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啓先生,終於正式見面了。”
“你的比賽我可是全程看完,刀出攜風雨,擡手鎮不周,現在網上可是流傳着這樣的傳說……”
一間明亮,休閒風格的演播室裡,一個短髮的幹練美女,笑着對李啓說道。
這個人名叫谷杏兒,是此次採訪李啓的記者,亦是明城電視臺的王牌,她很年輕,只有二十五歲,但能力卻是非常出衆,當然家世也是不俗,不然還真不可能這個時候坐在李啓的對面。
畢竟,李啓如此,作爲三億人之中,年輕一代第一人,在明域這個地方,屬於是含金量拉滿的。
甚至,就算放眼整個九州,如他這般的人物,按照人口總數來算,也不過兩百多個。
這個數字,固然不少,但要知道,其類比的,乃是六百億。
三億人裡出一個,可見這裡面蘊含的東西。
事實上,此刻採訪李啓的谷杏兒,也是有些恍然的,她出生不差,有着家學淵源,本身亦是才女,工作之後,更是經歷了諸多角逐,一步一步,才走到了如今這個位子。
但最後卻是,僅僅獲得了一次採訪李啓的資格。
不得不說,這就是冠軍的含金量。
甚至,她感覺,這大抵是自己此生,離對方最近的一次了,眼下李啓還只是破開了三大限,等對方日後入道,乃至是得真,到時候,自己與對方,更是有如雲泥。
不過,心緒固然複雜,但她功力自然是有的,面上卻是分毫不顯,只是對李啓而言,周身照見,固然因爲心之壁,不能讀心,但對於周圍人的種種心緒變化,就像是反掌觀紋,是清晰的不能再清晰了。
感受到對方的情緒,李啓也是有些慨然,曾經他也是看了對方的節目的,那時候他十二歲左右,對方當時還不是主持人,而是以才女的身份,出席明城電視臺的娛樂活動。
旗袍長髮,可謂是驚豔了許多人。
天上的月,和地上的人,怎麼可能接近呢。
李啓當時很喜歡古風,就被驚豔的不淺,只是並沒有生出什麼妄想罷了,卻是知悉何謂現實。
至於如今,他若是不練刀,那根本不可能坐到對方對面,而如今他修行已有,刀術非凡,卻是一切顛倒過來了,對方拼盡全力,也只是換來了一個出現在他面前的機會。
只是他卻已經失去了曾經的驚豔感,也失去了凡塵俗念,心裡只有對於真知,對於永恆的道的最求,只想更強,直至站在高天之上,乃至是與天相接。
“要不是我也上網,我就差點信了,網上流傳最多的,不是說我李啓,是憑空刷新出來的,專門針對莊不周這個想要轉型的,都市文大男主的NPC麼。”
“就網上我現在的風評,怎麼也是小boss級別的了,已經脫離了小怪的範疇。”
李啓淡笑着迴應,沒有絲毫的架子,就像是朋友之間的閒談。
而李啓的態度,卻是讓谷杏兒陣陣驚異,畢竟,她看李啓平時,都不言苟笑,那在比賽中的幾日,也是每日只是橫刀靜坐,安定而冷漠,還以爲這是個高冷驕傲的天才,不會將其他人放在眼裡。
再就是,李啓昨天那最後一場,刀出風雨來,刀落天雷擊,簡直是驚天動地,讓人根本不敢將之當做一個普通人來看待。
事實上,對於採訪李啓,谷杏兒壓力很大。 畢竟,以往的那些魚龍杯冠軍,可沒有出現過,十六歲就破開三重大限,甚至在這一領域之中,也是強橫無敵的人物。
如今很多人都認定,李啓有很大的可能性三元及第,固然整個南州,如今各地魚龍杯結束,也出現了足足五個破開了三重大限的人物,其中除去莊不周外,還有兩個天星入命,但那兩人,未必是李啓的對手。
至於明年的山河大試,如今三聖七仙鎮壓乾坤,讓人只能仰望,李啓冠軍肯定是不用想了,或許可以進入前五十……
谷杏兒自認,要是自己十六歲的時候,取得李啓這種成就,怕是狂傲的,要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無疑,她這就是在用普通人的視角,來揣測非凡的修行人了。
不過,事實上,有部分天才,因爲生來就高高在上,年輕的時候心態還真是飄着的,只有遇到了挫折,後續纔會幡然醒悟。
李啓因爲起於微末,卻是沒有這種問題。
“嗯……”
“網上的聲音的確有些尖銳,不過部分不能代表全部。”
“在我們粉絲羣裡,就完全是另一種畫風了,只有傳說流傳!”
“不過,我們這些粉絲現在都很好奇,李啓你接下來,有些什麼打算。”
“打算倒談不上,不過順勢而爲罷了,若能今年三元及第,明年天下第一,那自然是極好的。”
李啓笑道很是隨意。
而因爲這次專訪不是錄屏,而是直播,李啓之前說網上的話題的時候,直播間裡一片笑鬧,但隨着李啓後續的話語一說,短暫的寂靜後,便是鋪天蓋地的:好傢伙。
彈幕刷屏。
不過,這個時候,自然沒人認爲李啓後面半句是真心話,只認爲是在開玩笑,倒是三元及第,真有實現的可能性。
至於天下第一麼,三聖七仙還是很有含金量的,十強早就定下了。
三重大限打五重,能用什麼打,總不能是熱愛。
就這樣,在隨意的言談之中,四十分鐘的專訪時間結束,整個過程,都進行的很順利,李啓在節目裡的言談,無疑讓李啓這個人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更加立體。
就是有一些人看過節目後,就開始玩天下第一的梗了,在一些李啓的視頻下面,刷諸如什麼,李師傅你什麼時候天下第一之類的話,一時之間,讓李啓的熱度更高了。
而到了晚上的時候,李啓的專訪視頻,更是又一次在明域炸開了鍋,因爲按照慣例,爲了激勵年輕一代,三年級以上的學生,都要強制觀看,並寫些觀後感。
這種情況下,李啓這個名字,無疑被很多人,更加深刻的記住。
至於李啓,卻是在中午的時候,就和孫光上了回家的飛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