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知識的財富

朱然朱桓全琮其實走的都是這條路,只不過他們在縣長任上的時候,通過自己的出色表現立下了軍功,才直接從縣長升成了校尉--這年頭文職和武職區別不大,縣長縣令這樣的職位,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非常正常。

而呂蒙就是從軍中做起,他當時考的也是武官的考覈,個人勇武、行軍韜略都要考,光有個人勇武的話,當個什長起步頂天了,而呂蒙還是學了一些韜略的,所以能夠從曲長做起,累積功勳升到這個位置上。

陸遜則是在考覈中表現太過優異,堪稱允文允武,不管是劉備還是劉曄都覺得把這小子放到地方上去太浪費了,還是先在將軍府多接觸一些東西,然後再放到地方上去,這樣讓他的成長會更快一點。

王易高興的其實就是這一點,江東的士族們已經逐漸接受了劉備的策略,這證明了,他們能夠接受,其他地方的士族,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會接受的。

畢竟劉備沒滅他們的族,也沒搶他們的土地財產,而是用一種相對溫和的做法,一點點地剝奪了他們的特權。

而且現在,這樣的考覈方式,還是他們這些士族子弟更佔優勢,這五個嶄露頭角的年輕人,沒一個是普通出身,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呂蒙,軍官家族出身,已經算是最低級地出身了,可是和一般人比起來,他出身已經很好了。

朱然,是朱治的過繼子兼外甥,朱治之前可是孫策麾下大將,在劉備手裡也很受重用。

朱桓雖然和朱治沒什麼關係,可是他卻是出身江東朱家的,從小就學得文武雙全。

全琮不用說,全家在江東也是很有名的。

陸遜的出身就比其他人還要高,顧陸朱張,江東現在最有名的四個大族裡,陸家是排第二的,如果不是被孫策弄得人口凋零,現在陸家的地位肯定最高,不至於讓陸遜和陸績兩個年輕人來扛起家業。

這樣一來,他們做了榜樣之後,其他的士族,也會有樣學樣。

士族從來就不是鐵板一塊,他們是由很多家族組成的,相互之間的想法,都未必一樣,就別說是關係到前途的選擇了。

就連崔家也默認了崔琰在劉備麾下擔任重任的事實--其實別的家族都在罵崔家雞賊,現在別的家族是不敢讓麾下子弟投入劉備的麾下的,畢竟那是一會被其他士族羣起而攻之的事情--對付不了劉備,還對付不了你?

可是崔家就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們的弟子是之前就滯留在劉備地盤上了,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啊,要不你們出兵把崔琰從萬惡的劉備手裡救出來?

再說我們可是和崔琰斷絕關係了,都不當他是崔家的人了……

其他家族除了在心裡罵他們是運氣好的雞賊之外,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好想。

當然,王易高興的,不光是這些江東未來的棟樑們,一個個地開始冒出頭了,說明自己和便宜老爹在江東實行的策略,並不會壓制這些人才出頭,也許會讓歷史上沒有出頭的人才,有機會出頭。

通過招賢館考覈,這是科舉的雛形,卻顯得並沒有科舉那麼咄咄逼人。

當然現在是亂世,等真的平定天下了,到時候的考覈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隨時考覈了,一定會把規矩建立起來,越嚴格的規矩,越不容易舞弊。

現在這種做法,漏洞其實特別多,不過在亂世中,這樣的漏洞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最終的考覈是要經過劉備這樣的君主來認定的,他這種人可不會被輕易忽悠。

而且在考覈中,韜略固然都是世家子弟在考,可是武力的考覈,普通人的子弟就多起來了,那些良家子們,比一般的老百姓身體素質要好很多,也往往有些家傳的武藝,自然願意來考覈武力,爭取進入軍中之後,起點高一些。

除了文韜和武略之外,招賢館還會考覈雜學。

所謂雜學,就是所有不被主流認同的那些技藝,都算。

木工,打鐵,醫師……自認有一技之長的,都可以來考覈,通過考覈的也會授官,不過不干涉行政,不干涉軍中,王易特地起了個名字,凡是通過雜學得官的,都叫”技術官”,和傳統的文武官區分開來。

雖然待遇什麼的都差不多,不過也讓那些文官武將們心裡比較舒服,自覺技術官都是假官,只有咱們纔是真的。

不過在前陣子,當一名木匠出身的技術官,經過仔細思考,改進了水車上的一個部,經過鑑定,這次改進讓水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一成,同時打水的深度比之前深了三尺,這讓水車在丘陵地帶的應用更加的廣泛。

劉備親自接見了這名姓葛的技術官,並且將這種改進的水車命名爲”葛工車”,同時將他的改進作爲專利記錄在案,接下來的三十年內,所有制造和出售這種水車的商家,包括官商,都要多繳納二十枚五銖錢的稅,名叫”專利費”,這筆錢盡數歸於葛工所有,經過計算,光是這一項,就足以讓這名姓葛的工匠,一年就賺到他在官府薪水的十倍以上!

