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劉勳的好消息

倉皇逃竄的劉勳,總算是平安的到達了皖縣。

這讓他有些欣慰。

儘管王易軍攻城那麼兇,可是接下來這一路上的據點也不少,爲了保持糧道,就得一路上留兵,王易那六萬大軍,在舒縣至少要留一萬,然後一路上也至少要留一萬,能到皖縣的,最多也就是四萬人。

他一路上收攏的殘兵敗將,加上之前其他幾座城市退下來的部隊,再加上皖縣本來的守軍,差不多也有接近兩萬人了,孫策如果能派個兩萬人來支援,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編,王易補給線硬生生拉長,抵擋住他的進攻,當然就容易得多。

要是劉繇也派兵來援助,那就更好了,雖然劉繇手下沒什麼兵,然而只要他出兵,就意味着江東的士族和荊州那邊的士族,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協議,要抵擋王易的入侵了!

劉備父子在他們地盤上做的那些事情,要封鎖,其實也封鎖不了多久。

沒有拿下淮南的時候,倒還是沒什麼人注意,可是當王易從汝南那邊突然出兵,和劉備一同夾擊擊潰袁術之後,劉備勢力在揚州這兩年的經營,就開始露出真面目了,大量屯田,將土地與普通自耕農分享,而不是讓大族自治,同時加強對普通人的教育,還搗鼓出了簡化字!雖然那些字在大儒們看來完全是不屑一顧,可是他們卻能夠清楚地知道,如果接下來劉備勢力有那個能力,將各種典籍裡的文字,用簡化字對照出來的話,那麼士族對文化的壟斷,將會不復存在!

而劉備勢力對軍隊的控制能力,也是他們所忌憚的。

袁紹兵多將廣,可是麾下的士卒,還是由那些大族或者豪強出身的將領統帥的,比如沮授率領的冀州兵,比如張郃率領的清河兵,比如鞠義率領的先鋒死士……這些將領對士兵的控制能力是很強的,袁紹只能對他們發出命令,而沒法直接指揮他們麾下的士卒。

曹操的情況其實也差不多。

他好一點的就是,他軍中的主力,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他收降的青州黃巾中挑出來的那數萬勁旅,率領那些人的都是曹操的宗族大將,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這些人,外姓將領相對就比較有獨立性一些,比如於禁率領的泰山兵就相對有獨立性。

連曹操袁紹這兩個頂級的諸侯,也不能對麾下的士卒如臂使指,士兵的忠誠建立在將領的忠誠上,可是劉備的軍制呢?士兵們效忠的,都是劉備父子,而不是將領們本身。

這就很可怕了。

說明士族們就算想假裝投奔然後打入劉備集團內部,也只能夠得到比較好的位置,而沒法掌握兵權。

所以這些事情稍微綜合一下,就可以知道,如果讓劉備匡扶漢室成功了,這近兩百年來,士族與豪強結合,幾乎可以架空皇權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

漢室大亂,老袁家就立馬能夠展現出取而代之的勢頭,這種事情,在劉備這種政策之下,只怕就不會發生了。

南方的士族,其實都比較好對付。

他們本身大部分就是從北方逃難過來的,如果當地的諸侯和他們關係良好,那麼就可以很迅速的穩定當地的情況,劉表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他孤身入荊州之後,因爲和當地大族交好,所以迅速地就平定了荊州,當然也有壞處就是,他雖然身爲荊州之主,他對整個荊州的掌控,就只能算一般了。

爲了對抗劉備,荊州的士族也許不能明着來支持,然而通過地盤和荊州接近的劉繇來進行偷偷地支援,也是一個好方法啊。

劉勳就在期待這一點。

然而很快的,他就失望了。

豫章方面傳來消息,劉繇並不想支援劉勳,並且公開表示,作爲漢室宗親與揚州刺史,願意接受劉備的領導,因爲劉備是名正言順地節制徐荊揚的左將軍!

這個消息傳來之後,劉勳就知道,自己不能指望荊州和揚州當地的士族幫忙了,這些士族說實話,他們是不願意自己出頭的,因爲哪怕是在劉備的政策下,他們也可以活得很滋潤,只不過很難像以前那樣擴展自己的勢力了。

至少,劉備治下到現在,也沒有見他會搶奪士族與豪強的土地財富,來分給

他的部下。

他掌握的田地,基本上都是戰亂之後無主的田地,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力強者能獲得的。

對於劉勳來說,他現在唯一的希望,就只剩下了孫策。

不過讓他有些安慰的是,皖縣和附近的一些豪強,都選擇了支持他,除了提供一部分私兵和糧食之外,還表示要堅決和劉備勢力抗爭到底!

