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關於澳洲人的“對等”

以此同時,澳門城周邊的石灰窯生意好得出奇,因爲澳門市民在昨晚看見了教士們如何用石灰水撒掃庭院,如何用石灰去填埋糞坑和陰溝。

於是市民們出於對瘟疫的恐懼,加上這也是傳說中的代神醫的吩咐,不少市民也開始效仿這一做法。

結果在隨後的那些日子裡,澳門城裡幾乎到處都充斥着燒生石灰的氣味,市民們走在街上,腳底下都踩着石灰,人們甚至時不時地從一些洞開的大門口外窺見一片白皚皚的庭院,大大小小的水溝裡時不時的排會出一縷白色的石灰水,大街兩邊的明渠水道也流淌着灰白色的石灰水,總之,目前整個澳門城幾乎被石灰給覆蓋了一遍,就連總督府也不例外。

就在全城的鐘聲齊響的時刻,布加諾總督正從家中往孤兒院趕,一路上他的秘書和黑人管家已經喋喋不休了一路,都是關於澳洲人如何用神奇的方法消滅了瘟疫的事情。

其實總督大人已經在出發前就做了兩個重大決定,一是立刻給予澳洲人和澳洲貨物“最優惠稅收”待遇,力爭讓澳洲人把澳門作爲面向大陸的原料與成品的採購中心。二是給予在澳門那四家參與了這次貿易的華商“國民待遇”,也就是說,將給予與葡萄牙商人平等的貿易地位。

雖然要實現這兩個決定,還要說服市議會的議員們,但布加諾總督認爲問題不大,因爲那四家實力強大的華商本來就跟市議會的紳士們有着複雜深厚的人脈關係。

顯然,這兩個決定的背後其實有着重大的貿易利益,通過這兩天的交流,總督大人已經瞭解到,澳洲人十分需要大陸的礦產和各種原材料,而澳門作爲與清廷關係不錯的“柔遠之夷”,恰恰有充分的條件成爲這個中轉集散中心。

雖然這裡面到底有多少商機和多大的前程目前誰也說不清楚,但從澳洲人的“豪富”和葡萄牙商人們反饋回來的採購量看,僅僅是當前的買賣生意,哪怕是“最優惠稅收”,也至少能讓今年澳門總督府的稅收絕對值增加三成!

當然了,以上這兩點也是孫老後來在市議會大廳裡與總督當面交涉過的事情,而且澳洲人很公平地提出,“最優惠稅收”是雙向的,表示一旦澳門港減少雙方的貿易壁壘,給予澳洲聯邦在貿易方面的優惠,那麼葡萄牙商人在澳洲聯邦控制下的所有港口也將享受對等的待遇。

此時無論是布加諾總督還是皮蒙特,都注意到澳洲人從孫議長、艦隊司令顧晉,到他們的貿易代表們,都一直在強調“對等”兩字。

顯然,這已經明確地表述出,澳洲人自己港口的對外開放程度,取決於對方港口的開放程度。

同時,兩位總督也注意到,每當澳洲人說,將“對等地給予葡萄牙商人貿易稅收優惠和非關稅壁壘減免”的時候,並沒有提及葡萄牙東印度公司,而只是籠統地說:

“給予葡萄牙籍商人對等優惠和便利……”

顯然,這個說法讓總督和澳門的議員們有些緊張。

因爲,這意味着那些數量巨大的、如散兵遊勇般活躍在南洋的各種小海貿公司、甚至是個人商販,最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跑到澳洲人那裡做生意。

要知道澳洲人手裡有珍奇的澳洲貨,因此可以預計的是,隨着澳洲人的名聲鵲起,將有越來越多的海商會自發地跑到澳洲人那裡,成爲人家的貿易伙伴。

顯然,這是因爲只有在澳洲人的港口,他們纔不會被各種歧視性的稅收和貿易壁壘所限制,而這些葡籍的的客戶們,原本只能在葡萄牙東印度公司的羽翼籠罩下生存,在澳洲人出現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外國港口願意庇護他們。

對於這些海商而言,只要簡單地進行一番利弊權衡,就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澳洲人的懷抱,而在過去,東印度公司一家獨大,哪怕葡印公司對他們有更多的盤剝,這些商人也必須忍受。

而且,澳洲人早就明確說明了的,這個待遇不僅僅只給葡萄牙商人,二十針對全世界然後一個國家的商人!

