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對佛教驅逐

許久不見劉辯,這廝居然已經混到了剛剛開設的研究生級別。

說來也是,不知不覺從一個懵懂少年成爲一個俊俏青年,劉宏和何後的基因的確非常完美,二十歲的他已經是一個俊俏小郎君了。

大部分時候,他都是在學習,學完了大學的課程,就報考了研究生。今年正式成爲研究生,專門研究上古諸國的政治,同時也在總結漢朝執政期間的各種利弊。同時兼修文學、繪畫和音律,隱隱一副‘我是閒皇’的姿態。

二十年來,沒有專門學習過如何治國安邦,沒有學習過帝王心術,更沒有學習過兵法韜略。閒暇的時候誦唸道家經典,又或者修煉《太平經》和《五禽塑體決》,雖然名義上是大漢的皇帝,但幾乎沒有管過政務軍務。

就算偶爾正式朝會,他也只是讓方雲發話,然後讓臣子們提出建議,最後實際上還是選用方雲制定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走走過場。這些年下來,實際上若非偶爾他的新聞會出現在報紙的某個角落,只怕很多人都忘記了他這個皇帝的存在。

故意?或許有點這方面的意思吧!不僅僅是方雲,他也在故意迴避着一些敏感問題。

要說無爲自保之道,劉協完全輸給了劉辯上百條街。皇帝不是誰都可以當的,尤其是末代的皇帝,找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死了也不過是活該罷了。

方雲找到劉辯,簡單閒話幾句之後,就詢問了這個問題。

“佛教?弟子倒是聽說過,乃是先祖明帝引進教派……可是什麼問題?”劉辯對佛教也沒什麼印象,最後的印象就停留在是劉莊引進這點。他本來就是修道的,和佛教無緣。

方雲就佛教最近的動作。還有他們的傳教方式進行描述。這個時候倒沒有添油加醋,該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其實也不需要怎麼渲染,本身這個時代的佛教就很過分。

吃肉喝酒玩女人,侵佔土地放高利貸,豢養武僧剝削地方百姓。這個時代輪迴還是道教的專利。佛教玩不起來,只是宣傳死後去西方極樂世界,還半恐嚇的說不皈依死後可能會下地獄。當然,這個時代佛教所謂的地獄和華夏的地府似乎並不相同。

或許是道教的修真成仙有點太難,所以不少人還是對那美好的死後世界充滿了憧憬。正因爲這樣,佛教才能夠在華夏有市場,尤其是在戰亂的情況下更容易獲得信仰。

“既然佛教受我漢朝的恩典,卻如此折騰我漢家子民,那師尊要如何處理。便如何就算了。想來,當初這些妖僧也是用了巫蠱之法,這才矇蔽先祖的靈智,把他們引入了華夏境內。”劉辯自然明白方雲的來意,笑吟吟的說到。

他那麼一句話,就把事情給定性了:非劉莊引進佛教,而是佛教用邪術矇蔽了劉莊。

只要這樣宣傳一番,那麼佛教的正義性不僅會受到打擊。最重要的是把劉莊放在了受害者的這個角度,這樣別人最多會同情他。而不會再說劉辯不孝。

“那就沒問題了……對了,早些時候和你說過的事情,你考慮得如何?”方雲點了點頭,隨即擡起頭來問了句。

“弟子自然沒有問題,只要那所謂的澳洲島真的存在就沒問題了。”劉辯笑着說到。

這是一個必然要面對的問題,方雲不可能允許劉辯一直當皇帝。就算他允許下面的人也不會允許。但是任由劉辯在華夏的話,說不定他或者別人會打着他的名頭起來造反。

只是若是殺死了他的話,顯然就違反了他和劉宏之間的協議。再說劉辯那麼多年來那麼聽話,雙方師徒一場方雲也下不了手。如此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遠遠離開華夏。

在世界範圍內。方雲選定了澳州島,這原本應該是澳大利亞國,不過誰讓這個時代它還不過是一片普通的大陸而已?只是因爲習慣,所以方雲將它起名爲澳州島,並且把大洋洲的那些島嶼都劃入澳州島的管轄範圍內。

隨着崖州島被發現,下一步遠洋船隻會開始探索中南半島和東南亞列島。最後的目的自然是經過大洋洲抵達美洲。身爲一個穿越者,最大的希望自然是把華夏的國旗,插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華夏成爲真正的日不落帝國。

現階段,便是讓劉協和他的親族,帶着一批大漢的遺民,前往澳州島那裡生活和發展。哪怕他們成爲一個獨立王國也無所謂,畢竟遠離華夏本土,而且沒有足夠的航海技術,他們也沒辦法輕易離開澳州島。

真到了有能力的時候,想來也不知道是幾十年後了,就讓兒孫們頭痛好了。只是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算殺回來了,只怕天下也沒有多少人會認可漢朝這個存在了。最多,在大部分人的眼中,那不過是一個‘前朝’一樣的存在。

