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

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

北海郡,劇縣。

時任北海相的孔融志在靖難,到任北海後,收合士民,起兵講武,馳檄飛翰,引謀州郡。

同時加固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準備成就一番事業。

且不提孔融是否有“靖難”的能力,至少這份壯志還是值得欽佩的。

主簿王修、功曹孫邵,都是此間俊傑,受孔融徵辟出仕。

北海府衙。

頭戴高山冠、身着赤色官袍的孔融,正襟危坐、面有憂色,即便是獨自處理政務,孔融對於服冠坐姿,都有很嚴格的自我要求。

孔融前方的案牘上,平列着一排的竹簡。

最右邊的一根竹簡,上面有“黃巾賊、張饒”字樣。

青州境內的黃巾,以北海郡最猖獗,如今有愈演愈惡劣的趨勢。

這讓孔融很難受!

立志要靖難討董,如今卻連北海郡的黃巾都不能蕩平。

雖然都尉宗寶多次率郡兵征討,但這頻繁的出征,反而讓北海郡的黃巾由一開始的多據點、小規模,漸漸的向幾個固定的據點聚集,規模也由一開始分散各處的三五十人,漸漸變成三五百人、甚至於三五千人。

其中最猖獗的,是自稱黃巾渠帥的張饒,麾下黃巾衆已經達到萬人規模。

這種反差,讓孔融難以相信這是親自治理的北海郡!

趵趵趵趵

輕微的腳步聲響起,一個侍從近前,將一份竹簡遞給孔融,聲音輕微但吐詞清晰:“孔相,這是王主簿從高密縣連夜送來的。”

王主簿,即是王修,如今暫代的高密令。

“叔治的信!”孔融眼神一凜。

讓王修暫代高密令,不僅僅是因爲王修爲人正直、賞罰分明,又有抑制豪強的膽魄。

更重要的是,王修肩負孔融密令,要結好鄭玄!

鄭玄這樣的名仕,即便是孔融自負才學都要仰慕。

一看信中內容,孔融的呼吸頓時變得急促了,下意識的揉了揉眼角,生怕看花了眼。

“康成先生欲替次子鄭平求娶素兒?”孔融忍不住出聲驚呼。

孔融如今有兩個女兒。

大女兒許配給了泰山羊衜,小女兒孔素今年剛及笄,待字閨中。

素,即本心,清淑之氣自盈於本心。

又有清塵脫俗,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對於孔素這個小女兒,孔融一向期待很高,而孔素也沒有令孔融失望,性情溫和、知書達禮、才德兼備,大家閨秀能有的優點幾乎都學了個遍。

孔融早就有跟鄭玄聯姻的想法!

鄭玄長子鄭益謙厚,繼承了鄭玄對經書的註解,但早已成婚。

而鄭玄的次子鄭平,天縱奇才,年少揚名,如今又剛到及冠之齡,尚未婚配。

論身份、論才學、論德行、論年齡、論政治抱負,鄭平都是孔融最看重的女婿人選。

但鄭平十六歲出遊,一直未能歸家,孔融雖然有聯姻之意,但也只能委婉的讓代理高唐令的王修表達意思。

如今鄭玄主動遣長子鄭益來劇縣下聘禮,這對孔融而言,無異於喜從天降!

這不僅僅是覓得佳婿這般簡單,鄭平身後的鄭玄,其名仕的影響力更令孔融看重。

“傳本相令,讓都尉宗寶即刻統兵五百,前往高密縣迎護鄭益,切勿讓賊人侵擾了。”孔融豁然起身,言語中掩飾不住喜悅。

命令很快傳達。

孔融也沒了理政的心思,返回內院將此事告知陳夫人和孔素。

得知是名仕鄭玄的次子鄭平,陳夫人沒有反對之意,而孔素則是心中忐忑。

此時。

自高密往劇縣的官道上。

青衣儒冠的鄭益,率領家兵、押運聘禮徐徐而行。

身爲鄭玄的長子,鄭益繼承了鄭玄大部分的優點。

自律、謙厚、正直、好學.

