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基礎

二十二萬大軍裡,有十三萬人,是在揚州,其中九江的關羽麾下有三萬人,廬江有四萬人,豫章有兩萬人,不過選拔出來的水軍會讓豫章的人馬每天都在增加,剩下的四萬人裡,一萬在吳郡,一萬在丹陽和宛陵,剩下兩萬都在會稽,有了足夠的兵力,才能夠逐漸地讓會稽穩定下來,然後以糧食吸引山越出山耕作,會稽才能真正的安定下來。

剩下的九萬人都在王易的麾下,加上張飛、太史慈、孫策這樣的足以獨當一面的將領,以及黃蓋這樣的宿將,徐盛這樣的老臣子,還有凌操董襲這樣的猛將,放在區區一個下邳,倒也不算是浪費了,畢竟下邳不是面對曹操就是面對呂布,而且呂布現在直面袁紹的壓力,王易也是需要在提防呂布的情況下,適當的支援—下呂布才行。

而這次的人員配置,也算是來了一波乾坤大挪移,劉備原本的部下,淮南的降將,招賢館招來的人才,王易在汝南收集到的人才,孫策的舊部基本上全部打散了混編在一起,這是一個很考驗劉備父子政治智慧的事情,不過基本上這樣的安排,並沒有引起絕大部分人的不滿,多數文臣武將都顯得很滿意。

武將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多,在劉備的麾下,沒法親自控制士兵,然而劉備麾下的士卒精銳,在戰場上又聽話,自然能夠讓他們獲得的功勞,功勞就代表着財富與官位,他們在戰場上立下功勳,自然不擔心劉備父子將來不回報他們,而劉備現在的兵馬制度也讓這些武將不用擔心劉備接下來會忌憚他們。

文臣們要的東西多一點,然而劉備將江東諸郡多劃分了幾個郡,騰出了足夠的位置,只要有能力,自然就可以升上去。

對於已經投入劉備麾下的這些文武來說,別的都是虛的,能夠獲得足夠好的位置,纔是真的。

別說他們都是寒門或者良家子出身,就算是崔琰這種士族子弟出身的,早就已經想通了,以現在天下的局勢來說,劉備是非常有可能奪得天下的那個人選,到時候他麾下大軍百萬,佔據天下,就算士族再不忿,又能怎樣呢?

再說了,到時候以考覈來評定官位,以功績決定升級的話,那麼他們這些士族子弟,優勢還是很大的。

劉備只是把他們學習的權力分了出去,並沒有剝奪他們做官的權力。

別的士族可以不滿,可以盡全力去支持袁紹曹操等其他的勢力,可是已經投入劉備麾下的,最明智的選擇,只能是在劉備麾下去做得更好。

而劉備這些對麾下文武職位的調配,實際上也是對外表示,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劉備集團想要出兵與天下爭雄,估計不太可能了,他們在兩年內吞下了地盤如此巨大的揚州,將自己治下的民衆從兩百多萬增加到了超過七百萬,不好好梳理一下內部,是很難出兵的。

而二十二萬正規軍,就有十三萬駐守在揚州各地,就很說明問題了。

而這樣的做法,其實也是給天下諸侯足夠的警告--不管是荊州的劉表還是交州的士燮,都不要想對揚州有什麼想法了,實際上十三萬正規軍也足以打消所有人的雜念--要知道在揚州,除了十三萬正規軍之外,還有近百萬的屯田兵,是劉備軍的堅實後盾!

這些屯田兵,基本上是淘汰下去的老弱,戰亂中失去土地的平民,以及正規軍的家屬,他們集中在一起,在劉備官府的幫助下分片屯田,在揚州各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們是劉備勢力堅強的後盾。

揚州近百萬屯田兵,徐州五十萬屯田兵,這是劉備最大的基本盤,有他們在,劉備父子的統治,就是穩如泰山。

等待幾年之後,劉備地盤的人口膨脹起來,舉手之間,就是數十萬大軍。

在這其間,看到作爲劉備的屯田兵會有那麼多的好處,給那些士族大族種植田地的佃戶什麼的,會有什麼想法呢?

劉備手上,現在可不缺乏土地!

加上糧食的高產,土地,再不會是那些有錢的士族們必須要多控制的,因爲糧食多了,就便宜!田地的價值,也就會變得低了!

