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兵臨城下(1)

孔晟命令全軍在許州修整一日。

這一日,他閉門不出,任何人都不見,包括蘇嫿和骨雲以及聶初塵在內。儘管如此,聯軍的士氣還是因爲大唐戰神之名在軍中的傳播而變得漸漸高漲起來。就連孔晟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經過了昨日一戰,他在所有軍卒心中就已經等同於天神一般的存在,他被五萬聯軍羣體膜拜,至少在精神上已經被送入了神聖的祭壇。

探馬來報,駱悅率三四千殘兵敗將已經從祈水城撤離,向汴州方向退去,準備與史朝義派駐在汴州的范陽軍會合。既然祈水城已經是一座空城,那麼,聯軍通往關洛的大門就已經被徹底打開,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三天凌晨,孔晟卻下達了繞行祈水城,一路向東朝汴州進軍的命令。

шωш ⊕тt kan ⊕¢ ○

所有人都很狐疑,卻沒有一個人敢質疑孔晟的軍令。

大概只有楊統明白孔晟的戰略意圖。

汴州是洛陽東邊的屏障和門戶,更是鏈接河南與河東的重要關口。史朝義在汴州囤積重兵,不僅僅是防備郭子儀的徐州軍進攻,還爲了保住他的大後方河東范陽一線。

孔晟再三思量,決定暫緩進攻洛陽。洛陽是史朝義的“都城”所在,重兵把守,而洛陽城城防高深,易守難攻。如果拿不下汴州,進攻洛陽沒有太大的意義,反而一旦汴州軍反過來抄孔晟的後路,後果就會不堪設想。

因爲洛陽即便被拿下,史朝義還可以從容退往汴州,在汴州另立國都。汴州旋即會取代洛陽變成范陽軍在河南的中心根據地。所以,汴州必須要拿下,否則單單攻克洛陽沒有任何意義。

孔晟判斷,憑郭子儀的一軍之力,尤其是在唐軍新敗的語境下,很難攻克汴州。而郭子儀爲了完成皇帝的詔命,必然着急進軍洛陽,這就給了范陽軍的可趁之機。一個搞不好,唐軍又是一場慘敗啊。

從這個意義上說,孔晟臨時決定要增援汴州。即便他這支兵馬抵達汴州外圍,不配合郭子儀攻城,也會給汴州守軍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對於郭子儀來說,就是莫大的支持。

而北線的李光弼,孔晟結合探馬的諸多消息來分析,暫時恐怕是指望不上了。李光弼軍馬剛剛面臨了一場大敗,士氣低迷且不說,如今已經被范陽兵馬牽制在相州一線,往前進一步相當艱難。

皇帝構想中的三路大軍護衛犄角,互相呼應的局面其實很難實現。

兩日後。

汴州南線。

郭子儀大營。

郭子儀在自己的帥帳中來回踱步,神色焦灼不安。正如孔晟之猜測,他着急取了汴州然後進攻洛陽,但兩次攻城都損失慘重,至少傷亡了五六千兒郎。

汴州城防堅固,城中守軍準備多時,易守難攻。

郭子儀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強行攻城,會加劇傷亡。而久攻不下,還會損傷士氣。但若是遲遲拿不下汴州,皇帝那邊他也沒法交代。這個時候,他迫切需要一場大捷來洗刷前番兵敗的污名。

一名虯鬚闊臉雙目有神眼窩深陷帶有胡人相貌特徵的大將急匆匆走進帳中,躬身一禮道:“元帥,江寧郡王孔晟率江南與山南聯軍繞過洛水,已經抵達汴州外圍,距離我軍大營不足三十里!”

“孔晟?”郭子儀皺了皺眉,愕然:“僕固將軍,孔郡王不是奉皇命從許州北上進攻洛陽,怎麼好端端地,繞行至汴州來了?”

此人正是郭子儀的心腹愛將也是長期追隨他平叛的副將左右手——中唐名將僕固懷恩。僕固懷恩是鐵勒族僕骨部人,世襲金微都督。僕固家族是鐵勒九大姓之一“僕固部”,僕固懷恩是僕固首領僕骨歌濫拔延之孫。

僕固懷恩笑了笑道:“元帥,末將也不知孔郡王爲何繞行汴州,但孔郡王的使者宣威將軍烏顯就在帳外候命,要拜見元帥!”

僕固懷恩心道:那孔晟爲什麼率軍繞行祈水城,跑到汴州這邊來,傻子都能想明白,老郭你不明白?