雖然不似鄭平一般才能出衆,但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均衡,能治書注典,亦能治理一縣。

鄭益身側,鄭平一襲白衫綸巾、腰懸玉佩長劍、一手牽着繮繩、一手搖着精緻的羽扇,瀟灑風流如謫仙。

鄭平雖然同意了向孔家提親,但在跟鄭益敘舊後決定親自跟隨來北海。

對於名仕之家而言,聯姻這種事,避是避不開的。

但鄭平有平天下的志向,這婚配自然是不能疏忽的,是否值得聯姻,鄭平得親自見了孔融父女才能斷言。

鄭益一路顯得很興奮:“父親常言,孔北海性情灑脫,豪氣有如長虹;高朋滿座,酒不空樽,其文章亦是辭氣清雅,有彬蔚之美。顯謀能娶得孔北海之女,倒是令爲兄羨煞啊!”

鄭平輕輕搖曳羽扇,自有一股風流韻味在:“孔融若是專注於著書立說,必然能成當世文豪。然而文學邈俗,卻不擅長處理實務,跟焦和一樣,都是清談高論,無益於州郡的庸碌之官。”

鄭益的笑容頓時一滯:“顯謀,我們是去北海求親下聘禮的!你這樣鄙視孔北海,還如何求親啊?”

忽然間,鄭益有些後悔了,就不該讓鄭平隨行!

這要是將求親的事搞砸了,鄭益都不知道回高密後,如何向鄭玄交代。

“就事論事,跟求親無關。”鄭平微微斂容:“孔融身爲北海相,雖然致力於討伐黃巾,但這方式卻是錯了。”

“平定黃巾,須得徵撫並用、恩威並濟。但孔融雖然有安撫之心,卻無征討之威。”

“能讓互不統屬、三五十人一個小據點的黃巾衆,短短半年時間內,就出現了超過萬人規模的黃巾衆,北海相的兵威,早已經蕩然無存了!”

“任由黃巾衆繼續兼併,不出半年,這些黃巾衆就會因爲缺糧而不得不進攻城邑。”

“到那時候,孔融估計連劇縣都守不住,還談什麼豪氣如虹、文氣彬蔚?”

鄭益啞然。

對於軍略大勢,鄭益跟鄭玄一樣,是看不明白的。

“顯謀,爲兄辯不過你。”

“但求親,好歹得講禮吧。”

鄭益放棄了跟鄭平的爭辯,在辯術一道,鄭益雖然是兄長,但從未贏過鄭平。

“私下戲言罷了,不會當着孔融的面說的。”鄭平輕笑,不再跟鄭益討論這個話題。

就在此時。

一個斥候策馬而來。

“公子,有人劫道。”

鄭平的眼神,頓時變得冷冽。

(本章完)

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更新說明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請假一天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
第11章 師出同源,權謀蘊藏機變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306章 鄭平之謀,命世英才劉備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更新說明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9章 儒生英氣,敢稱少年有爲第251章 治理淮南,關羽押袁入京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198章 豫州易主,曹操封侯拜將第169章 以身爲棋,奉天子封四方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54章 校場整軍,鄭平初顯軍略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56章 周郎孫郎,白袍營的規矩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24章 南北之勢,結盟袁術陶謙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52章 漢家宗親,青州劉氏底蘊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18章 局勢變化,曹嵩死青徐禍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53章 大賞特賞,劉備得青徐揚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284章 甘寧東進,張飛計邀黃忠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57章 初戰告捷,郡丞真乃奇人第3章 青州禍事,鄭平策論黃巾請假一天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243章 三英齊聚,淮陵城曹孫劉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178章 破袁術謀,關羽舉兵北上第202章 坐山觀虎,曹操喜袁術怒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236章 驚弓之鳥,陳登疲兵之計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5章 立志青州,何懼天時不在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160章 布策冀州,袁紹又悲劇了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