雖然這話有幾分可信度誰也不知道,真等到皖縣城破的那一天,這些大族肯定不會冒着身死族滅的危險站在劉勳這一邊,不過倒也讓劉勳感到了一絲溫暖。

而更讓劉勳高興的事情,接下來發生了。

孫策帶着麾下的大軍足足兩萬人,然後手下著名的將領周瑜程普黃蓋韓當董襲等人一個都不少,浩浩蕩蕩地從丹陽來到了皖縣,表示要和劉勳在一起,抵擋王易的進攻。

“伯符將軍率這麼多人前來,丹陽不會出什麼問題吧?”在城外見到孫策的時候,劉勳又是高興又是擔心地問。

“將軍大可放心,吾二弟孫仲謀與大將周泰守在丹陽,不會被王易有可乘之機的。王易勢大,我等江東諸侯,應該齊心協力纔是。”孫策慨然道。

“如果劉正禮也像伯符將軍這麼想的話,那就更好了!”劉勳不由得嘆息了起來。

孫策問清楚了劉繇的態度,這才笑道:“劉正禮不識大勢,一貫如此,不用擔心。等擊退王易之後,我們兩家合力,先佔了他的豫章,然後和荊州諸族聯手,在南方,我們也就不會輸給王易了!”

劉勳大喜,當下就邀請孫策入駐皖縣,孫策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表示兩家人還是分開駐軍比較好,只要糧草和營寨供應沒問題就行,在城外駐軍,還能夠互爲椅角。

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403章屯田第82章劉曄的信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542章沒完沒了的折磨了第549章胡吃海喝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567章更謹慎第408章暴亂第124章活着就行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55章很可觀第606章不太妙第82章劉曄的信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397章心安理得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322章授人以漁第219章年輕第187章大功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249章告別第464章根本差別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10章雄兵第363章自刎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204章攤牌第502章拭目以待第361章衝擊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679章那麼重要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595章應該是這樣的第169章不造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65章如此厲害第481章內心大驚第416章交織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118章只能調兵第185章整軍第66章守城開始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94章安排第620章內心暗喜第458章生死大敵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654章出問題了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274章潰散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610章詢問問題第723章已經融爲一體第389章局勢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70章派系上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641章罪惡感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01章大難不死了第117章調兵第160章等得起第347章擒獲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23章揭幕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558章並不是好惹的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33章天子還願第302章三顧茅廬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88章揮霍無度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501章做出來了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727章悄無聲息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64章紀靈回撤第302章三顧茅廬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627章夙願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449章征戰第533章計劃着接下來事情
第236章二桃殺三士第668章不識時務的結局第403章屯田第82章劉曄的信第50章只等你稱帝第542章沒完沒了的折磨了第549章胡吃海喝第252章劉表與諸葛亮第567章更謹慎第408章暴亂第124章活着就行第699章情緒不穩定第51章還有這種人啊第655章很可觀第606章不太妙第82章劉曄的信第54章求賢令有效果2第397章心安理得第732章經歷還有很多第541再一次地打敗第662章十分擁擠的狀態第322章授人以漁第219章年輕第187章大功第489章隆重登場亮相第249章告別第464章根本差別第517章着實是讓人噁心第210章雄兵第363章自刎第316章戰爭的陰雲第204章攤牌第502章拭目以待第361章衝擊第560章想一波幹一波第670章肯定會反悔第679章那麼重要第633章精準度和力度更好第534章一大片廢墟第595章應該是這樣的第169章不造第552章能夠安心工作了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624章過於重要第465章如此厲害第481章內心大驚第416章交織第687章疑惑的一個點第118章只能調兵第185章整軍第66章守城開始第704章不能夠比得上第94章安排第620章內心暗喜第458章生死大敵第473章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09章別人怕我不怕第36章將作營與求賢令第654章出問題了第202章真正的計劃第274章潰散第726章一股危險的氣息第610章詢問問題第723章已經融爲一體第389章局勢第508章熱血沸騰第170章派系上第214章知識的財富第641章罪惡感第491章愛戴百姓第701章大難不死了第117章調兵第160章等得起第347章擒獲第328章代言人戰爭第359章情況不妙第323章揭幕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522章恨意也與日俱增第523章讓人有安全感第558章並不是好惹的第696章這麼的震驚第333章天子還願第302章三顧茅廬第463章一步步遠離第588章揮霍無度第707章還沒有盡興第159章劉備的地盤第501章做出來了第52章求賢令的效果第727章悄無聲息第19章和平與戰爭第64章紀靈回撤第302章三顧茅廬第718章幫對方一把第627章夙願第474章忍不住起了雞皮疙瘩第449章征戰第533章計劃着接下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