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貼錢做官的好官

回到遼東後,李素花了半個多月,先把所有人的人事去留給捋順了,每個人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武將反正沒什麼好多說的,關張趙和周泰都已經在青州了,典韋跟着李素跑,這些人想留下,朝廷都會擔心他們將來架空徐榮擁兵自重,肯跟劉備走乾淨了最好。

李素就只留下了一個還不顯山露水、朝廷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太史慈,作爲備胎保險。

文官方面,朝廷本意是都原職留用的。

魯肅算是特事特辦,李素想了些藉口,託了人情,幫魯肅辦了“世居東海之濱,不耐遼東苦寒,水土不服”的理由,告病休養另任。

不過既然是特事特辦,也就不好複製,其他文官得留下幾個,給魯肅反襯一下,降低朝廷覺得“劉備在遼東太得人心”的忌憚。

所以,田疇這個本來就祖籍右北平無終的“本地人”,被進一步重用了,目前品秩雖沒正式上報朝廷提拔,卻讓他跟魯肅交接一下,把最重要的襄平縣令的活兒逐步管起來。

田疇只是一個代表,其他幽州本地、但並非遼東籍的能吏,也都得到了李素的提拔考覈。

比如,李素又在劉備留下的地方屬吏隊伍中,發現了一個叫田豫的年輕人——這田豫是漁陽人,跟劉備算半個老鄉,歷史上也是早早就投奔劉備了。

只不過按照原本的軌跡,當時劉備應該是在公孫瓚手下,而這一世劉備已然是直屬於州牧劉虞了。

田豫跟隨劉備多年後,是因爲劉備丟了根據地、漂泊去了南方,而田豫老母病重,田豫想要回幽州故鄉侍奉長輩,這才向劉備告辭。

但這一世,劉備在幽州還是留有根據地的,有李素的背書,大家都知道給糜竺效力就等於給劉備效力,也沒有了老母的擔憂,思想上也就非常統一。

加上糜竺又是個有錢的,對於官員待遇這一塊拿捏得非常好。

自從年中的時候開始集中建設沓氏港、爲南方來的移民找個落腳點、並且便於貿易和糧食海路轉運,糜竺就發現沓氏這地方冬暖夏涼非常宜居。

所以糜竺藉着“以工代賑安置流民”的機會,把兩萬饑民安排去修建沓氏城、並且在沓氏附近墾荒、連坡阪地都充分利用起來:山坡可以種果樹,長阪可以種西域引入的葡萄,平地種植需水較少的麥子。明年還準備再移三萬東萊饑民過來沓氏繼續墾荒種地。

沓氏這地方就是後世的大連,氣候和農業結構跟對岸的東萊(青島/煙臺)也差不多,雖然因爲是半島地形沒什麼河流。但以漢代的農業技術,沿着後世大連東北側的瓦房店-莊河一線沿海平原種旱地作物,自給自足養活二十萬人口還是沒問題的。

這兒一共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平緩可墾荒面積,接近200萬畝,能夠滿額屯田六七萬壯勞力,算上家屬可不得二十多萬了麼。

把沓氏修成“世外桃源”之後,糜竺就把手下所有官員有需要養老、不耐苦寒的長輩親戚,統統送到沓氏。

然後每人送一座糜竺出資修的莊園、還附送每官十頃新開的荒田,有果園有葡萄園。還派糜家的家丁“保護”服侍,甚至還有糜家的家丁親自參與耕種,作爲帶領屯民的保長、里長。

太史慈的老母、田豫的老母,這不過是其中幾個個例罷了,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大家也就理所當然對糜竺非常滿意了。

李素看了都不得不感慨:糜竺這人的行政管理才能,完全脫胎於他驚人的經營治理能力,這是把太守當CEO在幹啊。

有了這樣穩妥的安排後,田豫也就被放心地安排到了昌黎縣丞的職務上,歷年幹幾年。

之所以田豫被發現得晚,也是因爲他比田疇更年輕兩三歲——田疇好歹已經二十出頭了,田豫才虛歲十九呢。之前劉備本人在的時候無法進一步重用他,也是被年紀所限。

而保護所有人家眷的沓氏縣長職務,則由糜芳擔任。因爲沓氏縣的人口正在瘋狂膨脹,按照大漢朝“五千戶以下設長,五千戶以上設令”的慣例,糜芳只要幹一年,就能自動升級爲“令”。