是的,澳洲聯邦的孫議長已經在市議會發表了他們的宣言,顯然這個宣言不僅僅是說給葡萄牙人聽的,而是對這個世界發出的聲音。

由此,布加諾總督完全可以合理腦補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當孫老的演講結束後,潛伏在澳門城裡的各國情報員們,肯定會千方百計地拿到演講文本,大約一個月後,這些翻譯文本可能就會出現在巴達維亞荷印公司的總部,可能就會出現在馬尼拉總督府的案頭,然後在隨後的幾個月裡,可能會被送到印度次大陸的各國東印度公司總部。

其它的就不說了,如果澳洲人也讓荷蘭人接受這種“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理念的話,荷蘭人必然會成爲澳洲人的盟友。

顯然,這不是沒有可能的,因爲這幫來自尼德蘭底地的、唯利是圖的商販們,這幫異教徒,他們的眼裡只有生意!

好吧,如果真的是那樣,在不久的將來,整個南洋地區的貿易格局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嗯,自從澳洲人出現後,情況好像發生了某種變化,敏銳的總督和議員們都隱隱約約地覺得,這種變化可能是顛覆性的,那麼,這個世界將何去何從呢?大概只有上帝知道……

不得不說,對這些形勢變化想得最多、最深遠的是澳門總督布加諾總督,因爲他的澳門港突然多出來了一個競爭同胞對手——帝汶。

他知道那位流亡總督皮蒙特肯定跟澳洲人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好吧,爲了能收復那個屬於葡萄牙人的、富饒的南洋貿易據點,皮蒙特的這個做法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也很擔心,這樣會讓澳洲人的貿易重點從此轉移到帝汶島,從而使得澳門港可能漸漸地失去傳統的主導地位。

儘管澳門是所有歐洲國家唯一的在遠東大陸的貿易據點,但是澳洲人顯然有一個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好像只對城裡的那些親大明的華商羣體感興趣,而且他也從各方渠道瞭解到,澳洲人裡確實有一大羣人很不喜歡北方那個韃靼王子的朝廷。

這已經不是傳聞了,而是真實的存在。

特別是當孫老他們多次向他主動打聽起內陸大明朝廷的現狀時,布加諾總督就明顯地看得出來,這羣澳洲人對那位流亡到內陸西部羣山裡的、目前渺無音訊的大明皇帝充滿着同情。

因此,他必須採取某些主動行動來鞏固澳門與澳洲人的關係。

現在,瘟疫的事情已經解決,總督認爲應該跟議員們認真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他要給予那些親大明的華商羣體公平對等的地位,他打算跟仍然活躍在兩廣一帶,特別是廣西沿海一帶的大明總兵和遊擊將軍們取得聯繫。

當然了,他還要投其所好,繼續維持與大清官員的利益鏈,以便能夠順利獲得澳洲人感興趣的各種物資,要知道,這些物資中有許多是禁止外運的,不過布加諾總督有辦法得到這些物資。

