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

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

即便心中再不情願,曹操也不敢在這個時候犯渾、去爭一時之氣。

關羽南下用兵,用的僅僅只是戰術層面的兵法。

不論是藏兵東海還是藏兵南城,求的都是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單就這些戰術層面的兵法,就讓曹操疲於應對了。

正如關羽說的一樣,鄭平並未真正出手介入豫徐戰事,也未真正出手對付曹操。

否則。

就不僅僅只是關羽和張飛出現在徐州了。

想想袁術。

在封丘城遭關羽、張邈、曹操和劉備軍四面合圍,在淮南又遭陶謙、周昕、周昂、劉繇、袁遺、劉表、陸康等諸多勢力圍追堵截。

袁術連戰連敗,皆有鄭平在暗中推動局勢。

曹操很清楚。

鄭平對付袁術的手段,同樣可以用來對付自己。

陳王劉寵、荊州劉表、廬江陸康、徐州陶謙,皆可以成爲劉備的盟友。

效仿戰國策士合縱連橫、借力打力,纔是鄭平最可怕的手段。

哪怕是跟劉備結了死仇的袁術,同樣可能在鄭平的推動下,再次出兵豫州跟曹操爭搶。

縱橫術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各州郡勢力越多,術的效果越強!

曹洪恨恨道:“可就這樣離去,太不甘心了!”

夏侯惇亦是握緊了拳頭:“撤兵回豫州,豈不是讓陶謙恥笑,不如末將駐兵武原,待明公回小沛擊退張飛,再戰陶謙!”

曹操拒絕了諸將的請戰,只留下戲志才一人在帥帳中。

曹操眼神深邃,雖有不甘但已經隱藏眼底:“《左傳》有載,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啓,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青州地處東海偏僻之地,本非立業之地。”

“然,鄭顯謀卻反其道而行之,以兗州、徐州爲青州之表,任何的戰事都不會波及青州本土。”

“方今天下,幽州、幷州、冀州、兗州、豫州、徐州、揚州、荊州,都有兵禍,唯獨青州在平定本土黃巾賊之後,境內幾無戰事。”

“而青州之兵,卻能輕易的出現在兗州、徐州甚至於豫州。”

“諸州亂而青州穩,各州士民都有遷徙往青州的。”

“如此一來,青州很可能再現昔日強齊之風,而劉備也能效仿齊桓公威震各州。”

“若不能制衡青州,我等皆成青州的棋局玩物了。”

“如今細想,那傳國玉璽很可能是劉備故意給劉虞的,目的就是爲了促成今日兩帝同天的局面,讓兵鋒最強的董卓與袁紹公孫瓚爲了各自擁立的天子正統而戰。”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青州纔是那隻最大的黃雀啊!”

“倘若當初我選擇的是兗州而不是潁川,是否就可以跟本初聯手,對青州構成威脅呢?”

曹操忽然有些後悔了。

若能當兗州刺史,青州還能如此氣定神閒嗎?

戲志才亦有些苦笑:“文若和孝先的大勢謀劃,本是沒有錯的。”

“潁川地理,一旦長安有變,明公就可以搶先迎奉天子,奉天子以令不臣。”

“只是沒想到,傳國玉璽會被送往劉虞處,還偏偏讓袁公和公孫瓚擁立新天子成功了。”

兩帝同天的局面,不論是荀彧毛階還是戲志才,都是沒想到的。

誰又能猜到傳國玉璽竟然不在長安反被袁術得到,更沒能猜到袁術會如此大意讓劉備搶走了傳國玉璽。

而劉備更是奸詐!

昔日在封丘城的時候,劉備故意私藏了傳國玉璽,裝作對兗州事不聞不問,任由張邈推舉臧洪。

若知道傳國玉璽被劉備得到,絕無可能讓劉備將傳國玉璽帶離封丘城的!

戲志才細思良久,開口道:“明公,潁川有一賢才,亦是我的好友。能斷大勢,亦識人心,若能請其出仕,或許能制青州鄭顯謀的權略。”

“昔日韓馥在時,郭圖曾指出逢紀之謀的不足,完善其略後將其獻給了袁公,這才令袁公趁勢奪了冀州,讓青州難以再助韓馥。”

“衆人皆知是郭圖之謀,但真正指出逢紀之謀不足的並完善其略的,另有其人!”

曹操頓時凜然:“還有此事?怎麼從未聽志才你提及過?”

戲志才搖頭苦笑:“並非我有意隱瞞,只是好友已經承諾不跟郭圖爭功。若宣揚此事,不僅會令郭圖惱羞成怒,也會令好友名聲受損。”

曹操語氣多了幾分急切:“不知這賢士如何稱呼?”

