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2)

皇帝的退位詔書下達,震動長安。

儘管誰都知道皇帝在以退爲進,逼迫孔晟讓出權力,但卻拿皇帝沒有半點辦法。因爲皇帝的退位詔書言辭懇切,甚至可以說是謙卑無比。

他在詔書中窮盡所有華麗的語言來讚美和謳歌孔晟對於大唐的蓋世功績,直言孔晟乃是天神降世英明神武當即皇帝位,這是天下人的衆望所歸云云。

李泌等人面對這份突兀起來的退位詔書,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皇帝的居心誰都清楚,但他來了這麼一出,卻讓人無處接招。

關鍵是皇帝在發佈瞭如此詔書之後,也不管羣臣反應如何,徑自搬離了大明宮,入住了太上皇李亨所在的太極宮。

李泌向杜鴻漸苦笑一聲:“李相,皇上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啊。”

杜鴻漸揮了揮手:“鄭王凱旋迴京,也就是這三兩日間的事情,此事事關重大,我們無法做主,還是等鄭王回來處置吧。來人,命人急報鄭王!”

皇帝的退位詔書一出,各方反應不同。

李唐宗室中人背後議論紛紛,大多數都在抱怨皇帝無事生非。天子皇位,豈能兒戲?就是被架空,也還是皇帝,只要李僖還在皇帝寶座上,那李唐宗室就依然是皇親國戚,享受榮華富貴,若是退位,就相當於是讓李唐宗室退出歷史舞臺啊。

很多人一起找上趙王李系和定王李侗,要求進太極宮面見皇帝,要讓皇帝收回成命,免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皇帝本來就是小孩子鬧情緒,可一旦孔晟準了,那就慘了。

文武大臣方面,主流觀點是皇帝在自取滅亡。不管孔晟出於什麼顧慮不稱帝,哪怕你說他虛僞,反正他還是維持着最後的窗戶紙,可你李僖主動捅破了這一層窗戶紙,逼迫孔晟就範,孔晟豈能吃這一套呢?

孔晟怒極之下,肯定會順勢而爲,即皇帝位。可孔晟當了皇帝,皇帝和太上皇還能有活路嗎?李唐宗室還能有活路嗎?

所以,大多數朝臣都做好了擁立孔晟更上層樓的思想準備。

二日後。

孔晟率軍回京。他在抵達長安城之前,收到了李泌和杜鴻漸的急報,附了李僖的退位詔書。

看到詔書的第一眼,孔晟當着衆將的面沒有半點反應。可進了長安城之後,孔晟在第一時間就召集政務院各大臣及軍務院各主將入鄭王府議事。

孔晟緩緩起身,望着李泌等人淡淡道:“陛下突然下了退位詔書,這事所爲何來?李相,你給孔某說一說緣由。”

李泌愕然,囁嚅半天,半天都沒有擠出半個字。他能怎麼說呢?說皇帝長大了想要掌權了,靠這種手段來逼迫孔晟就範嗎?

郭子儀在一旁笑了笑道:“鄭王,陛下年幼,一時衝動,發佈退位詔書,其實不能當真,不如讓吾等進宮勸陛下收回成命就是。”

郭子儀還是想給李唐宗室留下一線希望。

孔晟忍不住笑了:“郭帥,其實天下人都明白陛下的心思了。陛下如今長大了,不甘心讓孔某把持朝政,想要親自掌權了。這種心思可以理解。陛下以這種手段,一則是試探孔某,二則是逼迫孔某交出權力。”

“這樣,郭帥,你們先進宮勸皇帝一勸,若是皇帝能收回詔命,那是最好不過了。若是皇帝執意不從,那麼,孔某再考慮如此裁處。”

“你們轉告皇帝,孔某貌似把持朝政,但孔某卻大公無私並未利用權力爲孔家謀半點個人之私利,這些年來,我一日不在殫精竭慮,爲大唐強盛而嘔心瀝血。如果孔某想要當皇帝,還能等到今日嗎?請皇帝放開心胸,耐心等待,若是日後皇帝有君臨天下之雄才偉略,孔某自當交出所有權力,不在朝中擔任任何職務,攜全家歸隱山林。”

