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舉薦冊封

李亨微微一笑:“只是什麼?之巽,你且坦誠直言,朕聽着。”

“陛下,這士子孔晟年方少年,能有如此才學,倒也不俗。只是這長恨歌妄言太上皇宮闈之事,不論才情如何,都大爲狂悖。而且,請都金陵表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在臣看來,完全是少年狂妄,不足爲道。”杜鴻漸凝聲道:“陛下,當前,朝廷最重要的是平息叛亂,至於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士子,暫時不必放在心上。他若是有才,日後朝廷恢復科舉取士,必能脫穎而出。”

若是孔晟能聽見杜鴻漸的這番話,保準要被氣死。他煞費苦心、機緣巧合之下才換來了司馬承禎和郭子儀的舉薦,若是要壞在了杜鴻漸的手裡……豈不可嘆?

其實站在杜鴻漸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番判斷也不是沒有道理,當前亂世,更重要的是平叛收復中原,這種巧言令色投機取巧的少年士子,根本就派不上用場啊。

李亨輕嘆一聲。

郭子儀的奏表他都看了,引起他關注的不是請都金陵表,也不是孔晟的詩才,而是那首長恨歌。對於老皇帝李隆基和楊貴妃的那點爛事,他一向心懷非議,民間士子這種嘲弄戲說李隆基感情的詩歌,讀來讓他的心態非常複雜。

可有一點是非常關鍵的:在李亨看來,若是這樣的詩歌能傳遍天下,極容易佔領輿論導向,給自己的自立爲帝正名——既然老皇帝要美人不要江山,導致了國破家亡,作爲當朝太子臨危而起拯救家國天下,豈不是無比的正義凜然?!

但他這樣的小心思又不能公開說出口來,否則必遭朝臣、百姓嗤笑,敗壞新皇偉光正的良好形象。

還有一點,在李亨看來比較重要。他要平叛,必須要倚重郭子儀這些亂世名將,不管孔晟此人如何,郭子儀既然親自舉薦上表,他覺得都有必要給郭子儀一個面子。

只是杜鴻漸也是擁立大臣,他的意見李亨又不能不聽。他現在帝位不穩,若是寒了這些大臣的心,將來又何以問鼎天下、返回他做夢都想回去的長安城呢?

李亨本就是優柔寡斷的人,心裡就算有了決定,但聽了杜鴻漸的反對之聲,又開始拿不定主意了。

李輔國醜陋不堪的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作爲近臣,尤其是當紅受寵的近臣,大太監李輔國對杜鴻漸這些外臣打心眼裡看不起,認爲這些人空談誤國,整日裡就是喋喋不休、賣弄口舌之利、營運政治權力,遠不如郭子儀那些衝鋒陷陣的武將有靠頭。

一念及此,李輔國突然一抱拳:“陛下,奴婢的看法倒是與杜大人不同。”

李亨皺眉掃了李輔國一眼:“輔國啊,你有何看法?”

李輔國微笑道:“陛下,奴婢也聽說過這個江南士子孔晟,他是孔門大儒嫡傳,其祖、父都曾在朝爲官,也算是名門之後。奴婢聽聞他還是白雲子道長的外門弟子,能文能武,據說還天生一身神力,頗有當年衛懷王玄霸之風。”

李亨訝然:“輔國,你這些消息是打哪來的?白雲子?可是當年那出入長安的上清掌門司馬承禎?”

“陛下,正是。奴婢這些消息從軍中得來,司馬承禎已到郭汾陽軍中助朝廷平叛。士子孔晟的詩文和請都金陵表,就是司馬承禎向郭汾陽轉呈的。”李輔國躬身一禮:“陛下,目前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既然有江南士子心懷家國天下,朝廷豈能漠視待之?此其一。”

“司馬承禎乃是道行深不可測的高人,他的弟子不會是等閒之輩。另外,郭汾陽的舉薦更不可小視,朝廷應重視和相信郭汾陽的識人之明。此其二。”

“兩相權衡,奴婢竊以爲,朝廷應該大張旗鼓下詔冊封孔晟官職,同時詔令天下,褒揚他趕赴國難爲朝廷效力的壯士風骨。”

杜鴻漸在臺下聽着李輔國侃侃而談,眉頭緊蹙,嘴角上挑,他有心要反駁,又擔心會跟這名新皇跟前的當紅大太監結上仇怨——爲了一個不知名的江南少年郎,跟皇帝身邊的人生出嫌隙來,殊爲不智。

李輔國這番話真是說到李亨心坎裡去了,很得他的心意。國難當頭,用人之際,封個微不足道的官職讓人爲*賣命,還能感召天下人紛至沓來爲李唐皇室赴湯蹈火,這筆賬怎麼算都是不虧的。

只是李亨還是顧及到杜鴻漸的面子,轉頭望向了杜鴻漸,溫和道:“之巽,朕倒是覺得輔國的話還有幾分道理,你意下如何?”

