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決定

蔣百里是軍中驍將,在軍中威望頗高,作爲曾經的保定軍校校長,他自然而然有一批保定系軍官跟在他,蔣百里自然知道這些人的想法,抱成團或許會讓人指責,但是這也是現實,只要有人的地方,那必然有紛爭,那必然要團結。

保定系與黃埔系又是互相幫助又是互相提防,因爲他們都是來自軍中。而在政務黨務方面,政學系與前**一系又是如此一般,當然這兩大系統也是互相往軍中發展,只不過沒有保定系與黃埔系那麼勢力龐大。

保定系主要的組成力量自然而然就是黃埔的教官體系,一期二期的教官基本都是來自保定,雲滇籍的軍官很多也是畢業於保定,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第一軍校,只是現在黃埔取而代之。

蔣百里對於保定有着特殊的情節,但是現在保定軍校已經不復存在,保定軍校已經與黃埔軍校合併,保定軍校作爲黃埔軍校分校存在。這曾經引起蔣百里與毛鋒之的爭執,但是現在蔣百里有點不滿情緒不存在了,因爲毛鋒之到現在都沒有甦醒,這讓蔣百里都是放下了那一絲的不滿。

楊永泰剛剛告辭離開,蔣百里與之交談之後,蔣百里感覺到了憂慮,他意識到政學系與譚平s等人的紛爭已經非常的激烈,之前只是毛鋒之一力壓下,現在毛鋒之昏迷不醒,兩系人馬自然而然都彼此看不慣,也都爲了擴大自身的權柄無可避免展開了碰撞。

蔣百里苦笑了一下,他起身邁步走向了作戰室,他要坐鎮那裡,上海戰場局勢千變萬化,隨時都有新的情況發生,黃紹竑與張發奎都不足以處理。

黃紹竑與張發奎正在爭論,爭論的焦點還是在於選擇戰場決戰點。黃紹竑認爲可以選擇在英法這邊,理由是激戰這麼多天,英法這面的軍隊戰鬥力已經嚴重消耗,他們離本土遙遠,兵員補充根本不會及時跟上。

張發奎建議是寶山一線,他的理由是日本是近鄰,從甲午海戰之後,日本對中國的野心就一直沒有停頓過,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他們就會跟進,福建山東曾經都是日本的勢力範圍,必須要壓住這頭猛虎,臥榻之處豈能容他人酣睡?

黃紹竑反對張發奎的理由是寶山一線日軍每天都有援軍補充,日軍離本土不算遠,他們還握有臺灣與朝鮮半島,日軍海軍艦艇實力根本沒有受損,他們的補充也非常到位,與其在寶山與日軍消耗,遠不如先擊敗英法,除其一臂,接着再擊敗吳淞口的美軍,最後再出兵寶山,與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

張發奎反對黃紹竑建議的理由同樣是很直截了當,他認爲英法聯軍國力依舊強盛,雖然補充困難,但是不要忘記,現在英法還沒有全國動員,還沒有下達戰爭令,英法兩國國內議會依舊沒有通過全國戰爭令,如果這次痛擊了英法,反而會激怒英法,*使英法舉國傾力一戰,狗*急了還跳牆!

就在倆人爭執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蔣百里走了進來,他見到如此,自然上前詢問事情經過,很快他就從倆人嘴裡獲知了緣由。

他低沉說道:“之前就一直有過爭論,一直沒有決定,現在第十三軍已經抵達上海,後續的十八軍也要即將開赴上海戰場,現在確實需要決定決戰地點了。”

蔣百里接着說道:“兩位的建議都是有着各自的理由,都有着可行的角度,不過綜合起來考慮,我認爲不是選擇一個,二個,不是選擇英法與日本,而是同時進行,同時開闢倆個決戰戰場,我要徹底擊潰英法日的信心,要讓他們再也不敢輕易動刀兵,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人也是人,他們也是人,咱們中國不再是軟弱可欺的中國,要想隨意欺負那就付出慘重代價。”

開闢倆個決戰戰場?兩面同時進行?這麼一個答案讓黃紹竑與張發奎都是驚訝,都是非常的意外,但是倆人都不是魯莽之輩,他們都立刻開始了沉思。

他們都需要想蔣百里爲什麼要如此,要做出如此的決定?這必然有着理由。聽着蔣百里的這句話,他們都是知道這只是從國家角度而言,從軍事角度上蔣百里並沒有說出來,他們依舊沉思着。

蔣百里看着他們沉思,他微微一笑接着負手看着牆上懸掛的上海地圖。沒多久,黃紹竑與張發奎幾乎同時雙眼一亮,他們都幾乎同時明白蔣百里爲什麼如此選擇。現在無論黃埔霞飛路一線戰場還是寶山縣城一線戰場都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守軍部隊都已經竭盡全力,如果單單攻擊敵人一點,必然會引起另外一點敵人的瘋狂進攻,必然會使出圍魏救趙的招數,到那時候一但湊效,那麼就是全面崩潰的局面,那就是得不償失,到那時候就不是自己選擇決戰點,而是由敵人選擇了,戰場主動權必然宣告易手。

蔣百里聽到倆人的腳步聲,等他們走進的時候,蔣百里沒有轉身開口說道:“都想通了?其實我也是纔想通,因爲這是委員長早就定下的策略,爲了這個目標,薛嶽已經準備了不少的軍需物資,就是爲了這次決戰,用上海市區來換取十年到二十年的和平,這就是委員長最大的理由。”

黃紹竑與張發奎都是驚歎的嘆息了好幾下。張發奎低喃說道:“我算什麼有魄力,委員長這纔是魄力!”