“郭帥,你與李帥一起與皇帝坦誠相見,勸告一二。若是能收回詔命,是最好。實在不行的話,李相,你們政務院聯名上一道奏表,請皇帝安守皇帝位。”

孔晟的話,郭子儀等人聽了頗爲感慨。因爲這些年他們親眼目睹的是孔晟爲國家和天下的興盛而無私付出,並無半點弄權貪婪之心。郭子儀本心裡相信孔晟並無當皇帝的心思,但顯然皇帝是懷疑的。

郭子儀躬身下去:“請鄭王放心,郭某一定與陛下坦誠相見,勸告陛下收回詔命。”

孔晟笑笑,“這樣最好了。”

可郭子儀還沒有離開鄭王府,烏顯烏解又臉色複雜地送進了皇帝的第二道詔書,還是退位詔書,與第一道如出一轍,不過言辭更謙卑更懇切。皇帝知道孔晟回京,直接讓太監將詔書送抵鄭王府,目的爲何不言而喻了。

就連一向親李唐的郭子儀李光弼和顏真卿等人都面色變得有些古怪,認爲小皇帝太兒戲太過分了。連番咄咄逼人,孔晟就是脾性再好,也經不住這般挑釁啊。

郭子儀嘆息了一聲,將皇帝的詔命雙手捧上:“鄭王,陛下如此堅定,恐怕郭某沒有必要再進宮囉嗦什麼了。”

李光弼嘴角一抽,心道這小皇帝這是要作死啊。孔晟是何等強勢之人,你如此變本加厲逼迫他就範,豈能如意?

顏真卿小心翼翼地觀察着孔晟的臉色,輕輕道:“鄭王,以老夫看來,不如……”

孔晟肅然:“不如什麼?”

顏真卿咬了咬牙:“鄭王重整山河,威震天下,功勳蓋世。既然李唐皇室自願讓出皇位,不如鄭王當仁不讓,當即皇帝位,其實也是衆望所歸天下歸心!”

郭子儀有些震驚地掃了顏真卿一眼。顏真卿是出了名的鐵桿保皇派,他怎麼突然改變了立場,支持孔晟登基稱帝了?顏真卿心裡暗歎一聲,心道老夫這是在救小皇帝的命啊,小皇帝如此咄咄逼人,孔晟焉能不怒。以孔晟如今的威勢,只要他稍稍流露出廢黜皇帝的心思,下面人就什麼都替他幹了。到了那個時候,那就真真是李唐宗室的末日到了。

不如自己出面擁立孔晟爲帝,如此,或許孔晟還能給李唐皇室一條生路。

張巡也躬身一禮,朗聲道:“巡也以爲,鄭王當即皇帝位,以安天下!”

李泌和杜鴻漸對視一眼,知道大勢不可逆轉,當即也雙雙躬身下去:“臣等擁立鄭王爲帝!請鄭王立即皇帝位,安撫天下人之心!”

作爲有眼光有作爲有才幹的政治家,李泌和杜鴻漸深知孔晟推行的政改符合國家利益,是強盛天下之根基所在,而且,經過了四年的運轉,泱泱大中華帝國已經崛起,用不了十年,大唐國力必然超越貞觀和開元,造就輝煌盛世。

而作爲這套體系的主導者,如果孔晟不爲帝,恐怕換了其他的皇帝,必將推倒重來。

孔晟爲帝,符合國家利益,也符合天下人的利益。

孔晟環視衆人,忍不住輕笑一聲:“爾等這是要做什麼?非要讓孔晟篡了李唐的天下嗎?說實話,孔某根本沒有當皇帝的心思,你們無須多言,我說過不稱帝就是不稱帝,既然我們的皇帝陛下還是信不過孔某——”

孔晟的聲音陡然間變得冷酷起來:“李相,傳政務院令,明日舉行大朝會,孔某將在朝會之上給皇帝陛下一個交代!”