杜鴻漸很不以爲然,但他是一個心機深沉之人,見皇帝和李輔國似乎早就“串通一氣”、達成了共識,他若是當面堅持反對,不僅要得罪李輔國還要惹得皇帝不快。可杜鴻漸是清高之人,要讓他作違心而論,又過不去自己心裡這道坎。

他斟酌着自己的言辭,正在這時,黃門小太監來報:“啓稟陛下,李先生求見。”

李亨揮揮手,笑道:“請!”

李輔國注意到皇帝用了一個請字而不是宣,眉頭一簇,卻默默垂下頭去。

杜鴻漸大喜,這所謂的“李先生”就是李泌了。這李泌可是這個時代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頻繁出沒朝堂與山野之間的著名隱士和政治家。早在玄宗皇帝年間,他就被召入宮待詔翰林,爲東宮屬言。後爲楊國忠所忌,才歸隱名山。

安祿山叛亂,李亨靈武登基再次召李泌爲官,但李泌堅決不受,只同意以客卿身份參謀軍事。李亨由此非常敬重他,便以“先生”稱之。

李泌與杜鴻漸私交甚篤,杜鴻漸心道,這事還是由剛正不阿、置身官場之外的李泌出頭說話比較妥當,自己爲人臣子,不宜得罪皇帝和皇帝身邊的紅人。

李泌一身白衣,頜下長鬚飄飄,竟然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氣。他緩步而入,望着李亨深拜了下去:“山人李泌,拜見吾皇陛下!”

李亨微微一笑,起身來虛虛一扶:“先生無需多禮,來人,看座。”

李泌這才扭頭走到一側,向杜鴻漸微微拱手:“杜兄!”

“先生!”杜鴻漸深深還禮。皇帝都叫先生,他怎敢直呼其名。

李泌趺坐在下,抱拳拱手道:“陛下,山人此來,是受人之託,爲陛下舉薦人才來了。”

李亨哦了一聲:“先生請講。”

“山人半月前在郭汾陽軍中遇上上清司馬宗師,司馬言之,他在江南收一俗門弟子,詩才絕世,又天生一身神力,允文允武,是天下間罕見的英雄少年郎……更難能可貴者,此子心懷大志、憂國憂民,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山人以爲,陛下當下詔冊封此子爲官,以號召天下士子慷慨奔赴國難,爲朝廷效力、匡扶社稷江山。”

李泌的話讓杜鴻漸聽了眉頭暗皺。李泌此來,竟然是爲了舉薦江南士子孔晟的!看來,司馬承禎爲了此子的前途不遺餘力啊,不惜說動郭子儀和李泌兩人連番舉薦,由此看來,這小廝莫非還真有些本事?

李亨微微一笑:“先生舉薦者,莫非是江南孔門之後孔晟?”

李泌嗯了一聲:“正是。陛下,此子的詩文,山人一一讀過,文采橫溢、胸有塊壘、見識過人,對於此等人才,朝廷不可錯過。”

李亨點了點頭,有李泌支持,他就沒有必要再矯情什麼了,就順勢揮揮手:“方纔朕與之巽也在討論此事,既然先生也舉薦,說明此子必有過人之處。朕有意冊封此子爲官,但不知何等職位妥當,之巽,你且說說看。”

