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抱丹期野望

益州的老勢力可以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且在暗部和漢魂的幫助下,徐晃迅速將益州進行了一次洗牌。

龐羲、張鬆和嚴顏等人因爲事先都有投靠方雲,所以都獲得了很大的利益。那些願意陣前起義或者之後投降的,也根據貢獻獲得了一定的封賞。

對於那些頑抗或者拒不投降的,徐晃可沒有那麼仁慈了,沒收財產,所有的家族成員被打散,送到青海、西域、夷州、遼東、崖州、交州和漠北幾個地方定居,五代之內不允許離開這些地方。

這也是方雲的《廢奴令》的關係,否則的話這些人必然要成爲奴隸,作爲戰利品被將士們瓜分,又或者送到晉陽公開拍賣什麼的。這種事情,在東西漢以及以前的朝代裡,那是常見的事情。

劉璋和他幾個兒子,就這樣來到了晉陽。家產方面方雲給他留了三成,然後在晉陽城給他物色了一個不錯的莊園,但劉璋和他的子孫三代內不允許當官,不允許參軍,這是對劉璋不識時務的一個處罰。

在華夏,沒有官方背景當後臺,做什麼都不會順利。三代後運氣好還支持得住,那麼說不定還能在軍方或者官方混個一官半職什麼的。運氣不好,三代內就泯然衆人,又或者徹底消失也不是不能的事情。

也就是看在劉璋是漢室宗親,方雲也還沒有當皇帝,所以多少要給大漢和劉辯一個面子。劉璋也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別的不說,這些天來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他在益州的不作爲,還有軟弱的性格,被評價爲:不適合委以重任,憑空浪費朝廷對他的衆望雲雲。

就衝着這些評價,他這輩子走到街道上,也是人人喊打吐唾沫的存在。之後劉璋也幾乎沒有離開過莊園,這樣鬱悶的活了幾年。就病逝了。當然也有小道消息說是自殺了,但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這都是後話了……

徐晃平定了益州之後,方雲委劉馥擔任益州刺史。這位從太行山時代就加入方雲軍的老人總算是熬出了頭,以他三十來歲的年紀,以後未必沒有進一步的可能性。

同時徐奕爲豫州刺史,劉燁爲沛郡太守、婁圭爲漢中太守、國淵爲徐州治中、顧雍爲巴郡太守、管寧爲益州治中。華歆、王烈和邴原等人都有提升。

徐晃封爲西南軍區總司令,主管西南軍區(益州、南中、西藏和一部分荊南地區)防務;趙黎爲華南軍區總司令。主管華南地區(交州,崖州、部分荊南地區和部分揚州地區)防務;黃忠的職位改爲華東軍區總司令,主管華東地區(青州、徐州、部分揚州和夷州)防務;陳濤爲華中軍區總司令,主管華中地區(兗州、豫州和荊北)防務。

周倉爲華北軍區總司令,主管華北地區(冀州、部分幷州、部分幽州和長城外部分地區)的防務;楊鳳爲東北軍區總司令,主管東北地區(遼東郡以東以北地區,以後或許會包括島國)防務;張燕爲司棣軍區總司令,主管司棣地區的防務;張郃爲西北軍區總司令,主管西北地區(部分幷州、雍州、涼州和西域)防務。

方雲承諾那些世家,新佔區實行一國兩制。十年內政治模式不會改變。但軍事的改革,卻不是那些世家可以阻擋的。根據地域的不同,方雲把華夏分爲八大軍區,和後世略有不同,不過卻也算是最合理的分配。

各軍區總司令並非永遠都可以在任上,會在六年後進行調整。該上位的上位,該調職的調職,該提拔的提拔,該降職的降職。考慮到華夏本土幾乎已經收復,故而除了華南、西南、東北、西北軍區還保留三到五萬人以上的建制以外。其他地區的兵員各地軍分區士卒不超過五百人,總人數也就萬人左右。

益州以南其實還有一個南中地區,那裡的漢人不多,但苗人可不少。曾經讓蜀漢一度頭痛的蠻王孟獲。就是苗人頭領。東漢的時候,雖然也有設置及羈縻州,甚至專門設置州郡治理這些蠻人,但漢人的優越感使得漢人和蠻人的相處並不是非常融洽。

在這些地區,蠻人需要承擔的徭役和賦稅,是漢人的三倍以上。這也是爲什麼那麼多越人會躲入山林之中,與漢朝作對的主要原因。

根據方雲的‘歸化令’,不僅僅是士燮那邊開始試驗,在佔領了益州地區之後,徐晃也開始根據方雲的命令,開始試驗‘歸化令’。

方雲也不會虧待了那些願意接受規劃的蠻人,不僅賜予更多的土地,而且無論是做工、經商還是讀書,都有不少的優惠。甚至黃染也在蠻人之中選拔一批人,補充到無當飛軍之中,作爲預備役使用。

