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復出(2)

李豫嗯了一聲,擺了擺手:“以本宮看來,這南霽雲忠肝義膽,非利益之輩。你且去與他接觸一二,說明本宮對他的器重欣賞之心。明確告訴他,只要他肯聽本宮調度,將來封王拜將都不在話下。”

李適躬身下去:“遵命!”

正在這時,李豫突然眼見南霽雲拔劍砍向自己的臂膀,大吃一驚,忍不住發出輕輕的驚呼聲。

說時遲那時快,一道白光閃過,只聽噹啷一聲,南霽雲手裡的佩劍被碰撞在地,穆長風一襲白衣站在不遠處,衣袂紛飛,望着南家父子冷冷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夫妻尚且如此,何況是同僚屬下。南將軍其實不必在侯府門前如此惺惺作態,徒爲我家兄弟增添惡名,要想自殘,請回府去!”

說完,穆長風飄然入府,只撂下一句話:“烏顯烏解,緊閉府門,謝絕祭拜。”

其實穆長風對南霽雲父子此刻的惡感絲毫不亞於烏顯兄弟。只是穆長風更在乎孔晟死後的聲名清譽。孔晟人已經死了,人死不能復生,即便南霽雲父子以死謝罪,又有何用?如果南霽雲因此自殘一臂,傳揚出去,實際上對孔晟和長安侯府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某種意義上說,穆長風考慮的也是長遠。

烏顯烏解點點頭,立即吩咐僕從家兵撤離,退入長安侯府,然後將正門緊閉,擺出了謝絕一切外人祭拜的姿態。

實際上,該來的都來了,整整一個上午,長安顯貴車水馬龍三五成羣結伴來祭奠,有的是故作姿態,有的則是看着皇帝的風向不得不來,當然也有人對孔晟之死真誠傷感惋惜,如果皇帝和太子不來,他們也不敢來,既然皇帝和太子都來了,他們也自然順勢而爲了。

比如說李泌和杜鴻漸兩人。兩人對孔晟之死打心眼裡感到惋惜,但兩人作爲皇帝心腹重臣,若是皇帝不下赦免詔書,不親自來祭拜,兩人是萬萬不能冒這個政治風險的。

長安侯府大門緊閉,寂靜無聲。

南霽雲長嘆一聲,神色慘淡。他緩緩起身,凝望着長安侯府黑色莊嚴肅穆的大門良久,這才默默行去。南勇倍覺無奈,也默默跟隨而去。

南勇心裡很明白,即便孔晟仍然健在,但南家父子與烏顯烏解這些人已經生出了難以癒合的裂痕,今後其實很難走到一起了。

在烏顯烏解等人心目中,南家父子已經成了忘恩負義貪戀榮華富貴之徒,這種印象和評價是根深蒂固的,南勇對此無可奈何,這根本難以解釋,也無法解釋清楚啊。

實際上,解釋也沒有任何用處。哪怕是後來烏顯兄弟一干人等得知孔晟仍然健在的消息,但一碼歸一碼,他們心裡對南家父子的各種鄙夷、各種輕視,一時半會是很難去除的。

李豫端坐在鑾駕之上,眼見南家父子灰溜溜如同喪家之犬般離去,便眉梢一挑,向李適使了一個眼色。在李豫看來,此刻南霽雲父子在長安侯府受了羞辱,正是東宮出手拉攏的最佳時機。

李適心領神會,立即帶着兩三名太監隨從尾隨而去。

長安侯府在永平坊,而南家則在興平坊,中間隔着一條街巷,其實不遠。南霽雲父子在即將抵達自家府上的交叉路口,被人喚住,回頭一看,見來者紫袍錦帶玉冠,風度翩翩,騎乘着一匹雄壯的大宛良馬,不由一驚,南霽雲認得出這是東宮太子李豫長子李適。

雖然南家父子與東宮並無來往,但李適畢竟是郡王之爵,太子之子,當今皇帝的長孫,身份高貴。

南霽雲不敢怠慢,立即率南勇躬身下去,高呼道:“南霽雲見過奉節郡王殿下!不知殿下召喚末將,有何事?”

李適微微一笑,明知故問道:“不知南將軍這是從何處來?”

南霽雲臉色一暗,勉強笑道:“回殿下的話,末將本想去長安侯府拜祭一下孔大將軍,然而……”

“然而如何?”李適追問道,面孔似笑非笑。

南霽雲略一沉吟,摸不清李適的來意,便搪塞了過去:“呵呵,末將已經拜祭過大將軍,這就要回府去,不知殿下這是何往?”