戲志才凝聲道:“此人亦是潁川人士,姓郭名嘉字奉孝,雖然是寒門出身,但其才識超羣,足智多謀,尤其善於通過洞悉人心來料敵於先。”

“明公若能得奉孝相助,定能應對青州之謀。”

“只是奉孝爲人,頗爲浪蕩,對於明主的要求又極高,明公若要請得奉孝出仕,卻是不易。”

曹操言語喜道:“但凡大才,都有些孤傲脾性,曹某真心相請,何愁奉孝不來?”

“煩請志才持曹某書信前往拜會,若奉孝願來,曹某必定十里相迎!”

戲志才亦是動容:“奉孝若知明公之心,必不會拒絕。”

若非這次在徐州失利,戲志才其實不想舉薦郭嘉的。

倒不是戲志才嫉賢妒能,而是戲志才亦有傲氣。

寒門士子,求學不易。

一旦學有所成,都希望能輔佐一個明主建功立業,讓世人皆知其名。

戲志纔會的,郭嘉都會。

戲志纔不會的,郭嘉也會。

如此一來,戲志纔在曹營之中的地位就不會如現在一般了。

荀彧不舉薦郭嘉,除了郭嘉暫時不願出仕外,也有戲志才的原因在。

畢竟這舉薦一個好友,得罪另一個好友,是跟荀彧的處世之道相違背的。

然而現在,戲志纔不得不舉薦郭嘉出仕了。

鄭平的謀劃,已經遠遠超過了戲志才能應付的了。

甚至於,這次青州出兵救陶謙,鄭平都沒怎麼當回事。

自曹操口中聽到關羽的輕蔑之言,戲志才感受到了一陣陣的羞辱之意。

偏偏,戲志才還沒有反制之策。

數日後。

曹操撤兵回到小沛。

張飛見到曹操的旗幟後,故意在城外留下了一座空營以示來過。

這讓曹操有怒只能往心裡咽。

曹操依舊令袁遺駐兵小沛,然後先一步返回了許縣。

荀彧得知曹操在徐州失利、有意延請郭嘉出仕後,亦道:“奉孝天縱奇才,但爲人放浪不羈,若不加以約束,唯恐違了法度。”

曹操對此不以爲然:“有大才之人,偶爾放浪形骸亦不是什麼大錯。”

數日後。

戲志才傳回郭嘉要來許縣的消息。

曹操大喜,率虎衛出城十里設宴,只爲迎接郭嘉一人。

對於曹操的禮遇,郭嘉又是驚詫又是感動。

郭嘉並未因此而對曹操納首就拜,當即向曹操討要了酒水,跟曹操席地而坐。

曹操也沒有因爲郭嘉的放浪形骸而有不滿,只跟郭嘉舉樽對酌。

言談間。

曹操也將話題引到了天下大勢上,向郭嘉問勢。

“方今天下大亂,曹某不忍天子受難,立志於匡扶漢室,當一個吐哺之臣。”

“奈何俗世紛擾,野心之輩比比皆是,曹某有心殺賊,卻屢屢受挫,不知奉孝可有良策相贈?”

郭嘉既然來見曹操,自然早有準備,不假思索地道:“如今兩帝同天,已成秦末諸王相爭、楚漢對峙之勢。”

“曹公想成大業,就不可再保持中立。”

“不論是選擇長安的天子,還是選擇涿城的天子,曹公都得趁早決斷。”

曹操聞言一凜:“如今河北戰事尚未分出勝負,若選長安,則曹某跟本初兄就成了敵人;若選涿城,又違背了曹某匡扶漢室的初衷。”

“文若、志才和孝先,皆勸曹某靜觀其變。”

“若董卓勝,則結連諸州討伐董卓;若董卓敗,則結連長安忠義之臣清君側。”

郭嘉搖頭:“敢問曹公如今名望,可比得上劉青州?”

曹操愣住,細思良久道:“雖然不想承認,但如今青州劉玄德,名望的確更勝於曹某。”

郭嘉目光灼灼:“劉青州是漢室帝胄,平原王外甥女婿。”

“不論是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論輩分都得稱呼劉青州一聲皇叔。”

“自初平元年起,劉青州有滅青州黃巾之功、救助五十萬饑民的仁名、助盧子幹討伐董卓的忠名、封丘城敗袁術的威名、以及救徐州的義名。”

“有戰功,又有仁義忠威之名,各州郡跟劉青州結善的太守刺史,亦有不少。”

“若董卓勝,則結連諸州討伐董卓;若董卓敗,則結連長安忠義之臣清君側。”

“文若志纔等人的大勢謀劃,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若劉青州亦用此略,明公是響應劉青州,還是不響應劉青州呢?”

