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

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

初平三年,五月末。

幽冀忽起傳言,光武帝夢授河間王劉陔傳國玉璽。

初平三年,六月初。

公孫瓚、袁紹在涿城祭天告祖。

怒斥董卓妄殺少帝,以河間王得光武帝夢授傳國玉璽之名,擁立劉陔爲帝,立都涿城,改年號爲建武元年,封賞文武,昭告天下。

公孫瓚自封大將軍、易侯、總督大漢軍政。

封袁紹爲車騎將軍、鄴侯、冀州牧。

封高幹爲徵西將軍、幷州刺史,詔令其出兵幷州。

公孫瓚和袁紹麾下親信文武,也紛紛受封。

又封大司馬劉虞爲朱虛侯,因其年事已高又感染風寒,劉陔令其前往青州北海朱虛縣養病。

檄文一出,四海皆驚。

長安。

董卓暴跳如雷。

“公孫瓚狗賊,不僅妄殺天使,如今更敢擁立新君!”

“袁紹匹夫,不思報國,竟然跟公孫狗賊同流合污。”

“可恨!可惱!”

“王子師,本太師悔不該聽你的蠢計,以至於如今讓天子蒙羞、讓大漢蒙羞!”

朝殿的王允,被董卓一通怒罵,驚得雙手發抖,喃喃低語:“怎會如此!怎會如此!”

士孫瑞被公孫瓚擊殺,尚未讓王允想明白。

如今公孫瓚急不可耐的擁立劉陔稱帝,更令王允難以理解。

王允想不明白。

爲什麼公孫瓚會冒險擁立劉陔稱帝,而不是選擇風險更小、亦能獲利的方案。

當前將軍、易侯、總督青冀幽並四州兵馬,難道真就比不上擁立劉陔稱帝嗎?

朝殿文武公卿,大部分也是臉色複雜。

顯然。

公孫瓚如此急切的擁立劉陔,已經超出了這羣公卿的預料。

要知道。

自副使將公孫瓚殺士孫瑞的消息傳回長安,再到公孫瓚擁立劉陔稱帝傳檄各州的消息傳回長安,前後不到五天!

即是說,在公孫瓚殺士孫瑞後,就以迅雷之勢擁立劉陔稱帝了。

生怕其中出現變故一般!

然,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這天下間若有兩個漢家天子,還都是脈出同源。

誰又是君?誰又是賊?

對於長安城中這部分還忠於漢室的文武公卿而言,這樣的變故是很難接受的。

留在長安,受董卓羞辱,目的是什麼?

是爲了有朝一日能誅殺董卓,一舉成爲社稷功臣。

從此執掌權柄,青史留名。

如今,河間王劉陔被公孫瓚和袁紹擁立爲漢家新天子。

對於關東士民而言,有傳國玉璽的劉陔比劉協更正統,也更容易得到認可。

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袁門威望名震關東各州。

而長安的劉協,不過是董卓這個妄殺少帝的國賊擁立的,是不會被承認的。

新天子比舊天子更有正統,那他們這羣長安城的公卿,又該如何自處?

坐在皇位上的劉協,同樣是一臉慘白。

相對於公卿們對仕途的擔憂,劉協是對自己性命的擔憂。

一個連傀儡價值都沒有了的皇帝,董卓還會在乎嗎?

想到被鴆殺的少帝劉辯,劉協不禁一陣悲從中來。

劉協不想死。

更不想跟劉辯一樣,被董卓鴆酒毒殺。

“衆愛卿,朕該當如何?”劉協掃視表情不一的文武公卿,開口問道。

董卓眼神陰晴不定,此時不想理會劉協。

王允還在喃喃自語,壓根沒聽到劉協的詢問。

大部分的公卿文武,都是低垂着腦袋不敢說話,生怕一不小心犯了董卓的忌諱。

萬一董卓一怒之下,拿他們泄憤,豈不是有冤無處說?

“尚父。”劉協又看向董卓,語氣羸弱。

董卓冷哼一聲:“先斬王允,以儆效尤!”

王允猛地驚醒:“太師,爲何要斬下官?”

董卓呵斥道:“因你之故,尚書僕射士孫瑞被斬,又促使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君,如此敗壞國威,不斬你如何能服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王允不由暗罵一聲,急切地向劉協辯解:“陛下,老臣冤枉啊!若非盧尚書更改老臣的謀劃,讓馬騰、臧洪、劉備陳兵北上,又豈會逼得公孫瓚如此急切的擁立劉陔稱帝?”

“此事,是盧尚書之過,非老臣之過啊!”

