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英雄下

呂蒙,字子明,今年二十四歲,他姐夫鄧當曾經在孫策麾下爲將,現在則是揚州軍中一名校尉,而呂蒙卻不是依靠姐夫在軍中的位置,而是獨自投了招賢館,然後因爲有文化有力氣,經過整編之後就當了個什長,一路在訓練和剿匪中立下功勳,現在是別部司馬。

朱桓,字休穆,今年二十五歲,他和朱治沒什麼關係,前年經過招賢館的考覈,擔任了餘姚長,治理餘姚這兩年裡,他不但治理有方,還掃蕩了一批下山的山越,得到了民衆的愛戴,因功被提升爲蕩寇校尉。

朱然,字義封,原本姓施,是朱治的外甥,因爲當時朱治無子,所以將外甥過繼爲義子,所以改姓朱。曾經和孫權一起讀過書,交情深厚,不過他同樣是經過招賢館的考覈,擔任了山陰令,同樣是在面對山越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被提升爲折衝校尉。

全琮,字子璜,二十一歲,是前丹陽都尉全柔之子,同樣通過招賢館進入軍中,一旦有了收入,就用來補貼麾下的士卒們,士卒們願意爲其效死,征伐山越有功,被封爲奮威校尉。

這四個年輕人,都是通過招賢館進入軍中,然後打響了自己的名頭,年紀輕輕都是校尉,有領兩千軍的權力,前途算是無可限量。

可是和他們中間年紀最小的那個人比起來,他們似乎都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陸遜,字伯言,今年只有十八歲。

然而他通過考覈進入劉備的幕府,雖然現在還沒有正式的職位,可是協助劉備處理政務井井有條,連天下之才的劉曄都對他大加讚賞,認爲這個年輕人雖然年輕,可是學識過人,沉穩老練,有王佐之才。

王易微笑着對他們五人一一示意,然後勉勵了他們幾句,然而心中卻在大笑。

自己父子二人在揚州的經營,終於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不用士族之間相互舉薦,也不用上門去三顧茅廬,當揚州這些傑出的人才,知道自己一旦展現出能力,就能夠被劉備所用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紛紛的冒頭了。

揚州,或者說江東,士族的力量是很強的。

說他們強,是因爲原本江東土著就沒什麼力量,他們雖然大部分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可是以他們掌握的文化和財力物力,輕易地掌控住某一塊土地,是很容易的事情。

然而現在情況不同了,揚州在劉備的手下,大量的屯田兵,造就了無數的自耕農,無數支武裝工作隊,將劉備的統治延伸到了鄉間,這樣一來,江東士族們的力量,就顯得很薄弱了。

而且他們和那些真正的大士族比起來,底蘊還是很薄弱的,他們佔據了江東的一些地方,卻沒法將自己的影響力紮根於江東的方方面面。

那都是數十乃至上百年之後的事情了,江東的士族,只不過比孫策,比劉備他們先來一些而已。

所以好對付得多。

看到佔據再多的土地也沒什麼用--畢竟現在劉備地盤上,糧食各種高產,那些屯田兵即將轉化爲自耕農之後,每家每戶都有三年之糧,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算佔據再多的田地,糧食價格也起不來。

更何況有官田種,現在五五分,將來三七分,多生娃還能最高一九分,這樣的官田誰不愛?誰還耐煩從大地主手裡租六分七分八分租子的田地?

這樣一來,囤積田地,就沒什麼意義了,穀賤傷農,也傷大地主啊。

可是劉備還是給他們留了路,要麼做生意,要麼當官,做生意嘛,現在揚州徐州的商業很發達,雖然很多東西是官營的,可是私營的也不少,揚州的官府基本會把那些製造和銷售,分了一半出去給那些商人,讓他們分批承包,剩下一半纔是官方用於公共設施和軍用的。

這些大商人花錢從官方拿了東西,就要想辦法把東西給賣出去,這些東西老百姓其實是有需求的,可是他們也沒什麼多餘的錢,所以還是隻能把存糧拿出來,賣給官府,拿了錢,去換這些東西。

反正就算荒年,官府也會拿出來賑災的。

而多餘的糧食,官府則可以賣給那些已經開始建設的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對糧食的需求可是很大的。