說完,孔晟拂袖而去。

長安城的氣氛頓時因爲孔晟返京而變得緊張起來。而小皇帝的接連兩道退位詔書更是讓很多有心人暗自揣摩,判斷着未來朝廷的政治走向。

孔晟回到王府內院,紀國幾個人就圍攏了上來。孔晟抱起紀國生的兒子孔令然笑吟吟地逗弄着,他現在有五個孩子,紀國生的兒子已經三歲,蘇嫿生的兒子已經兩歲,骨雲的女兒也兩歲,鳳陽郡主李萱的兒子一歲半,寧國公主的女兒剛滿足月。只有聶初塵和楊雪若,至今沒有生育。

孔晟爲紀國和自己的兒子取名爲孔令南,蘇嫿的兒子取名爲孔令北,骨雲的女兒取名爲孔雲,鳳陽郡主李萱的兒子取名爲孔令東,很顯然,如果接下來他還會有兒子,必須要叫孔令西了,而寧國的女兒,他已經想好了名字:孔寧。

紀國顯然有些心不在焉,她從孔晟手裡接過自己的兒子,牽着孔令南的小手憂心忡忡道:“孔郎,十四弟又下了一道退位詔書?”

孔晟笑了笑:“沒錯。皇帝聽說我回來了,這馬不停蹄就又送了一道詔書過來,直接送到了咱們府上,看起來,似乎皇帝是鐵了心要把帝位讓出來喲。”

紀國跺了跺腳:“孔郎,十四弟年紀幼小,少不更事,你莫要跟他一般見識。其實,既然他不願意再當皇帝,那就不要勉強他了,不如你登基稱帝吧,也是衆望所歸。只是我想問問你,你登基稱帝之後,父皇和十四弟你將如何安置?”

孔晟沉默了下去。良久,他才擡頭望着紀國淡淡道:“紀國,連你都認爲我能當皇帝,就難怪皇帝心裡不安穩了。既然你們都認爲我必須要登基稱帝,那麼我就試試?”

孔晟聳了聳肩,突然變得半開玩笑起來:“我如果當了皇帝,你們幾個可都是皇后皇妃了,不過,你們說我該冊封誰爲皇后呢?”

寧國幾個人本來沒有仔細聽,突然聽兩人扯到這個話題,雖然帶有開玩笑的性質,卻還是一個個都側耳傾聽起來,面上都掛着笑容,實際上心裡都有些發緊。

作爲鄭王府的王妃,她們現在沒有前後順序,更沒有高低貴賤。但若是孔晟當了皇帝,這就不同了,皇后和皇妃就不可同日而語。她們感情甚篤,卻也看重個人的利益。這幾乎是下意識的。

孔晟觀察着她們的神色變化,心裡暗歎一聲,心道不要說旁人了,就是你們幾個,在面對皇權的時候,都難以保持平靜!

