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民亂(2)

此番是江南道文武官員議事,原本與鹽漕衙門無關,宋寧卻不請自來,顯然有些意味深長的味道。楊奇眸光中掠過一絲深沉的複雜之色,暗暗搖頭不語。

孔晟眸光閃爍,卻是神色平靜,揮揮手:“讓宋寧進來。”

宋寧一身官衣,大踏步走進堂中,深吸了一口氣,向孔晟和楊奇團團行禮道:“下官宋寧,見過郡王和使君大人!”

孔晟淡然一笑,凝視着宋寧道:“本王與楊使君及江南道諸位大人議事,不知宋大人所爲何來?”

宋寧沉聲道:“下官爲德清民亂而來。”、

宋寧單刀直入,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孔晟哦了一聲,目光卻是下意識地掃了劉平山和楊奇一眼。這種江南軍報,保密自然是保不住密的。只是江南道文武官員在第一時間聚衆議事,宋寧也來得這麼快、這麼巧,顯然是有備而來了。恐怕在座的江南文武官員中,有不少都是宋寧的眼線。

劉平山倒也罷了。

楊奇被孔晟掃了這一眼,嘴角微微一抽。實際上,他也是有苦難言,宋寧雖然是一個鹽漕官員,獨立於江南軍政體系之外,但他執掌鹽漕實際上就是卡住了江南的經濟命脈,鹽漕這一塊利益龐大,宋寧早就將自己的利益觸手滲透進了江南官僚隊伍中來。

這是在所難免的,也是不可封堵的。

楊奇乾咳清了清嗓子,沉聲道:“宋大人執掌鹽漕,自有值司在身,這江南民亂一事,老夫和孔郡王自有主張,不勞宋大人煩心了。”

楊奇這是在下逐客令了。

楊奇對宋寧一直很客氣,因爲楊家在宋寧那邊也有巨大的利益。可最近楊奇發現孔晟遲早要與宋寧圖窮匕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爲了摘清楊家,楊奇忍痛放棄了楊家在鹽漕中的某些既得利益。

況且,楊家和郡王府畢竟是姻親之門。在大是大非和生死存亡的關頭,楊奇自然要選擇站在孔晟這邊。

宋寧轉頭望向楊奇,心裡冷笑連聲,嘴上卻平和道:“使君大人,宋某雖然值司鹽漕,但也是江南所屬,德清民亂,宋某豈能袖手旁觀?況且,諸位都知道,江南鹽漕過半出自德清吳興一線,如此民亂,必然導致朝廷鹽漕停滯,讓下官如何向朝廷交代?”

“還有,宋某已經得到消息,鹽漕轉運使衙門在德清轉運即將運往中原的十餘鹽漕船隻,都被亂民或焚燬或擄走,損失慘重,價值超過了十萬貫。在之前,宋某已經不得不向長安戶部飛報此事了,在此向諸位大人和郡王通稟一聲。”

宋寧的話讓楊奇聽了臉色驟變。

這宋寧簡直就是趁火打劫啊……他沒有跟楊奇這邊通氣,就擅自做主向朝廷奏報,這對他這個江南藩鎮和江南地方官府來說是極不利的。朝廷會先入爲主——皇帝或許未必會重視區區的江南民亂,但因爲民亂中斷了朝廷的賦稅鹽漕,朝野上下必然爲之震動。

但宋寧做得也沒有錯。

他向上奏報的是鹽漕事務,不在孔晟和楊奇的職權範圍之內。江南官僚體系無法阻攔宋寧,也不能阻攔。

楊奇肩頭輕顫,他扭頭望向端坐在上的孔晟。

Www▪ttκΛ n▪CO

孔晟淡然一笑,凝望着宋寧的眸光卻漸漸變得有些鋒銳起來:“宋大人職責所在,向朝廷稟報理所應當。楊使君,此事事關重大,我等不能怠慢,江南處置使衙門也應立即向朝廷奏報,不能落在了鹽漕衙門的後頭。”

楊奇臉色難看地點點頭。

劉平山長出了一口氣,起身向孔晟躬身施禮道:“郡王,使君大人,向朝廷奏報自然責無旁貸。只是當務之急,還是立即要派兵圍剿,避免事態擴大,導致積重難返。”

“且慢!郡王,使君大人,諸位大人,下官以爲,派兵圍剿固然迫在眉睫,但理清民亂真相,也勢在必行。若是單是派兵鎮壓平亂,不能疏導民怨沸騰,恐怕還是飲鴆止渴,難治根本。”宋寧突然大聲道。

楊奇皺了皺眉頭:“宋大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楊使君,這是下官得到的一份來自亂民起事的檄文,還請諸位大人一觀……”宋寧從懷裡掏出一份傳單來,遞給了楊奇。