李適見南霽雲掩飾得極好,心裡暗暗冷笑,嘴上卻溫和道:“本王專程來見南將軍,有一事相告。此處說話不便,不知南將軍可否請本王到你的將軍府上去喝杯酒?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站在南霽雲身後一直沉默不語的南勇眉頭一簇,心道李適來到底是要幹什麼?我們南家跟東宮從來沒有往來,這李豫父子跟大將軍素來不合,他們如今找上父親,意欲何爲?

南霽雲也有些錯愕,李豫的兒子突然來找上自己,還要藉故去自家喝酒,想要跟他坐下來好好聊聊,這明顯是有些意味深長的味道了。

南霽雲本想婉言謝絕,但轉念又一想,孔晟依然故去,南家在朝中一無根基、二無靠山,若是得罪了東宮,恐怕日後很難在朝中混得下去。想到這裡,南霽雲就不顧兒子南勇的各種眼神暗示阻止,躬身讓客:“請,殿下請!”

進了南家,進客廳待茶。

南霽雲一直在揣摩着李適的來意,耐心等着李適主動開口。果然,李適拿捏了一會,這才徑自直截了當地道:“南將軍,父王讓我來轉達他對南將軍父子的欣賞和器重。如今禁軍以南將軍父子爲首,若是南將軍肯與東宮交好,將來父王自不會虧待了南將軍。”

李適的話很直接。其實到了李適父子這種身份和層次,尤其是面對南霽雲這種沒有根基的中層武將,他也懶得去拐彎抹角。

李適說完,目光炯炯地緊盯着南霽雲。

南霽雲心頭一緊,他萬萬沒有料到李適竟然是來拉攏自己投靠向東宮的。

見南霽雲低頭沉吟不語,李適突然淡淡道:“南將軍,請恕我直言不諱了,你們父子在朝中無根基無依靠,如今孔晟已死,若是你們不盡早下決斷,恐怕不要說富貴前程,就是你如今的職位,有未必能保得住。”

李適說的也是實情。

禁軍主將的位置不知道有多少人覬覦。孔晟已死,朝中瞄準這個職位的武將不知凡幾。皇帝雖然對南霽雲有幾分欣賞,但也扛不住羣臣的壓力。

所以,假以時日,南霽雲肯定保不住自己的位置。

但若是有東宮的支持就不一樣了,至少有李豫站在背後,很少有人再會冒着得罪李豫的巨大風險去奪南霽雲父子的權。

所以,在李適看來,其實南霽雲父子根本沒得選擇。

南霽雲臉色一變,不過也知道李適說的並不誇張。但南霽雲天生厭惡拉幫結派搞團團夥夥,他自問是皇帝的臣下,那就只效忠於皇帝一人。況且,他昔日爲孔晟屬下,一向與東宮不合,如今孔晟剛死,他就投靠向李豫的門下,這顯然與南霽雲的價值觀和道德底線相悖。

況且,南霽雲本身也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人。

南霽雲斟酌着自己的言辭道:“殿下,末將只知忠誠於陛下,只要爲將一日,就恪盡職守,絕不敢有任何逾矩違規之處。殿下厚愛,實在是讓末將不敢承受。”

李適臉色一變,南霽雲這種話出口,那就是等於拒絕自己和東宮的招攬了。

但李適年紀雖輕,但城府深沉,他沒有表現出自己的任何不滿情緒來,只是淡淡笑着:“陛下乃是本宮的皇祖父,將來,陛下百年之後,吾父登基稱帝,所以,你效忠於陛下好效忠於東宮,其實沒有本質的區別。”

李適那意思就是說,反正江山都是我們皇帝家的,你效忠於太子,也就是相當於效忠於皇帝和皇室。

這也算是李適給南霽雲的一個臺階下。

當然,這也有點偷換概念的味道。

南霽雲面露苦澀之笑,恭謹道:“還請殿下見諒,末將此刻心情煩亂,一時難以決斷,可容末將思量幾日?”

南霽雲不願意攀附東宮,又不想跟李適直接撕破臉皮,所以就想拖一拖。

但李適也不是等閒之輩,哪裡還能看不出、聽不透南霽雲的拖延之策。見自己作爲東宮長子親自來招攬南霽雲一個草根將領,南霽雲卻一點面子也不給,如此不識時務,李適心裡的不爽可想而知。

一念及此,李適就懶得再跟南霽雲虛與委蛇,直接撂起了狠話:“南將軍,不是我說,孔晟已死,以你們南家如今在朝中的現狀,若不依附東宮,結果可想而知。我言盡於此,若你仍然不識時務,那麼,將來落魄潦倒之時,就悔之晚矣。”