優渥的待遇,還有平等的地位,使得不少蠻人願意走出深山,接受歸化。當然真正讓他們不得接受歸化的原因,還是‘歸化令’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起了作用。

當五個蠻人部落被突破之後,大部分的蠻人願意接受歸化,反正也沒什麼不好。

如木鹿大王、朵思大王、金環三結、帶來洞主和兀突骨幾位蠻王,最終都在徐晃的兵鋒下選擇投降,放棄當他們的土皇帝。而且本來這些人有不少,都已經通過劉璋的軍官考試,獲得軍官稱號的,如今投效不過是接受整編罷了。

反而是孟獲和他未婚妻祝融夫人兩部蠻人,還有其忙牙長和阿會喃所屬蠻人部落,以南中煙瘴作爲天險,打算繼續當他們的土皇帝。

不少不願意接受歸化令,又擔心被滅族的蠻人,都跑去投靠了孟獲。頓時,孟獲的治下至少有十幾萬人,有可戰之兵七八萬人。蠻夷大多以打獵爲生,常年與虎豹爲伍,故而簡單訓練一下就是不錯的叢林戰精兵。

徐晃把孟獲的情況報告給了方雲,得知孟獲纔不過十四歲,而祝融也不過十一歲,方雲無語了,正所謂小孩子氣大概就那麼一回事,年輕氣盛不懂事,爲了爭一口氣把全族都歸搭進去,也不知道他們兩個是怎麼當上蠻王的。

於是大手一揮,把黃染暫時調了過去給徐晃,然後調過去大量的醫生和藥物。關鍵是數萬的工兵前往南中地區修橋鋪路,一副要徹底改變南中地貌的姿態。方雲還就不相信了,他這樣暴力把南中地區開發出來,那些鳥獸糞便積壓所形成的煙瘴,還會存在!

到時候一條大道直通對方要害,看他孟獲死不死!

孟獲不過是小問題,有一件事卻又由不得他不注意。那就是華佗和靈力研究所的人,終於研究出瞭如何把宇宙靈氣,吸引到地球的方法。

聚靈陣經過數次改造和研究,研究所終於開發出了一種居心聚靈陣。這種聚靈陣的聚靈效果畢竟是常規的數百倍,而且聚靈速度也非常迅速。

與此同時,靈文研究部的還研究出了超遠距離吸收靈氣的靈文。可以幫助聚靈陣針對性的,專門吸收來自宇宙的靈氣。但爲了讓這個效果達到最高,聚靈陣的地點必須要選在比較高的地方。

按照專家們的討論,把聚靈陣安裝在五嶽的高峰處,或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不過說真的,這些山脈其實不算高,也就四千米左右。

方雲調出系統地圖進行查看,才發現華夏境內還有幾座山是在六千米以上的。這些山脈分別是:位於中尼邊境的珠穆朗瑪峰8844米;中巴邊境的喬戈裡峰8611米;藏東川西的貢嘎雪山7556米;崑崙山地區的布喀達阪峰6860米;雲南省德欽縣東北梅里雪山6710米;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團結峰6644米;

可以說,華夏最高的山幾乎都是在西部地區,東部的那些山脈都在四千米以下,所謂最高的山脈泰山,其實也不過是1524米而已。在那些老大哥面前,簡直弱爆了。

所謂五嶽,泰山不說,恆山也就2016.1米;衡山則是1300.2米;嵩山最高的地方也只有1512米;華山最高則是在2100米上下。

方雲當即把華夏的山脈情況數據,送給了研究所,不得不說有個金手指的確方便。尤其是當華夏已經都是自己地盤的情況下,這些數據很容易就能查到。

研究所的人看到這些數據,頓時某些信仰似乎被打破了,不過他們更多是懷疑這些數據的真實性,畢竟那麼高的山峰,方雲怎麼測出來的?

