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紛爭

東北,毛鋒之雖然眼前沒有地圖,但是東北地圖已經深深印在他的腦子裡,心裡。他嘴裡不由念道:“東北,松花江,我的家鄉……”他想到了前世電視裡那些東北將士以及逃亡到內地的東北民衆嘴上流傳甚救的歌謠。

毛鋒之有時候是個非常感性的人,他有時候很乾脆,很直接。他悠悠說道:“東北,絕不能再現當初的那一幕,絕不能讓東北脫離,絕不能讓東北成爲海參崴,日本?哼哼!有機會,我要讓日本也他媽的分裂,日本本島也成南北小日本。”

東北脫離中央已經足夠久的日子了,單單前世日本人控制東北就長達十四年之久,再加上張雨亭時期控制的近二十年。東北被掠奪的資源財富冠之全國,這是恥辱,這如何也不能在自己手裡重現。

王爾琢有時候看不懂自己的長官,看不懂毛鋒之,王爾琢有時候覺得毛鋒之這個委員長實在有點高深莫測,不知道他腦子裡在琢磨什麼,他有點佩服自己的前幾任秘書是如何能配合工作下去的。

王爾琢看着眼前的長官,他腦子裡自然也想到了這段時間接觸了太多的人員,除了毛鋒之的家人外,還有不少地方政府官員以及軍隊官員,給他最大的印象就是對自己的尊敬,發自內心的尊敬,他知道自己這麼被尊敬更多的還是因爲自己的身份,如果沒有這層身份,自己完全沒有這個資格讓這些人尊敬。

王爾琢不知道自己現在自己怎麼了,但是他自己還是給自己下定了決心,他心中念道:“不管如何,自己一定要靠着自己的實力真正讓這些人尊敬自己。”

人就是如此,沒有過過如此的生活那麼永遠不會知道其中的滋味,一但嘗過了那就回味無窮,攀比也好,還是勾心鬥角也好,這都是爲了維護這種生活,王爾琢現在也是如此。到了高處誰都不願意回到低處,誰都希望往上走,到更高的地方去觀看更高的風景,風景如何這纔是最吸引人的所在。

王爾琢的名利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他也不再是沒當機要秘書之前的那個王爾琢了,不再是譚平S這些人心目中的那個王爾琢。

作爲黃埔一系畢業生,先有蔣先雲,陳賡、賀衷寒,再有如今的王爾琢,黃埔一系的人擔任毛鋒之秘書似乎有成爲潛規則的趨勢在發展,這也說明了毛鋒之對於黃埔學子的看重,這無形中也是在加大黃埔系的力量。

保定系佔據着軍隊將領中不少的高位,蔣百里、薛嶽、範石生都是保定系出身的將領,他們在軍隊高層毋須多言,張發奎、葉挺何嘗不是如此。黃埔係爲什麼會有今天,這些保定系將領心裡都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毛鋒之支持,黃埔系要將生根發展,何等的艱難,黃埔系分明就是要牽制保定系,甚至就是要讓保定系與黃埔系合併,甚至是取而代之,這就是帝王心術。

中共出身的官員幹部與政學系官員的對立何嘗不是毛鋒之願意看到的,牽制平衡中庸這同樣是毛鋒之的手腕,楊永泰不是笨蛋,黃郛也不是,這些政學系的領頭人物都是知曉,他們也是習慣上與譚平S對立,這不是初衷但是必須要如此,不如此那麼這纔是政學系的末日。

楊永泰私下與張羣聊天的時候,楊永泰自然是要告誡提點一番這個小老弟。對於譚平S這些人的問題上,楊永泰對於張羣的憂慮他是微笑着,神態輕鬆,他略顯得意說道:“張羣,你的能力毋容置疑,缺乏的只是一些歷練,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眼光以及腦子一定要擺正,要知道上面是怎麼想的?中共提的那些建議對與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反對的聲音,重要的是我們這些人必須要站出來,哪怕他們提出的建議是對的,我們也要奪過來變成我們的,雖然這不是王道,但是我們畢竟不是做那位置的人,我們需要做的只是精心盡力輔佐,我們不如此對着幹,那麼這纔是最大的錯誤,那纔是我們政學系的末日,不要真的以爲政學系是參天大樹,在那位心目中要弄一個類似政學系的勢力出來很難嗎?”

張羣明白了,他從牴觸與譚平S等人演變成現在熱心對着幹,這讓譚平S都是目瞪口呆,就差點破口大罵,在外交部的一些譚平S一系官員都是抱怨連天,但是無可奈何,張羣是部長,他有這個權責來壓制他們。

毛鋒之也是剛剛知曉,他在發呆了一會兒後接到了情報部的報告,他看完了之後,他只是淡淡一笑,接着對着王爾琢說道:“你去告訴楊副主席,告訴他適可而止,如果因此壞了正事,他知道我的脾氣。”

王爾琢不清楚廣州發生的事情,他只是簡單服從命令。王爾琢出去後,毛鋒之笑意沒有了,他只是長嘆一聲,他低喃說道:“這個楊永泰,小聰明不少,連我的心思都是如此猜測,他這真的是肝腦塗地要輔佐我啊!”