王允甩鍋。

衆人的目光不由看向盧植。

盧植不疾不徐的擡頭:“王子師,伱這是在記恨老夫彈劾了你的司徒之位嗎?”

“你獻計的時候,不說是老夫之功;計策失敗了,卻說是老夫之過。如此胸襟器量,如何能當得起百官表率?”

王允氣得胸脯直起伏。

董卓本就因王允暗中讓侄兒王凌入幷州的事,對王允頗有不爽。

如今抓到了機會,自然是不肯放過。

“王子師,你自己犯蠢,還想構陷盧尚書。”

“你這等人,如何有資格立足朝殿?”

“來人,將王子師押下去,斬了!”

董卓冷眼一挑,驚得王允目瞪口呆。

就在此時。

盧植再次開口:“太師,當務之急,是解決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君一事。”

“如今百官忐忑,不宜多殺傷。”

“看下官薄面,暫饒王子師一命吧。”

董卓掃了一眼朝殿文武,見衆人眼神驚懼,也知道這個時候再殺王允,會讓這羣朝殿文武更加崩潰。

於是董卓借坡下驢,呵斥王允道:“看盧尚書之面,本太師今日不跟你計較。你這般胸襟,本太師罷免你的司徒之位,還委屈你了?”

“速速退下!”

王允又羞又氣,但也知道此時不是計較的時候,只能低頭悻悻的退下。

董卓又看向盧植:“盧尚書,你可有對策?”

盧植微微一禮:“太師,大漢立國四百年,僞帝亦有數十人,皆被朝廷剿滅。”

“公孫瓚、袁紹竊據傳國玉璽,擅立僞帝,這是叛逆之舉。”

“既然是叛逆,那就該出兵平叛,以揚我漢室兵威!”

公孫瓚稱帝這個結果,盧植很滿意。

待在關中的董卓,因爲周圍沒有了威脅,這驕奢的本性又漸漸恢復,逐鹿天下的鬥志也隨着安逸而逐漸被磨滅。

居安不思危,如何能平定天下?

甚至於,董卓已經無聊到放縱西涼兵在關中屠殺舊族。

又修建郿鄔,將搶來的糧食都存放在郿鄔中。

種種行徑,都是在轉攻爲守。

如此不思進取,有違盧植的初衷。

因此,當劉備傳訊說傳國玉璽在劉虞處、而袁紹和公孫瓚又軟禁了劉虞的時候。

盧植就猜到了鄭平的用意。

袁紹早就有擁立劉虞稱帝的想法,但因爲劉虞不肯答應,袁紹也無可奈何。

擁立其他宗室王又沒有足夠的大義。

但傳國玉璽,卻給了大義。

受命於天,得傳國玉璽,就意味着得到了上天認可。

袁紹必然受不了這個誘惑!

得了玉璽的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天子稱帝,就成了必然!

當天下有兩個天子時,誰慫誰輸。

因此。

在王允提出“誘之以利”的計策時,盧植故意加了一個“懾之以威”。

公孫瓚是盧植的門生。

對於這個門生的個性,盧植是很清楚的。

典型的吃軟不吃硬。

越是震懾,越容易激怒公孫瓚!

公孫瓚一怒,這想法就會匪夷所思。

王允篤信公孫瓚會權衡利弊、趨利避害。

但王允卻不知,對於公孫瓚這樣的邊塞武將而言,面子比權衡利弊、趨利避害更重要!

不“懾之以威”,公孫瓚會去權衡利弊、趨利避害。

可董卓要炫耀武力,炫耀長安天子的皇命權威,公孫瓚就不可能忍得了!

促使公孫瓚擁立新君,固然會影響長安天子的權威。

但同樣,也會促使董卓揮兵東進,以征戰來維護長安天子的權威。

如鄭平斷言的一樣。

董卓贏了,天子的威望增加。

董卓輸了,那就趁機除掉董卓。

不論結果如何,對於漢室而言,都是利大於弊的。

董卓在大殿中來回踱步,靜靜的思考出兵平叛的利弊。

這跟以前抵擋關東聯軍不一樣!

出兵平叛,就等於要將袁紹和公孫瓚擁立的劉陔擒回長安,以彰顯長安的正統。

這是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戰爭。

敗了,天下人就不會承認長安的朝廷。

可若不出兵平叛,關東士民就會隨着時間的增長而承認劉陔纔是皇位正統。

畢竟,董卓連關中都不敢出來,誰還會認可長安天子的皇位正統?

如鄭平斷言的一般:董卓已經入局,身不由己了!

不論董卓是否願意,都必然要打這一場只能勝不能敗的戰爭!