郭子儀哦了一聲,卻是沒有立即答應召見孔晟的使者。他有些想不明白,孔晟爲何突然繞行到汴州來了,難道……難道孔晟是畏戰不前,試圖來汴州找自己當保護傘?

郭子儀麾下衆將大多數面露不屑之色。

雖然孔晟名聲在外,但郭子儀一系將領與孔晟並不熟悉,而孔晟在長安呼風喚雨的時候,郭子儀這些人還在正面戰場上與范陽軍抗衡戰鬥。至於當年孔晟在河南戰場上與安祿山麾下部將作戰的時候,郭子儀這些人還在靈武護衛皇帝,那些孔晟橫掃河南叛軍並光復東都洛陽的事蹟傳聞,他們其實不怎麼相信。

所以,在郭子儀麾下諸將眼中,孔晟其實就是一個善於投機鑽營——因爲機緣巧合討得了皇帝歡心的一個少年得志的權貴,他的文采或許值得誇讚,但要說此人勇冠三軍、號稱大唐第一猛將,郭子儀派系的將領沒有一個人服氣。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沒有經過比試和親眼目睹,這些當時悍將豈能服氣?

郭子儀的長子郭曜出班輕輕笑道:“父帥,這事其實並不難理解。我聽聞史朝義麾下、范陽第一猛將駱悅率一萬范陽精銳駐紮在祈水城,此人勇猛過人,一萬鐵騎更是勢如破竹勇不可當。孔郡王顯然不是駱悅的對手,爲了避開駱悅,繞行汴州就在所難免了。”

郭曜還有一些話雖然沒有明着說出口來,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深層次含義。無非是嘲諷孔晟畏懼駱悅,不敢與駱悅正面作戰,繞行汴州就是爲了獲取郭子儀軍馬的庇護,試圖與郭子儀的徐州軍合兵一處,爾後伺機渾水摸魚,覬覦戰功罷了。

或者,孔晟這一次乾脆就是被駱悅擊潰驅逐下來的。否則,三軍既定的行軍路線,所謂號稱互相呼應,卻互不干擾、獨立作戰,孔晟不進攻洛陽,跑到汴州來作甚?

郭子儀沉默了下去。對於兒子郭曜的話,他是不置可否。范陽猛將駱悅之勇,他很是瞭解,因爲他之前與駱悅交過鋒,唐軍將領中能與駱悅一戰者,少之又少,而能戰之而勝者,暫時還沒有。即便是郭子儀,如果真正戰場上廝殺起來,也不是駱悅的對手。但郭子儀是統帥,不是普通的武將,他的個人能力並不僅僅體現在個人勇力上,而更多的在於全面的軍事統帥素質。

所以,郭子儀打不過駱悅不丟人,但郭子儀自覺麾下沒有一員將官能扛得住駱悅,卻是有些丟人的。

衆將竊竊私語議論紛紛,雖然聲音極低,但都能聽的出來,對孔晟此舉非常輕視。

僕固懷恩笑了笑,追問道:“元帥,孔郡王的人還在等候,是見還是不見?”

郭子儀搖搖頭:“僕固將軍,你去轉告此人,就說本帥正在謀劃拿下汴州,軍情緊急,就不見他了。請他轉呈孔郡王,若是……若是祈水城那一路難行,江南軍馬繞行汴州與本帥會合,也未嘗不可。但天無二日,軍無二帥,如果江南軍來汴州合營,必須要接受本帥的一體調度,否則,還請孔郡王另謀高就吧。”

郭子儀這意思是說,你要來跟老夫合兵一處也不是不可以,適當的時候,讓給你一些戰功也未嘗不可。但是,軍隊號令統一,你的兵馬必須要接受老夫的一體調度,否則,就請你該上哪涼快上哪涼快去。

僕固懷恩應是。

烏顯聽聞郭子儀避而不見,不由暗暗惱火起來。但他也無可奈何,郭子儀位高權重,名動天下,就算是皇帝,都要給郭子儀幾分面子,何況是他一個從四品的宣威將軍。

烏顯想起孔晟的使命,不由向僕固懷恩冷冷道:“僕固將軍,我家郡王命本將前來傳信,聽聞郭令公在汴州久攻不下、損傷慘重,所以我軍特來相助。既然郭令公閉門不見,那麼,本將就只能返回稟告我家郡王,請郡王裁奪了!”

