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6 羣衆基礎

這些圓木被釘子釘在一起或者藤條捆紮成一個木排,然後用幾個高出地面的木樁支撐着,形成吊腳樓的基礎,這些吊腳樓的屋頂大多數是用茅草編織而成,徐志站在丹陽號上展眼望去,整個泗水城其實就是由一圈土牆和一片高出地面的窩棚組成的,所以徐志他們頓時就明白了,想在這裡賣澳洲貨,好像有點不合時宜……

關於泗水華人現狀的報告立刻用電報傳回中興島,並且在家裡引起一陣熱烈的議論----本來在大夥的眼裡,泗水的華人與其他地方的華人沒有什麼區別,無非都是一些早年移居海外的生意人、匠人和讀書人,這些華人在當地早已紮根,整體富裕且事業有成,對於中興島的工業部門來講,這樣的華人羣體對澳洲貨的銷售生意是很有幫助的,也是澳洲十分樂見的生意夥伴。

然而這種情況也出現了另外一個意外的好處——目前,澳洲最根本的需要是勞動力人口,而華人是最合適不過的勞動力人口了,但現實情況是,跟各地華商一起做生意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想讓這些華人移民來澳洲創業,那就千難萬難了,畢竟人家在當地已經有家有業有社會基礎了,甚至早已經融入當地社會。

事到如今,整個穿越羣體早就有共識,工業規模發展到這個程度了,生意也做到這份上了,制約澳洲發展的瓶頸就是人才和勞動力!

於是參議院裡的不少實業界大佬開始垂涎起這些華人勞動力起來,就像曙光機器公司的駱老闆評價的那樣,華人這個羣體,尤其是像處於泗水這個階段的華人羣體,他們和他們不僅貧窮,還處境艱難,因此招募這些人到我們這裡,要比其它地方的華人容易……

“……相對而言,是這個世界最勤勞、最聰明、也是最有文化的……勞動力,無論從培訓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來講,這個時代的華人是最優秀的,泗水華人我們必須要得到,決不能像舊世界那樣,讓這個羣體成爲荷蘭人的附屬!”

以上就是紅樓裡工業界大佬們迅速達成的共識。

顯然關於華人羣體的這一特點,荷蘭人是最先意識到的,因此纔有荷蘭人對華人移民的扶持和優待。

在舊世界的歷史上,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物質方面,荷蘭人不僅意識到華人作爲勞動力的優勢,還意識到華人作爲荷蘭人統治南洋的“羣衆基礎”的重大戰略意義,荷蘭人正是通過大規模的華人移民,最終達到了既壓制土著,又發展經濟的戰略目標。

這使得荷蘭人在南洋的統治越來越穩固,也是荷蘭人在南洋地區持續了近百年的基本國策。

當然了,荷蘭人的這個基本國策執行起來,其後遺症也是相當嚴重的,由於荷蘭人確實成功地讓華人成爲自己的同盟者,使得當地土著與華人的關係並不十分融洽,而華人本身除了做生意發家致富外,其實也不善於、甚至不願意搞政治,這造成後世西方殖民者離開南洋後,土著人掌握了政權。

於是各種歷史積怨終於爆發,這是南洋地區的土著們總是對華人壓制甚至反華排華的歷史根源之一……

如今,荷蘭人都能意識到華人移民的戰略意義,作爲掌握着豐富歷史經驗的穿越者們當然更能意識到,早在中興島建立第三歸化營的時候,大夥就意識到了一件今後將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澳洲的人口結構問題。

不少人在各種場合----包括火塘俱樂部的大小討論會上說,如果我們這地方沒有漢人人口來填充的話,那麼澳洲聯邦最終會變成一個以黑人和土著居民甚至白種人爲主導的國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紫霞島的情況還好一點,但經過幾次高峰移民潮後,來自蘇祿的漢人移民也幾乎沒有了。

再看看新安城和中興島,兩地的歸化營裡已經有總數達到五千人的“貿易勞動力”,其中八成是黑人,而且還在以每年一千人的速度增加,而穿越者們最重視的華人少年和兒童移民,這幾年平均每年只有九百多人。

儘管穿越者們裡面沒有種族歧視主義者,但這樣的人口結構確實讓大夥高興不起來----更何況非漢語移民的交流培訓成本非常的高,而且效果很不理想。

事實上,無論在工廠公司政府部門還是在軍隊裡,現在全部都是竹園或者向日葵學校裡的少年在擔綱管理和技術的重要崗位,畢竟這些地方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官方文字是漢字,但後果卻是人才奇缺,如今中興島上各行各業都在喊人手不夠,不少人甚至要求在新安城的魏宏把歸化營裡的其他非漢人的小孩子----包括土著和黑人孩子----全部送到中興島進入竹園向日葵學習培養……

想當初,朱北國提出的干涉並制止西班牙人對馬尼拉華人屠殺的議案之所以能在聯邦參議院裡獲得多數通過,是因爲當時確實有不少人認爲,這樣做有可能讓當地華人有一部分能移民中興島,雖然很多人清醒地指出,這種想法有點一廂情願,畢竟馬尼拉華人早先雖然經歷了幾次屠殺,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馬尼拉的華人也在當地紮下了根,但是我們如果成功地阻止了屠殺發生,挽救了華人的性命,那麼當地華人就會有移民澳洲的可能性,於是這件事就值得去做,哪怕付出一些代價也是值得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夥對未來澳洲的人口結構的問題還是有一些焦慮的。

