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

扶蘇自幼就熟讀詩書,特別是對孔子編纂的《詩經》,研究的更是透徹,剛纔在看到羊皮紙上的內容,他就想到了這句話是出自詩經的《小雅節南山之什十月之交》的詩句。所以,見贏高問自己,他便點頭說道,“對,這句話出自於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十月之交》。”?

贏高得到扶蘇的肯定回答,這才向衆人繼續說道,“在詩經中《小雅節南山之什十月之交》是一首鍼砭時事,諷刺幽王弊政的怨刺詩。詩的創作者可能是西周是的一名大夫,他長期目睹周王無道,朝中奸佞結黨營私禍國殃民,百姓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深爲社稷安危和天下興亡焦慮,纔會寫出這麼一首詩作,不知道皇兄是否同意高的觀點呢?”?

扶蘇同意贏高對這首詩歌的分析,精研《詩經》的他不住的點頭。?

“君上,我們現在的討論這封密信,而不是什麼詩經東經之類的玩意。”王離是個粗人,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磨磨唧唧,見贏高在這個節骨眼上跟扶蘇開始討論起詩歌,他便開口說道。?

“武成侯別急,這就說到了點子上。”贏高向王離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皇兄,這首詩的創作者認爲西周之所以蒙受的種種災難不是天災造成,招致災殃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禍,是小人當道、權奸橫行,君子見黜、正氣不得伸張才讓老天示警責罰。而且,他還勇敢的在詩中將卿士皇父等奸人佞臣一一點名。這就是我們這封羊皮紙密信上的內容。”?

“而卿士皇父等奸人佞臣有是怎麼禍國殃民的呢?他們是通過跟周幽王的“豔妻”褒姒內外勾結,致使西周國力凋零,甚至還建議周幽王爲了博得褒姒的一笑而烽火戲諸侯,使得西周國都鎬京被戎狄攻克,導致西周滅亡。”贏高停頓了一下說道,“所以,送這份密信的人爲什麼不寫其他的東西,偏偏要寫這首詩中的這句話呢?武成侯可否知道?”?

“君上竟扯些沒用,你問王離這個問題,王離只是一個行軍打仗武夫,哪懂得這裡面的門道,君上還是快回答王離的問題吧。”王離嚷嚷着答道。?

“皇兄該知道吧?”贏高沒有繼續回答王離,而是向扶蘇問道。?

“你是說,送信的人是想借這首詩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有人想內外勾結,想毀了大秦的江山和社稷?”扶蘇似乎有點明白了羊皮紙密信上內容的真正含義。?

“對,皇兄說的沒錯,但他想告訴我們的不是說有人,而是指李斯和趙高兩人,他想告訴我們李斯和趙高正在內外勾結,想迫使皇兄妥協,將皇位讓給胡亥,郎中令、馮公、大宗正你們都清楚胡亥是才智,讓他繼承帝位,大秦的江山社稷還能不毀於一旦嗎?要是胡亥真的因此而繼承了帝位,以他的能力還是駕馭的了李斯和趙高兩人嗎”贏高語氣嚴厲而悲壯的說道。?

看到蒙毅要開口說話,贏高不給蒙毅開口說話的機會,繼續大聲說道,“李斯和趙高爲什麼在姚賈一案上會跟我們妥協呢?他們可以不妥協,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散佈謠言將姚賈的死嫁禍給我們。可是他們沒有,他們選擇了屈服,他們心甘情願的將楊端和交出來做了替罪羊。爲什麼?難道他們不知道在損失了姚賈之後還要損失楊端和,這對讓他們的勢力變得越發的單薄了嗎?”?

“他們知道,他很清楚自己損失的兩個人對自己一方有多麼的重要。可他們爲什麼還要這麼做呢?那是因爲李斯和趙高不想讓咸陽城出現**,咸陽城越亂就對我們越有好處,而他們需要一個穩定的咸陽城,他們需要在咸陽城穩定的情況下等一個具體的時間,等一個足以抗衡九原大軍的勢力來咸陽城支援他們。”贏高斬釘截鐵的說道。?

