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方青葉來到餓了麼公司,按照預約時間,和準投資餓了麼各家投資機構的代表展開面對面協商,公司CEO張煦浩、CFO王晨陽參加會談。
第一個見面的是個四十多歲中年男人,西裝革履戴着金絲邊眼鏡,顯得非常儒雅。
來人是紅紅杉中國創始及合夥人沈南朋。
看到沈南朋,張煦浩立刻笑着招呼:“學長好。”
“你好。煦浩”沈南朋笑着回答。
張煦浩叫他爲學長,因爲沈南朋也是申城交大畢業。
在國內投資圈裡,沈南朋是一個非常牛逼的人物,交大畢業後去美國耶魯大學留學,獲得MBA學位,先後進入花旗銀行、曼兄弟亞洲公司,德意志銀行工作。
後來辭職創業,先後創立了大名鼎鼎的攜程網和如家酒店連鎖,當上市之後又毅然離開自己的一手創建的公司,成立紅杉中國。
幾人相互握手,坐在沙發上,閒談幾句很快就進入正題。
其實沈南朋基本上和張煦浩談妥,五億人民幣投資餓了麼,純粹財務投資不涉及公司具體運營,對此方青葉也比較滿意。
不過今天和方青葉正式見面,只是一種確認——得到了餓了麼最高決策者認可。
剩下的時間更多是一種朋友之間的閒聊。
“方董,聽說你手頭還有好幾家控股和投資的公司,從事量化交易的明日立方、搞無人機的達疆創新,還有一家綜合信息平臺字節跳動?”沈南朋微笑問道。
“呵,沈總,你瞭解的還不少啊。”方青葉說道。
“都是煦浩告訴我的,你不會怪他吧?”沈南朋又說道。
“怎麼會?”方青葉哈哈一笑:“不過都是些小公司.怎麼,沈總你感興趣?”
“是的,我成立紅杉資本中國就是力於發掘和培育創新和創業公司,我對方董的這三家公司都非常感興趣,不知道需要不需要融資?”
哎呦現在就找上門了?
在歷史上,紅杉資本對大疆和字節跳動都進行過好幾輪投資。
想到這裡,方青葉說道:“明日立方是拓方科技的全資子公司,我不打算融資,但達疆和字節跳動,都已經完成天使輪,如果沈總感興趣的話,這兩家公司如果需要A輪融資的話,我會和你聯繫。”
“那我們這就算提前預訂嘍。”
“可以!”
看到方青葉答應的如此痛快,沈南朋也很高興站起來主動和方青葉握握手:“一言爲定”!
方青葉對於紅杉資本中國以及沈南朋這個人印象還是比較好的,投資了許多企業,都是財務投資不干涉企業具體業務,到最後紅杉資本中國也徹底獨立運營。
在申城這幾天方青葉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分別會見一位投資者,經緯中國、金沙江、高瓴資本.
有的還經過多輪談判,最後都達成共識,各自投資2億到4億不等,現在一共得到融資12億。
還差8個億。
明天將會見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投資機構——阿里巴巴。
晚上吃完飯,方青葉一個人在自己別墅客廳裡,看着明天和自己談判的阿里巴巴代表資料。
規格很高——時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負責集團戰略投資的蔡從信。
方青葉看了會就把材料扔在茶几上,端起茶杯慢悠悠喝起來。
對於這個人,他所知道信息的要比材料裡更多。
對於阿里巴巴的發展道路,儘管馬芸和孫正義一直是媒體和輿論關注的中心,但是實際上講,還有另外一個人——蔡從信,對阿里巴巴的成功至關重要,蔡從信是阿里巴巴的“隱英雄”。馬芸退隱之後,阿里巴巴經歷了一系列重創,最後蔡從信重新迴歸,擔任董事會主席。
從這個角度講,這個人對於阿里巴巴意義非凡。
當然這是十年後發生的事,現在阿里巴巴在馬芸的領導下如日中天,能讓這樣一個人親自談判,也說明阿里巴巴對餓了麼的重視。
沒錯,很重視,但重視過度就是想掌控。
歷史上,阿里巴巴曾經屢次投資餓了麼,從最初的進入董事會,成爲股東,到後來的成最大股東,甚至擁有了一票否決權,一直到最後收購餓了麼徹底成爲阿里巴巴生態圈的一部分。
別人或許看不出來,但作爲一名重生者,對於阿里巴巴這種策略,不由得保持一種警惕。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也不知道王晨陽聯繫騰訊如何?
前天王晨陽請假休息,秘密去了一趟鵬城,見到時任騰訊副總裁,負責投資併購與金融科技領域的林海風。
也不知道消息結果如何?
明天就要和阿里巴巴談判,方青葉想知道騰訊的態度。
給王晨陽打個電話?
方青葉正想着,自己的手機突然響了,一看是王晨陽打來的立刻接聽過來。
“方總,我現在剛下飛機不久。”王晨陽說道。
“辛苦了,結果怎麼樣?”方青葉問道。
“一言難盡我現在正打車往裡你別墅趕。”
“好,我等你。”
快一個小時,方青葉聽到大門口的門鈴聲,過去開門就看到王晨陽提着拉桿箱風塵僕僕站在門口。
“真不好意思,讓你連家都沒回。”方青葉表示歉意,幫忙提過拉桿箱。
“沒啥,事情忙完再回去。”
兩人來到客廳,王晨陽就詳細說明見到林海風的經過。
“林海風態度曖昧,我感覺他對餓了麼不是很感興趣,騰訊現在的興趣在大文娛包括遊戲、影視譬如華誼兄弟、騰訊視頻等,而且聽說前不久收購了兩家手機設計公司。”
“騰訊想做手機?”方青葉感到驚訝,這還是他第一次聽說。
“這也很正常吧?”王晨陽笑道:
“當前,互聯網公司紛紛涉足手機領域,小米公司採用軟件+硬件+互聯網鐵人三項模式;阿里雲OS與天宇、海爾達成合作;百度與戴爾、長虹達成合作;360採取特供機模式,與手機廠商合作,做手機開放平臺;盛大Bambook涉足硬件,騰訊要做手機也不意外。”
是嗎?
不過方青葉知道騰訊最後並沒有做手機,當然這不是他關心和爭論的話題。
“林海風是否答應餓了麼接入微信獲得流量?”這是方青葉最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