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宋的關鍵是要堅挺

教這些皇帝種田。

是楚風前不久想到的一個點子。

以大秦和大唐的穩定來看,他們大力種田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急於擴張的最後,只能是內外不穩。

本來綜合國力都不行,還要強行征戰,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耗。

爲什麼大秦最終能夠一統六國,那是因爲他們擁有着六世的帝王積累出來的國力。

爲什麼大唐貞觀之治到武周之治,再到開元盛世?

這也是因爲大唐的幾位皇帝都在大力地穩定自己的統治的同時,也在穩定整個王朝。

百姓得以再這樣穩定的環境之下得以生存和發展。

看看大唐發展民生做了什麼?

其實並沒有做非常好的仁政出來,機會都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發展。

也就是各地有了叛軍,那就要平叛。

地方上出現了什麼事情,就需要人去平定。

除此之外,還是一樣的賦稅以及徭役,用最底層的百姓養着很多很多人。

“以大唐如今的情況來看,其實也要發展,作爲帝王,不僅僅是掌握着至高無上的權力。”

“其實,你們也掌握着百萬甚至是千百萬的百姓的糧袋子。”

“你要是讓他們吃不飽,那他們只能是推翻了你,換一個皇帝。”

“看起來,這歷史的長河之中,所有的百姓起義最後都被鎮壓。”

“可是卻也算是成功了。”

“亂世出梟雄,他們的首領沒能當上皇帝,可是這個皇帝也的確換了一個人。”

“每一個新的王朝,總要施以仁政,好平定各地百姓,讓自己建立的王朝可以安定。”

“這其實也是百姓想要的結果。”

楚風在以另外一個角度,向這些帝王說明了百姓的重要性,說明了民心的重要性。

在這一方面,這些帝王的理解就便的有一些薄弱了。

他們總覺得自己掌握了大軍,那就掌握了兵權,就不可能會被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給推翻了。

要讓楚風系統性地一步一步給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讓始皇帝如何建立一個繁華盛世。

讓李世民如何使得貞觀之治變成貞觀盛世。

說實話,他是真的不太在行。

腦海裡面完全就沒有一個那種非常細緻以及具體的做法,那種真正的治世之能臣的思想。

不過嘛,他可以把這幾千年的文化積累,直接輸出。

始皇帝、李世民這些帝王,肯定會有一些收穫,也肯定會有一些想法。

現在的大秦,不已經有了一個豐收之年。

就算是始皇帝死了。

想來也不會再二世而亡了。

後面的那個扶蘇,在這樣的薰陶之下,他的心中也就很難保持一種中庸的思想。

更難讓自己這個儲君之位,就直接拱手送人了。

“大唐的疆土要比大秦多很多,一個江南之地和東北的平原之地,絕對可以開墾出來。”

“這裡就可以作爲大唐的糧倉,直接分給那些農戶世代所有。”

“當農戶多了,分的田地多了。”

“他們耕種出來的糧食也會變多,官府再出面收購,然後以脫粒機來脫粒,變成一顆一顆白米。”

“再賣出去,這就可以實現官府掌握百姓的糧袋子。”

“而不是那些世家大族又或者是富商等等,把賺錢的機會讓出去,只會讓國庫空虛。”

李世民鄭重地施禮,表示自己聽懂了。

其實在他看來,現在的大唐似乎也的確需要發展農桑,需要施以仁政。

前朝的隋煬帝之所以會亡國。

一個就是和世家直接對着幹,還有一個,自然也是舉國之戰,大興土木和徭役。

三徵高麗、修建運河……。

要不是他的步子邁的太大,可能隋朝會是一個能夠長治久安的王朝。

而不是僅僅只有二世。

“以史爲鑑,可以知興衰。”

“我們不能僅僅是知道,卻不做出什麼改變,更不會用歷史的興衰來警惕自己。”

“帝王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你們也很容易就迷失在這樣的至高無上的權力之中。”

“始皇如此、唐皇如此,不然大秦和大唐絕對不僅僅是那麼幾代帝王。”

“相比較起來,大宋和大明算得上是長治久安的王朝。”