“郎中令,你認爲李斯和趙高兩人等的具體時間究竟是哪一天呢?”贏高向蒙毅問道,又向王離問道,“武成侯認爲在大秦能跟九原大軍想抗衡的還有那支兵馬?”?

“你是說九月初一?”蒙毅開口問道。?

“南越大軍!”王離狠狠的回答道。?

雖然,王離極不願意說出這四個字,但在事實是在大秦能夠跟二十萬老秦子弟組成的九原大軍相抗衡的也只有同樣是三十萬老秦子弟組成的任囂的南越大軍。?

“你是說李斯和趙高想在九月初一發動兵變?”蒙毅再次問道,繼而他又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問題,“不可能,任囂的南越大軍還在征討南越,沒有太尉府的調令,他們怎麼會北上咸陽呢?”?

“有什麼不可能的,李斯和趙高既然能僞造假詔,難道就不能讓以胡亥太子的身份給任囂寫信,讓他率領南越大軍北上嗎?”贏高冷冷的質問道。?

“君上,就像你說的李斯和趙高、胡亥給任囂寫信,讓他率領南越大軍北上,但任囂是南越大軍的主帥,沒有太尉府的公文,僅憑李斯和胡亥等人的幾份信件,任囂就能夠北上咸陽?”馮劫也開口反問道。?

“馮公,要是僅憑他們的書信,或許不能,高也認爲胡亥和李斯還沒有這麼大的能耐。”贏高肯定的說道,“但是,要是胡亥和李斯給任囂許以高位呢?他會不會動心呢?”?

“怕個鳥啊,他任囂來咸陽怎麼了?難道我九原大軍還怕他南越大軍不成?”王離怒氣衝衝的吼道。?

但是,衆人都沒有理會王離,將目光移向了馮劫,可馮劫卻不說話,他知道贏高說的未必不可能,就像李信,誰知道他會倒向胡亥和李斯呢?還不就是因爲胡亥和李斯給李信許以高位了嗎??

“武信君剛纔說的這些只怕都是你自己的猜測吧?”蒙毅見馮劫不開說話,便突然向贏高問道。?

“不是猜測,是高根據這份密信上的內容判斷出的結果。”贏高不容置疑的回答道。?

“密信?雖說它是一份密信,可它依然只是一首詩啊!”贏騰突然開口說道。?

“對啊!它只是一首詩,又能證明什麼呢?”馮劫也開口附和道。?

贏高便沉默了,贏騰的話點出了實質,他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不管自己分析出什麼樣的結論,自己手裡的密信只是一首詩的詩句,又能有多大的說服力呢?所以,他知道想用自己的剛纔的這一番言論說服蒙毅、馮劫和贏騰已經是不可能,他只能將目光移向扶蘇,看扶蘇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三弟,軍國大事豈能兒戲,不能僅憑一首詩句就能做出斷定……”扶蘇開口說道,可他的話剛說到這裡,就被贏高打斷道,“皇兄,你別說了,高懂你的意思,你們繼續吧,高有點不舒服,就先回去休息了。”話罷,贏高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書房。?

“三弟……”扶蘇喊道。?

可贏高已經聽不到了,他早已步履蹣跚的離開了公子府。?

看到贏高離開時淒涼的身影,扶蘇沉默了,他久久的沒有說話。半響,他才淡淡的向四人說道,“你們都回去吧,我想一個人靜靜。”?

