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五月二十二,合肥城內,吳侯府邸。

對於孫權來說,今天本來應該只是平平無奇的一天,跟妻子過過寓公的日常生活,然後讀點書,就過去了。

孫堅生前的爵位只是烏程侯。孫策生前有一段時間的爵位是吳侯,但後來作爲諸侯擁護承認劉和爲帝后,其爵位又得到過一次提升。

只可惜,孫策是兵敗失地而亡,孫策的最終爵位並沒有被承認傳給孫權,所以孫權投曹後,名義上的爵位依然是吳侯。

這個吳侯,只是吳縣侯的意思,跟吳郡沒關係。

江東地盤都丟了,孫權實際上也只被曹操保留了一個淮南郡的合肥縣,作爲其實際封地食邑。

孫權侯府上的屬官可以在合肥收收稅,供侯府用度,但也管不了當地別的民政,理論上更管不了合肥城的防務。

孫家其他跟着來降的文官武將,也只是被曹操分開任命、保留一些職務,以防止他們重新抱團結黨。

算是表面優禮、依然重用,但也分而治之。

朱治爲廬江太守,其子朱然爲廬江都尉。呂範爲揚州別駕,吳景爲廣陵長史。朱桓爲濡須口都尉。(東漢官制,郡和關隘都可以設都尉)

江東舊臣跟着投曹後,能做到副郡級別以上的,就只有這幾個。畢竟總共投過來的時候也就兩個郡地盤,肯給這些人留五個副郡級官職,曹操也不算虧待他們了。

其餘嚴畯、闞澤、胡綜、吳範不過是文士、說客。嚴畯稍長,又有經學文名,被調去鄄城當學術官僚,另外幾個都留在廬江、廣陵、淮南做些縣級文官。

謝旌、周善、譚雄、丁奉不過或爲虎賁宿衛、或爲別部司馬,不值一提。

跟着孫權歸降的淮泗人才,不過上面這幾個,別的再沒有歷史留名的了。

他們之前也一直挺安分,好多看起來都習慣了直接爲曹操做事,沒有再跟孫權走動太近,當然也有可能是爲了保護孫權。

尤其那些太守和武官,一直都在跟鎮守淮南的曹仁搞好關係。

以至於曹仁近年來都有些錯覺,覺得那些淮泗將領已經真心改認他爲主了,至少是直屬領導。

……

故土丟失已經超過兩年半了,這兩年半多的時間,孫權過得還算衣食無憂,跟妻子曹茱恩愛有加過過小日子。

曹茱是曹操妾室劉氏所生,跟曹昂同母。但曹昂是長子,所以被曹操正妻丁夫人收養,視爲嫡出。曹茱只是女兒,沒必要被正妻收養。她歷史上後來得了清河公主的封號,本該嫁給夏侯楙。

除了夫妻之間的日常,孫權剩下的生活內容,主要就是跟小舅子曹丕、曹植一起讀讀書,偶爾四弟孫匡也會來看看他,一起讀個書。

岳父曹操也沒有苛待孫權全家,除了孫權本人想離開封地時的限制手續比較多以外,他的三弟四弟和小妹倒是基本行動自由。孫權自己只要不出合肥城,也沒人管他,城內遊玩基本上哪兒都能去

應該是曹操也看出來了,孫翊孫匡那些人完全沒有威脅,更沒有城府,年紀也幼小,沉不住氣,何苦爲難幾個還未及冠也未娶妻的少年人呢。

孫權今年十九歲,投曹的時候才十六。

而孫翊今年十七,孫匡只有十四,一介女流的孫尚香更是才十二歲,這些人根本不配被提防。

不過,就在三四天前,孫權的行動稍稍受到了些限制,孫權自己也嗅到了一絲異樣。

首先,是曹仁麾下的合肥守將劉勳(袁術舊部降將),禮貌地告訴孫權:

最近長江上李素的兵馬調動頻繁,不知道是否會全面進攻,雖然合肥距離前線還遠,中間隔着濡須水和巢湖,但畢竟兵荒馬亂的不安全,還是能別出城就別出城了。

原本孫權想出城遊玩,知會一聲申請一下就行。現在等於是改成了不接受申請。

人在矮檐下,孫權也沒有流露出不滿,表面上跟劉勳滿面堆笑,感謝曹仁將軍和劉校尉對他安全的重視。

孫權更不知道,自從他被控制在城內、合肥城門關閉後,他的四弟孫匡試圖從外地來探望他,告訴他一些緊要消息,但是也被阻攔,無法矇混過關。

好在孫匡還算長腦子,當時到了合肥城門外,見城池緊閉,他沒敢亮明自己的身份去叫門,只是試圖用別的辦法以隨行之人的身份賄入城中,也依然未果。但好歹是沒有讓曹軍將領警覺。

孫匡碰壁之後,回去顯然又跟其他親戚故舊通報了一下情況,一小撮人羣策羣力密謀,纔算是在今天又交代了一個孫家的親戚來探望。

而這一次的探望理由,因爲茲事體大,合肥守將也沒法拒絕、不能攔着他們不見孫權,畢竟雙方還沒撕破臉呢。孫權這兩年表現一直這麼好,總不能直接逼得孫權跟曹操關係出現裂痕吧。

這天一早,孫權的表哥吳奮,忽然帶着一小羣隨從,渾身喪服來到合肥,光明正大請求叫開城門,要見孫權。

守門將領不敢自專,一邊拖延住一邊去請示劉勳。過了足足一刻鐘,劉勳本人才趕到合肥東門外,親自跟吳奮問話。

“吳縣令!你身爲廣陵郡官員,不在任內理事,兵荒馬亂何故非要來合肥見吳侯!”

吳奮滿臉悲憤:“家父臥病已久數日前終於棄世,家父乃是吳侯母舅,在下特來知會表弟。”

劉勳聞言很是窘迫,這種理由,實在是不好阻攔啊。

吳奮是廣陵長史吳景的長子,吳景是孫堅之妻吳夫人的親弟弟,也就是孫策孫權的親舅舅。

歷史上吳景一直活到了203年初才病逝,而現在是201年五月,可見吳景是比歷史同期早死了超過一年半。

不過,考慮到吳景這一世的壓力要大得多,事務也繁重,當初江東失守的過程中,吳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跟顧雍的使者談判、保全了孫吳兩家族人,然後謹小慎微地渡江撤退到廣陵。

這樣殫精極慮擔心受怕,又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健康狀況加速惡化、早一年半病死也是很正常的。

當然了,恰巧在孫權被軟禁的這個節骨眼上才病逝,那肯定是不正常的。

可惜劉勳也不可能立刻去求證探明真僞,看看吳景是不是真的死了。

但大漢最重孝道,劉勳想象力再豐富、也想不到吳奮敢在親爹還沒嚥氣之前,提前打個時間差詐稱父親死了。

歷史上孫策從袁術那兒脫離單幹,用的就是哭訴“父仇不能報,母舅吳景又爲丹陽劉繇所逼”的藉口,問袁術借的兵。

這一世,因爲江東最初的基業是孫堅本人還活着的時候就打下來的,這類藉口孫家人一直沒用過。但現在吳景死了,斷不能阻攔孫權知曉。

劉勳斟酌再三,也來不及去壽春請示曹仁,只好事急從權,做個人情,把吳奮放進去了。

……

吳奮渾身重孝出現在孫權面前的時候,剛剛纔被軟禁了幾天的孫權,也是大吃一驚。

“表兄何故至此?何故如此模樣?莫非舅舅……”

吳奮演技倒也不錯,另一方面也是他內心真的知道父親這次重病臥牀,已經請了很多名醫看過,都說藥石無靈了,所以吳奮的眼淚也是說來就來,直接抱着孫權抱頭痛哭:

“賢弟,家父令舅兩日前……我快馬趕來知會。”

