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

劉協心中第一次生出害怕被弒君的明確懼意,也就是三月十一、正式任命李儒爲侍中的那次朝議之後。

散朝回來,他就一整天渾渾噩噩、一晚上沒睡着,頭髮都掉了好幾十根。

當時外界也已經二十多天沒下雨了,雖然還不能證明今年會有空前的大旱,但春天二十天不下雨已經算天時不正了,公卿們都在推諉塞責,說是當朝不正,故而天罰。劉協也聽到點風聲,愈發覺得驚懼。

思前想後,劉協倒也算讀史,在內心把本朝那些先帝如何壓制權臣、大將軍的故事捋了一遍,發現所依靠的無非就是宦官,要不就是外戚。而且新的外戚幹掉老一輩的權臣後,如果自己也做大了,一樣會尾大不掉。

而現在身邊的宦官都是很孱弱的,沒有什麼年長有職權有政治眼光執行手腕的。誰讓五年前袁紹袁術兄弟瘋狂屠殺過一波宦官,職位高的統統都被殺了,新上來的宦官最多也就五年的管理他人的經驗,還不像靈帝朝的宦官那樣帶過兵。

但現在的劉協哪兒還顧得上那麼多,就算是慢性毒藥,只要能解渴,過了眼前這一關,那也得用了。否則李傕勝了回來還好說,要是兵敗而歸,聽李應李儒那天暗示的威脅之意,怕不是真要把劍架在他脖子上、威脅劉備不許攻城了。

“要是皇叔真進了京,真的會像李儒說的那樣,像劉濞對付景帝那樣對付朕麼……唉,這番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皇叔雖然仁厚,但馬入夾道,不能回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皇叔自己不想,他下面的勤王衆將未必不貪圖富貴。”劉協心中忍不住如是暗忖。

虛歲十四的劉協,讀歷史書還是很認真的,這是五年來被人挾持的危機感所致,讓他在學史、尋找歷史依據方面非常用心,加上他聰明也確實算聰明,不然當初董卓就算想找藉口立他也不好找。

胡思亂想了許久之後,劉協覺得還是隻能指望外戚,然後他又想了想,自己年紀還小,身邊后妃也不多,就一個伏皇后一個董貴人。

伏皇后的父親伏完,是桓帝的女婿,尚桓帝之女劉華(漢朝時帝婿還不叫駙馬,沒有普遍授予駙馬都尉的慣例),所以早年就加有軍職,算是個雜號將軍,可惜沒有實際兵權。

所以,到頭來還是隻有指望董貴人的父親董承。董承這人雖然也姓董,但其實原先跟董卓毫無關係,他是劉協的祖母董太后的孃家侄兒,董卓專權後非要跟董太后拉親戚,才把董承吸納進西涼軍的,董承也挺沒骨氣直接投靠了西涼系。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獻帝和他的兩個后妃,都是多少有點表兄妹親戚的。

伏皇后是他姑父的女兒,相當於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關係。董貴人是祖母孃家侄兒的女兒,相當於賈寶玉和史湘雲的關係。

董承如今算是略有兵權,掌握着近萬人馬,分守蒲阪津和潼關。

其中潼關幾個月前還是段煨的兵在守,段煨的主力被李傕抽走,纔不得不讓董承分兵把守。

決定了求援目標之後,劉協下一步想的就是如何跟董承取得聯絡了。他倒沒有狂妄到送出去衣帶詔,他知道以李儒李應現在對他的看守,這絕對是沒可能的,而且以李傕的暴脾氣,要是發現了衣帶詔絕對會直接弒君的。

琢磨了兩天之後,劉協另外想了個辦法。

三月十四日,劉協同一天召幸了伏皇后和董貴人,此後數日沉溺女色,不問政事,也不上朝,都交給了李儒幫他處置,麻痹外臣。

胡天胡地玩了幾天之後,宮內忽然爆出了一些宮闈內訌,似乎是不知道爲什麼,伏皇后和董貴人居然爭寵起來,兩個女人還互相扇對方,鬧得宮廷禁衛都注意到了。

負責宮衛的李應正在煩着呢,爲此覲見了劉協,大大咧咧問皇帝究竟怎麼搞的,要如何處置。

劉協擺出一副醉生夢死的樣子:“董嬪仗着孃家勢力,居然跋扈爭寵,目無皇后,也目無朕躬,該當如何處置?朕可得自專?”