“一個是因爲這個時候的外敵,非常的弱小,而中原大地的穩定,讓百姓可以快速發展。”

“國力自然也就上來了。”

“然而一旦這帝王也不是每一代都可以像是最開始的開國皇帝一樣,有着雄才偉略。”

“這樣的結果便是導致昏君的出現,朝堂之上的奸臣當道,最後走向滅亡。”

“這就需要你們在當好一個帝王的同時,也要做好一個父親。”

“早早培養一個可以守住江山社稷的儲君,也非常重要。”

這一堂課,聽起來有些高大尚。

等到了趙構這邊的時候,楚風就不再讓趙構種田了。

“大宋現在面臨的就是大金這個強敵了,你必須讓大宋的百姓明白,如今這只不過是短暫的安定。”

“一旦大金內部穩定,他們必然會再一次南下。”

“所以你要做好北伐的謀劃。”

趙構連忙站起來,躬身施禮道:“請仙師指點。”

楚風看了看坐在趙構後面,吃的油光滿面的韓世忠、岳飛、吳玠和李彥仙四人。

“你身後的四位算得上是絕世武將,有着帥才,可以統帥大軍。”

“所以這四大帥需要積極練兵備戰,還要訓練部將,戰場之上,也不能僅僅靠着他們四人就可以打敗大金。”

“大金有着萬戶和謀克,其中一部分都是能征善戰之輩。”

“大宋對於完顏婁室的取勝,也是對方輕敵,再加上虎樽炮的奇襲。”

“可真要是在戰場之上大規模作戰,那就需要戰略以及副將們的強大能力。”