到時候,就是要發展商業的時候了,讓各士族將手頭的財富,投入到工業中去,工業催生商業,這樣的社會經濟,纔是良性循環的。

江東良田多,發展農業,而徐州,就是要發展手工業的時候了。

東海的田地雖然也不錯,可是和江東,尤其是和廣陵以及現在的毗陵典農校

尉那一片地方比起來,糧食產量就不算高了,那兩個地方,現在種植早禾,可以一年兩熟,而且產量驚人,只要那兩個地方沒什麼問題,劉備地盤上,就不會缺乏糧食。

將東海和廣陵合併,實際上就是要在原來東海的地方,修建的工廠,生產的商品。

橡膠輪胎配上四輪馬車,混凝土修建道路,海船出海打漁,海邊曬鹽,養豬技術……這些都是劉備勢力官方掌握的技術,出產的商品,會分區讓那些商人來進行銷售,帶活整個地盤上的經濟。

王易現在要做的,就是這樣的事情。

張飛太史慈孫策諸將每日練兵,他就是每天充當技術指導,很多東西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要帶出這樣的技術員還是有點難的。

不過早一批開始學簡體字的學生,現在有一些年紀大的,已經可以來幫忙了。

他們認識一些字,也有了正常的思維能力,在王易的培養下,他們很快就成了第一批可以教授他人的種子,王易在徐州開了一個技術學校,以這些人爲老師,專門收窮人家的孩子當學生,包教包會,只不過學會之後,得去廠裡幹活才行,當然,在廠裡幹活的收入,會比種地要高很多。

所以很多家庭都開始選擇,一部分孩子留在家裡種田,一部分孩子去工廠做工……

當然,那已經是將來的事情了。

至少在這一年裡,王易做的事情,只不過是爲將來打基礎罷了。

第319章期待來年第346章攻城器械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26章能夠成大器幹大事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121章準備收網第672章心態完全不一 樣第139章分兵進攻第679章那麼重要第555章真正的戰鬥第389章局勢第692章完成所有第70章會師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37章雙頭出擊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347章擒獲第406章帝國崩盤第692章完成所有第413章詫異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430章捧殺第582章天方夜譚第102章土雞瓦犬第439章不太滿意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00章做準備了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14章陣前鬥將第259章世代富貴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第258章聯盟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64章紀靈回撤第148章新的獎勵第597章出乎意料第134章時代變了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618章太開心第319章期待來年第256章控制第142章舒縣城牆1第77章肅清淮南第600章做準備了第97章王易生氣第24章讓你們活下去第291章呂布來援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486章有點莫名其妙第261章騷擾第643章尷尬第416章交織第302章三顧茅廬第603章設下陷阱第494章奇怪舉動第376章寬容第166章代表第243章攻擊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234章震驚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295章建安九年第138章小將姓甘第335章不會有變化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98章分兵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227章攻心爲上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302章三顧茅廬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377章謀略
第319章期待來年第346章攻城器械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108章原來我也很牛叉第526章能夠成大器幹大事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121章準備收網第672章心態完全不一 樣第139章分兵進攻第679章那麼重要第555章真正的戰鬥第389章局勢第692章完成所有第70章會師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37章雙頭出擊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417章帶着些許的詫異之色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435章效犬馬之勞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347章擒獲第406章帝國崩盤第692章完成所有第413章詫異第248章龐統的選擇第430章捧殺第582章天方夜譚第102章土雞瓦犬第439章不太滿意第666章 傾注的心血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00章做準備了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14章陣前鬥將第259章世代富貴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136章不想當猛將啊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697章計劃能夠實行第258章聯盟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64章紀靈回撤第148章新的獎勵第597章出乎意料第134章時代變了第442章堂而皇之的接受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618章太開心第319章期待來年第256章控制第142章舒縣城牆1第77章肅清淮南第600章做準備了第97章王易生氣第24章讓你們活下去第291章呂布來援第331章獻帝的想法第486章有點莫名其妙第261章騷擾第643章尷尬第416章交織第302章三顧茅廬第603章設下陷阱第494章奇怪舉動第376章寬容第166章代表第243章攻擊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412章已經決定徹底的反了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568章忽略了一件事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469章隱藏的意思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297章諸葛亮的糾結第234章震驚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667章覺得好欺負第644章一個人的戰鬥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295章建安九年第138章小將姓甘第335章不會有變化第712章沒來得及最後一面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98章分兵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227章攻心爲上第74章送上門來別放過第302章三顧茅廬第116章對付不了烏龜第377章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