黃紹竑則是低聲自語說道:“我到底還是不如他,不如啊!”

蔣百里悠悠說道:“十八軍也應該開始開拔了,十三軍已經開始趕赴寶山一線,稍後十二個小時,十八軍必然要抵達上海霞飛路一線,到第二天凌晨零點,正式開始雷霆計劃!”

黃紹竑與張發奎都是苦笑不已,他們想想剛纔自己還在可笑的爭論,哪曾想到這位爺倒是已經開始執行了計劃,連計劃都部署周詳開始執行了。他們倒是沒有不滿的情緒,蔣百里的微信還是足以讓他們倆人沒有不滿的心思,何況這裡面還有毛鋒之的因素。

蔣百里低沉說道:“但願委員長能甦醒過來,他沒事纔是最好的事情,纔是最好的消息,如果他再也沒有甦醒,那麼我們實際上已經輸掉了這場戰爭。”

是啊,如果委員長沒有甦醒,那必然是如此了,現在咱們自己內部派系還是不團結,沒有公認的人出來接替毛鋒之留下的位置,這是最大的軟肋,動亂則是必然。想到這,黃紹竑與張發奎都是沉默不語。

第332章 新任命第41章 收第425章 決定第617章 蘇聯第337章 英法日第231章 會議第120章 妥第70章 曖昧第431章 開始第35章 大婚第184章 應變第388章 風波第117章 綢繆第459章 談判第284章 重逢第144章 整編第112章 當兵第486章 與陳廉伯談話第285章 動向第375章 屠刀第553章 浮動第95章 終究要來第624章 心思第113章 談妥第42章 出兵汕頭第367章 進行第245章 特使第132章 事起第570章 善後第211章 動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158章 鎮壓第350章 辭職第588章 任命第116章 張民達第155章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240章 爭執第600章 事態第13章 潰第377章 所行第315章 強行通過第160章 抓捕第3章 榮升排長第512章 佈局第185章 親赴第579章 論第2章 無奈入伍第154章 舍與得第492章 變化第161章 論第634章 軍事政變第535章 拜訪第500章 劉峙第537章 準備第94章 上門第346章 瑣事第452章 繼續第585章 酣戰第240章 爭執第68章 衆女相談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388章 風波第269章 變數第544章 地雷第331章 聚會第356章 結束第44章 定計梅州第333章 租界第356章 結束第139章 餘波第443章 勢第611章 經費第552章 死戰,死戰,死戰!第49章 來信第391章 回廣州第563章 接見第335章 各方謀動第137章 大會結果第279章 交易第110章 談第317章 算計第635章 談話第281章 提議第35章 大婚第257章 病逝第38章 前後拜訪第117章 綢繆第151章 刺殺與預謀第260章 自編自導?第163章 心思第413章 籌謀第576章 事後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433章 交代第71章 梅州第546章 猶豫與決定第1章 開始第470章 動作第491章 激戰第256章 召見
第332章 新任命第41章 收第425章 決定第617章 蘇聯第337章 英法日第231章 會議第120章 妥第70章 曖昧第431章 開始第35章 大婚第184章 應變第388章 風波第117章 綢繆第459章 談判第284章 重逢第144章 整編第112章 當兵第486章 與陳廉伯談話第285章 動向第375章 屠刀第553章 浮動第95章 終究要來第624章 心思第113章 談妥第42章 出兵汕頭第367章 進行第245章 特使第132章 事起第570章 善後第211章 動第251章 街頭事件第158章 鎮壓第350章 辭職第588章 任命第116章 張民達第155章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240章 爭執第600章 事態第13章 潰第377章 所行第315章 強行通過第160章 抓捕第3章 榮升排長第512章 佈局第185章 親赴第579章 論第2章 無奈入伍第154章 舍與得第492章 變化第161章 論第634章 軍事政變第535章 拜訪第500章 劉峙第537章 準備第94章 上門第346章 瑣事第452章 繼續第585章 酣戰第240章 爭執第68章 衆女相談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388章 風波第269章 變數第544章 地雷第331章 聚會第356章 結束第44章 定計梅州第333章 租界第356章 結束第139章 餘波第443章 勢第611章 經費第552章 死戰,死戰,死戰!第49章 來信第391章 回廣州第563章 接見第335章 各方謀動第137章 大會結果第279章 交易第110章 談第317章 算計第635章 談話第281章 提議第35章 大婚第257章 病逝第38章 前後拜訪第117章 綢繆第151章 刺殺與預謀第260章 自編自導?第163章 心思第413章 籌謀第576章 事後第614章 重新部署第433章 交代第71章 梅州第546章 猶豫與決定第1章 開始第470章 動作第491章 激戰第256章 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