經過贏高的這麼一鬧,大家也就沒有了再討論下去的心思,只能答應一聲“諾!”,依次離開了書房。

第103章 有債必還,有仇必報第16章 贏高的對策(1)第140章 伍忠的答案第107章 只是想曬曬太陽第296章 首戰既敗第31章 陰險的丞相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25章 密室商議(1)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195章 痛飲高歌爲誰雄第10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13章 贏強第45章 牢獄之災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67章 青峰騎和火麟騎第308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滅暴第279章 攻武關第299章 軍政分治第67章 借力打力第87章 暗殺計劃第214章 胡亥的策略第246章 追殺令第192章 儒家六藝第231章 深入漠北第146章 大秦東廠第183章 初識呂雉第135章 逝者不死第235章 游擊戰第300章 猛將龍且第60章 太尉之爭(2)第89章 葬禮的爭執第295章 兄弟情義第72章 良馬絕影第279章 攻武關第66章 贏騰的計謀第234章 用敵人的人頭練兵第129章 斬高者,強矣第76章 眉縣白氏第118章 老秦子弟送陛下上路第224章 強者的對話第216章 北上第51章 三萬精騎第108章 歡樂的日子第256章 蒙恬的策略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215章 盔甲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126章 兵變(4)第83章 白氏的實力(2)第48章 發熱的身體(1)第215章 盔甲第262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密室商議(2)第288章 第三步計劃第233章 活着是因爲牽絆第251章 有仇必報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213章 贏強第274章 難題第250章 再斬一人第254章 亂世開始第206章 帝王說第193章 一分情第131章 敗,絕不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95章 棄車保帥第286章 各顯神通第245章 發現敵軍第287章 計中計第101章 妥協和讓步(2)第213章 贏強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35章 甘泉宮議國政(1)第116章 八月三十的夜(2)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228章 匈奴狼王第75章 誰的主謀第161章 興詩書第255章 烽煙第160章 實仁政第34章 逼迫扶蘇第24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章 入咸陽(1)第69章 贏高立威第3章 公子贏高(1)第29章 李斯的權術(2)第192章 儒家六藝第285章 劍太鈍第118章 老秦子弟送陛下上路第77章 函谷關守將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79章 新的部署第34章 逼迫扶蘇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21章 陵園驚變(3)第259章 南下第259章 南下
第103章 有債必還,有仇必報第16章 贏高的對策(1)第140章 伍忠的答案第107章 只是想曬曬太陽第296章 首戰既敗第31章 陰險的丞相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25章 密室商議(1)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195章 痛飲高歌爲誰雄第10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213章 贏強第45章 牢獄之災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67章 青峰騎和火麟騎第308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滅暴第279章 攻武關第299章 軍政分治第67章 借力打力第87章 暗殺計劃第214章 胡亥的策略第246章 追殺令第192章 儒家六藝第231章 深入漠北第146章 大秦東廠第183章 初識呂雉第135章 逝者不死第235章 游擊戰第300章 猛將龍且第60章 太尉之爭(2)第89章 葬禮的爭執第295章 兄弟情義第72章 良馬絕影第279章 攻武關第66章 贏騰的計謀第234章 用敵人的人頭練兵第129章 斬高者,強矣第76章 眉縣白氏第118章 老秦子弟送陛下上路第224章 強者的對話第216章 北上第51章 三萬精騎第108章 歡樂的日子第256章 蒙恬的策略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215章 盔甲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126章 兵變(4)第83章 白氏的實力(2)第48章 發熱的身體(1)第215章 盔甲第262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密室商議(2)第288章 第三步計劃第233章 活着是因爲牽絆第251章 有仇必報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213章 贏強第274章 難題第250章 再斬一人第254章 亂世開始第206章 帝王說第193章 一分情第131章 敗,絕不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95章 棄車保帥第286章 各顯神通第245章 發現敵軍第287章 計中計第101章 妥協和讓步(2)第213章 贏強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35章 甘泉宮議國政(1)第116章 八月三十的夜(2)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228章 匈奴狼王第75章 誰的主謀第161章 興詩書第255章 烽煙第160章 實仁政第34章 逼迫扶蘇第24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0章 入咸陽(1)第69章 贏高立威第3章 公子贏高(1)第29章 李斯的權術(2)第192章 儒家六藝第285章 劍太鈍第118章 老秦子弟送陛下上路第77章 函谷關守將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79章 新的部署第34章 逼迫扶蘇第69章 贏高立威第121章 陵園驚變(3)第259章 南下第259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