此時,孫權的妻子曹茱也在旁邊,見狀也連忙表示了哀悼,請吳奮節哀順變,還說母舅之喪,身爲外甥斷無不去奔喪之理,只是不知吳家準備怎麼操辦。

吳奮怕曹茱懷疑,也怕消息通過曹茱傳給其他曹家人,所以來之前已經想好了託詞:

“我家原本打算頭七就大爲操辦。不過眼下兵荒馬亂,未必適合趕路,賓客也倉促難至。所以只得事急從權,到斷七時才邀親友齊聚。”

斷七就是死者死後七七四十九天了,確切地說是最後一輪七天,也就是從四十二天開始。

吳奮來之前,這樣商議臺詞,一方面是怕曹家警覺,認爲他們這就要把孫權接走、脫離控制。

另一方面麼,也是因爲吳景這時候事實上還沒嚥氣呢,說不定狀態好拖個半個多月都有可能。但根據之前最後一次有外面醫官看過後的情況,拖再久是幾乎不可能的。所以再過四十天肯定真嚥氣了,到時候也不會穿幫,他們只是稍微打個時間差提前對外通知喪事。

曹茱年紀也不大,還沒怎麼讀書,聽吳奮說得很合理,就沒有任何懷疑。

孫權三方虛與委蛇問了一會兒,巧妙地藉故把妻子支開,只說自己和舅舅從小很親切,此刻傷心過度,讓他和表哥私下待一會兒。

曹茱也知道這是孫權孃家人的私事,她也不堅持一起悲傷了。

曹茱一離開,屋內連侍從和侍女都沒有了,孫權這才換了一個表情,鄭重地問起吳奮實情。

吳奮這才確鑿相告,說他父親其實還剩一口氣,但是最近情況危急,事急從權,他只好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提前放出消息來,只求能見到孫權,也好爲孫家投曹的這些文武統一一下態度,看看後續怎麼辦。

吳奮是知道外面情況的,他是代表了吳家、呂範家、朱治家而來,所以他給孫權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情報:

“聽說李素最近在朱府君下轄的濡須口、呂叔與家父所轄瓜州渡等處江面,都廣列戰船逡巡,耀武揚威,作勢要攻打入境,卻不見其他動靜。或許是爲了威懾曹操、便於他另外用計吧。

但是曹操在潁川戰局很是不利,但又不知何故、多疑不敢抽調冀州兵馬支援豫州,而非要讓曹仁抽調淮南軍西進馳援汝南。

便在最近兩日,又聽外界多有消息,曹操戰局不利,疑心孫家和淮泗將領,又給曹仁補充了新的軍令,關照曹仁在抽調援軍時儘量把咱淮泗舊部抽走。

說不定到了豫州後,曹操會讓咱這些不夠心腹的兵馬打前陣,現在郾城前線每日士卒傷亡以千數,咱淮泗舊部真去了那兒,還不是不到一個月就被消耗完了?”

因爲信息量太大,一直被封鎖消息的孫權,聽完後着實震驚了好久,才消化了這些內容。

他又仔細揣摩了一下,也徹底理解了吳奮的來意——是吳景、呂範、朱治等人,都需要他統一思想,拿個主意。不然就算這些人裡有誰想反抗,勁無法往一個方向使,那就還是白給。

考慮到淮南曹軍嫡系還是遠強於孫家的淮泗降將的,直接反叛肯定是打不過的。如果大家都不願意被調到潁川汝南去當炮灰,最好的選擇就是猝然發難、然後據城死守。

李素如果發現曹仁內部真的內亂了,肯定會立刻打過來的——甚至就目前這狀況,孫權估計都有可能是李素用的反間計給促成的,否則曹操怎麼會忽然想到要把淮泗軍調走、離開故鄉防區?

濡須水、巢湖、合肥、壽春這些河道要津城池的防務,都是曹仁自己的嫡系部隊在駐防,孫家人根本插不上手。所以孫家人要靠着他們自己完全掌握的城池自立,多半也不是在交通要道上。

而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孫權自己得想辦法脫身。

否則他自己被劉勳困在合肥,外面廬江的舒城、皖城、六安這些地方卻起事自立了,廣陵的海陵、高郵、盱眙甚至淮陰也鬧亂子,那曹仁絕對會立刻把他抓起來殺了的。

怎麼脫身?

