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

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

“聽說了嗎?青州劉使君要來徐州了,據說要跟陶使君商議在東海國安置十萬饑民。”

“真的假的?陶使君竟然會安置饑民?我記得上回他都是將饑民往青州攆的。”

“噓!別亂說,陶使君攆走的是黃巾賊兵。”

“瞎說!賊兵跟饑民我還是分得清的。”

“不管怎麼說,陶使君肯在東海國安置饑民,也是仁德之舉。”

“若無劉使君呼籲,陶使君怎麼會在東海國安置饑民?劉使君要去陽都城吧?我得去親眼見見。”

“聽說青州賢才緊缺,劉使君都下達了好多次求賢令了,甚至還開辦官學,只招收及冠以下年齡的俊傑入學,每年六百石的錢糧補助呢!”

“每年六百石?真的假的!說的我都心動了。”

“心動?學成之後是要當三年縣令才能離開的,且不說這約束,你有當縣令的才能嗎?”

“聰明的已經去青州了,琅琊諸葛瑾聽說過吧?前日就啓程了。”

“.”

下邳。

典農校尉陳登腳步急促,來到了陳氏祖宅。

“父親在何處?”陳登詢問老僕。

老僕指引方向道:“老主人在椒房看書。”

椒房,用花椒和泥塗壁得名,取溫暖芬芳之義。

有錢有勢富貴人家的奢侈房屋,即便是冬季,室內也暖和如春,是尋常人家難以想象的。

即便是在陳家,也只有陳珪父子能自由出入椒房。

健步來到椒房,陳登的語氣有些急切:“父親,東海國有大事。”

陳珪靜靜的將手中的書簡放下,表情有些不悅:“元龍,你已經年近三十了,怎麼遇事還是如此的慌亂?”

“智者處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

“如你這般性情,如何能成大事?”

陳登被陳珪一通訓斥,連忙低頭認錯:“父親教誨的是,是孩兒莽撞了。”

陳珪端起旁邊的溫好的酒水,潤了潤喉,淡淡問道:“可是陶恭祖,又要攤派錢糧了?”

對於陶謙的印象,陳珪腦海中依舊只是個粗鄙武夫。

靠着軍功發跡,這才當了這徐州刺史,但本質上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寒門武夫。

若是陶謙能禮遇賢士,陳珪還能對陶謙有個好印象。

但偏偏陶謙貪利賴寵,又寵信小人。

尤其是下邳相笮融,在下邳郡廣興佛寺廟宇,要下邳郡人日夜誦讀佛經,使得附近各郡的和尚、尼姑紛紛遷入下邳郡,前後高達五千多戶。

又花巨資舉辦“浴佛會”,奢侈至極。

陳珪很不滿!

有錢糧不用於勸課農桑,卻用於虛妄的佛經。

誦讀佛經就能解決溫飽嗎?

笮融又在下邳大肆斂財,一面讓下邳郡人誦讀佛經來反省罪惡,一面又收刮下邳郡人的錢財來中飽私囊。

陳珪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陳登搖了搖頭:“是青州劉使君,要跟陶使君在琅琊國陽都城商討在東海國安置十萬饑民的事。”

“咦?”陳珪有些訝異的擡頭:“陶謙會安置饑民?還是十萬?他不怕將自己給撐死?”

養兵的錢糧都要找世家豪族攤派的陶謙,如今要主動安置十萬饑民,這說出去誰信?

陳登點頭:“具體的還不清楚,只知道這是陶使君跟糜子仲一起在商議謀劃的。”

陳珪不由蹙眉:“東海糜子仲,雖然出身墾殖之家,但其德行才學遠勝於普通的世家子。此人又精於商事,如此熱衷的促成饑民的安置,必然還有其他原因。”

陳登恭敬的跪坐在陳珪面前,詢問道:“父親,孩兒需要去陽都城嗎?”

陳珪斟酌片刻:“去一趟也好!倘若劉刺史真如傳聞中一樣,陳氏也願意跟劉刺史結好。”

相對於糜竺這樣的豪族,世代公卿出身的陳珪,更傾向於官場上的結交。

這劉備若真有德行,那陳珪也不介意去給劉備送一個人情。

人情往來,送了人情,他日劉備就會償還這個人情。

對於這方面的道理,陳珪深諳於心。

陳登恍然:“孩兒明白了!”

看向陳登離去的背影,陳珪不由暗暗一嘆。

“元龍雖然聰慧,能治民能治軍,但爲人豪放、過於真誠,這若是放在朝堂上,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唉!”