甚至過兩年等沓氏成長到一萬戶以上的大縣,他的令也能值到“比千石”品秩,可謂是躺着都自動升官。糜竺這樣安排也是殫精竭慮給親弟弟撈好處了。

儘管李素聽到這個名字時有些本能的擔憂,但仔細想想沓氏三面環海,糜竺又有海軍絕對優勢、東萊也還在友軍手上。

總不能有敵人遠涉重洋兩棲登陸偷襲沓氏吧。糜芳的任務,主要還是照顧好留在那兒的衆臣家眷。而且糜芳這次要輔佐的並非關羽這種外人,而是他親哥哥,哪怕糜芳再沒心沒肺,遇到麻煩時總不能出賣自己親哥投降吧。

這麼一想李素也就放心了,畢竟他也不好勸糜竺連自己親弟弟都不信任不重用。

疏不間親。

最終,李素要帶走去漢中安置的文官人才名單,包括這些人:魯肅、管寧、簡雍、孫乾,另外還有如今留在青州、跟着大軍一起行動的諸葛兄弟、國淵、郗慮、程秉,那些都是當地招的,從頭到尾沒來過遼東,也沒在朝廷正式做過官。

……

安排完人事,轉眼就到了十一月初。

這段時間觀察下來,徐榮和糜竺的關係也進一步改善了不少。

主要是徐榮發現,糜竺真是一個大漢朝意義下難得的好官——剛開始,徐榮覺得糜竺也是買官上任的,肯定要搜刮民脂民膏賺回來。

但半個月明察暗訪之後,他發現糜竺居然是在倒貼錢做官!

文官不貪財,做到這一點就已經超越90%的同僚了,至於才能反而沒那麼重要。

老百姓只需要一個肯做事,又不搜刮的太守,就已經是民之大幸。

當然了,糜竺也不是真的不愛錢,他只是聽從了李素的勸,要擺出“長期主義”的姿態,也就是投下去的成本,不要想着一兩年內竭澤而漁撈回來,而是把投資週期放寬到三年、五年來看,做“五年計劃”。

如今大漢朝其他文官都不可能做五年計劃,因爲漢靈帝賣的官有效期沒那麼久。一年的買官錢就要當年賺回來,否則就賠本。

李素卻拿他個人的眼光信用來背書,私下裡言之鑿鑿說他在京城見到陛下的時候,看陛下那身體也沒幾個月了,而且賣官制度肯定隨着靈帝駕崩就會結束。所以要好好做,看長遠一些,未來誰能繼續當太守,有可能就是看政績和民心。

糜竺有鑑於李素一直以來的神預言,也願意跟李素的眼光賭一把,這才實施了長期主義。

他從百姓身上賺回本肯定還是得賺的,但既然長遠計,那就溫和放貸,賺取利息。

這種給屯田饑民的貸款,按照後世標準那當然是高利貸了。但按照漢朝的標準,絕對是應有的收益率,不存在高利貸的問題。

糜竺的思路就是“放高利貸,三年回本,五年有賺”,其他什麼都不貪不搜刮。

按照這個思路,之前劉備從青州打黃巾弄了十五萬人口,有大約五萬人今年就可以移民到遼東平原,遼河流域留三萬,沓氏這邊兩萬。

剩下的十萬暫時留在東萊,減少口糧運輸損耗,等臘月的時候再移動到要新屯墾的區域。估計明年遼河平原還能再容納三四萬,然後再移三四萬去對岸的大同江、漢江之間的流域,交由樂浪郡管轄往南開荒。

這一招其他官員也學不了,因爲他們不像糜竺那樣有巨大的本錢可以放貸,所以這種“仁政”也就只有糜竺自己能實施了。

……

十一月初九這天,把民政事務全部安排明白後,李素私下裡找到糜竺,跟他說了最後兩件注意事項。

“子仲兄,上次我跟你說的,幫子義立軍功、升別部司馬,制衡徐榮之事,可要抓緊了。”李素開門見山如此敲打。

跟徐榮共事了大半個月後,糜竺居然都有些放鬆警惕,大大咧咧地說:“我看徐都尉也是秉公之人,我已經陸續以神兵寶甲名馬金帛結納其心,還送了他幾個美婢,他跟我最近關係很不錯了。”

李素搖搖頭:“這還不夠——我不是要你防徐榮本人,如果只是要徐榮自己不生異心,這當然夠了,因爲我看得出來,他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他對於當一方牧守沒有野心。

但是,要提防的是陛下垂危之後,將來主少臣疑、君側有弄權奸佞亂命。若是到時候有朝廷亂命到此,你可能保證徐榮不聽朝廷的新詔?”