南霽雲深吸了一口氣,神色有些複雜,卻沒有接李適的話茬。李適話裡話外的威脅之意溢於言表,其實就是李適不說這種話,南霽雲也能猜出如今自己得罪東宮的代價。

只是南霽雲是一個外柔內剛之人,越是威脅,他就越加綿中帶剛,不吃這一套。當然,主要因素還是他不肯攀附權貴。

想到這裡,南霽雲輕輕道:“不瞞殿下說,末將本爲睢陽麾下軍中一小卒,能有今日已經算是祖上冒了青煙。末將父子從來都是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現在未曾富貴,將來談什麼落破潦倒?抱歉了,殿下!”(。)

第342章 大朝會,大幕揭(5)第464章 抗婚(1)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571章 賀蘭堡(3)第281章 瞞天過海連環套(2)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298章 江湖再見!第59章 商賈龐家第152章 見虢王(2)第388章 東宮(1)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481章 脫身(2)第77章 鄭氏的認同第162章 走捷徑第43章 煙雨樓盟約(3)第152章 見虢王(2)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19章 鴻門宴,殺機騰(1)第458章 大清洗(4)第88章 招徠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363章 登臺亮相(4)第557章 靈武(12)第155章 見虢王(5)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138章 算計(1)第144章 招夫(4)第31章 摸不透第707章 霸王餐?第53章 垂涎三尺第363章 登臺亮相(4)第67章 欽差到(3)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311章 明珠有淚(2)第134章 車門山(5)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88章 招徠第655章 郎情(1)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284章 爭第633章 屠寺(4)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548章 靈武第258章 雪荔(5)第249章 濟陰郡(2)第387章 李輔國的求救(3)第683章 民亂(1)第329章 落葉滿長安(3)第7章 望江樓(1)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445章 抉擇(7)第617章 太子妃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40章 紅顏薄命(3)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54章 劍出鞘(1)第231章 奚人王子蘇魯(2)第412章 安國寺(3)第456章 大清洗(2)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620章 美人計、連環套(3)第575章 賀蘭堡(7)第316章 皈依佛門?第410章 安國寺(1)第200章 雍丘(3)第244章 美人計(1)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161章 臨別第268章 見蘇嫿(3)第292章 李萱來第411章 安國寺(2)第44章 舉薦冊封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365章 誰和誰的局(1)第742章 叛亂平(2)第212章 驅逐(1)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414章 和親之爭(1)第759章 起兵(2)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369章 誰和誰的局(5)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222章 人滿爲患
第342章 大朝會,大幕揭(5)第464章 抗婚(1)第90章 染血的陌刀(1)第571章 賀蘭堡(3)第281章 瞞天過海連環套(2)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298章 江湖再見!第59章 商賈龐家第152章 見虢王(2)第388章 東宮(1)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481章 脫身(2)第77章 鄭氏的認同第162章 走捷徑第43章 煙雨樓盟約(3)第152章 見虢王(2)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19章 鴻門宴,殺機騰(1)第458章 大清洗(4)第88章 招徠第499章 大炮在轟鳴(4)第174章 針鋒相對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363章 登臺亮相(4)第557章 靈武(12)第155章 見虢王(5)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169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138章 算計(1)第144章 招夫(4)第31章 摸不透第707章 霸王餐?第53章 垂涎三尺第363章 登臺亮相(4)第67章 欽差到(3)第597章 年少肝膽雄(9)第406章 朱雀門血案(6)第498章 大炮在轟鳴(3)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324章 英雄本色(3)第311章 明珠有淚(2)第134章 車門山(5)第112章 流水未必遇知音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88章 招徠第655章 郎情(1)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284章 爭第633章 屠寺(4)第660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3)第548章 靈武第258章 雪荔(5)第249章 濟陰郡(2)第387章 李輔國的求救(3)第683章 民亂(1)第329章 落葉滿長安(3)第7章 望江樓(1)第318章 蘇嫿的失望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445章 抉擇(7)第617章 太子妃第35章 秋風秋雨愁殺人(4)第40章 紅顏薄命(3)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54章 劍出鞘(1)第231章 奚人王子蘇魯(2)第412章 安國寺(3)第456章 大清洗(2)第272章 火中取栗(3)第620章 美人計、連環套(3)第575章 賀蘭堡(7)第316章 皈依佛門?第410章 安國寺(1)第200章 雍丘(3)第244章 美人計(1)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161章 臨別第268章 見蘇嫿(3)第292章 李萱來第411章 安國寺(2)第44章 舉薦冊封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365章 誰和誰的局(1)第742章 叛亂平(2)第212章 驅逐(1)第451章 力挽狂瀾(6)第414章 和親之爭(1)第759章 起兵(2)第525章 降服神鵰(1)第369章 誰和誰的局(5)第658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1)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222章 人滿爲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