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傳國玉璽的真假

王易斟酌了一下這幾個勢力的綜合實力水平,確定了一個新的 目標。

王備所在的徐州。

這也是這幾日纔得到的消息。

那日袁術稱帝的消息來報後,王易便已經有了改變敵人目標的 心思,於是便派人去暗中調查了其他兩股勢力目前的狀況。

然後就發現了意外的收穫。

袁紹整個人這一天都散發着不悅的氣場,導致所有的文武百官 都不敢上前說話,生怕袁紹的怒火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發展到了自己 的身上。

鬱悶,就是很鬱悶。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莫名其妙。

本來前幾天自己派去王易那邊的一隊臥底就回來一個人,而且 收到的情報還斷斷續續,磕磕巴巴的就已經讓袁紹很不爽了。

但是前後一連接一推理,袁紹還是大概瞭解了王易這邊的情形, 也開始着手操練軍隊,準備讓各個城池的鎮守武將做好迎接王易北 伐之戰的準備,其來勢洶洶必然不可小覷。

袁術自己不知道從哪裡拿出來了一個據說是傳國玉璽的東西, 自己稱帝了。

這是讓袁紹沒想到的。

自己分出去了一個城池,就因爲這個所謂的傳國玉璽,袁術得 到了很多士族官員的支持,其城池勢力迅速地就發現了起來,然後 又順便攻下了附近的幾個小城池。

袁紹其實也無心去理會自己這個兄弟在幹什麼,畢竟就算袁術 稱帝了,到現在爲止也沒來找過他麻煩,那傳國玉璽的真假他也不 在乎。

袁紹現在心裡最大的心思,就是要讓王易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 的小皇帝感受一下社會的毒打。

順便爲之前自己在王易手上虧下來的幾次戰役中,自己丟掉的 臉面這次都一併贏回來。

這一切都準備好了。

兵馬也全了,糧食也充足了,將士們的士氣也都鼓舞起來了。

可以說是箭在弦上,馬上就要發射出去了。

旁邊的人卻來找麻煩了。

公孫瓚。

現在只要一想到這個人,袁紹就頭疼,在自己的房間裡面捂着 肩膀,傷口傳出來的疼痛麻痹着袁紹的神經,加上這一件糟心事, 讓袁紹整個人就好像被刺激的河豚一樣。

氣鼓鼓的。

天知道自己的軍隊在城池裡面操練的好好的,所有人都沒有離 開過,也什麼都沒動過,這段時間可以說就是按兵不動,就等帶着 王易過來北伐的那一天,把他袁紹所有準備的東西都一併作用在王 易身上,讓他也嚐嚐自己真正發起怒來,實力是多麼強硬。

結果就從別的城池那裡憑空飛來了一個大黑鍋,直直地扣在了 袁紹的頭上,還有他所有的士兵身上。

說他們殺了人。

袁紹自己還在納悶呢,好端端地在城池裡面待着,每天承受着 傷口的折磨,現在有莫名成了殺人犯?

而且自己還不知道因爲什麼。

於是本來爲對抗北伐之戰而準備好的士兵,全部都用來對抗這 個半路殺出的敵人了。

袁紹不禁在心裡感嘆。

這也太倒黴了吧。

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死了。

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袁紹的一大堆準備都付給公孫瓚了,還是一陣無妄之災,真是 讓人莫名其妙又氣憤。

不過這件事卻讓王易很快樂。

因爲這樣也就代表他們要是先攻打王備這邊的話,袁紹這邊就 會無暇顧及王易的城池,因爲光公孫瓚自己他就還顧及不來呢。

袁術那裡剛剛稱帝,還在鞏固自己的城池,士族官員們的關係 也不是那麼的牢固,目前爲止還是不會對王易這邊出手。

當然,出手了王易也不覺得對方能打過自己這邊的人。

而其他那些勢力現在也不會不知道輕重地來找自己的麻煩。

可以說,現在是王易去攻下王備徐州的最佳時機。那時爲了關 羽整個設下的局,讓張飛和王備這兩個人趁機溜走了,在陶謙的幫 助下,這人還能夠就得一席之地。

但是想要東山再起。

那也要看他王易答不答應。

這命都是自己給的,現在他王易想要收回來了,也是易如反掌 的。

第二天早上。

大殿之內。

早朝。

王易直接跟所有人點明瞭自己的想法。

“那袁紹現在正在和公孫瓚在一起糾纏戰鬥的不可開交,所以現 在不是我們去北伐攻打袁紹的最好時機。”

