

這些是帝國攻佔列國得來的戰利品,也有的是人心甘情願地送來的(如夫甘都盧國),更多的是強迫阿三上層進貢的,尤其在帝國攻佔南印度,幾乎所有的阿三土邦主和王公,都被勒令獻上私人的一半財產,用以敬“神”,以得到帝國的承認,掌握地方政權,如若不從,帝國大軍即時打上門,滅族抄家!

如此,竟得鉅萬。那些阿三,天性喜歡金銀珠寶,無論男女老少,身上至少要掛一兩件金飾品,而上層,更是有進無出,不停積蓄,藏寶無數,往往數代積累下來,相當可觀。只可惜爲人做嫁衣,便宜了皇帝。僅僅這次征戰,帝國就掠奪了十座寶座和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

金銀最多,黃澄澄、細緻的金條可愛極了,大塊大塊沒打磨過的金塊堆成一座座小金山,極爲討人喜歡,還有成桶成桶的金沙不甘示弱地閃耀着光芒;白銀的隊伍龐大,從地上一直堆到庫房頂。

走過了二間庫房,全部是黃金白銀,第三、四間庫房,裡面堆放的珍貴的王冠(由各小國的國王呈送)、寶劍、匕首、杯碗盤蓋和各種工藝品,神像有不少,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要不用金銀製作,象牙雕成,要不就是在器皿上面鑲嵌珠寶,件件都是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小心地打開第五間庫房門,剛開了條縫,嗖地一聲急躥出一條黑影,領頭的男子眼明手快,一下子抓住那道黑影,黑影在他手上猛烈地扭動,竟是條生猛的眼鏡蛇,然而它卻無力逃脫男子鐵鉗子般的手,後面的女子打開房門,兩人走了進去。

那間庫房比起其它四間要小三分之二,女子拿過一個鐵籠子,男子把眼蛇鏡關進去,用黑布蓋上。

兩人看着房內的東西,只見裡面散放着一盆盆藍寶石、紅寶石、綠寶石、鑽石、珍珠……比比皆是,而且顆粒都很大,看着它們,宛如身處財神爺的殿堂裡,這裡就是財富的精華了!

男子側身望向身邊的女子,含笑道:“愛妃!還記得以前,朕說要把皇宮(建業)裡的金銀全部拿出去當帝國央行的紙幣發行預備金,你差點哭了鼻子的事兒嗎?”

他的愛妃,玉容如朝霞和雪豔射,令人不能正視。目波澄鮮,眉嫵連卷,朱口皓齒,修耳懸鼻,她穿着白色低胸晚裝,腳上踩着珍珠鑲邊鱷皮細跟涼鞋,雙手着金絲白綾手套,手持香扇嫵媚搖曳,風情萬種,美豔絕倫,從髮型到妝容,從美甲到腳踝,無不精緻動人,正是賢妃大喬,主掌帝國經濟,隨皇帝下西洋,作爲內廷的主管,她還掌握着寶庫的鑰匙。

大喬眼波流轉,抓着皇帝手臂輕擰,不依地道:“討厭啦,老公又來取笑妾身!”

大皇帝李亦奇一把抱過她來,輕吻一口道:“好,不笑就不笑!來!”

抱着大喬來到一個高一米,長寬都是二米,內中墊了絲綢的匣子前,放開了她,大喬動問道:“奇怪,老公你訂做這麼個匣子做什麼?”

亦奇不答,拿過一盆藍寶石,把寶石倒進了匣子裡,吩咐大喬道:“來,把寶石統統倒進匣子裡。”

說話間,他又倒進了一盆紅寶石。

大喬有些疑惑,人家把寶石分得好好的,堆在一起,日後還是要分開,豈不是自找麻煩?

不過皇帝這樣做必有道理,大喬賢良淑德,不再多問。她就幫忙,把寶石倒進匣子裡。

她身材勻稱,姿態娉婷,無可挑剔,動作時衣裙把優美的曲線不斷顯現,亦奇猛吞了一口口水:“MA的,老子不知和她好了多少次,還是不能抵擋她的魅力,真不愧爲三國中的有數美女啊!”