杜鴻漸長出了一口氣,他眼見的餘光從沉靜從容的李泌身上劃過,又慢慢落在一臉陰鷙的太監李輔國臉上,他起身來向皇帝深拜了下去。

第742章 叛亂平(2)第461章 賜婚?(1)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第186章 就是天也要捅個窟窿!第183章 許遠第51章 棋子的命運第56章 劍出鞘(3)第399章 太上皇還朝(3)第343章 長安侯(1)第581章 上國伐謀(1)第490章 復出(6)第723章 大唐戰神(4)第316章 皈依佛門?第718章 唐州(1)第366章 誰和誰的局(2)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136章 脫身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52章 妒火第515章 孔晟的手段(3)第746章 叛亂平(3)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430章 遣婚使(4)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56章 郎情(2)第303章 上天之怒(3)第544章 鳴沙山(1)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575章 賀蘭堡(7)第145章 招夫(5)第220章 抗命第752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4)第455章 大清洗(1)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200章 雍丘(3)第707章 霸王餐?第678章 蘇嫿來第512章 陷阱(2)第320章 封賞之爭(2)第302章 上天之怒(2)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268章 見蘇嫿(3)第62章 監房夜談(2)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124章 交易第761章 起兵(4)第427章 遣婚使(1)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18章 美人計、連環套(1)第589章 年少肝膽雄(1)第410章 安國寺(1)第651章 軍變(1)第72章 義無反顧第471章 抗婚(8)第143章 招夫(3)第431章 遣婚使(5)第52章 妒火第557章 靈武(12)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331章 密見皇帝(2)第589章 年少肝膽雄(1)第344章 長安侯(2)第11章 望江樓(5)第279章 血濺鴛鴦樓(5)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21章 鴻門宴,殺機騰(3)第551章 靈武(6)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467章 抗婚(4)第556章 靈武(11)第609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6)第432章 宮變(1)第48章 流言蜚語第286章 軟禁!第337章 惴惴不安的皇帝第19章 鴻門宴,殺機騰(1)第623章 美人計、連環套(6)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438章 宮變(7)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267章 見蘇嫿(2)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489章 復出(5)第448章 力挽狂瀾(3)第586章 上國伐謀(6)第655章 郎情(1)第81章 以德服人,以力服馬第571章 賀蘭堡(3)第403章 朱雀門血案(3)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438章 宮變(7)第336章 膽子太大?
第742章 叛亂平(2)第461章 賜婚?(1)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第186章 就是天也要捅個窟窿!第183章 許遠第51章 棋子的命運第56章 劍出鞘(3)第399章 太上皇還朝(3)第343章 長安侯(1)第581章 上國伐謀(1)第490章 復出(6)第723章 大唐戰神(4)第316章 皈依佛門?第718章 唐州(1)第366章 誰和誰的局(2)第638章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1)第136章 脫身第517章 孔晟的手段(5)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52章 妒火第515章 孔晟的手段(3)第746章 叛亂平(3)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85章 避雪向吳亭(4)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430章 遣婚使(4)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361章 登臺亮相(2)第656章 郎情(2)第303章 上天之怒(3)第544章 鳴沙山(1)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575章 賀蘭堡(7)第145章 招夫(5)第220章 抗命第752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4)第455章 大清洗(1)第236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2)第200章 雍丘(3)第707章 霸王餐?第678章 蘇嫿來第512章 陷阱(2)第320章 封賞之爭(2)第302章 上天之怒(2)第396章 冷酷無情(7)第268章 見蘇嫿(3)第62章 監房夜談(2)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124章 交易第761章 起兵(4)第427章 遣婚使(1)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18章 美人計、連環套(1)第589章 年少肝膽雄(1)第410章 安國寺(1)第651章 軍變(1)第72章 義無反顧第471章 抗婚(8)第143章 招夫(3)第431章 遣婚使(5)第52章 妒火第557章 靈武(12)第770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1)第331章 密見皇帝(2)第589章 年少肝膽雄(1)第344章 長安侯(2)第11章 望江樓(5)第279章 血濺鴛鴦樓(5)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351章 孔府家酒(6)第21章 鴻門宴,殺機騰(3)第551章 靈武(6)第373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3)第467章 抗婚(4)第556章 靈武(11)第609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6)第432章 宮變(1)第48章 流言蜚語第286章 軟禁!第337章 惴惴不安的皇帝第19章 鴻門宴,殺機騰(1)第623章 美人計、連環套(6)第325章 英雄本色(4)第438章 宮變(7)第693章 欽差特使來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267章 見蘇嫿(2)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390章 冷酷無情(1)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489章 復出(5)第448章 力挽狂瀾(3)第586章 上國伐謀(6)第655章 郎情(1)第81章 以德服人,以力服馬第571章 賀蘭堡(3)第403章 朱雀門血案(3)第38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14)第438章 宮變(7)第336章 膽子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