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大功

吳敦雖然也是泰山賊,不過和臧霸差不多,屬於地方豪強出身,和孫觀昌稀這種平民出身的不太一樣,從小也是念過書,學過兵法的。

所以他當然清楚,所謂的要道上的城池,並不是一定繞不過去--實際上除了函谷關、劍閣、陽平關等等這些極其稀少的,沒法繞過去的雄關之外,其他所有的重要城池,要繞過去,都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關鍵是,沒人敢繞過去。

打仗不是有人就行,士兵要吃飯,沒有飯,就會一鬨而散。

如果城池不打,繞過去,那麼就意味着你的糧道將會從城池旁邊過,城池裡的兵馬,可以肆無忌憚地襲擊你的糧道,你能派多少人運糧?

東武就是這樣的要道。

周邊確實很多可以繞過去的地方,甚至濰水都是從東武穿城而過,然後往北入海--從東武這裡順水而上,就能夠到達都昌。

可是從這裡繞過去,後面的補給不要了?

就在吳敦想不明白的時候,孫策的前軍已經過了個乾乾淨淨,沒過多久,劉銘的中軍也同樣地越過了東吳。

這讓吳敦又看不明白了。

因爲王易的中軍速度也很快,人人都是雙馬,可是徐州那裡,有這麼多騎兵嗎?

明面上他們的騎兵可是隻有一萬啊,可是之前的先鋒過去,就有一萬了!

現在這又是好幾萬!

王易的中軍還沒過完,黃蓋的後軍就來了。

這看着就比較像運輸隊了,雖然只有一萬人,可是隊伍卻龐大了很多,無數大車拉着,車上裝的都是輜重,吳敦有心想要出城襲擊一下,可是王易的中軍可是有一部分留了下來,正在那裡虎視眈眈呢,猶豫了一下之後,吳敦決定放他們

過去。

反正切斷他們的後路就行了。

然後他就在城牆上遠遠的看到,黃蓋的後軍紛紛來到了濰水邊,然後從車底拉出一片片的竹排,這些竹排都是捆好了的,幾個竹排再連在一起,就成了足夠承載的大竹排,後軍的士兵們一陣忙乎,將車上的糧食什麼的都搬運到了竹排上面,然後不少士兵都上了竹排,開始用撐杆推着竹排前進……

順水而下,竹排下得也很快。

“讓他們過去,接下來切斷他們的迴路就行了!”吳敦對手下道。

這確實是個好辦法,放王易這五萬人進青州又能怎樣?現在袁譚的人馬和泰山賊已經聯手起來了,那是足足十餘萬的大軍,足夠將這些人困死在青州!

通過剛纔的觀察,吳敦看出來,王易軍運送的這些糧食,大概也就夠他們的士兵吃半個月的,加上呂布的敗兵,能吃多少?

袁譚在青州的兵馬幾乎是傾巢出動,接近十萬大軍,加上泰山賊的五六萬人馬,足夠困死王易的援軍和呂布的殘兵了!

青州雖然在屯糧,可是屯糧之地那是在東萊!之前的糧食也都囤積在北海的平壽劇縣這些地方,袁譚的大軍可是逐步的將呂布的殘軍逼到了都昌那裡,那裡靠海,糧食本來就不多,連民衆都很少,王易過去如果不能把呂布他們原路救回來的話,那麼就只能和他們一起,困死在都昌!

之前還只是對付呂布,如果能夠圍點打援,把王易的部隊也幹掉的話,那就等於是斬掉了劉備一條手臂,甚至。

誰不知道前幾年,王易纔是劉備麾下第一大將?破袁術,佈局汝南,奇襲壽春,平定江東……堪稱當時第一名將!

能擒斬王易的話,劉備又還有什麼威脅?

想到這一點,吳敦就覺得包括自己在內的泰山賊,這次賭注還真是壓對了。

許攸先生的奇謀,就藉助這麼一件小事,環環相扣,一直到讓王易自己跳進來爲止!

王易一旦和呂布一起被困在青州,那麼冀州的大將軍只怕也要派大軍前來了,怎麼都要把王易困死在青州!到時候大軍沿着青州而下,一舉拿下徐州,劉備再有本事,也只能困守江東了!

東武、高密,這是城陽的兩個要道,現在東武是自己在駐守,高密則是尹禮在駐守,等到王易的大軍過了,得讓大公子再多派點人過來才行。

想到這裡,吳敦就派了兩隊人出去,一隊去高密告訴尹禮,讓他不要阻擋,另外一隊則是前往平壽去告訴那裡的袁譚,讓他派人過來,在城陽這裡佈下重兵,攔截王易的歸路!

