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

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

鄭平不以郡丞自稱,卻以晚輩自居。

這無疑給了榮貞這樣的鄉野隱士足夠的尊敬。

尤其是那個“鄭玄之子”的身份,在榮貞眼中可比郡丞的身份要親近得多。

這青州的士人,又有幾個不欽佩鄭玄的?

鄭平這明顯是在用鄭玄的名氣,來安撫榮貞這樣的鄉野隱士。

而這一招,對榮貞而言也出奇的有效。

“素聞老先生精於實務,只因官吏腐敗,而不得不歸隱山林,與這山水作伴。”

“如今世道混亂,劉府君有意以七尺之軀,掃清這亂世險惡,只恨人才難尋。”

“老先生雖然年近七旬,但心存百姓,不忘我等士人根植於內心的治國平天下之心,如何不讓晚輩欽佩?”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劉府君求賢若渴!不知老先生,是否願意以這燭火殘軀,照亮這籠罩平原郡的黑暗呢?”

鄭平鄭重一禮。

自前朝戴聖開創今文經學起,儒家不少的士人都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有着極其濃郁的理想主義。

然而,自光武中興至明章之治後,漢政權開始由盛轉衰,外戚開始掌控政權,國家的賢良紛紛陷入了朝堂上的政權鬥爭漩渦。

以至於社會再次陷入動盪,國家體系和道德人倫分崩離析,士人一旦惹上禍事,輕則削官罷免,重則株連九族。

有治國平天下理想的士人,施展不了抱負,反而過着螻蟻一般的生活。

理想的幻滅,死亡的威脅,加劇了士人對人生的幻滅之感,在這樣動盪的歲月中,士人難免滋生出人生無常的感慨。

即便是如鄭玄一般的士人,都選擇了不問仕途,著書立說。

亦有更多的如榮貞一般的士人,沒有著書立說的本事,又不能出仕經世致用,只能將滿腔的愁情寄情于山水之間。

魏晉玄學的出現,亦是士人想要超脫於現實人生,在這之外去尋求安穩的表現。

鄭平深知,如榮貞這樣的隱士,並非真的甘心歸隱山林。

只是殘酷的現實,將心中的理想駁斥得一文不值。

倘若真的不想摻和世事,榮貞又怎麼可能在識破了鄧旭用意後,主動去幫助鄧旭聚攏黃巾的民心?

若按常理來論,讓一個近七旬的老者出仕,是很令人不齒的。

都近七旬了,還要讓其勞累,以燭火殘軀照亮黑暗,這不等於在讓榮貞死於任上嗎?

但鄭平更清楚,將軍馬革裹屍、壯志猶存,士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對於榮貞這般心懷天下的隱士,與其讓其老死於牀榻之間、默默無聞,不如讓其燃盡餘熱,供世人瞻仰。

鄭平的鄭重邀請,頓時讓榮貞愣在當場。

榮貞怎麼也沒想到,鄭平會邀請自己出仕,還說出了諸如“我等士人根植於內心的治國平天下之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燭火殘軀,照亮黑暗”的勵志之言。

常言道,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知遇之恩,亦當涌泉相報。

“康成先生之子,果然非常人也!”榮貞忍不住老淚縱橫:“若劉府君不嫌老朽年邁粗鄙,願效犬馬之力!”

榮貞沒想到,自己年近七旬,已經到了活一天算一天的年齡,竟然還能遇到如鄭平這般洞察人心的後生。

堅持了一生的理想,學了一輩子的經學,本已經有了死於山水之間,超脫於世的覺悟,卻在這生命的倒計時中,遇到鄭平的邀請。

何其幸也!

鄭平言語更是欽佩:“老先生之志,當爲我等後生晚輩的表率!倘若老先生還有同道朋友願意出仕的,也請一併舉薦。”

“晚輩定當在府君面前保薦諸位!”

鄭平的真誠,更加深了榮貞的決意,對於尚未見過的劉備,也多了期待之心。

能讓鄭平這般的奇才誠心輔佐,這劉備必然是如傳聞中一般的仁德大義之人。

榮貞言語激動,那雙深陷的眼窩也多了活力:“老朽尚有至交六人,雖然皆已年邁,但從未丟失報國安民之心,願以性命舉薦!”