烏顯扭頭就走,沒有半點拖泥帶水。

僕固懷恩嘴角浮起一絲輕蔑的笑容,他望着烏顯急匆匆氣吼吼離去的背影,暗暗搖頭,眼眸中閃爍着冷漠的光澤。

明明是來徐州軍中尋求庇護的,卻說得如此冠冕堂皇,還要相助徐州軍攻打汴州?真是恬不知恥啊!

翌日上午。秋陽高懸,汴州城外一片肅殺之色,西北風漫卷過浩蕩天際,因爲兩軍對壘,天地間彌蕩着某種無形的殺氣,天氣雖然甚佳,但卻給人一種天幕要壓低下來壓得人沉悶無言的窒息感。

大戰在即,每一個人心頭都很凝重。無論是李唐官軍,還是范陽叛軍。

郭子儀的大營在汴州城的東側。而孔晟的五萬大軍則在汴州城的西側紮營,三者成三角鼎足而立。

鎮守汴州的是史朝義政權的兵馬副元帥孫清。兵馬大元帥由史朝義兼任,所以孫清事實上就是范陽軍的最高軍事指揮者。此人極爲驕狂,通曉兵法謀略,因爲還與史朝義有一層親戚連襟關係,所以頗受重用。在史朝義的武將體系中,他是等級最高的存在了。

而駱悅,也不過是受孫清節制的一員大將。

孫清站在城樓之上眺望着剛剛安下營寨的孔晟大軍,面帶冷笑之色。率數千殘兵投奔汴州來到駱悅在一旁神色凝重地拱手道:“元帥,江寧郡王孔晟率五萬大軍繞行進攻汴州,與郭子儀的六萬兵馬會合,汴州恐怕危矣,末將建議立即向皇上求援,請洛陽出兵增援汴州!”

孫清斜眼掃了駱悅一眼,心頭略有些鄙夷。他其實有些搞不明白,駱悅爲什麼會敗在區區一個所謂江寧郡王孔晟率領的烏合之衆手上,堂堂一萬范陽鐵騎,被南方一支沒有經歷過戰爭的臨時拼湊起來的隊伍擊潰,還一敗塗地,一直跑到自己的汴州來,真是丟光了范陽軍的顏面。

但想起駱悅的有勇無謀,孫清心裡就冷笑起來,一定是他沒腦子逞匹夫之勇,被孔晟軍鑽了空子,這才吃了敗仗。

實際上,駱悅真不是那種沒腦子的將軍。他粗中有細,有勇有謀,只是他當日被孔晟的神秘威能嚇破了膽,這才率軍潰敗下來。

那一天孔晟的表現真的是太神異太令人恐懼了,即便現在想起來,駱悅還是會感覺毛骨悚然冷汗直流。這已經不是人的勇猛了,而是神魔般的威能,人力豈能抗衡?

孫清淡淡道:“駱將軍,本帥麾下五萬精兵,個個以一當十,驍勇善戰,殺得唐軍聞風喪膽!郭子儀率軍來攻,兩次都被本帥擊潰!即便李唐朝廷這兩支軍隊合二爲一,本帥又有何畏懼?”

“這郭子儀有名無實,連日來,已經被本帥殺得丟盔卸甲不在話下。至於這江寧郡王孔晟,區區黃毛小兒,臨時拼湊起來的江南軍隊,毫無戰力可言,在本帥的大軍面前,就如土雞瓦狗一般!”

孫清傲然道。

駱悅皺了皺眉,猶豫了一下,還是建言道:“大帥,孔晟此人雄才大略、神異非常……”

孫清不耐煩的揮揮手打斷了駱悅的話,冷漠道:“好了,你不要說了,本帥自有主張!駱將軍,本帥知道你在孔晟小兒手下吃了敗仗,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但你是你,本帥是本帥,你且安心在汴州聽命,且看本帥如何調兵遣將,斬殺孔晟爲范陽兒郎報仇雪恨!”

駱悅的臉色漲紅起來,被孫清一番毫不客氣的話羞得半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本是范陽軍中第一勇猛之人,自視比孫清還要高,但如今卻淪爲喪家之犬、敗軍之將,再也不足言勇了。

但想起孔晟神一般的手段和諸多神秘之處,駱悅再次毛骨悚然冷汗直流,他有心再勸勸孫清不可低估輕視孔晟,免得在孔晟手上吃了大虧,但孫清早就不耐煩地拂袖而去,根本不聽他這一套了。

