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劉辯必須死

劉協到底還是當了皇帝,只是劉辯活得好好的,他這個皇帝實際上一點都不保險。

不過此刻劉辯手持傳國玉璽,代表的自然是大漢正統,他這個帝位好歹是坐穩了。只是時年虛歲才九歲的他,根本沒有實際掌權的可能性,朝廷大事直接掌控在了董卓手中。

“岳父,今天又有三名朝臣乞骸骨,若是再不補充一批朝臣的話,正常的政務只怕都沒辦法運轉起來了;此外,世家對我們的敵意很深,是否應該分化拉攏一批;最後則是黃巾軍的問題,畢竟幷州毗鄰司州,故而小婿認爲最好劃定一個緩衝地帶爲好。”如今政務的實際處理人,自然是落在了李儒身上,但是涉及大事,卻不得不報告給董卓。

“若補充人手,應該在哪裡補充爲好?若分化拉攏,又該拉攏誰爲上?倒是緩衝地帶方面比較容易處理,西河郡、上郡和上黨郡三地作爲直接緩衝地帶,雙方都不允許對他們用兵,至於與太原接壤的部分,則以邊境爲主,周圍五十里內不允許駐軍,文優你看這樣行不行?”董卓此番其實也是在積極學習着處理政務。

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幾乎都在征戰之中度過。他或許知道如何在馬上奪天下,但這種下馬治天下的手段,卻顯然根本不合格。眼看周圍能用的沒幾個,卻也不得不親自出馬。

此刻的他,就如同漢靈帝一樣,剛剛掌握大權,對如何中興大漢還有一絲幻想。

董卓其實一開始就是大漢的忠臣。就如同曹操一樣,若非因爲際遇使得心態發生了變化,又豈會從忠臣變成奸臣?

董卓出身良家子弟,說穿了就是地方的土豪,實際上家族之中沒幾個當官的。正因爲劉宏的母親董氏和他們扯得上一些親戚關係。所以董卓才能夠從一個小吏走上仕途。

那麼多年也算是東征西討,好歹給大漢平定了涼州的叛亂,從功績來說其實也算是一個抵禦外敵入侵的民族英雄。至於賄賂宦官和何進,只能說是時事所趨,當時升遷都得繳納一筆錢財才能升遷,賄賂十常侍其實也算不得什麼不光彩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朝中沒人。若是不借助十常侍的幫助,他一輩子也走不到今天這地步。

難得掌握了絕對的權力,此刻的他暫時還沒有什麼非分之想,想着的還是如何幫助劉協中興這個大漢。而之所以扶持劉協上位,歷史上是因爲得知劉宏是要傳位給劉協的。蹇碩爲此爭過,他董卓如今也不過是爲劉協的正統傳承正名罷了。

當然,如今這個時空,主要還是劉辯被方雲帶走的關係,遺詔反而成了附帶的因素。

大漢不能夠一天沒有皇帝,但若是皇帝在黃巾軍手中充當人質,難道大漢就這樣永遠不要皇帝了不成?所以最簡單的解決方法,自然是把劉協給扶上位。這本來就是他應得了。

身爲漢臣的他,不過是遵守劉宏留下的遺詔行事而已,真正知道此事的人。誰也沒資格責難他什麼。

“我等大可扶持那些被排擠的小世家或者寒門的官員,甚至把朝政直接讓給那些世家門閥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幫助我們處理事務的,都值得我們拉攏。如今的關鍵已經不是朝政上面的權柄,而是兵權的歸屬。只要我們掌控了絕對的兵權,那麼一切都將在掌控之中。”李儒先是針對第一個問題進行回答。

“繼續!”董卓點了點頭。大概也聽明白了這番話的關鍵,也覺得的確如此。

“至於分化拉攏部分。如今袁閥乃是天下最大的門閥,楊閥次之。黃閥再次之。其餘新老世家門閥無數,但論底蘊與人脈卻依然無法比擬袁閥。也就是說,如今袁閥可算是我等心腹之患,但卻不合適我們親自出手,這樣只會引得其他的門閥一起與我等作對。

相反,我等好生安撫在雒陽的袁閥成員,同時把袁閥的門生故吏都安排在地方重要的職位上,那麼其他世家一看袁閥勢大,必然會心生危急感,到時候反而會爲我等所用。同時袁閥得了好處,多少也會乖巧一段時間,只要我們控制好關內兩州作爲根據地,那麼不管未來如何,我等都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李儒針對第二個問題,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最近袁閥奪取軍權的動機非常頻繁,這可不是什麼好情況。若是能夠把他在軍權的爭奪之中,吸引到政務的爭奪之中,那麼對於董卓進一步掌控雒陽,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董卓主要是見識少,通俗的說法就是讀書少,但不代表他笨。只要把所有的東西都攤開在他面前,他自然知道應該如何取捨。

沒幾天,袁閥的門生故吏們,迅速就被任命了大量的關鍵職位,甚至於門生故吏之一的韓馥也被任命爲新的冀州牧。袁閥的權勢,一時間擴大到了極限。

而這的確也引起了弘農楊氏的不滿,以楊彪爲主的勢力開始與袁閥離心離德。

董卓趁勢又提拔了一批小世家與寒門出身的官員,這批官員本來就沒什麼靠山,但至少清楚董卓不希望他們投靠袁閥,所以就投靠了楊彪。於是兩股勢力在朝堂上對峙,好歹是保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