一旁的鄧旭,已經看傻眼了。

鄭平不過寥寥數語,就讓榮貞這樣的隱士決定出仕替劉備效力。

那勸說之言,更是鄧旭這輩子都沒聽過的。

這以往請隱士出仕,誰不是厚禮登門,許諾各種好處?

結果鄭平卻反其道而行之,直指人心,不僅不準備厚禮、不許諾好處,反而希望榮貞能燃盡燭火之光,以死於任上爲榮。

更令鄧旭驚詫的是,榮貞還真答應了!

不僅自己答應了,還要讓一同歸隱的老友們一起來燃盡燭火之光。

即便是親眼所見,鄧旭都難以置信。

“這便是,士爲知己者死嗎?”鄧旭喃喃低語,看向鄭平的眼神,又多了幾分欽佩。

得了鄭平的知遇,榮貞在安撫黃巾老弱的事上更賣力了。

燭火殘軀,雖然難以持久,但至少在熄滅之前,榮貞想要儘可能的替平原郡的安定盡一份力。

城中。

管贊已經將城中大戶的話事人邀請到了縣衙。

得知是郡丞鄭平親自來了安德城,這些大戶的話事人也不敢怠慢,早早的來到了縣衙靜候。

當鄧旭將榮貞答應出仕的事告知管贊時,跟鄧旭的心情一樣,管贊幾乎以爲鄧旭是在戲言。

“郡丞奇才,我等不如啊!”

暗暗感慨一聲,管贊又想起了一事,來到鄭平面前彙報。

“郡丞大人,縣尉陳石已經棄官離城了,往兗州方向去了。”

陳石的離開,讓管贊有些汗顏。

畢竟堂堂一個縣的縣尉,因爲黃巾的到來就跑了,管贊這個縣令的臉上多少有些不光彩。

“鄧都尉。”鄭平眼中閃過一絲凜意:“你親自去緝拿陳石回城問罪,若有反抗,格殺勿論!”

拿着國家的俸祿,卻不能替國家效力。

一遇險情就棄官而逃,這樣的官吏,鄭平向來是不會輕饒的。

鄧旭下意識一凜:“郡丞大人放心,陳石跑不遠!”

管讚的內心更是震撼。

鄭平對榮貞這般的隱士有尊敬之心,但對陳石這樣的逃吏亦有問罪之意。

“府君有郡丞大人這般的果決智士相助,何愁這平原郡的黃巾不能平定?”

“我亦當砥礪奮進了!”

管讚的眼神,也多了對平原郡未來的期待之意。

收藏太少,只能儘量留住帥氣讀者兄弟們了。

求追求推啊。

(本章完)

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請假一天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請假一天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咳咳,新書發了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請假一天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
第77章 鄭平借兵,張飛尋訪盧植請假一天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67章 懷柔之策,再揚劉備仁名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331章 關羽決意,劉協中箭而亡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請假一天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276章 傳國玉璽,還治其人之身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53章 黃巾來襲,平原戰事將起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238章 先登破營,袁術倉皇敗逃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74章 袁氏內訌,劉備欲迎天子第342章 四營亂陣,袁紹被烏桓坑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4章 通達政令,驅黎庶除反賊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78章 盧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31章 御下之道,當施之以恩義第328章 鄭平設伏,文丑丟盔棄袍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咳咳,新書發了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235章 攻心之計,關羽義釋周泰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7章 北海求親,名家清淑閨秀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請假一天第324章 馬超被擒,曹操再中算計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19章 曹操伐徐,王允結連呂布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335章 孫策發威,鄭平算計司馬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65章 關中大旱,劉協欲遷青州纔回來,今天沒時間寫了,汗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140章 神威關羽,智計仍需武勇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234章 螳螂捕蟬,鄭平黃雀在後第127章 巧魁儁乂,劉備再遇良將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16章 盧植計成,董卓伏誅授首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