大喬會游泳,有點力氣,皇帝更不用說,力氣大得不得了,兩人很快就把珠寶填滿了匣子,而庫房內珠寶猶有剩餘,可想而知這次帝國搶來了多少的珠寶!

欣賞傑作,匣子裡的寶石慰爲壯觀,血紅的紅寶石、閃着神秘光澤的貓眼石、圓潤的形珠、海藍色泛着星光的藍寶石和萬石之王的鑽石……五光十色,璀璨斑斕,令人看得眼花繚亂。

夢幻一般的寶石堆前,屋內沒人出聲。

良久,皇帝脫了鞋子,爬上寶石堆上,面向大喬,微微一笑張開了雙臂。

大喬的眼神一下子變得熾熱起來,只覺得全身發燙,心兒砰砰直跳:皇帝竟要在寶石堆上臨幸她?!

第84節 淵源、報紙第27節 無功而返第50節 小憩一會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39節 作戰計劃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23節 只撿便宜第4節 入仕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4章 20節地形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81節 進謁皇后第9節 不謀而合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34節 曲盡人散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13節 人才歸順第66節 炮轟波斯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7節 羅馬行省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7節 走親戚(二)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70節 集結號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5節 雷霆猛女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6節 風暴過後第4節 工兵開路第78節 進城會談第10節 紅得發紫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4節 茫茫雪路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21節 美人計(一)第14節 齊家治國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43節 大豐收(一)第52節 朕來溝(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6節 易過吃蔗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4章 17節閒話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55節 奧運餘波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26節 屠夫文聘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3章 說明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33節 樂極生悲第69節 張合帶兵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12節 高峰會議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6章 第3節
第84節 淵源、報紙第27節 無功而返第50節 小憩一會第29節 變身爲亢金龍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3節 周泰修運河第16節 東部鮮卑完了第39節 作戰計劃第37節 名將之路(二)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5節 吞併日耳曼(一)第23節 只撿便宜第4節 入仕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4章 20節地形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81節 進謁皇后第9節 不謀而合第31節 涼州好風景第11節 鏖兵克爾曼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34節 曲盡人散第35節 屠光北極熊祖宗(一)第13節 人才歸順第66節 炮轟波斯第25節 戰前動作第65節 終極情趣(三)第67節 羅馬行省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7節 走親戚(二)第53節 元宮秋(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70節 集結號第2節 種馬做和尚第71節 破邪馬臺國第41節 搞惦小能能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25節 雷霆猛女第4節 三個乾女兒(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64節 羅馬內亂(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61節 欣聞大耳之訊(一)第16節 風暴過後第4節 工兵開路第78節 進城會談第10節 紅得發紫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6章 24節的阿三文明小例第4節 茫茫雪路第12節 吞併日耳曼(八)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18節 女王,請蹂躪我吧第21節 美人計(一)第14節 齊家治國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21節 司馬折棒子(四)第1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3節 建業瑣事(三)第43節 大豐收(一)第52節 朕來溝(二)第11節 蔡琰勸夫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6節 易過吃蔗第19節 凹陷部之戰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18節 棒子揮棒造反第13節 法薩堡下的英雄第4章 17節閒話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55節 奧運餘波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55節 北方盡入我手第26節 屠夫文聘第32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三)第24節 周瑜的終極下場(二完)第3章 說明架空小說硬傷大檢討第9節 蟻與龍鬥(三)第29節 豔后現世(二)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9節 黑奴籲天記第26節 偷運伏皇后第33節 樂極生悲第69節 張合帶兵第78節 玄德仲謀歸位第4節 貴霜風雲(一)第58節 羅馬假日(一)第18節 出兵幹陀利(二)第12節 高峰會議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12節 激戰西喀斯鎮(二)第19節 各有各難處第6章 第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