只是董卓還是漏算了一點,那就是在世家的共同利益上,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

在出身上面,董卓起於微末而且粗鄙不堪,他登上高位這件事情,袁閥和楊閥,甚至天下的世家門閥都並不樂意看到。故而就算兩派在朝堂上吵得歡,但實際上卻根本沒有撕破臉皮,一切的爭鬥都維持在一個非常和平的範圍內。

“岳父,劉辯該死了!”又過幾日,李儒上諫。

“他被方雲殺了?”董卓沒聽清楚,聞言卻是猛地擡起頭來。

“就是因爲沒有殺死,所以才成問題!方雲很顯然打算挾天子以令諸侯,哪怕是一個廢帝。我等既然已經擁立了劉協,那自然不能夠讓他得逞,否則我們會陷入被動。故而應該宣佈劉辯已經去世的消息,如此方雲就算再把劉辯拿出來,也沒人信他這個黃巾軍了!”李儒嚴肅的說到。

“可皇子辯,就在他手中啊!”董卓擔心的說到。

“只要今上昭告天下,那麼劉辯就算活着那也是死了,天下不會承認一個被黃巾軍挾持的皇帝。再說,他方雲如何證明,手中的劉辯就是劉辯本人呢?”李儒微笑着彙報到。

“大善!”董卓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自然是允許李儒去做。

不多時,劉協就‘發佈’了一份昭告,表示皇子辯已經去世,追封其爲弘農王,準葬於皇陵之中。而這份詔書傳出去後,世家門閥們,尤其是知情的世家門閥們,居然也幫着推波助瀾,結果可怕的皇子辯,就被他們這樣‘害死’了……

ps:劉辯到底還是‘死了’呢……

第24章 朱治已落網第84章 打得過火了第189章 餘幸的強化第81章 上蔡令甄逸(下)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45章 新特性‘濟世’第135章 激烈的血戰(8)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99章 世家的覺悟(上)第98章 方雲的報復第157章 接管主營地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183章 決戰書送到第46章 廣宗戰參戰第6章 幕間的瑣事第167章 偵騎的戰鬥(上)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53章 成就天命者第97章 抱丹期野望第179章 方雲的應對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153章 七軍圍雒陽第92章 報紙的熱銷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100章 方繼的戀情第45章 真版《太平經》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176章 戲志才上諫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36章 拒絕再升官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30章 火速吞併州第25章 創造個信仰第16章 選拔進行時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11章 關鍵的密會第199章 終戰之襲營第61章 事情的落幕第21章 劉宏的最後第68章 決定去遠足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156章 長社再聚首(下)第103章 甄逸欲聯姻(上)第104章 甄逸欲聯姻(下)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76章 第一輪攻防第49章 後代亦有才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130章 着力防蝗災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血色的殘陽第43章 宣傳與行動第73章 劉宏的感慨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28章 戰前先領獎第105章 霹靂車顯威第14章 劉宏的不滿第163章 搶個美嬌娘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92章 戰後的種種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18章 道人天花現第53章 成就天命者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78章 天予則取之第9章 無奈的投降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90章 把錢都花光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204章 最後的謀算(上)第91章 納降座談會第31章 教育的根本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1章 五禽塑體決第40章 假道而伐虢第146章 後續的安排第38章 先從剿匪起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93章 桃源仙鄉現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55章 科技新風向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48章 軍歌與軍規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14章 黃龍的條件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8章 會盟的請帖第83章 鄴城的陷落
第24章 朱治已落網第84章 打得過火了第189章 餘幸的強化第81章 上蔡令甄逸(下)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45章 新特性‘濟世’第135章 激烈的血戰(8)第192章 家書抵萬金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99章 世家的覺悟(上)第98章 方雲的報復第157章 接管主營地第161章 史詩級戰役第183章 決戰書送到第46章 廣宗戰參戰第6章 幕間的瑣事第167章 偵騎的戰鬥(上)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53章 成就天命者第97章 抱丹期野望第179章 方雲的應對第76章 戰爭的紅利第153章 七軍圍雒陽第92章 報紙的熱銷第154章 鬼才已無蹤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6章 楊鳳的考校(下)第100章 方繼的戀情第45章 真版《太平經》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176章 戲志才上諫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36章 拒絕再升官第37章 請獨.立成軍第30章 火速吞併州第25章 創造個信仰第16章 選拔進行時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11章 關鍵的密會第199章 終戰之襲營第61章 事情的落幕第21章 劉宏的最後第68章 決定去遠足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156章 長社再聚首(下)第103章 甄逸欲聯姻(上)第104章 甄逸欲聯姻(下)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130章 激烈的血戰(3)第76章 第一輪攻防第49章 後代亦有才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130章 着力防蝗災第73章 事了拂衣去第92章 血色的殘陽第43章 宣傳與行動第73章 劉宏的感慨第79章 馬氏的上位第28章 戰前先領獎第105章 霹靂車顯威第14章 劉宏的不滿第163章 搶個美嬌娘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92章 戰後的種種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36章 考試將開始第87章 真正的血戰(上)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96章 劉璋的被俘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18章 道人天花現第53章 成就天命者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78章 天予則取之第9章 無奈的投降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90章 把錢都花光第68章 新人與舊人第204章 最後的謀算(上)第91章 納降座談會第31章 教育的根本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11章 五禽塑體決第40章 假道而伐虢第146章 後續的安排第38章 先從剿匪起第17章 第一次野戰(上)第93章 桃源仙鄉現第152章 戰術性撤退第55章 科技新風向第91章 爲正名而戰(下)第48章 軍歌與軍規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14章 黃龍的條件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8章 會盟的請帖第83章 鄴城的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