徐志關於泗水華人的報告之所以引發熱烈討論,顯然也正是因爲報告裡明確指出泗水華人目前的處境跟我們以前的想象大不一樣,這是一羣草創時期的華人,他們和她們需要一個靠山,也渴望一個靠山,如果沒有我們,那麼這些背井離鄉的華人將毫不猶豫地投入到荷蘭人的懷抱裡……

因此中興島方面很快形成了一個共識:既然我們想當泗水華人的靠山,那麼就要拿出實際行動出來,目前那裡目前至少有四萬華人----以兩廣江浙人居多,北方漢人也有相當數量,這些漢人需要各種物資,而且當地華人也隨着這幾年跟當地土著交往得逐漸深入,慢慢建立起了幾個通往爪哇內陸的馱運商隊,當地土著用各種土特產跟漢人們進行貿易,這其中當然有中興島工業大佬們需要的物資。

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982 吐了945 接踵而來的生意597 世道好像變了1142 蘇祿船隊1283 朱博士的補充997 餘總裁的財務報告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1318 舉債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751 秒滅607 “魔鬼船”又來了1389 援軍出發1234 滿城1106 學校167 玻璃和白糖的價格724 來自紅樓的大力支援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036 移民們的東家72 武器援助419 自由之上,再無價值214 勘探、墾荒、修鐵路394 警告旗992 民事611 駱老闆的來電1263 租借法案1239 時間差1159 結案890 孫老的“私事”1395 高爆彈875 新船和武器574 土著和外來戶1139 可以找西班牙人的茬618 新安城外的治安戰460 關於菸草工業的討論546 荷蘭燧發槍1270 移民合作備忘錄975 東城1213 我們需要原材料808 墾荒的熱情347 鏡河1147 覆蓋式炮擊45 莫爲浮雲遮望眼691 妹子、船、水手和移民899 拒絕文明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44 女士們的秘密話題340 北上基金會545 樂地百貨的生意2 虎丘論壇的女神1168 鄭家的“忠心”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704 果然還是與衆不同513 仁慈堂532 對峙534 勇敢的前提是安全689 二公子被氣笑了1283 朱博士的補充884 金澳元866 造船1027 發電機行動933 都各自照顧好自己的生意320 應該拯救誰?334 糖價1005 食堂裡的議論351 關於這個時代的妹子598 來自驕傲號的電報449 河口見聞523 瞞天過海1409 喜事182 燒荒要燒徹底726 哥仨的分工1179 另外一個世界334 糖價1083 審美的差距太大73 柯爾特蟒蛇662 南天義寨1382 喜當爹443 語驚四座230 勞累後的思想變化520 官府和士紳們不喜歡的事物1230 關於阿瓦城733 厲害的臼炮471 探視289 登陸219 狗糧餵飽1164 見見歷史之謎中的人物1314 信心1149 發泄1203 發生在碼頭上的那些事情183 工業佈局1253 民族的熔爐328 老王的農活令人疲憊206 霧霾29 一家三口1152 落入俗套的情節1179 另外一個世界892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419 自由之上,再無價值218聽李哥講古595 勝利屬於我們
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982 吐了945 接踵而來的生意597 世道好像變了1142 蘇祿船隊1283 朱博士的補充997 餘總裁的財務報告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1318 舉債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嗎?751 秒滅607 “魔鬼船”又來了1389 援軍出發1234 滿城1106 學校167 玻璃和白糖的價格724 來自紅樓的大力支援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036 移民們的東家72 武器援助419 自由之上,再無價值214 勘探、墾荒、修鐵路394 警告旗992 民事611 駱老闆的來電1263 租借法案1239 時間差1159 結案890 孫老的“私事”1395 高爆彈875 新船和武器574 土著和外來戶1139 可以找西班牙人的茬618 新安城外的治安戰460 關於菸草工業的討論546 荷蘭燧發槍1270 移民合作備忘錄975 東城1213 我們需要原材料808 墾荒的熱情347 鏡河1147 覆蓋式炮擊45 莫爲浮雲遮望眼691 妹子、船、水手和移民899 拒絕文明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44 女士們的秘密話題340 北上基金會545 樂地百貨的生意2 虎丘論壇的女神1168 鄭家的“忠心”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704 果然還是與衆不同513 仁慈堂532 對峙534 勇敢的前提是安全689 二公子被氣笑了1283 朱博士的補充884 金澳元866 造船1027 發電機行動933 都各自照顧好自己的生意320 應該拯救誰?334 糖價1005 食堂裡的議論351 關於這個時代的妹子598 來自驕傲號的電報449 河口見聞523 瞞天過海1409 喜事182 燒荒要燒徹底726 哥仨的分工1179 另外一個世界334 糖價1083 審美的差距太大73 柯爾特蟒蛇662 南天義寨1382 喜當爹443 語驚四座230 勞累後的思想變化520 官府和士紳們不喜歡的事物1230 關於阿瓦城733 厲害的臼炮471 探視289 登陸219 狗糧餵飽1164 見見歷史之謎中的人物1314 信心1149 發泄1203 發生在碼頭上的那些事情183 工業佈局1253 民族的熔爐328 老王的農活令人疲憊206 霧霾29 一家三口1152 落入俗套的情節1179 另外一個世界892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419 自由之上,再無價值218聽李哥講古595 勝利屬於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