到時候,他們就算打着重建漢朝的名頭,只怕也沒什麼人會響應了。至於戰鬥的事情,就交給自己的後世子孫們好了,也不要讓他們太閒着,沒有危機感的國家就是容易出問題。

劉辯對前往澳州島並不牴觸,實際上能夠在那裡重建漢朝的話,估計他死了也對得起列祖列宗了。只可惜,最多能成立的只是王國,而不是帝國……

針對佛教的動作,也隨着今天的談話後開始進行。

首先就是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佛教的各種行爲,甚至隱隱指出佛教或許有巫蠱的手段。對政治敏感的人看到這些報紙,自然清楚政府是要對佛教下手了。

家裡有信佛的,立刻被勒令改變或者取消信仰,若是已經變成狂信徒或者虔信徒的,則直接趕出家門,生怕禍及家門。

這不過是第一步,由於沒有具體的措施。所以很多人也並不知道方雲打算對佛教下手。

到了第二步,報紙繼續宣傳的同時,還有不少‘專家’進行考證。當初把佛教引入華夏本土,雖然是劉莊的意思,但考慮到劉莊引進佛教前後的性格對比,還有考證他本身就是一個無信仰主義者的情況。他熱衷佛教就顯得非常不正常。

這個提問提出,不少人已經開始覺得不對勁,少數人開始把劉莊和佛教的巫蠱之法聯繫到了一起,然後立刻意識到了什麼。僅半個月的時間,各寺廟幾乎門可羅雀,原本的信徒也少了大半,少數虔信徒或者不得不繼續依附佛教生存的,纔不得不戰戰兢兢的過日子。

到了最後,報紙終於指出。佛教大逆不道,犯下各種傷天害理的事情,宣傳仁德而本身殘暴不仁,同時指出還佛教還涉嫌用巫蠱手段,令漢明帝迷失心智等……

結論就是一個,國家正式下達命令,全面驅逐佛教!

只要是在方雲治下,只要是佛教的所有寺廟和僧人。都被驅逐。不願意接受驅逐命令的,將以謀反的罪名清剿。

幾乎是在報紙發佈的第一時間。大軍就把各大寺院包圍,完全不給他們準備的機會。各大寺廟尤其是白馬寺自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放棄所有的產業從頭開始。卻不想是被潛伏在裡面的漢魂組織的成員挑撥的結果,甚至於在兩軍交戰的時候,他們先一步對官軍進行攻擊,結果原本對峙的情況被打破。雙方立刻打了起來。

只是這些所謂的武僧,又如何是官軍的對手,甚至圍剿白馬寺的,方雲直接把典韋派了過去。前後不到半個小時,白馬寺就宣佈滅寺。裡面的所有僧侶被全部清剿。

報紙同步宣傳,把這場戰爭描繪的有聲有色,把典韋等漢軍寫成了驅除邪教的英雄,更是把那些佛教武僧寫成了域外邪魔,所有人那是青面獠牙,茹毛飲血的野蠻人。

宣傳工作做得非常不錯,還有或許的驅逐工作做得非常好,至少在年底之前,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被驅逐出了方雲的勢力範圍。與此同時,劉繇、劉表、劉璋和士燮都發布公告,禁止佛教他們治下傳播,也開始驅逐僧人。

最終,這些僧人不是沿着西域的老路回到了印度地區,要麼就是進入到了聯合政權的勢力範圍。佛教或許有諸多不堪,但它至少有一點非常適合統治者的胃口。就如同儒家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章取義一樣,佛教的堅忍和西方極樂也同樣適合統治者的愚民需要,所以意外的佛教居然在兗州和豫州等地紮了根。

不過這些劉孫曹也不是傻瓜,自然不會允許報紙上宣傳的那些事情發生。他們沒有滅佛,而是允許他們在自己的地盤裡面駐紮,但是卻進行了一系列的限制。首先不允許武僧的出現,同時不允許寺廟有太多的土地,而且不允許發放高利貸或者經商。僧人也不能說當就當,必須要考覈才能發放度牒。同時不許僧人喝酒吃肉,只能吃素,最重要的是禁慾。

或許是巧合,又或者是歷史的慣性,歷史上各個朝代對僧人的限制或者措施,居然在這個時代都陸續出現了。至於那些捨不得華夏美好,不希望去西域蠻荒之地的僧人們,他們也沒什麼選擇,只能咬着牙齒接受了這些條件。

他們甚至打算以這個的條件,希望打動方雲取消對佛教的驅逐,奈何方雲不允許。這其實就是一個廢話,本來就是要驅逐的,豈會容許它在自己地盤生根發芽?