楊奇掃了一眼,臉色微變。他沉默了瞬間,就將檄文轉呈給了孔晟。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孔晟連看都不用看,就猜出上頭究竟寫了一些什麼東西。這份所謂的檄文,是不是出自農民起義軍之手不得而知,但矛頭卻一定是對準孔晟和孔晟所主導的土地新政的。

換言之,這上頭一定將亂民謀反的罪魁推給了孔晟。

果然,這份頗有幾分文采的檄文上,歷數孔晟來江南開府後的種種罪狀,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檄文上指桑罵槐的指出,正是因爲孔晟在江南推行土地新政,擄奪世家資產,導致無數世家僱傭的幫工和佃戶失去生計,無數百姓活不下去,這才鋌而走險,所謂官逼民反不得不反,云云。

由此,孔晟終於斷定,這場來得太巧合的民亂,背後肯定有宋家推波助瀾的影子。至少,這場民亂被宋寧利用,將之作爲了向孔晟展開決戰廝殺的一支利箭——毫無疑問,這份真假難辨的檄文必然已經被宋寧一併報往京城,而按照常規來看,孔晟必然因此受到牽連。

而孔晟主導的土地新政,極有可能要半途而廢。

這背後的一刀,太狠了。

這宋寧果然是好對付的。

大堂上的氣氛陡然間變得有些複雜古怪起來,很多江南武將文官都暗暗垂下了頭,默然不語,各自盤算着個人的算盤。

傻子都能看得明白,宋寧這背後的一刀針對的是孔晟。而且,這一招釜底抽薪非常陰狠高明,無論孔晟如何應對,似乎都將難逃朝廷和皇帝的拷問。

這讓這些江南官僚似乎看到了孔晟失勢從江南狼狽而去的背影。而孔晟一去,所謂土地新政自然不了了之,那麼,他們這些人的家族利益自然也就保得住了。

所以,這些人嘴上不說,面上也不敢表現出來,其實心裡是蠻有幾分竊喜的。

楊奇心裡暗歎一聲,深沉的目光從孔晟過於年輕的剛毅面孔上掠過。

在楊奇看來,孔晟雖然文武兼備手段過人,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年輕氣盛……終歸還是過剛易折啊!他在江南折騰了這麼久、搞得興師動衆、紅紅火火,用強力手段壓制住江南世家豪門不敢反抗,似乎宋家也即將全線潰敗,但宋寧如此一招,卻幾乎是逆轉了惡劣的形勢,將孔晟置於了風口浪尖上。

而且,宋寧此舉絕對是一石二鳥。他瞄準的不僅僅是孔晟,還有楊奇和楊家。經此一事,哪怕民亂很快被平定,但在朝廷那裡,楊奇也是失了分的,有很大的可能性被降官處置,甚至調任別處。

孔晟就更不用說了,要爲之承擔全部責任。

堂上氣氛沉悶,宋寧嘴角噙着一抹冷漠的笑容,毫無畏懼地望向了孔晟。別看孔晟貴爲郡王,但宋寧在骨子裡是毫無敬畏的,一則是他執掌江南鹽漕卡住了朝廷的命脈,二則是背後不但有朝中大靠山,還與江南兩大豪門、各大世家同氣連聲,他在江南的影響力在某種程度上說甚至還超過了楊奇。

在江南這一畝三分地上,你要與老子鬥……這就是找死!郡王之尊又如何?此番過後,你這個郡王也就到頭了,甚至皇帝一怒之下,小命都難保。

孔晟將平靜的目光從擺在自己桌案上的檄文上收回,眼角的餘光從衆人身上掠過,然後漸漸聚集在宋寧的身上,他突然笑了:“不知這檄文宋大人從何而來?”

宋寧抱拳:“下官的轉運使衙門在德清設有官署,所以下官在第一時間得到亂民起事的消息,這起事帶頭之人,姓袁名瑛,乃是本地土著。此人蠱惑百姓羣起而反,殺死地方官吏,燒燬官府糧倉和朝廷鹽漕船隻,擄奪本地士紳的家財,已經糾集了十餘萬衆……”

“至於檄文,乃是下官所屬鹽漕官吏在亂民手中所得。事實上,據說這樣的檄文已經遍佈德清幾個縣城,如果郡王不信,可以派人去緝查探報。”

孔晟心裡冷笑一聲。不過,宋寧的話還是讓他心頭一動。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宋寧口中這起義軍領袖袁瑛應該就是袁晁的家族堂弟。

看起來,這袁氏兄弟應該是早有起事之心。只是袁晁被自己留在身邊做事,這袁瑛卻不甘心,還是獨自一人按照計劃聚衆起事。當然,這背後肯定有人暗中攛掇和煽風點火,有着不爲人知的深層次的內幕了。

孔晟緩緩起身,笑容鎮定:“照宋大人這麼說,德清民亂,本王纔是罪魁禍首了嗎?”