“主少臣疑?這倒是不可不防……”糜竺沉吟道。

這話題儘管有些大逆,但大家心裡都清楚了。太子才十四歲,登基之後肯定是有輔臣的。

糜竺當然不知道少帝未來都會幹不久,但就算以少帝爲假想皇帝,明年十五歲登基,要五年後才能二十及冠、纔不用託孤大臣輔政。

爲這五年的亂命期打個保票,還是很有必要的。

糜竺想明白後,也很乾脆地請示:“但我身爲遼東太守,境內已經晏然。之前玄德公越境擊青州黃巾,已經被陛下申斥,我去哪兒找軍功給子義立呢?總不能無辜妄殺扶余、高句驪人吧,朝廷也不以此爲功啊。”

李素:“東萊管承不是還在麼,當初玄德兄滅張饒、管亥時,管承可是袖手旁觀,絲毫不顧同氣連枝之誼,仗着自己有船可以逃回海島,坐視管亥覆滅都沒救。現在拿了管承的首級,還怕不值子義一個別部司馬?”

糜竺:“可那是東萊海賊……”

李素:“我們可以說他是沓氏海賊。沙門島地處青幽之間,自古既無縣治,也無鄉里,朝廷版圖上並未明確。往年之所以說他是東萊海賊,無非他慣於劫掠東萊沿海良民。

但只要我們製造一起‘幽州運糧海船被管承半路劫走’的事變,還怕沒有藉口出兵?其實,你我是不需要這些藉口的,這個藉口還不是演給徐都尉看的。”

徐榮是朝廷派來的,就算弄點緬因號事變,那也是演給徐榮看的,自己人不需要。

對於李素來說,搞點外交敲詐的事變藉口簡直比吃飯還輕鬆。

前世他念書時,可是把CIA顛覆所有拉美小國統治的歷史案例一個個分析得明明白白,要考試的。

糜竺不由微微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李伯雅栽贓陷害的本事真是張口就來,腦子都不用過。

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476章 亞洲馬車伕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466章 羣策羣力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69章 殺帥奪軍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42章 遍地賊情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436章A上去,F2A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29章 省親救難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469章 順理成章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20章 赴戰遼東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
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507章 新野練手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672章 周都督:李素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290章 九月懲處名單第35章 終於忍不住了第142章 散關縣長法孝直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211章 平定永昌郡第129章 這!就是勸降!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476章 亞洲馬車伕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466章 羣策羣力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380章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盤棋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第854章 天下統一不是結束,只是“治國”這場無限遊戲的開始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55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25章 胡酋授首(五千字大章)第69章 殺帥奪軍第409章 承諾不首先使用大殺器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719章 讓曹操袁紹來幹這事兒,早就心態崩潰好幾次了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366章 不爲堯存,不爲桀亡第174章 境界高下立判第557章 步步緊逼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42章 遍地賊情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677章 于禁願降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18章 神劇輕鬆做到的事情,李素花了十幾年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565章 孫策的真正實力第745章 該醒醒了,還在打仗呢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34章 渣男級別的上中下策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436章A上去,F2A第433章 攻心爲上,攻城爲下第18章 舌戰羣儒-下第714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番外第17章 殺趙雲者封城主第262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417章 誰都想不到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35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玄學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29章 省親救難第859章 奈何劉備沒文化第654章 互相包餃子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240章 這很合理也很合邏輯第515章 打了再投算投降,還沒打就投算起義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34章 沒有反賊殺害朝廷使者,咱就製造一股反賊第469章 順理成章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251章 我們被迫開噴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20章 赴戰遼東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38章 欽定人教版第580章 太史慈大戰周瑜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79章 四位高智商人士的左右互搏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59章 有意尋糜竺,無心遇魯肅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