孫權思前想後,心生一計。

他跟吳奮商議道:“舅父的頭七,應該是哪天?”

吳奮:“四日之後。”

孫權咬了咬牙:“我晚上和拙荊商議,便說如今道路不靖,劉將軍不放我等立刻出城去廣陵奔喪,也情有可原。

但舅父畢竟是我最親近的長輩了。四十天後斷七之前,我定然是要去廣陵的。四天後的頭七,我至少也該出合肥、去東郊向東遙祭。請拙荊派岳父給她的那些親隨侍衛隨行保護。

若是四天後孤能脫身離開合肥,到時候便只能如此決斷,廬江、廣陵兩郡凡在我淮泗故舊控制中的諸軍諸縣,一時並起自立,不再爲曹操賣命。

天下局勢如此,曹操從未對劉備打過大勝,一直都是蠶食盟友、落井下石。過去十年,他地盤從一兩州拓至五州,可有哪些是從敵人手上獲取的?

還不是盟友一方的要人猝然戰死、病故,他欺凌孤兒寡母幼弟,把盟友的基業竊取!對大哥是如此,對袁紹也是如此!

早知今日,再辱之恥,何如一辱!孤若是當年投漢,好歹還能有吳侯爵位,如今再辱,估計吳侯都沒有了。唉。”

吳奮聽了之後,表示他明天就先告辭出城,去預做準備。然後他又要孫權把他的計劃徹底說清楚。孫權表示會給他一個儘量簡短好藏的密信,便於朱治、呂範等好統一行動。

第209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上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593章 赤壁之戰(六千字)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252章 天胡開局的新年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67章 遊說單于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536章 諸葛三策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32章 不署名纔是最大的揚名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94章 朝廷不讓去的地方我們絕對不去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0章 鄴則鄴城水漳水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
第209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上第230章 鐵馬秋風大散關番外第51章 水利之神諸葛亮的變廢爲寶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92章 消滅張魯第156章 調兵遣將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593章 赤壁之戰(六千字)第233章 萬事俱備,關門打狗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258章 初中化學從未如此通俗易懂第99章 欽定反賊劉焉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252章 天胡開局的新年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231章 再戰陽平關番外第53章 當年匈奴能打李廣,今天鮮卑就能打呂布第325章 死硬分子第297章 靈渠谷奇謀第396章 官渡陰雲第660章 不犯點兵家大忌,敵人都不敢跟我打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181章 讓蜀郡百姓也賺幾個億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475章 奢靡不亞於隋煬帝第790章 子時已到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609章 袁紹軍:哼!沒有人比我們更懂挖地道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番外第24章 長遠之計第582章 周瑜的人生巔峰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76章 跑官不成就開噴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第67章 遊說單于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536章 諸葛三策番外第41章 地球正統論第111章 何去何從第838章 兩矛殺三將,陣斬夏侯淵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393章 這個太專業了,不好噴啊番外第60章 無聲的擴張第44章 諸葛珪的遺言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32章 不署名纔是最大的揚名第24章 卻月陣的精髓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176章 郫縣種田第85章 舌尖上的三國第363章 百廢待興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番外第62章 我們需要批量生產格拉摩根伯爵第420章 以戰求和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666章 沮公!事急矣!第470章 苟聖難得破一次例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796章 李丞相說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第704章 李司空的幕府,當然是大漢朝各個利益集團都要代表第94章 朝廷不讓去的地方我們絕對不去第368章 沒有西瓜,葡萄也好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199章 南中街亭第572章 氣勢洶洶下江陵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607章 無魏可圍,何來救趙第282章 本將軍自有主張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0章 鄴則鄴城水漳水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353章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60章 衣錦夜行關長生第673章 周瑜:我有經驗,李素:我有科學。第810章 策劃對曹賊的最後一戰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