宋寧笑笑,故作凜然狀:“下官不敢。只是亂民檄文造謠生事,下官只是據實稟報罷了。”

“不管你是不是這個意思,反正孔某是明白了。如果孔晟沒有猜錯的話,想必宋大人已經將此檄文轉呈京城了。而很顯然,無論這場民亂緣起如何,反正這頂黑鍋我孔某人是背定了。朝廷聞報,陛下震怒,孔某人或被調離江南,或被嚴懲治罪,都是可以預期的了。”孔晟的聲音越來越平靜和平淡。

宋寧搖搖頭,面色肅然躬身施禮道:“下官不敢妄言。但事關重大,下官不敢不向朝廷據實稟報,還望郡王見諒。”

“不管孔某是被問罪還是被調離,反正江南一切都會恢復如常,江南世家豪門包括各位在內,繼續會歌舞昇平、無本萬利……這想必是大家喜歡看到的結局。”孔晟的笑容變得嘲諷起來:“是也不是?”

劉平山等人猶豫了一下,還是起身一起抱拳行禮道:“下官(末將)不敢!”

第258章 雪荔(5)第407章 十王宅(1)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464章 抗婚(1)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156章 見虢王(6)第313章 明珠有淚(4)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79章 夜行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213章 驅逐(2)第692章 朝會第26章 義興周氏(1)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444章 抉擇(6)第655章 郎情(1)第538章 紅線女(6)第656章 郎情(2)第338章 大朝會,大幕揭(1)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500章 大炮在轟鳴(5)第515章 孔晟的手段(3)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772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3)第286章 軟禁!第467章 抗婚(4)第389章 東宮(2)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720章 大唐戰神(1)第668章 公審(5)第206章 入城式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216章 偷窺第438章 宮變(7)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684章 民亂(2)第352章 長安紙貴(1)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87章 民亂(5)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161章 臨別第345章 長安侯(3)第315章 元音神尼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194章 驅虎吞狼第93章 染血的陌刀(4)第260章 蘇嫿(2)第522章 辣手(2)第133章 車門山(4)第422章 銅鐵合金大炮(5)第576章 賀蘭堡(8)第758章 起兵(1)第25章 白衣長風第344章 長安侯(2)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509章 “神鵰俠侶”(1)第484章 脫身(4)第212章 驅逐(1)第703章 沈大少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655章 郎情(1)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537章 紅線女(5)第23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1)第696章 張巡進宮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504章 挑撥第425章 銅鐵合金大炮(8)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75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7)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354章 長安紙貴(3)第718章 唐州(1)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710章 真相?第163章 雷霆進第155章 見虢王(5)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64章 抗婚(1)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210章 貪心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
第258章 雪荔(5)第407章 十王宅(1)第307章 嚴莊的試探第464章 抗婚(1)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156章 見虢王(6)第313章 明珠有淚(4)第322章 英雄本色(1)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386章 李輔國的求救(2)第449章 力挽狂瀾(4)第79章 夜行第262章 高夫人逼婚(2)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213章 驅逐(2)第692章 朝會第26章 義興周氏(1)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444章 抉擇(6)第655章 郎情(1)第538章 紅線女(6)第656章 郎情(2)第338章 大朝會,大幕揭(1)第610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7)第500章 大炮在轟鳴(5)第515章 孔晟的手段(3)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772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3)第286章 軟禁!第467章 抗婚(4)第389章 東宮(2)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720章 大唐戰神(1)第668章 公審(5)第206章 入城式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216章 偷窺第438章 宮變(7)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14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3)第684章 民亂(2)第352章 長安紙貴(1)第297章 雷霆之怒(3)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20章 鴻門宴,殺機騰(2)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765章 改朝換代?(2)第687章 民亂(5)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335章 寧玉碎不瓦全第161章 臨別第345章 長安侯(3)第315章 元音神尼第585章 上國伐謀(5)第194章 驅虎吞狼第93章 染血的陌刀(4)第260章 蘇嫿(2)第522章 辣手(2)第133章 車門山(4)第422章 銅鐵合金大炮(5)第576章 賀蘭堡(8)第758章 起兵(1)第25章 白衣長風第344章 長安侯(2)第611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8)第509章 “神鵰俠侶”(1)第484章 脫身(4)第212章 驅逐(1)第703章 沈大少第377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7)第655章 郎情(1)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第537章 紅線女(5)第235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1)第696章 張巡進宮第602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4)第582章 上國伐謀(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504章 挑撥第425章 銅鐵合金大炮(8)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75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7)第644章 江寧郡王(4)第354章 長安紙貴(3)第718章 唐州(1)第646章 當驚世界殊(2)第677章 以死明志第710章 真相?第163章 雷霆進第155章 見虢王(5)第642章 江寧郡王(2)第464章 抗婚(1)第117章 神仙也難救第210章 貪心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593章 年少肝膽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