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 關於新國王

“阿瓦里有不少漢人,大多數都是生意人和賣力氣的苦力,生意人中真正做着大一點生意的寥寥可數,大多數都是以小商小販爲主。

大概是與滇地的地理位置比較接近的原因吧,這裡的漢人講雲南官話者很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漢人們基本都是大明服飾,除了來自內陸的少量漢人駝商外,剃髮易服成滿洲服飾的漢人少之又少。

而且,對於那些剃髮易服漢人們而言,這樣做也是爲了經商方便,因爲他們經常要去保山甚至昆明城做生意,不得不如此,並非心向新朝”

朱北國在報告裡還進一步提出:

“本人認爲,這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個條件,這些漢人很有可能願意成爲我們進軍的嚮導,因此我們的軍隊在打進阿瓦城後,一定要注意保護當地漢人的利益……

以下是關於阿瓦城軍力的報告:

“阿瓦城裡的城牆四角設有軍營,目測人數不詳,經過多方探聽,大約有兩千多人,另外,在城外附近地區還有兩千多人,這大概就是阿瓦城的主要保衛力量了。

關於軍隊的數量,我們已經多方應證過,除了與當地人打聽外,還包括與當地糧商和布商的貿易溝通,我們船上的印度印花布很受當地人喜愛,我在跟當地做布匹生意的商人聊生意時,談到了軍服的布匹數量,由此推斷而來。

爲了進一步確認,我們明天還將進一步探聽……”。

隨後,朱北國的報告內容轉到了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方面,他在電報裡說:

“……這個時代是緬甸的世俗政權分裂時期,南有勃固王國,北有東籲王國,以及十幾個分別依附於這兩個區域性強國的小國和部落。

阿瓦城是東籲王國最大的城市,不僅是這個北方的強國的首都,還是整個北緬地區最大內河貿易港口和經濟中心。

當然了,若城市的論經濟實力,僅從一個觀光客的角度上看,也能判斷出,阿瓦城是遠遜色於勃固和沙廉的,這裡的市面繁榮程度完全不能跟上述兩個近海城市相比。

但是,若判斷其陸地上的軍事實力,本人感覺,比南部的勃固王國要強一些,而且這個國家的軍人顯然比南方國家要多,武器裝備也要好一些,至少要整齊一些。

當然了,這些國家的軍事裝備仍然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軍隊裡只有極少量的火繩槍,架在阿瓦城頭的青銅大炮——勉強算是大炮吧,從口徑上看,放在大明內陸,只能算是大一些的火銃,射程沒有多遠,不過這些青銅炮數量很多,僅本人目測推斷,城牆上不下百門,這對我們而言也算是一筆財富,這些青銅炮打仗不行,但在我們手裡很有用,小安子的有色金屬冶煉廠很快又有現成的原料了。

所以僅從武器裝備上看,這也怪不得他們既打不過李定國,又打不過吳三桂……

這個國家最近剛剛換了國王——根據當地市民的說法,新國王登上王位的手段貌似不是很光彩,國人傳說,國王是殺了自己的親哥哥才當上國王的,從後世歷史記載上看,這確實是歷史事實。

然而阿瓦城裡的臣民們好像對此事並不是很介意。

首先是新國王在整個登基過程中並沒有大開殺戒,也沒有過多的干擾到臣民們的生活。

新國王表面上延續了舊國王的擴張性政策,大肆整備軍力,給士兵的待遇提高了不少,然而對北方的軍事行動實際上卻停止了——對於軍人而言,既拿了實惠還不用承擔征伐的傷亡風險,因此新國王得到整個王國的軍人們從上到下的一致擁戴,不管怎樣,目前,臣民還是認爲新國王確實好過舊國王——除了商人和僧侶們。

原因是最近新國王改變了徵集戰爭物資的方式,比如把加徵的田畝稅和人頭稅稍微降低了一些,轉而對寺廟和商旅課比以前更重的稅,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新國王的政策確實好得很,對於最近四處出擊收刮寺廟的士兵們和在碼頭上收稅的碼頭官員的眼裡,新國王簡直就是個英明的君主,因爲如果國王想要徵收一兩銀子,這些軍人和稅收官就敢從徵收對象那裡收到五兩銀子。

總之,新國王在搞重農抑商的政策,並帶有一些殺富濟貧的色彩。

再說一說該地區最大的地緣政治——關於@大@清和大明之間的戰爭。

緬甸作爲經常向天朝上國納貢的附屬國,這裡的老百姓都知道,北邊的那個叫大清的巨無霸強鄰,如今已經打敗了大明,北部算是安定下來了。

然而,最近有一位叫平西王吳三桂的將軍,帶着他的鐵騎橫掃了東籲國的北部,於是自家軍隊一路避讓,讓原本附屬於東籲國的幾個北方部落又被大清的平西王控制了。

如今,新國王打算向那個叫大清的新朝廷稱臣納貢,至於那位幾年前逃難至此的舊朝皇帝,如今已經被軟禁了,他和他的皇后就住在江對岸的那片臨時搭建的茅草屋裡,日子不是很好過,因爲只有寺廟的供給,而且“護衛皇帝”的緬兵軍官小頭目居然可以闖進去強搶大皇帝身邊的宮女們做老婆……

坊間盛傳,新國王已經決定把那個舊朝皇帝、皇太后、皇后和皇子們送給平西王吳將軍,以此作投名狀向新朝表忠心。

當然了,事情也不是沒有變數,當地人盛傳,如今那位強悍的吳大將軍雖然把舊朝皇帝留在雲南的軍隊打敗了,目前舊皇帝的軍隊只能龜縮在深山老林裡苟延殘喘,然而根據來自東面的馬幫商人說,大明晉王李定國的數萬人馬一直在做突襲阿瓦城救出大皇帝的準備。