不過也只是糾結了一下,在確定了最高峰之後,他們也開始試着在各地那些4000米範圍內的山峰裡面嘗試建設巨型聚靈陣。若是效果明顯,那麼下一步就是想辦法,在那些超過六千米的高山上進行搭設。

安排好了這些雜物之後,方雲這纔打開系統,領取了主線任務的將領。獎勵不多,就那麼兩次抽獎,徐晃、夏侯淵和徐樂的屬性有所提升,就是那麼一回事。

關鍵在於,還是是否會有新的主線任務出現的問題。

畢竟華夏至此已經幾乎一統,他還真的很好奇,是否還會有主線任務出現。結果讓他驚喜的是系統的確開始生成新的主線任務。

“主線任務—抱丹期,任務說明:已經征服了天下你,需要有更強大的力量,來鎮壓華夏氣運;任務要求:晉級抱丹期。任務獎勵:多一次融合武魂丹的機會。”(。)

PS:??益州的後續處理,同時還有把宇宙靈氣吸引到地球來的契機。最後則是最關鍵的,那就是主角即將進入抱丹期!

第174章 抽到《國際歌》第86章 血腥的十日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88章 真正的血戰(中)第133章 商議大改革第71章 初會飛熊軍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68章 猛士初顯威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56章 大部隊到來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24章 典氏的饋贈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0章 沒兵的校尉第124章 把杜襲綁走(上)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54章 西域和青海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91章 順勢辦報紙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108章 定穎攻防戰(下)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26章 過河便拆橋第187章 神箭敗黃巾第109章 迅雷敗孫策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98章 連融兩武魂第51章 代理人樑習第66章 升級大禮包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57章 王芬謀廢君第29章 方雲的野望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82章 靈武VS火器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4章 忙碌的一夜第15章 各自的算計第13章 美酒與拳頭第164章 靈氣的秘密第100章 黃巾軍本質第110章 難消美人恩第9章 探索轉職令第114章 文稷招降戰(下)第58章 袁閥的態度第42章 聯盟襲豫章第79章 方雲的覺悟第116章 袁閥的謀劃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39章 對佛教驅逐第129章 激烈的血戰(2)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60章 計劃的啓動第165章 波才的軍令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98章 饒關羽一次第2章 好歹有外掛第174章 抽到《國際歌》第77章 夜晚的對決第123章 繞路去定陵第11章 五禽塑體決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43章 強勢奪青州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19章 齊心抗病魔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53章 華佗受信仰第152章 東漢狗血劇(下)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58章 聯軍的目標第74章 呂布VS趙黎(下)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35章 逼杜襲效忠第56章 送你份大禮第7章 大型封賞會第110章 把曹操搞臭第155章 兩關奪回戰
第174章 抽到《國際歌》第86章 血腥的十日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58章 真正的用意第88章 真正的血戰(中)第133章 商議大改革第71章 初會飛熊軍第83章 狙擊手顯威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68章 猛士初顯威第94章 出兵的目的第56章 大部隊到來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24章 典氏的饋贈第70章 隱藏的好深第20章 沒兵的校尉第124章 把杜襲綁走(上)第62章 下一站長社(下)第1章 系統的升級第54章 西域和青海第49章 大軍起程兮第156章 曹軍的手段第91章 順勢辦報紙第55章 豬肉與麪條第108章 定穎攻防戰(下)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26章 過河便拆橋第187章 神箭敗黃巾第109章 迅雷敗孫策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71章 想夜襲沒門第98章 連融兩武魂第51章 代理人樑習第66章 升級大禮包第202章 長社大火起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57章 王芬謀廢君第29章 方雲的野望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82章 靈武VS火器第38章 強勢的董卓第134章 青黴與青篙第84章 忙碌的一夜第15章 各自的算計第13章 美酒與拳頭第164章 靈氣的秘密第100章 黃巾軍本質第110章 難消美人恩第9章 探索轉職令第114章 文稷招降戰(下)第58章 袁閥的態度第42章 聯盟襲豫章第79章 方雲的覺悟第116章 袁閥的謀劃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158章 當一次狠人(上)第39章 對佛教驅逐第129章 激烈的血戰(2)第7章 最初的目標第35章 黃巾軍齊聚第107章 故計又重施第60章 計劃的啓動第165章 波才的軍令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105章 羣雄聚郯縣第99章 公孫瓚之謀第35章 作死的袁術第98章 饒關羽一次第2章 好歹有外掛第174章 抽到《國際歌》第77章 夜晚的對決第123章 繞路去定陵第11章 五禽塑體決第139章 激烈的血戰第43章 汜水關之戰第81章 獠牙將露出第143章 強勢奪青州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19章 齊心抗病魔第90章 唯一的勝算第53章 華佗受信仰第152章 東漢狗血劇(下)第31章 黃忠先天戰第108章 遠征的落幕第59章 解然的怒吼第58章 聯軍的目標第74章 呂布VS趙黎(下)第119章 真假夜襲戰(下)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55章 父子的對話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35章 逼杜襲效忠第56章 送你份大禮第7章 大型封賞會第110章 把曹操搞臭第155章 兩關奪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