這麼一來,整個地盤上的經濟,也就活了。

而那些不願意經商的士族呢,他們還是有路的,那就是出來做官。

雖然不是查舉,也不是徵辟,得自己去各地的招賢館,然後通過考覈才能做官,這讓一些士族子弟覺得屈辱,可是也讓一些年輕的士族子弟,覺得這倒是個好辦法。

要知道以前查舉和徵辟,那數量是很少的,一個州才能舉多少個孝廉?沒點關係根本就沒那個資格,而且就算你家裡是士族,家裡的子弟可不止你一個,幫誰搶名額,那也又要打破頭。

現在這樣的情況,反而讓這些在家族裡不太被看重的子弟們,有了一條新的出路。

而招賢館的考覈也是分級別的,治理方面就分爲三個級別,初級的在縣裡的招賢館就可以考了,通過考覈,就可以去各鄉擔任里正,和鄉老們一同議事,過去里正都是由本地人擔任的,極易滋生弊端,用外地士子擔任里正,鄉老們協助議事,就比全是本地人管本地,要好得多了,至少沒什麼利益糾葛。

至於人身安全開玩笑,武裝工作隊不是吃乾飯的。

如果考過了縣裡的考試,覺得自己能更進一步,那就可以去郡裡參加招賢館的考試,通過了郡一級的考試之後,就可以在縣裡當個官吏了,雖然只是吏,可是和後世的吏不同,那是有上升通道的,往上升,當個縣長什麼的,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覺得自己非常有才華的,還可以往舒縣的招賢館去考試,當然前提是要先通過縣和郡的考試才行,經過舒縣的招賢館考覈,確實有才的,就可以直接授予縣長縣令之類的官職,哪裡有空缺,哪裡就補,暫時沒有空缺,就可以在將軍府先學習學習,反正這樣的人才,積累一下經驗自然也是很合適的。

第160章等得起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628章順風順水第38章未雨綢繆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519章考慮事情第204章攤牌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194章昏迷第242章威懾第238章神速第213章英雄下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227章攻心爲上第34章敗家子第197章急轉直下第117章調兵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165章淩統第209章碾壓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459章名正言順第118章只能調兵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397章心安理得第151章基礎第414章戰略第98章分兵第597章出乎意料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673章反思情況第391章冒險失敗第375章針對第578章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35章令人爲之害怕的巨響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37章無奈第519章考慮事情第75章不丟人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487章什麼的都準備好了第379章投降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275章秘密武器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647章發揮效果第647章發揮效果第211章二下揚州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161章買馬第318章國有第273章如虎添翼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46章攻城器械第606章不太妙第727章悄無聲息第512章叛變第57章有錢的徐州第205章協議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389章局勢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79章投降第598章不在乎了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314章早知道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258章聯盟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459章名正言順第25章周倉來了第192章屠殺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305章治蠻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426章這樣胸有成竹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201章攻城下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631章振奮人心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293章盟約第389章局勢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57章目的性第230章發散
第160章等得起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628章順風順水第38章未雨綢繆第26章心中悽苦陳叔至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519章考慮事情第204章攤牌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720章明白彼此意思第6章朝廷的封賞第194章昏迷第242章威懾第238章神速第213章英雄下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227章攻心爲上第34章敗家子第197章急轉直下第117章調兵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165章淩統第209章碾壓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459章名正言順第118章只能調兵第460章一身的埋怨第397章心安理得第151章基礎第414章戰略第98章分兵第597章出乎意料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673章反思情況第391章冒險失敗第375章針對第578章一點都沒有看出來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83章由細微處見人性第535章令人爲之害怕的巨響第155章腦子進水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37章無奈第519章考慮事情第75章不丟人第71章岳父看女婿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487章什麼的都準備好了第379章投降第509章以後的計劃第275章秘密武器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647章發揮效果第647章發揮效果第211章二下揚州第48章王易的第一步第161章買馬第318章國有第273章如虎添翼第174章一箭三雕第346章攻城器械第606章不太妙第727章悄無聲息第512章叛變第57章有錢的徐州第205章協議第183章等着那一天2第389章局勢第18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379章投降第598章不在乎了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314章早知道第91章孫策的決心第258章聯盟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459章名正言順第25章周倉來了第192章屠殺第516章不是好惹的第305章治蠻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426章這樣胸有成竹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201章攻城下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631章振奮人心第656章成倍的增加第303章天下第一大諸侯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293章盟約第389章局勢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57章目的性第230章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