根據我們掌握的歷史資料,這件事除了軍隊數量誇張了一些外,其他的都是歷史事實。

根據舊世界的歷史記載,此時的李定國就駐守在阿瓦城東面景棟一帶,目前距離阿瓦城大約八九百里地。

不過,阿瓦的市民們認爲,對比而言,那位大清的吳三桂將軍貌似佔有一些優勢,且不說他的軍隊戰鬥力強悍,平西王本人已經親自帶兵進入了北緬,關鍵是距離阿瓦城已經不太遠了,畢竟晉王的大軍距離阿瓦城太遠,而且沒有水路的便利,由此看來,北邊那位會比東邊那位先期抵達阿瓦城下。

最近坊間傳言,多則兩個月,少則一個月,平西王的關寧鐵騎就會兵臨阿瓦城下,所以這次那位舊朝的大皇帝怕是難逃敵手了。

市民們在聊到新國王對當前局面的的應對方法時說,儘管王國的軍隊從來沒有跟平西王的軍隊交過手,但阿瓦城裡的所有人,從國王、大臣、軍官、士兵到市井百姓都一致認爲,國王陛下的軍隊是絕對打不過那位平西王的。

272 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9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1116 再次遠航588 紅樓方面的支持940 蟲羣和韭菜?593 中西合璧的典範533 炮擊西炮臺574 土著和外來戶845 來自澳門的妹子1001 貨幣的精髓161 地溝油?371 納入我們的貿易體系922 聽君一席話,白讀十年書495 門戶開放主義的創始人815 叢林法則的精髓所在578 木牆442 勞動力分配問題839 扎啤334 糖價荒海平波紀第二卷之 莽原 1406 一六二九757 對三艘帆船的魔改434 理解不能654 新世界三大工業巨頭的誕生76 家庭倫理劇125 有機會截胡陳圓圓嗎?20 真相8 進入光門724 來自紅樓的大力支援560 餐桌上的靈感改變世界510 掃街購物814 歐庫西條約294 我不是變態718 自由射擊!741 紫霞島農牧業開發計劃626 苗字9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134 朱哥考據的丫鬟價格522 落袋爲安712 黃神仙965 自信的小韓774 東山島1353 炮擊363 再度啓航1387 晉王告急703 新三書六禮468 水壩工程1216 電臺869 曙光一型蒸汽機車531 坐山觀虎鬥的荷蘭人666 陳典的生意1035 幫扶移民227 農時不等人1257 軍事冒險?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987 難得一聚1376 碰撞689 二公子被氣笑了403 照會1295 春申251 航海先從搬磚開始208 提神的金子銀子1247 歷史的記憶1363 華麗旅行684 名利雙收1065 時運命數982 吐了359 獻祭566 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19 重生931 肥水不流外人田332 澳洲三白704 果然還是與衆不同6 招募志願者570 彈☆藥☆廠1249 神父的回憶1096 擺脫奴隸身份的捷徑43 肥水不流外人田454 三生三世修來的福分460 關於菸草工業的討論392 霍洛港外1221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1226 僧王來了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113 問題的關鍵:勞動力1087 社會層級的女性審美差異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1364 市民糾察隊542 紅碼頭的變化93 接受現實321 太平盛世673 趕鴨子上架270 聽朱博士講述大明的那點事31 姊妹303 防疫檢疫428 拉得一手好仇恨1195 未來的船長1248 陰謀論1393 火借風勢783 可喜可賀
272 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9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1116 再次遠航588 紅樓方面的支持940 蟲羣和韭菜?593 中西合璧的典範533 炮擊西炮臺574 土著和外來戶845 來自澳門的妹子1001 貨幣的精髓161 地溝油?371 納入我們的貿易體系922 聽君一席話,白讀十年書495 門戶開放主義的創始人815 叢林法則的精髓所在578 木牆442 勞動力分配問題839 扎啤334 糖價荒海平波紀第二卷之 莽原 1406 一六二九757 對三艘帆船的魔改434 理解不能654 新世界三大工業巨頭的誕生76 家庭倫理劇125 有機會截胡陳圓圓嗎?20 真相8 進入光門724 來自紅樓的大力支援560 餐桌上的靈感改變世界510 掃街購物814 歐庫西條約294 我不是變態718 自由射擊!741 紫霞島農牧業開發計劃626 苗字9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134 朱哥考據的丫鬟價格522 落袋爲安712 黃神仙965 自信的小韓774 東山島1353 炮擊363 再度啓航1387 晉王告急703 新三書六禮468 水壩工程1216 電臺869 曙光一型蒸汽機車531 坐山觀虎鬥的荷蘭人666 陳典的生意1035 幫扶移民227 農時不等人1257 軍事冒險?910 得不到的纔是最渴望的987 難得一聚1376 碰撞689 二公子被氣笑了403 照會1295 春申251 航海先從搬磚開始208 提神的金子銀子1247 歷史的記憶1363 華麗旅行684 名利雙收1065 時運命數982 吐了359 獻祭566 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19 重生931 肥水不流外人田332 澳洲三白704 果然還是與衆不同6 招募志願者570 彈☆藥☆廠1249 神父的回憶1096 擺脫奴隸身份的捷徑43 肥水不流外人田454 三生三世修來的福分460 關於菸草工業的討論392 霍洛港外1221 不得不面對的現實1226 僧王來了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113 問題的關鍵:勞動力1087 社會層級的女性審美差異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1364 市民糾察隊542 紅碼頭的變化93 接受現實321 太平盛世673 趕鴨子上架270 聽朱博士講述大明的那點事31 姊妹303 防疫檢疫428 拉得一手好仇恨1195 未來的船長1248 陰謀論1393 火借風勢783 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