他相信,市議會裡的這些議員也一定會同意他的做法。

235 爆炸性消息279 從國名發散出去的議論738 仙人洞乳酒的傳聞901 和平貿易大會159 放心,這藥吃不死人1345 巨龍的眼801 亞美無線電通訊公司475 羨慕和跳槽1058 曙光行動1127 西班牙寶船1131 愛買買,不買滾1164 見見歷史之謎中的人物34 尬聊5 老王163 不少人想做生意288 遇到土著怎麼辦808 墾荒的熱情139 關於你們的多卯蒸缸夢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1036 移民們的東家1005 食堂裡的議論985 北上還是西進?949 叢林剿匪331 星期六的早晨1097 水楊酸計劃526 那啥變成老公444 愛情宣言?1055 韓校長的生意121 穿越小說用爛了的梗55 等離子熱熔彈452 到家了1394 吳三桂的盤算850 有點極端的議案627 初代御本姓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062 工人新村190 不同的教育目標314 最高執行委員會917 奈德麗36 話題從航海開始深入958 善因和善果657 移民事務委員會1276 忙碌的紅碼頭217 墾荒1011 趕鴨子上架?1259 出擊68 紅樓621 柯克船隊的冒險之旅1032 共識政治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1255 人販子的回憶錄925 豬肉漲價和養豬場1193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489 用紫菜蛋花湯交流539 《葡澳經濟合作備忘錄》199 放火108 語重心長的安娜1223 僧王270 聽朱博士講述大明的那點事22 時空渦流246 簡單粗暴的水泥生產309 老王又發言了1038 大家的腦補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874 二號船臺938 打出一百年的和平?1262 爪哇戰爭929 如今的洛卡部落573 在南洋我們要依靠誰?650 小韓老闆居然也玩金融547 關於第一代制式火器1283 朱博士的補充748 紫霞島的學校803 火花式收發報機將成爲歷史1353 炮擊682 澳洲印花布989 職業經理人519 孩子們的歸宿1366 嚴打651 被刺激到的老巴824 能幹的女人們993 “世家子弟”1373 大清的巴圖魯1223 僧王1365 "暴民“484 總想着打海盜935 銀行的生意588 紅樓方面的支持476 社會改造的大時代?276 老巴的另類裝逼1044 爭了個寂寞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962 機動防禦574 土著和外來戶50 男人四大鐵737 老朱家的通病748 紫霞島的學校681 澳洲神藥1172 天地會創始人975 東城
235 爆炸性消息279 從國名發散出去的議論738 仙人洞乳酒的傳聞901 和平貿易大會159 放心,這藥吃不死人1345 巨龍的眼801 亞美無線電通訊公司475 羨慕和跳槽1058 曙光行動1127 西班牙寶船1131 愛買買,不買滾1164 見見歷史之謎中的人物34 尬聊5 老王163 不少人想做生意288 遇到土著怎麼辦808 墾荒的熱情139 關於你們的多卯蒸缸夢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1036 移民們的東家1005 食堂裡的議論985 北上還是西進?949 叢林剿匪331 星期六的早晨1097 水楊酸計劃526 那啥變成老公444 愛情宣言?1055 韓校長的生意121 穿越小說用爛了的梗55 等離子熱熔彈452 到家了1394 吳三桂的盤算850 有點極端的議案627 初代御本姓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062 工人新村190 不同的教育目標314 最高執行委員會917 奈德麗36 話題從航海開始深入958 善因和善果657 移民事務委員會1276 忙碌的紅碼頭217 墾荒1011 趕鴨子上架?1259 出擊68 紅樓621 柯克船隊的冒險之旅1032 共識政治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1255 人販子的回憶錄925 豬肉漲價和養豬場1193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489 用紫菜蛋花湯交流539 《葡澳經濟合作備忘錄》199 放火108 語重心長的安娜1223 僧王270 聽朱博士講述大明的那點事22 時空渦流246 簡單粗暴的水泥生產309 老王又發言了1038 大家的腦補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874 二號船臺938 打出一百年的和平?1262 爪哇戰爭929 如今的洛卡部落573 在南洋我們要依靠誰?650 小韓老闆居然也玩金融547 關於第一代制式火器1283 朱博士的補充748 紫霞島的學校803 火花式收發報機將成爲歷史1353 炮擊682 澳洲印花布989 職業經理人519 孩子們的歸宿1366 嚴打651 被刺激到的老巴824 能幹的女人們993 “世家子弟”1373 大清的巴圖魯1223 僧王1365 "暴民“484 總想着打海盜935 銀行的生意588 紅樓方面的支持476 社會改造的大時代?276 老巴的另類裝逼1044 爭了個寂寞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962 機動防禦574 土著和外來戶50 男人四大鐵737 老朱家的通病748 紫霞島的學校681 澳洲神藥1172 天地會創始人975 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