李應想了想,這是突發事件,李傕也沒交代他,但董承畢竟掌握着蒲阪津和潼關防務,似乎也不該刺激,就覺得皇帝多事,不如壓下去。

李應便說:“陛下,值此國難之秋,還是剋制爲好,少拿這些宮闈小事忤怒大將。”

劉協假裝被母老虎逼得很苦逼:“可是朕剛剛說要嚴懲她,若是放任,豈不是愈發丟臉?讓朕如何面對?這樣吧,可能借口讓她回家省親,逐出宮去,什麼時候認錯了再接回來,朕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這樣也好過打入冷宮,傷了董將軍面子。”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李應本能覺得可能有陰謀,要跟李儒商量一下才能決定是否答應,但他隨即也意識到一個問題,董貴人也才十四歲,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能幹什麼?

“此事且容準備。”李應應付了一聲,就先退下,去找李儒商議。

找到李儒之後,李儒雖然也有懷疑,但也覺得董承是板上釘釘的西涼系將領,不會有問題,而且董貴人確實年紀太小了,不可能有什麼壞心,無非是驕縱一點,讓她省親也沒什麼,還安撫了董承。

而最後最關鍵的一點推動,還是次日劉協又低聲下氣給了李家人一個好處。

劉協再次把李應召去,然後告訴他,想問問車騎將軍李傕家中還有幾個女兒,若是願意,可以送入宮中,封爲皇后,並加李傕爲大將軍或者大司馬。李家的女兒若能懷孕,生出男丁定然立爲太子。

在這樣重重好處下,李應當然是大喜過望,連夜寫信把皇帝的最新妥協示好告訴了遠在數百里外軍前的堂兄。劉協的要求總算是通過了。

李儒最後只是建議:“讓董貴人去吧,不過宮女都換成我們的人,好生盯着點,而且要把董貴人隨身衣物帶走的東西全部詳細搜查。萬一後續董承若有異動,也好藉故削去其兵權,將軍可讓你次子接掌董承之軍。”

董貴人走後,李應做主,先把堂兄李傕家中一個不太受寵的庶女先送進宮去,供劉協淫樂。這也是考慮到不清楚李傕將來會不會長留劉協性命,所以先拿不值錢不受寵的女兒投石問路。否則要是害了李傕最受寵的女兒一輩子幸福、將來守活寡,李應也怕自己扛不住李傕的憤怒。

劉協在李傕女兒身上也非常賣力,一時間暫時打消了李家人的仇視和忌憚。

不過。李儒這個殺廢帝殺紅了眼的歹毒傢伙,即使到了這一刻,都沒忘了繼續冒壞水。

他找了個機會,跟李應私下裡商議:“將軍,等車騎將軍回來之後,我看,不如和他商量一下這個秘法——爲了更好地控制陛下,威脅劉備等討賊諸侯。這次只要能擊退劉備,或者至少是靠皇帝的性命威脅住劉備不敢強攻。

咱得了時間從長計議,就該想辦法讓李家的女兒懷上龍種。而一旦確認誕下男嬰、身體康健不會夭折,甚至有兩個男嬰了。咱就給陛下進一些補藥,讓陛下不能再讓其他后妃懷孕。如此,就算將來陛下暴斃了,也能讓車騎將軍的外孫繼位,更好控制,李家的富貴也不可能再有意外了。

就是這法子見效慢,若是車騎將軍早兩年用我,我一定早就教他了,現在麼,要想速成,只能是讓車騎將軍多犧牲幾個女兒了。”

李應覺得茲事體大,也不知道李傕肯爲了這個計劃犧牲幾個女兒,所以只能先存而不論,等李傕回來了再親自決定是否加註。

……

三月十七日,董貴人被放出宮去,以省親反省作爲打入冷宮的替代,罰她藐視皇后之罪過。董承因爲駐紮在華陰縣,潼關就在華陰,離開長安也不算遠,大約是二百二十里。

對這個距離沒什麼概念的,可以對照一下:長安到郿縣是二百六十里,到武功是一百八十里。所以基本上也就是往東邊走兩個半縣城的距離。

爲了防止被人看出破綻,董貴人的省親車隊走得很慢,二百二十里路馬車走了三天,二十日纔到。

董承接到女兒的時候,還有些詫異惶恐,以爲是做了什麼錯事得罪了皇帝。

Www •TTkan •CO 但當晚趕走了身邊的宮女,董貴人私下裡跟父親說話時,才把實情和盤托出:“父親可知,如今長安形勢危急,李傕郭汜一旦兵敗,隨時都會回城以陛下性命相脅,他們可是連弒君這種事兒都做得出來的!”

董承一驚,旋即有所反應,顫抖又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那……陛下要臣如何處置?”