我要真當了皇帝,這後院之中就不可能繼續這麼平靜和溫情脈脈了。而我的這些個子女後代,未來也必將爲了一個所謂的皇帝寶座而骨肉相殘啊。

第573章 賀蘭堡(5)第583章 上國伐謀(3)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154章 見虢王(4)第443章 抉擇(5)第143章 招夫(3)第737章 炮打洛陽(1)第315章 元音神尼第720章 唐州(3)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92章 染血的陌刀(3)第439章 抉擇(1)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311章 明珠有淚(2)第171章 水很深第666章 公審(3)第389章 東宮(2)第132章 車門山(3)第398章 太上皇還朝(2)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173章 話鋒如刀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247章 美人計(4)第11章 望江樓(5)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395章 冷酷無情(6)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672章 寒門崛起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163章 雷霆進第337章 惴惴不安的皇帝第632章 屠寺(3)第756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8)第285章 大唐萬歲!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207章 不滿第389章 東宮(2)第547章 靈武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527章 降服神鵰(3)第721章 大唐戰神(2)第620章 美人計、連環套(3)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437章 宮變(6)第17章 請都金陵表(1)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508章 光明使(4)第192章 楊朝宗第53章 垂涎三尺第720章 唐州(3)第546章 鳴沙山(3)第601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3)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126章 鬥嘴第70章 心跡和心機(1)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336章 膽子太大?第666章 公審(3)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430章 遣婚使(4)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772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3)第674章 江寧大學堂(1)第483章 脫身(4)第86章 避雪向吳亭(5)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699章 對峙第556章 靈武(11)第458章 大清洗(4)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652章 軍變(2)第339章 大朝會,大幕揭(2)第587章 上國伐謀(7)第730章 兵臨城下(4)第543章 雍州(2)第184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274章 火中取栗(5)第747章 叛亂平(4)第227章 奇襲睢陽渠(2)第49章 紅顏鑄劍第60章 激烈衝突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225章 嫌隙(2)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391章 冷酷無情(2)第306章 取洛陽!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538章 紅線女(6)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
第573章 賀蘭堡(5)第583章 上國伐謀(3)第242章 政治聯姻(3)第154章 見虢王(4)第443章 抉擇(5)第143章 招夫(3)第737章 炮打洛陽(1)第315章 元音神尼第720章 唐州(3)第261章 高夫人逼婚(1)第92章 染血的陌刀(3)第439章 抉擇(1)第738章 炮打洛陽(2)第311章 明珠有淚(2)第171章 水很深第666章 公審(3)第389章 東宮(2)第132章 車門山(3)第398章 太上皇還朝(2)第356章 長安紙貴(5)第173章 話鋒如刀第531章 權衡利弊第247章 美人計(4)第11章 望江樓(5)第426章 銅鐵合金大炮(9)第680章 隔岸觀火?第395章 冷酷無情(6)第681章 坐山觀虎鬥?第226章 奇襲睢陽渠(1)第672章 寒門崛起第61章 監房夜談(1)第37章 螻蟻的尊嚴第163章 雷霆進第337章 惴惴不安的皇帝第632章 屠寺(3)第756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8)第285章 大唐萬歲!第374章 誰是最後的贏家(4)第207章 不滿第389章 東宮(2)第547章 靈武第240章 政治聯姻(1)第562章 凱旋門、會盟碑(5)第527章 降服神鵰(3)第721章 大唐戰神(2)第620章 美人計、連環套(3)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437章 宮變(6)第17章 請都金陵表(1)第314章 明珠有淚(5)第508章 光明使(4)第192章 楊朝宗第53章 垂涎三尺第720章 唐州(3)第546章 鳴沙山(3)第601章 離京之風波再起(3)第176章 白馬亮甲動睢陽(2)第126章 鬥嘴第70章 心跡和心機(1)第115章 生死關頭見真情(2)第273章 火中取栗(4)第336章 膽子太大?第666章 公審(3)第211章 野戰乾糧的發明第430章 遣婚使(4)第559章 凱旋門、會盟碑(2)第772章 吾爲長劍鎮山河(3)第674章 江寧大學堂(1)第483章 脫身(4)第86章 避雪向吳亭(5)第479章 神秘地宮(2)第615章 相見不如不見(3)第160章 霸王不言勇,少年自稱雄(3)第166章 一語成讖第699章 對峙第556章 靈武(11)第458章 大清洗(4)第560章 凱旋門、會盟碑(3)第662章 江寧鐵騎、神龍衛(2)第82章 避雪向吳亭(1)第652章 軍變(2)第339章 大朝會,大幕揭(2)第587章 上國伐謀(7)第730章 兵臨城下(4)第543章 雍州(2)第184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274章 火中取栗(5)第747章 叛亂平(4)第227章 奇襲睢陽渠(2)第49章 紅顏鑄劍第60章 激烈衝突第753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5)第225章 嫌隙(2)第276章 血濺鴛鴦樓(2)第391章 冷酷無情(2)第306章 取洛陽!第510章 “神鵰俠侶”(2)第538章 紅線女(6)第9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