大宋現在面臨的就是大金這個強大的外敵,一味兒地種田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

在這看似雙方求和的安定,其實還是隱藏着巨大的危險。

大金不可能放棄中原疆土。

大宋也不可能就這樣任由大金髮展壯大,而自己不過是一味兒地種田發展。

練兵和種田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一旦開始北伐,那就是一個長時間的戰爭。

最後就看誰的實力可以支撐到最後了。

第兩百一十八章 太學第二十八章 崇禎皇帝大開殺戒第四百一十五章 我的唾沫已經忍耐不住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的圖書館計劃第八十一章 離開仙境的第一天,想他第四百零六章 一手王炸卻還是輸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權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六十八章 家有賢妻,夫復何求第九章 老同學慕名而來第兩百九十一章 爲人正直田元皓第兩百二十八章 金賊不可原諒第一章 朕的後宮通仙界第六十章 楚風給皇帝上的第一課第三百七十九章 坐等被擒,關羽帶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崇煥的明修棧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第三十章 崇禎皇帝的刀和劍第兩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呂奉先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權最後的掙扎第兩百七十八章 捨生忘死劉豫州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二十二章 皇見皇,朱由檢的震驚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中可有裝下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角逐第一百三十一章 岳飛戰秦瓊的上篇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八十八章 我要造手機,完全國產的那種!第兩百九十八章 曹操某漢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於憂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南水賊第四百二十七章 右相之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懲惡揚善第兩百五十四章 胡美第一百八十章 吳襄的暗度陳倉第四百二十四章 畫大餅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出兵,曹洪迎戰第兩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一百二十六章 創業的艱難也只有創業者知道第十九章 廚神進城顯身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些事情並不是想象那麼簡單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專橫獨斷第二十六章 楚先生課堂開課啦第兩百四十六章 斬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駒科技的成功不可複製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皇帝的夢與現實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洪承疇,要立功第兩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第兩百四十四章 退守第兩百三十七章 高慶裔第一百八十章 吳襄的暗度陳倉第兩百一十七章 董仲舒第兩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駒科技要和小咪科技合作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崇禎建立遠洋公司第四十四章 真的有穿越者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大明的勝利,乾一杯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薛懷義的交易第四百三十五章 破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的制度第六十六章 這劍,它利否?第一百零六章 刺客團的內鬼,項梁的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生不老的誘惑第兩百六十章 幾位帝王的思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點第兩百三十章 粘罕第七十五章 趙構被自己的大臣給騙了第四十四章 真的有穿越者嗎?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得漢中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種瓜得瓜第四百三十四章 寇可往,朕亦可往第八章 仙師三策收民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秦皇贏炎只仁義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皇帝該硬不硬,該軟不軟第兩百八十八章 三顧茅廬請孔明第五十八章 這一屆的臣子太難帶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帝王們的態度第兩百一十章 漢武帝要做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處放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郃初領兵第六十八章 家有賢妻,夫復何求第八十二章 楚風創業,始皇帝得豬第三百三十章 密謀之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岳飛戰秦瓊的上篇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兩百七十章 走進歷史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之大明總算是安穩了第八十六章 萬事開頭難,後面會更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朱祁鎮的教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秦的遠航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兩百五十九章 白鬚始皇
第兩百一十八章 太學第二十八章 崇禎皇帝大開殺戒第四百一十五章 我的唾沫已經忍耐不住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的圖書館計劃第八十一章 離開仙境的第一天,想他第四百零六章 一手王炸卻還是輸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權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六十八章 家有賢妻,夫復何求第九章 老同學慕名而來第兩百九十一章 爲人正直田元皓第兩百二十八章 金賊不可原諒第一章 朕的後宮通仙界第六十章 楚風給皇帝上的第一課第三百七十九章 坐等被擒,關羽帶軍第一百七十九章 袁崇煥的明修棧道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瓶可樂引發的血案第三十章 崇禎皇帝的刀和劍第兩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呂奉先第三百九十八章 孫權最後的掙扎第兩百七十八章 捨生忘死劉豫州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二十二章 皇見皇,朱由檢的震驚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中可有裝下大明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三百二十四章 角逐第一百三十一章 岳飛戰秦瓊的上篇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八十八章 我要造手機,完全國產的那種!第兩百九十八章 曹操某漢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生於憂患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南水賊第四百二十七章 右相之謀第三百六十五章 懲惡揚善第兩百五十四章 胡美第一百八十章 吳襄的暗度陳倉第四百二十四章 畫大餅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出兵,曹洪迎戰第兩百二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四十四章 愧疚第一百二十六章 創業的艱難也只有創業者知道第十九章 廚神進城顯身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些事情並不是想象那麼簡單第四十章 大秦都察、大明亂象第四百三十一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元璋的專橫獨斷第二十六章 楚先生課堂開課啦第兩百四十六章 斬賊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駒科技的成功不可複製第一百八十八章 崇禎皇帝的夢與現實第一百七十一章 洪武八年的一場異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洪承疇,要立功第兩百二十三章 天下大同第兩百四十四章 退守第兩百三十七章 高慶裔第一百八十章 吳襄的暗度陳倉第兩百一十七章 董仲舒第兩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一章 白駒科技要和小咪科技合作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崇禎建立遠洋公司第四十四章 真的有穿越者嗎?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大明的勝利,乾一杯第一百零九章 緊跟李世民腳步的世家第三百四十七章 薛懷義的交易第四百三十五章 破局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的制度第六十六章 這劍,它利否?第一百零六章 刺客團的內鬼,項梁的一敗塗地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生不老的誘惑第兩百六十章 幾位帝王的思辨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知半解的指點第兩百三十章 粘罕第七十五章 趙構被自己的大臣給騙了第四十四章 真的有穿越者嗎?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得漢中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兩百九十三章 劉備也嚐到了抄家的好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種瓜得瓜第四百三十四章 寇可往,朕亦可往第八章 仙師三策收民心第三百三十六章 秦皇贏炎只仁義第一百零四章 崇禎皇帝該硬不硬,該軟不軟第兩百八十八章 三顧茅廬請孔明第五十八章 這一屆的臣子太難帶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帝王們的態度第兩百一十章 漢武帝要做的第一步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處放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郃初領兵第六十八章 家有賢妻,夫復何求第八十二章 楚風創業,始皇帝得豬第三百三十章 密謀之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岳飛戰秦瓊的上篇第兩百六十四章 始皇第兩百七十章 走進歷史第三百零三章 崇禎之大明總算是安穩了第八十六章 萬事開頭難,後面會更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朱祁鎮的教導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秦的遠航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不血刃取冀州第兩百五十九章 白鬚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