要知道水車雖然耐用,可是損壞也快,同時江東這裡平原不算特別得多,丘陵地帶較多,水車運用特別的廣泛,就算現有的捨不得換,一旦出現損壞,百姓也願意掏錢去買個效率更好的,雖然一架水車二十枚五銖錢不算很多,然而架不住源源不斷啊!

藉助着這事,劉備王易父子,將專利費這種原本大家不瞭解的事情,弄得治下所有人都知道了。

你改進了某個東西,這東西有人用,那麼用了,就得給你錢。

這就是屬於你的專利費。

醫師如果通過自己的摸索,創造出了一個對某個疾病確實有效的方子,那麼其他醫生學去了,用這個方子的時候,也要繳納專利費給這名醫師。

受官府保護的!

事實告訴了他們,知識,是能夠帶來財富的!

不光是文韜武略那種知識,這些雜學,一樣能!

第309章郭圖設謀第356章孤注一擲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378章士族第421章班師回朝第206章推斷第344章互相爭鬥第117章調兵第154章校場演武第598章不在乎了第457章目的性第401章刺客第727章悄無聲息第398章大傷元氣第238章神速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708章現在的計劃第279章江夏的位置第689章不是一件好事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510章重新洗牌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684章擴大勢力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17章越快越好第325章東萊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527章顛覆了世界觀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584章如意算盤裡面打的好好的第405章打壓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391章冒險失敗第177章荊州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25章慕名而來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400章輪流上場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16章交織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626章凱旋而歸第205章協議第458章生死大敵第586章需要考慮第637章太鬧心第61章雷霆萬鈞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42章古籍第348章好的體系第308章田豐定計第678章信息量大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77章肅清淮南第295章建安九年第154章校場演武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276章又跑了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647章發揮效果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65章最好的結果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301章物理第249章告別第100章初次殺人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218章婚姻大事第301章物理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581章反而還移開了第592章接觸一下久違的戰鬥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105章一石二鳥第353章天命在我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33章食慾大漲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427章一表人才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20章無比興奮第126章真正的攻城
第309章郭圖設謀第356章孤注一擲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378章士族第421章班師回朝第206章推斷第344章互相爭鬥第117章調兵第154章校場演武第598章不在乎了第457章目的性第401章刺客第727章悄無聲息第398章大傷元氣第238章神速第505章帝王的威壓第708章現在的計劃第279章江夏的位置第689章不是一件好事第557章非常痛苦的第510章重新洗牌第518章爲什麼要努力第608章來回變換的臉色第684章擴大勢力第154章校場演武第617章越快越好第325章東萊第129章給你的後路第527章顛覆了世界觀第58章袁公路的十萬兵第584章如意算盤裡面打的好好的第405章打壓第128章英雄用武之地第391章冒險失敗第177章荊州第78章肅清淮南這個呢?第266章重任託糜芳第327章東萊的準備第179章隔岸觀火第425章慕名而來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400章輪流上場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725章情報來的輕鬆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16章交織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181章等着那一天第626章凱旋而歸第205章協議第458章生死大敵第586章需要考慮第637章太鬧心第61章雷霆萬鈞第585章爲了接下來的計劃第42章古籍第348章好的體系第308章田豐定計第678章信息量大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77章肅清淮南第295章建安九年第154章校場演武第528章時不時起伏第276章又跑了第119章唯一的可能性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647章發揮效果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706章達打亂所有計劃第65章最好的結果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301章物理第249章告別第100章初次殺人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218章婚姻大事第301章物理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581章反而還移開了第592章接觸一下久違的戰鬥第563章摸不着頭腦第22章汝南的情況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105章一石二鳥第353章天命在我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51章第一步的計劃第224章長沙三傑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33章食慾大漲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427章一表人才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20章無比興奮第126章真正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