臺下文武百官一聽,前後左右都互相看了看,點了點頭。

這話沒錯。

兩個勢力之間的戰爭,都是一對一的,他們這一隊再上去插一 腳那不就是找事呢嗎。與其現在在兩股勢力戰鬥的一開始就參與進 去一起大亂鬥,還不如等到這兩股勢力,袁紹和公孫瓚都打的差不 多了,分出來一個勝負。

到時候兩邊必定都會是元氣大傷。

王易他們這邊再作爲北伐的勢力對兩邊都給上最後一擊。

正所謂的,鸛蚌相爭,漁翁得利。

讓他們自己先鬥着,最後再由王易這邊坐收戰爭成果,多好。

王易一開始對於這一段的計劃也是,攻打袁紹,收攏公孫瓚。

要是公孫瓚把袁紹打敗了,那剛好自己就省事了,直接去收攏 公孫瓚就好,剛剛經受過戰爭的,哪怕贏了,那已經元氣大傷的軍 隊是沒辦法去抵抗王易這邊氣勢洶洶的軍隊的。

要是袁紹把公孫瓚打敗了,一樣的道理,到時候還能夠更深一 步的得到公孫瓚這邊的忠心。

畢竟雪中送炭總比錦上添花要讓人印象深刻。

無論哪一邊勝利,作爲漁翁的王易這邊都不會吃虧。至於現在, 只要專心於攻打別人那裡就好了。

賈詡在下面聽着王易的這一番話,心裡已經大概有個數了。

既然不參與袁紹和公孫瓚這兩股勢力的大亂鬥,又要攻打一個 最後能夠讓他們跟上袁紹那邊大戰進度的勢力。

最好的選擇。

“攻王備。”

王易面無表情,威嚴着斬釘截鐵地說。

這一步棋的方法一說出來,下面頓時就有人發出不解了。

“爲什麼不先攻打袁術,攻打這個剛剛建立起政權的國家,而反 而去打已經有一定威嚴的王備呢?”

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232章大島第280章走華容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21章班師回朝第187章大功第284章以戰促和第188章來了第209章碾壓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4章敗家子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2章古籍第61章雷霆萬鈞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237章無奈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701章大難不死了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54章殺人誅心第457章目的性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304章水漲船高第140章連奪三城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314章早知道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25章周倉來了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684章擴大勢力第205章協議第319章期待來年第664章第一次第286章恐怖如斯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229章海圖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360章孤城第172章派系下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381章回歸朝廷第280章走華容第114章王易的計劃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680章造成損失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645章兵臨城下第150章重新劃分第82章劉曄的信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571章竟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449章征戰第324章劣勢第631章振奮人心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734章盡數都投降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255章七軍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690章倒背如流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310章清君側第166章代表第403章屯田第25章周倉來了第370章逐漸穩定第160章等得起第351章舊識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392章留着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364章愚忠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70章派系上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227章攻心爲上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654章出問題了第274章潰散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98章分兵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
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第232章大島第280章走華容第271章最大的魚第421章班師回朝第187章大功第284章以戰促和第188章來了第209章碾壓第596章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第34章敗家子第711章再奮力一搏第42章古籍第61章雷霆萬鈞第573章不由自主地冒出來這種念頭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237章無奈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701章大難不死了第478章吃的其樂融融的第550章傳國玉璽第454章殺人誅心第457章目的性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304章水漲船高第140章連奪三城第511章全部安排好第314章早知道第634章爲了任何事情付諸行動第253章觸龍與趙太后第25章周倉來了第507章念頭和安排第684章擴大勢力第205章協議第319章期待來年第664章第一次第286章恐怖如斯第579章 展現他們的誠意第604章一邊走一邊感嘆第229章海圖第456章坐收漁翁之利第360章孤城第172章派系下第601章贏得漂漂亮亮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381章回歸朝廷第280章走華容第114章王易的計劃第506章車馬物資重要第680章造成損失第144章皇族的角度第645章兵臨城下第150章重新劃分第82章劉曄的信第728章沒有那麼大的限制第53章求賢令有效果1第571章竟然會是這麼一個結果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449章征戰第324章劣勢第631章振奮人心第569章怎麼回去交代第734章盡數都投降第546章十分的緊繃第255章七軍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690章倒背如流第651章戰鬥方式第264章袁紹的機會第366章確實很冒險第629章越來越不耐煩第310章清君側第166章代表第403章屯田第25章周倉來了第370章逐漸穩定第160章等得起第351章舊識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13章大漢最美的逆行第392章留着第62章一夜平壽春第520章準備接下來系列事宜第87章留着孫策更有用第735章選擇了逃跑第350章名將對名將第364章愚忠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70章派系上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94章越來越心神不安第227章攻心爲上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654章出問題了第274章潰散第714章哪裡不一樣第98章分兵第30章腦補過多徐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