駱悅長嘆一聲,無奈地垂下頭去。

既然孫清一意孤行,他也沒有半點辦法。畢竟孫清是主帥,而他不過是一個敗軍之將,將來還要揹負戰敗損兵折將的重大責任。駱悅此時心頭泛起某種強烈的預感,他覺得孔晟率軍繞行汴州,孫清的末日就要到了。

郭子儀拿不下汴州,不代表孔晟沒有辦法。

第592章 年少肝膽雄(4)第421章 銅鐵合金大炮(4)第619章 美人計、連環套(2)第533章 紅線女(1)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143章 招夫(3)第726章 大唐戰神(7)第74章 驛館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170章 入睢陽第332章 拒楚王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463章 賜婚?(3)第268章 見蘇嫿(3)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171章 水很深第651章 軍變(1)第249章 濟陰郡(2)第55章 劍出鞘(2)第514章 孔晟的手段(2)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172章 南霽雲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422章 銅鐵合金大炮(5)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259章 蘇嫿(1)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304章 本官親自行刑!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710章 真相?第652章 軍變(2)第402章 朱雀門血案(2)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649章 殺威棒(2)第701章 宋母過壽第255章 雪荔(2)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136章 脫身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667章 公審(4)第271章 火中取栗(2)第343章 長安侯(1)第702章 宋母過壽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409章 十王宅(3)第412章 安國寺(3)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536章 紅線女(4)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298章 江湖再見!第579章 賀蘭堡(11)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546章 鳴沙山(3)第243章 政治聯姻(4)第200章 雍丘(3)第300章 絕望的蘇嫿第599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1)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66章 欽差到(2)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84章 脫身(4)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676章 暗流涌動第212章 驅逐(1)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492章 復出(8)第687章 民亂(5)第116章 寧死不屈第578章 賀蘭堡(10)第707章 霸王餐?第445章 抉擇(7)第88章 招徠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659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2)第637章 離京第569章 賀蘭堡(1)第631章 屠寺(2)第668章 公審(5)第574章 賀蘭堡(6)第146章 威力!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588章 上國伐謀(8)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348章 孔府家酒(3)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204章 夏邑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164章 山間三結義
第592章 年少肝膽雄(4)第421章 銅鐵合金大炮(4)第619章 美人計、連環套(2)第533章 紅線女(1)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143章 招夫(3)第726章 大唐戰神(7)第74章 驛館第175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1)第170章 入睢陽第332章 拒楚王第347章 孔府家酒(2)第463章 賜婚?(3)第268章 見蘇嫿(3)第193章 違抗軍令第222章 人滿爲患第171章 水很深第651章 軍變(1)第249章 濟陰郡(2)第55章 劍出鞘(2)第514章 孔晟的手段(2)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172章 南霽雲第334章 皇帝的眼線第422章 銅鐵合金大炮(5)第404章 朱雀門血案(4)第259章 蘇嫿(1)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304章 本官親自行刑!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710章 真相?第652章 軍變(2)第402章 朱雀門血案(2)第358章 最後的決斷第608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5)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78章 神秘地宮(1)第649章 殺威棒(2)第701章 宋母過壽第255章 雪荔(2)第137章 君子不奪人所好第739章 再復洛陽(1)第136章 脫身第323章 英雄本色(2)第667章 公審(4)第271章 火中取栗(2)第343章 長安侯(1)第702章 宋母過壽第561章 凱旋門、會盟碑(4)第409章 十王宅(3)第412章 安國寺(3)第368章 誰和誰的局(4)第536章 紅線女(4)第264章 蘇氏兄妹的分歧第298章 江湖再見!第579章 賀蘭堡(11)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546章 鳴沙山(3)第243章 政治聯姻(4)第200章 雍丘(3)第300章 絕望的蘇嫿第599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1)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66章 欽差到(2)第119章 霸王再世不言勇第150章 “他鄉遇故知”第484章 脫身(4)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310章 明珠有淚(1)第676章 暗流涌動第212章 驅逐(1)第108章 古桑黑店(1)第492章 復出(8)第687章 民亂(5)第116章 寧死不屈第578章 賀蘭堡(10)第707章 霸王餐?第445章 抉擇(7)第88章 招徠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第659章 宋家的面子值多少(2)第637章 離京第569章 賀蘭堡(1)第631章 屠寺(2)第668章 公審(5)第574章 賀蘭堡(6)第146章 威力!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605章 世態炎涼狗跳牆(2)第588章 上國伐謀(8)第766章 改朝換代?(3)第663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3)第18章 請都金陵表(2)第348章 孔府家酒(3)第36章 你真的不懂第204章 夏邑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164章 山間三結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