劉協的目光緊緊的盯着來回踱步的董卓,心中忐忑不安。

而在人羣中。

被任命爲太傅的賈詡,雙眸中也閃爍灼灼精光。

當太傅,賈詡受到的爭議頗多。

畢竟沒什麼功績和聲望就當太傅,又怎麼可能不被詬病。

但對賈詡而言,保命纔是唯一需要考慮的。

賈詡看了一眼盧植,心中已經如明鏡一般。

“太師如今身不由己,只能出兵平叛。”

“然而,以袁紹和公孫瓚之能,太師孤軍難以取勝。”

“雖然可以詔令馬騰、韓遂、曹操、臧洪、劉備等人出兵,但這些人都是當世梟雄,又豈會輕易替太師賣命?”

“好一個二虎競食之計,以帝爲虎,比老夫還狠啊!”

“這長安,已經不太平了。”

“得思隱退之策了。”

賈詡灼灼雙目,忽然間又變得渾濁,看起來就跟一個只會皓首窮經的腐儒一般。

良久。

董卓終於下定了決心,向劉協道:“陛下乃是漢室正統,唯一的天子!”

“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天下豈能有兩個帝王?”

“還請陛下下詔,詔令益州刺史劉焉、荊州刺史劉表、揚州刺史劉繇、豫州刺史曹操、徐州刺史陶謙、兗州刺史臧洪、幷州刺史馬騰、青州牧劉備,出兵討伐僞帝劉陔,誅殺僞帝臣子袁紹和公孫瓚,以警天下!”

“老臣亦會率西涼的男兒,替陛下誅殺叛賊!”

劉協暗暗鬆了口氣。

董卓要下詔,那就下詔。

只要自己還有利用的價值,就不會被劉辯一樣被鴆酒毒殺。

劉協時刻謹記,當皇帝要學會忍耐。

昔日漢武帝劉徹,亦是忍了多年,才一舉誅殺外戚,奪回政權。

“就依尚父之言!”

“衆愛卿,要同心協力,助尚父誅殺叛國逆賊。”

劉協巧妙的奉承了董卓一番。

董卓哈哈大笑:“能得陛下信任,是老臣的榮幸啊!哈哈哈——”

狂傲的笑聲在朝殿中響起。

膽怯的公卿們不由打了個寒顫。

盧植的嘴角不由多了一絲笑意。

董卓這隻猛虎,終於不用禍害關中了。

鬥吧,跟關中的羣狼狠狠的廝鬥吧!

回到相府。

盧植又向董卓舉薦道:“太師要討伐關中逆賊,需要善軍謀者臨陣出策,下官保舉一人,可助太師破敵!”

董卓頓時喜道:“能得盧尚書舉薦,定然不是凡俗之輩,不知是哪位俊傑?”

盧植凝聲道:“昔日黃門侍郎,潁川人荀攸荀公達!”

董卓眼神一沉:“盧尚書,此人曾行刺本太師,若令荀攸隨軍,豈不是讓本太師臥榻之側酣睡刺客?”

盧植輕笑:“太師,此一時,彼一時!”

“荀公達昔日行刺太師,是認爲太師無道。”

“但如今,太師肯爲陛下征討關東叛賊,是道義之舉。荀公達又豈會再次行刺太師?”

“下官曾聞,昔日齊相管仲,亦跟齊桓公是敵人,後來管仲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輔佐齊桓公成爲春秋五霸之首。”

“如今正值用人之際,下官不才,願自比鮑叔牙,向太師舉薦荀公達。”

董卓聽得高興。

盧植自比鮑叔牙,又將荀攸比作管仲,那不就是在說他董卓如齊桓公一般嗎?

“哈哈!”董卓大笑:“剛纔是戲言!本太師又豈會因爲荀公達昔日的無禮而記恨?盧尚書,你即刻持我手令,去獄中勸說荀公達。本太師今夜設宴款待!”

許縣。

曹操一臉嚴肅。

荀彧、戲志才、毛階、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都位列左右。

“本初和公孫瓚,竟然擁立河間王劉陔稱帝。”

“如今長安送來詔令,讓我揮軍北上,誅殺叛逆。”

“而本初也遣人送信,讓我出任徵南將軍,討伐袁術。”

“如今兩個天子,我等又該如何抉擇?”

(本章完)

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
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206章 青州三營,淮南佐世之才第208章 少年三傑,劉備用兵徐州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05章 兗州變故,劉備連橫青徐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147章 遠交近攻,袁紹定連環計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250章 分兵之計,曹操兵敗回豫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42章 三郡結盟,太史慈入揚州第50章 胡昭堂妹,張飛心有所屬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21章 赤膽忠心,關羽戲耍逢紀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6章 潛龍出淵,劉備出仕縣令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