毛鋒之的動作自然是非常的連貫,王爾琢電話打過去第二天,一連串的調令就出來了,商務部的一些政學系幹才被調出,中共出身的一些幹部被調入,外交部部長次長被鄧中X出任,宣傳部部長有了中央常委委員的名頭。同時,楊永泰分管的建設事務被譚平S接管。

這一系列的動作迅速而有效,何子淵都是有點苦笑,雖然他是掛名,但是他知道這兩系人的對立已經有點影響政府運轉,沒有想到會如此!

黃郛心情是不錯,他是明白人,他也清楚楊永泰必然也是明白人,委員長這麼做就是堵住中共那些人的嘴,也是給中立分子的一個交代。

吳子玉也沒有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困擾,對於吳子玉這麼強有力的人物坐鎮上海,那對於自己而言是好事。吳大帥、玉帥的名頭還是非常有震懾力的。

上海大戰暫時落幕,但是上海的駐軍依舊沒有減少,大戰過後的四個軍開始了整編,補充新兵,第二軍、第十三軍、第十二軍、第十八軍都是後撤出一線,讓吳子玉的三個軍接管。四個軍傷筋動骨自然需要時間來恢復,但是經過連續的惡戰,這四個軍一但恢復元氣那麼戰鬥裡將比之以前必然提高不少,因爲老兵,留存下來的都是精華。

第317章 算計第60章 孫文第441章 家事第616章 前進第504章 攻克第125章 決定第617章 蘇聯第284章 重逢第428章 觸動第344章 吃第539章 出發第329章 會談第44章 定計梅州第211章 動第100章 督戰第184章 應變第211章 動第454章 一年第459章 談判第423章 異動第537章 準備第105章 出發第422章 談話第561章 引進第242章 來人第351章 談判第530章 訓斥第328章 會見第545章 後續第49章 來信第34章 震動第274章 局第267章 人才第96章 克惠東縣第329章 會談第179章 論第627章 上海第413章 籌謀第606章 殘酷第634章 軍事政變第534章 部署第413章 籌謀第264章 密令第215章 救援第545章 後續第216章 解圍第49章 來信第250章 思第132章 事起第225章 心思第181章 接見第523章 論第108章 行動第342章 開始第319章 放行第92章 海豐血戰第66章 夫妻私聊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534章 部署第246章 又是錢,又是人第31章 敲打第375章 屠刀第372章 咆哮第587章 局勢第432章 繼續第137章 病重第20章 成功第214章 決定第299章 局面第172章 定策第278章 北伐第389章 電話第481章 聯繫第521章 閒聊第193章 鎮壓第196章 辦公第191章 情報部門第601章 收官第221章 攻防第579章 論第299章 局面第621章 安排第274章 局第198章 演習與搬遷第494章 調動第295章 多事之秋第89章 接納黃大偉第60章 孫文第493章 到訪第339章 上海第561章 引進第131章 原來如此第88章 進軍海豐第197章 縱論第171章 路途第527章 反攻第612章 紛爭第132章 事起第95章 終究要來
第317章 算計第60章 孫文第441章 家事第616章 前進第504章 攻克第125章 決定第617章 蘇聯第284章 重逢第428章 觸動第344章 吃第539章 出發第329章 會談第44章 定計梅州第211章 動第100章 督戰第184章 應變第211章 動第454章 一年第459章 談判第423章 異動第537章 準備第105章 出發第422章 談話第561章 引進第242章 來人第351章 談判第530章 訓斥第328章 會見第545章 後續第49章 來信第34章 震動第274章 局第267章 人才第96章 克惠東縣第329章 會談第179章 論第627章 上海第413章 籌謀第606章 殘酷第634章 軍事政變第534章 部署第413章 籌謀第264章 密令第215章 救援第545章 後續第216章 解圍第49章 來信第250章 思第132章 事起第225章 心思第181章 接見第523章 論第108章 行動第342章 開始第319章 放行第92章 海豐血戰第66章 夫妻私聊第186章 急轉而下第534章 部署第246章 又是錢,又是人第31章 敲打第375章 屠刀第372章 咆哮第587章 局勢第432章 繼續第137章 病重第20章 成功第214章 決定第299章 局面第172章 定策第278章 北伐第389章 電話第481章 聯繫第521章 閒聊第193章 鎮壓第196章 辦公第191章 情報部門第601章 收官第221章 攻防第579章 論第299章 局面第621章 安排第274章 局第198章 演習與搬遷第494章 調動第295章 多事之秋第89章 接納黃大偉第60章 孫文第493章 到訪第339章 上海第561章 引進第131章 原來如此第88章 進軍海豐第197章 縱論第171章 路途第527章 反攻第612章 紛爭第132章 事起第95章 終究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