陳珪心中有些煩憂。

不能深諳官場之道,即便治民治軍的本事再強,也擋不住小人的暗箭啊。

因爲知曉陳登的脾性,所以陶謙徵辟陳登的時候,陳珪只讓陳登領了個典農校尉一職。

目的很單純,讓陳登在陶謙麾下督促種田,避免陳登陷入官場權斗的漩渦之中。

“劉備,劉玄德。”陳珪提筆,在書簡上寫下了劉備的姓名錶字,陷入了沉思。

廣陵郡。

兩個青年儒生,對弈而坐。

左邊一人,姓張名紘,字子綱。

曾遊學洛陽,跟博士韓宗學習《易京》,跟博士歐陽學習《尚書》,又跟濮陽闓學習《韓詩》《禮記》《左氏春秋》。

回到廣陵郡後,被舉薦爲茂才,連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都想徵辟張紘,但張紘都拒絕了應召,一直都在廣陵郡讀書養性,結交士友。

右邊一人,姓張名昭,字子布,彭城國人。

少年好學,隨名仕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跟琅琊人趙昱、東海人王朗相交莫逆。

及冠後張昭被舉爲孝廉,但張昭推辭沒有接受,反而跟王朗討論君王避諱之事。

陶謙慕張昭名聲,又舉張昭爲茂才,但被張昭拒絕了。

張昭也因此被覺得丟了面子的陶謙監禁,經好友趙昱援救後才被釋放。

但即便如此,張昭也沒因此公然表達出對陶謙的怨恨,德行更讓徐州士子欽佩。

棋子輕落,棋局令人迷茫。

良久,張昭將棋子捏在手中,看着令人迷茫的棋局,不由感慨:

“天下紛亂,前途不明。各州郡的刺史、太守,爲了追逐虛名重利,徒讓士民百姓受難,也不知這世間,還有何處能讓我等士子安生。”

士子求學,都希望能學以致用,能修身、能齊家、能治國,也能平天下。

但這世間,並非每個士子都能實現這心中的抱負的。

大部分的士子,要麼順應洪流,從屠龍者變成惡龍;要麼歸隱山林,當一個隱士著書立說。

想要秉承初心不被俗世洪流侵染,還能執掌權柄報國安民,談何容易?

張紘氣度泰然,這世間官場事,張紘早已經看了個明白。

不論是爲政一方,還是位列公卿,都脫不了爭權奪利。

天子昏庸,臣子奸邪,虛名之輩比比皆是,真正有大才的想要在這俗世洪流中脫穎而出,何其艱難!

“子布,世道混亂,不是伱我這樣的士人能扭轉的。”

“若無明主出世,縱然身居高位,也不如醉心於竹林之間,著書、飲酒、弈棋,何其快哉!”

張紘輕笑一聲,將棋子落下。

在張紘眼中這棋局雖然令人迷茫,但也並非沒有不能走的道路。

張昭嘆氣。

都說三十而立,但張昭已經三十好幾了,卻依舊未能立於世間。

正說間,下人送來一封書信。

“咦,是元達的書信。”張昭有些驚訝。

自得罪了陶謙後,張昭就避難於廣陵郡張紘家中。

掃了一眼趙昱的書信,張昭的眼神漸漸變得深邃。

“子布,元達在信中都說了什麼?”張紘見張昭表情變化,不由詢問道。

張昭微微斂容:“元達說,他準備去青州響應青州刺史的求賢令,來信詢問我跟子綱兄,是否有同去之意。”

張紘微微吃驚:“青州刺史?劉備,劉玄德?”

張昭點頭:“正是此人!元達說,青州劉刺史對賢士十分禮遇,聽聞冀州子惠公到來,更是出城十里,於寒風中靜候子惠公的到來。”

“又言劉刺史有仁義之心,在擊敗青州的黃巾賊兵後,收容了近五十萬的饑民,更是不惜自損聲名,也要救這五十萬饑民。”

“如今劉刺史又要去陽都城,要跟陶使君商議在東海國安置十萬饑民的事。”

“元達以爲,劉刺史能治軍,能治民,又有仁義之心,麾下更有康成公父子相助,堪稱世間少有的豪傑!”

“元達心中欽慕,決定去青州出仕。”

張紘心中震撼不已:“元達素來眼光極高,竟然對劉刺史有這般評價?”

張昭起身踱步,心中忽然有了意動:“子綱兄,我原本是想去江東尋訪名仕,但元達既然來信了,若不去見見這劉刺史,難免會讓元達心寒。”

“正好劉刺史要去陽都,不如子綱兄跟我一起,也去陽都城出遊幾日如何?”