快馬傳遞情報,總是很快的。

一天之後,王易過城陽的消息,就傳到了袁譚那裡。

“大公子,這是天助我們啊,王易小兒以爲自己麾下戰力出色,貿然帶着五萬人就越過城陽來解救呂布,正是困死他的好時候!還請大公子派出至少兩萬人去城陽,一定要切斷王易回去的路線!如果能困死王易的大軍,那就算他們戰力再強,也不過是一觸即潰罷了!守住城陽和琅瑯,我們就足以讓劉備損失慘重!”許攸大聲地喊了起來。

袁譚也是無比的激動--擒斬王易?這是一個讓他無比心動的事情,要知道作爲天下諸侯的下一代,現在就沒有比王易更風光的,他的戰績,他的成就,堪稱是下一代的第一人,其他任何人加起來,都比不過他一個人的光輝。

如果他袁譚能夠把王易幹掉或者抓住的話,那麼下一代的第一人,除了他之外還有誰?

真要是抓住王易,消滅他麾下那五萬精銳,這就意味着,袁紹只要繼續派兵過來,就有機會從青州出兵,直接推平整個徐州!到時候袁紹坐擁五州之地,還能夠從兩個方向對曹操進行包圍,天下,還有能夠對抗袁紹的勢力嗎?不可能再有了!

而到時候,立下如此蓋世功勳的袁譚,還會愁自己無法繼位嗎?

這麼大的功勞擺在面前,又是嫡長子,那麼袁紹不把位置傳給他袁譚,天下都會不答應!

畢竟這個天下,還是有公理在的啊!

“命令焦觸、張南二位將軍各率萬人,去城陽,一定要切斷王易的退路!大軍開往都昌,圍困死呂布和王易!”袁譚大聲地喊了起來。

第502章拭目以待第95章未雨綢繆西北一帶。第717章局勢大好第684章擴大勢力第343章袁逆第277章諸葛亮第486章有點莫名其妙第681章糾結事情第311章心知肚明第378章士族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38章未雨綢繆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89章約定與選擇第86章狹路相逢第682章有待考究第312章代言人第107章周瑜之謀第643章尷尬第107章周瑜之謀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388章保護董家第93章父子談心第251章曹操怒第483章授受不親第519章考慮事情第212章英雄上第403章屯田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360章孤城第467章絕對的利器第42章古籍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430章捧殺第184章背叛第513章一線生機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215章不好說第311章心知肚明第244章暗通第319章期待來年第353章天命在我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487章什麼的都準備好了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1章雷霆萬鈞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38章未雨綢繆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72章要儘快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226章勝負第722章該慶幸還是該生氣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121章準備收網第649章動都不敢動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481章內心大驚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第232章大島第324章劣勢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471章志在必得第308章田豐定計第229章海圖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249章告別第383章公孫康第603章設下陷阱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338章麻雀在後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567章更謹慎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56章奇門兵刃第345章乃父之風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485章樂不思蜀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107章周瑜之謀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
第502章拭目以待第95章未雨綢繆西北一帶。第717章局勢大好第684章擴大勢力第343章袁逆第277章諸葛亮第486章有點莫名其妙第681章糾結事情第311章心知肚明第378章士族第521章又是激動又是沉重第38章未雨綢繆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441章心生嚮往第68章他們沒有明天第731章扼制在揺籃裡第17章每次抽獎都很開心第89章約定與選擇第86章狹路相逢第682章有待考究第312章代言人第107章周瑜之謀第643章尷尬第107章周瑜之謀第611章想要幹什麼第431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第388章保護董家第93章父子談心第251章曹操怒第483章授受不親第519章考慮事情第212章英雄上第403章屯田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360章孤城第467章絕對的利器第42章古籍第530章不是要誇自己第430章捧殺第184章背叛第513章一線生機第580章眼神裡面的輕蔑第125章最關鍵的時刻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215章不好說第311章心知肚明第244章暗通第319章期待來年第353章天命在我第290章青州的戰爭第487章什麼的都準備好了第705章沒什麼壓力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第468章再一次重演第61章雷霆萬鈞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477章什麼都做不到第38章未雨綢繆第652章訓練的過程第72章要儘快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21章多麼好的一羣人沒有大的動盪。第384章甄家的老窩第226章勝負第722章該慶幸還是該生氣第63章輝煌的勝利第121章準備收網第649章動都不敢動第393章好好生活下去第461章頂尖的謀士第220章周瑜和呂家第479章閃着古靈精怪的光芒第44章客隨北風來第481章內心大驚第594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第232章大島第324章劣勢第554章和誰結盟合作第471章志在必得第308章田豐定計第229章海圖第31章演技浮誇劉明世第106章嚴白虎的怒火第342章我有外掛我怕誰第249章告別第383章公孫康第603章設下陷阱第49章新一年的開始第338章麻雀在後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567章更謹慎第599章還有什麼用第156章奇門兵刃第345章乃父之風第402章沒有反抗的力量第485章樂不思蜀第28章當然要管飯第107章周瑜之謀第130章江東豐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