至此,針對佛教的措施已經階段性完成。與此同時,建設兵團那邊也傳來好消息,那就是長漢高速公路已經建設完畢,大軍隨時都可以發兵漢中。

與此同時,劉璋也調用了十萬勞動力,在成都開始建設他那邊的高速公路。只可惜因爲缺乏水泥,也沒有投入鋼筋的使用,所以路面主要還是以土路爲主。

不管如何,這條高速公路若是建設起來,成都到漢中將是一條坦途,關鍵是劉璋對巴蜀的掌控也會更加方便。若非如此,誰會白癡的建設什麼高速公路?

ps:??若是有什麼得罪佛教信徒書友的地方,還請見諒,畢竟這不過是一本小說。身爲一個有血性的穿越者,儒家和佛教的愚民,我覺得並不需要,華夏民族的未來應該是在星辰大海,是在廣袤的宇宙,而不是在華夏本土打來打去的……

最後還是慣例環節:

感謝書友‘長青無悔’的打賞!多謝一直以來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書友‘送包子’、‘快樂廢舊(2票)’、‘康連迪(2票)’和‘紫瞳回憶’的月票!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書友‘紫瞳回憶’的點贊!多謝對本書的支持!

感謝書友‘§魔~夜~邪~歌§’的評價票!好久沒人投過了,多謝支持!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繼續加油哦!!

第62章 初次雒陽行第70章 李傕悍起兵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70章 速攻騎兵隊(上)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154章 白波軍末日第187章 神箭敗黃巾第62章 無雙方則安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162章 請君來入甕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151章 蟻多咬死象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84章 忙碌的一夜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38章 第一次滅國第131章 阻力與破阻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90章 爲正名而戰(上)第57章 平輿的使者第10章 初會褚飛燕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87章 黑鐵級抽獎第7章 謀劃黑山軍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24章 朱治已落網第166章 靈動機Ⅰ型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120章 幸運月解封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36章 野望無終點第51章 曲終人自散第50章 起義的落幕第27章 軍校的展望第87章 劉備的末路第45章 戰鬥總結會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3章 奇遇李牧墓第10章 初試離間法第184章 陣前連斬將(上)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67章 整體大提升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68章 決定去遠足第53章 鮦陽縣投降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117章 郭嘉的提議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45章 忠義於文則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6章 整備再啓程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111章 豐厚的獎勵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2章 人口的暴增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185章 陣前連斬將(中)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27章 即將要攻城第184章 陣前連斬將(上)第51章 臣服或敗亡(下)第162章 心思的變化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205章 最後的謀算(中)第201章 終戰之瘟疫第40章 趁病收樊稠第194章 黃忠終入彀(下)第26章 高覽的運氣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57章 十方突襲局第26章 新武將解媛第37章 比鬥收二將第165章 波才的軍令第42章 進擊的軍隊(4)第61章 驚現地雷陣
第62章 初次雒陽行第70章 李傕悍起兵第140章 血戰的結果第170章 速攻騎兵隊(上)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154章 白波軍末日第187章 神箭敗黃巾第62章 無雙方則安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162章 請君來入甕第86章 袁紹伐幽州第151章 蟻多咬死象第20章 老巢的變故第84章 忙碌的一夜第195章 調虎離山計第82章 鐵血陷陣營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38章 第一次滅國第131章 阻力與破阻第88章 曹操的覺悟第82章 殺還是不殺第146章 戲志才歸心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148章 埋伏與反制第55章 哥也有出身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90章 爲正名而戰(上)第57章 平輿的使者第10章 初會褚飛燕第19章 升級軍政委第125章 把杜襲綁走(下)第121章 德行的饋贈第87章 黑鐵級抽獎第7章 謀劃黑山軍第77章 甕中好抓鱉第24章 朱治已落網第166章 靈動機Ⅰ型第157章 曹軍的測試第32章 方雲急進諫第120章 幸運月解封第85章 袁閥的殺意第21章 始知有武魂第36章 野望無終點第51章 曲終人自散第50章 起義的落幕第27章 軍校的展望第87章 劉備的末路第45章 戰鬥總結會第63章 新材料使用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3章 奇遇李牧墓第10章 初試離間法第184章 陣前連斬將(上)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67章 整體大提升第47章 截胡的呂蒙第66章 張讓的提議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39章 進擊的軍隊(1)第87章 將戰爭迫停第68章 決定去遠足第53章 鮦陽縣投降第39章 硬氣的董卓第117章 郭嘉的提議第53章 劉宏真面目第120章 毒刺寧紫嫣第33章 三方的會晤第177章 《國際歌》開唱第45章 忠義於文則第107章 定穎攻防戰(中)第127章 神奇鉤型陣第90章 決戰新野城第16章 整備再啓程第19章 發現夷州島第111章 豐厚的獎勵第160章 潼關前對轟第200章 終戰之潰軍第2章 人口的暴增第20章 殘破陳留城第185章 陣前連斬將(中)第15章 因果律武器第27章 即將要攻城第184章 陣前連斬將(上)第51章 臣服或敗亡(下)第162章 心思的變化第13章 卜己的召見第205章 最後的謀算(中)第201章 終戰之瘟疫第40章 趁病收樊稠第194章 黃忠終入彀(下)第26章 高覽的運氣第8章 胡人來扣關第57章 十方突襲局第26章 新武將解媛第37章 比鬥收二將第165章 波才的軍令第42章 進擊的軍隊(4)第61章 驚現地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