張紘尋思片刻:“那便同去吧!元達是子布好友,亦是我欽佩的琅琊才俊。倘若劉刺史名不副實,我等也得勸元達冷靜。”

當即。

張昭和張紘準備了一輛馬車,向陽都城而去。

而在下邳東城。

這裡已經是徐州最南的邊界處了,再往南就是淮南一帶。

而在東城有一個豪族魯氏。

魯氏家主魯肅,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

這魯肅生得體貌魁偉,性格又豪爽,喜讀書,又好騎射。

時值亂世,各地豪族瘋狂兼併土地,但這魯肅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僅不治家事,不學其他豪族兼併土地,反而大量的施捨錢財,出賣田地,賙濟鄉鄰,結交過往賢才,頗有孟嘗之風。

當劉備要去陽都城跟陶謙商議安置十萬饑民的消息傳來,年僅十八歲的魯肅當即來來到內院請示祖母。

“祖母,孫兒得到消息,青州劉刺史要跟徐州陶刺史在陽都城商議安置十萬饑民的事。”

“如此豪傑,孫兒豈能不前往一觀?”

十八歲的魯肅,正是熱血年齡。

一聽這世道的官,居然還有主動要安置饑民的,又怎會沒有好奇?

大部分的官,別說安置饑民了,能施捨一些粥飯都算仁德了。

老夫人一聽這事,也是頗爲驚訝:“世間真有這般仁德君子嗎?”

魯肅笑道:“正因爲孫兒不信這世間有這般仁德君子,孫兒纔要去陽都城一探究竟。若那劉刺史也是個追逐虛名的,孫兒這手中弓,免不了也得響三響。”

老夫人不由斥道:“肅兒,你父親早逝,你是魯家唯一的男丁,切勿意氣用事!”

“你施捨錢財,出賣田地,這些事祖母都不會管,但唯獨你替魯家留後的事,不能不管!”

“許你學習武藝不是讓你學遊俠的!”

“你若有這想法,就別去陽都城了,先留下來給魯家留個後。”

魯肅訕訕一笑:“祖母,孫兒也就逗你樂一樂,哪能真的學遊俠兒啊。”

“有你這樣逗樂的嗎?”老夫人眼一瞪。

魯肅頓時不敢再亂言,發了一通誓言,這才讓老夫人同意。

得到了許可的魯肅,立即召來了十餘騎士,向陽都城而去。

而在徐州各郡縣鄉,慕名而往的,不僅僅只有陳登、張昭、張紘、魯肅,尚且還有更多的賢才俊傑,或是獨自前往、或是三五成羣的往陽都城聚集!

開陽城。

這裡是臧霸屯兵之地。

陽都城在北,開陽城在南。

早在幾天前,臧霸就得到了一封言辭犀利的書信。

書信是劉備遣人送來的,意思簡單而直白。

希望臧霸約束軍紀,若有敢劫掠南下百姓的,劉備會舉青州之兵攻打開陽!

沒有商量,全是通告!

這強硬的態度,讓臧霸憤怒的同時,也有些發虛。

哪怕是徐州刺史陶謙,都不敢這樣對臧霸說話,但偏偏劉備就這樣說了!

“臧帥,這劉備自以爲擊敗了青州黃巾,就可以不將我等當回事了嗎?”吳敦語氣憤憤:“劉備不讓我們劫掠,我們偏去劫掠。”

“就不信他真敢舉青州之兵來打開陽!”

尹禮亦是怒氣衝衝:“臧帥,我們從泰山來到開陽,誰不對我們客客氣氣?那劉備何德何能,敢如此猖狂?”

“他不是要去陽都城嗎?我們就去陽都城北門,嚇他一嚇,看他敢不敢動武!”

臧霸沒有說話,而是看向一旁同樣靜思的孫觀。

良久。

孫觀悠悠來了一句:“臧帥,若我們跟劉備動兵,你說陶刺史會幫誰?”

初平元年,能挖的人才是真的多啊!

(本章完)

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時間調整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
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95章 反敗爲勝,袁紹誆騙公孫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75章 鹽鐵之論,帶阿亮入軍營第88章 袁曹密謀,劉備名揚四州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92章 南下琅琊,鄭平忽悠曹嵩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285章 黃忠辭官,鳳雛被忽悠了第46章 陳紀教子,都是人情世故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246章 養虎孫堅,鄭平的術與略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14章 圍魏救趙,鄭平算敵所算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229章 陶謙戰死,徐州易主而抉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87章 劉曄投袁,鄭平的緩兵計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更新時間調整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172章 奇謀論勢,袁曹佈局兗豫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89章 借刀殺人,焦和欲誅劉備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64章 劉備議政,處處都要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