董貴人:“陛下希望父親能在危急時刻護駕。陛下聽說段平東也是忠義之人,若能在李傕郭汜兵敗時,暫時避居弘農郡,閉潼關、函谷關自守,或許能躲過大難。

陛下說,潼關、函谷均爲天下險要。不管劉備還是李傕,就算再是兵多將廣,也不可能倉促攻破。躲在弘農,就能熬到他們火併打完。只是,陛下被李應看得太緊了,長安全城的駐軍,也都是李家人統領,父親可有辦法?

只要父親能成功,陛下保證將來就算劉備勤王成功,也能告訴劉備:父親和段平東是有功之臣,並非李傕郭汜同流合污。”

在李傕郭汜萬一覆滅時,可以不用跟着同歸於盡,不得不說這個條件對董承還是挺有吸引力的,等於是兩頭下注。

當然瞭如果李傕郭汜翻盤了,他董承也會有被殺的風險。

但只要保住弘農甚至河東不丟(河東現在已經全部落入白波賊之手了,董承僅存一個反攻的假設可能性,基本上沒戲),董承覺得自己好歹還有表表姿態、顯示自己是想要救駕的功臣,然後藉此投靠關東諸侯,保命應該是沒問題的。

可惜董承的智商不夠高,這種機密大事又不敢跟外人說,只能自己一個人想。想來想去一整夜,都沒有眉目。

過了足足好幾天,董承每天把自己關在屋裡瞎琢磨,最後總算鬧騰出一條辦法。

“李應被李傕召回長安之前,原本是帶兵一萬駐守藍田、防備袁術由南陽自武關道入寇關中。如今藍田幾乎沒有防守,兵力極爲孱弱,我若是散播謠言,甚至讓少量嫡系心腹部隊,由華山之麓迂迴至藍田穀口的冢嶺山,詐稱袁術的部隊試探性入寇……

說不定真能讓李應緊張,讓咱調兵協防藍田的武關道口!而且李傕之前還表示,若是劉備敢強攻長安,事急之時,不惜以刀兵加陛下之身威脅劉備。

可這一招只對劉備有用,因爲劉備愛惜名聲。對袁術卻是絕無用處。久聞袁術狂妄,自以爲四世三公,表字公路,應‘代漢者當塗高’之讖其兄袁紹更是久有廢陛下而另立兩代燕王之心。若是李傕威脅弒君逼袁術退兵,袁術肯定是樂見陛下被殺,李傕還如何威脅得了?”

要讓李傕的“把劍架在皇帝脖子上逼勤王諸侯退兵”計策成功,一個關鍵點就是勤王諸侯得重視皇帝,得愛面子。

而袁術的不要面子,狂妄、妄自尊大,這幾年已經在諸侯中出了名了。袁術這個無視漢室的攪屎棍來了,肯定能嚇怕李傕。

到時候李應肯定不敢坐視袁術軍圍城,肯定會逼着董承再分兵把守藍田的武關道口,不讓袁術軍抵達長安城下。

而董承兵力已經不夠,光是函谷關防備朱儁、曹操的一萬人,就絕對不能再少了。那麼董承最多分兩三千士兵去藍田,剩下不夠的都要李應從長安駐軍裡給他派,或者額外臨時從長安城裡抓壯丁編入董承的軍隊。

說不定董承就能趁着接手新軍,直接在長安城裡猝然發難,搶回皇帝直接快馬逃回弘農,然後潼關函谷關一關,閉門自守等其他諸侯打完。

想到這兒,連董承都爲自己的智計得意了。

就在他要去安排的時候,他又進一步發現了更好的改良型——既然劉備和李傕已經開打一個半月了,劉備入寇的消息傳到長安也已經有四十天。哪怕李傕封鎖消息再嚴密,至少一個月前,“劉備進展順利、成功突破陳倉站穩腳跟”這個消息,也該從長安往更東邊傳了。

就算沒有目標感很明確、傳遞消息非常快的職業細作,光靠流民和商旅每天幾十裡的傳播速度,那也能傳出千里之外了。

潼關和函谷關一直閉門,雒陽方向暫時不知道,而河東、南陽,肯定是知道的。

袁術應該十五天前就知道劉備站穩腳跟了……劉表說不定是十天前,而曹操袁紹可能纔剛剛知道,也鞭長莫及。

董承一推演到這兒,不由就對袁術恨鐵不成鋼起來:既然十五天前就知道劉備至少站穩腳跟了,爲什麼不來撈好處呢?是因爲袁術對於挾天子太無所謂了嗎?嫌皇帝在身邊還要請示,不方便他作威作福胡作非爲?