郭嘉一語驚醒夢中人。

荀彧等人的戰略是好戰略,但這個戰略曹操能用,劉備也能用。

而以劉備如今遠勝於曹操的名望,響應劉備的遠比響應曹操的多。

就如同昔日諸侯討董會盟,袁紹不是發起者,但卻成了盟主。

曹操願意依附劉備嗎?

答案是否定的!

若曹操真願意依附他人,壓根就不用來潁川,直接依附袁紹給袁紹一直當小弟不好嗎?

郭嘉洞悉人心,自然也能看明白曹操的野心。

荀彧所求,是漢室所求,但未必是曹操所求。

曹操心如明鏡,起身對郭嘉鄭重一禮:“奉孝之言,令曹某茅塞頓開。”

“奉孝以爲,曹某應當支持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

郭嘉徐徐而道:“長安!”

曹操吃了一驚:“爲何是長安?”

郭嘉飲了一口酒:“長安的天子,雖然是董卓擁立的,但他畢竟是靈帝如今唯一的血脈。”

“河間王劉陔,雖然跟靈帝有些淵源,但長安的天子未死、又未失德,即便有傳國玉璽在,擁立也是不合宗法的。”

“更何況,長安的公卿百官大部分都是靈帝舊臣,袁紹和公孫瓚擁立新君卻不封靈帝舊臣,這等於是將靈帝舊臣全部拋棄。”

“曹公若想成大業,不論擁立長安的天子還是涿城的天子,都會跟袁紹和公孫瓚起衝突。”

“與其寄人籬下,不如另闢蹊徑。”

“兩帝同天,董卓不論勝敗,都會被誅滅。”

“而曹公,可當誅滅董卓之臣!”

“天子喜、公卿百官喜,而曹公則可威加四海、名動天下!”

“曹公搶了先,劉備要麼臣服於曹公,要麼就只能選擇支持涿城的天子。”

“如此,文若等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方可達成!”

曹操聽得蕩氣迴腸,忍不住撫掌讚道:“若無奉孝指點迷津,曹某他日就只能依附於權臣之下,而難以實現心中抱負了。”

“曹某有匡定天下大志,奉孝有范蠡陳平之才。”

“如蒙不棄,請奉孝助曹某成就大業,曹某必以上賓之禮相待!”

郭嘉連忙起身,扶住曹操:“嘉遊歷南北,一直未得明主,今遇曹公,願效犬馬之勞,雖死無憾!”

曹操大笑:“奉孝過謙了,以奉孝之才,豈能是犬馬能比,當如皓月之輝,驅散黑霧啊。”

“曹某軍中缺一祭酒,奉孝便爲軍師祭酒,爲衆軍師之首!”

初平四年,三月。

曹操於許縣外十里迎接郭嘉,拜爲祭酒,參贊軍機,籌畫大事。

同月。

曹操傳檄豫州諸郡國,宣佈只承認長安天子,不承認涿城僞帝。

與此同時。

曹操又遣毛階押送貢品入長安,向劉協再次進貢。

劉協大喜,徵得董卓意見後,加封曹操爲豫州牧,徵東將軍、許侯,享有豫州諸郡國人事任免權。

雖然有大臣提出曹操是豫州人、不應再封豫州牧,但此言被盧植厲聲駁斥。

國家都分裂了,還要去遵循舊制,那不是在寒忠臣義士之心嗎?

於是衆公卿無有再敢多言的。

曹操得到賜封后大喜,在正式宣佈出任豫州牧後,曹操立即將目標瞄準了陳國。

陳國挨着潁川。

曹操不允許有一個結善劉備的陳國在臥榻之側酣睡。

於是曹操下了兩道人事委任令:

提拔駱俊出任汝南太守!

舉薦陳國人的袁渙爲茂才,並破格委任,讓其替代駱俊出任陳相!

袁紹:我的好阿瞞,你拋棄了我!

曹操:本初兄,劉備逼我的!

劉備:關我何事!接着奏樂接着舞!

(本章完)

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
第199章 四海皆驚,公孫瓚殺天使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93章 引資招商,鄭平糜竺論勢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305章 智說呂布,曹家有子曹昂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231章 劉備假節,憋屈的曹阿瞞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53章 潁川羣謀,沮授獨木難支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第302章 破曹之計,鄭平遊說臧洪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62章 迅雷之勢,兩縣黃巾皆平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44章 與民共苦,青州牧劉玄德第18章 忠孝難全,義士奔赴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