“不行,還是想辦法再給袁術透露一點消息吧,比如把‘劉備和李傕郭汜打得兩敗俱傷、長安府庫錢糧武庫豐足,誰先來誰就能搶到’之類的假消息散佈給袁術,只能指望袁術的貪婪,自己擺出攻勢,跟李應火併了。要是袁術這都不肯出手,咱在假扮袁術從中取事、趁亂劫駕護駕。”

董承最終如此調整了自己的方案,他覺得這可行性非常高,因爲現在並不是非常急切要救皇帝,多拖半個月一個月的也不會有緊迫危險,這時候當然是演技和保護自己更重要。

董承立刻派了幾個心腹細作,翻山進入武關道,在袁術的轄區散播“關中現在就是一塊大肥肉,劉備李傕兩敗俱傷”這類口徑的流言。

目無君上的袁術果然不在乎救駕,但在乎貪婪。發現可以以微小的代價再撈到一大塊地盤之後,他終於試探性讓大將紀靈先立刻帶兩萬人,出武關,試探性進攻藍田。

董承三月二十四派出的細作、三月二十七吹進袁術耳朵裡,袁術三月底就派兵出了武關。紀靈的部隊只是快速動員的先頭部隊,探探虛實的,要是撈得到好處,後軍自然還會繼續動員。

四月初五,紀靈帶兵兩萬,在藍田西南方的商洛縣,大破了李應留在當地的少量守兵。

倒不是紀靈戰鬥力爆棚,或者西涼軍孱弱,實在是兵力人數對比差距太大了,西涼軍只有幾個縣尉、曲軍侯級別規模的小部隊抵抗,當然扛不住紀靈的兩萬人了。

敗兵飛馬急報,當天晚上就把敗信傳回長安,滿城皆驚。

別說是李家人了,連滿朝公卿都覺得意外,因爲他們一直覺得袁術就是個撈便宜沒遠見的傢伙,也不重視救駕,怎麼突然就變得正義了呢?

當然,因此而對袁家人態度改觀、覺得袁術值得期待、“不愧是四世三公忠義”的朝臣也不少,好多人又開始期待成爲袁門故吏了。

李應焦急地找來李儒,商議對策:“這下糟了,以天子性命脅迫勤王諸侯這一招,對付劉備還好使,對付袁術可完全沒用了,誰不知道袁家人巴不得皇帝死呢!真要是走到了那一步,還不是咱枉做惡人、便宜了袁術狗賊!”

李儒也憂心忡忡地點頭:“不簡單啊,這次莫非是袁術得了什麼新的謀士幫襯?突然有了大局觀?眼下沒有別的辦法了,要麼將軍以子侄分兵死守藍田,絕對不能讓商洛的袁術軍突破藍田。要麼調遣董承分兵再去守藍田。關中的朝廷兵馬,實在是太捉襟見肘了。

實在不行,西線渭河防線,留下王方死守郿縣,讓李別再從郿縣守兵裡分兵一半,回來救長安、堵藍田吧。就算郿縣兵力太空虛,被張飛攻破也沒辦法了。張飛要想到長安附近,也得二百六十里呢,郿縣至少拖他十天,武功、槐裡、細柳,每處拖張飛十天八天,威脅應該不如袁術緊迫。”

——

更晚了一個小時,不過是五千多字大章。

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第69章 殺帥奪軍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11章 取信賈琮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238章 大王無小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83章 打贏了也要總結教訓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679章 平定吳越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85章 巴西三賊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79章 死裡逃生張翼德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32章 羣賢畢至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556章 荊州泥潭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722章 產業鏈從上到下一盤棋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740章 這次不用你殺故主,傳檄天下辱罵袁紹一頓就行了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9章 市義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9章 市義第403章 二世紀的新生活運動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8章 命都沒了還要錢有毛用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8章 誰敢殺我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
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61章 16歲就這麼陰險真的好麼第69章 殺帥奪軍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17章 來將可留姓名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11章 取信賈琮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819章 八陣和八陣圖的差距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238章 大王無小事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83章 打贏了也要總結教訓第65章 整個晉東南都亂成了一鍋粥(河東支線結束)第679章 平定吳越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85章 巴西三賊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826章 入秋之前,孤就要看到曹仁首級第79章 死裡逃生張翼德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麼都可以化腐朽爲神奇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32章 羣賢畢至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439章 真相只有一個番外第14章 公孫度已死第674章 周瑜覆滅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第556章 荊州泥潭番外第73章 覆滅漠北鮮卑(第二更五千字。新書已開)第317章 北伐在即第113章 劉焉公然謀反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722章 產業鏈從上到下一盤棋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358章 先當幾個月京兆尹過渡一下番外第43章 拓跋力微:打進張家口,活捉張翼德第740章 這次不用你殺故主,傳檄天下辱罵袁紹一頓就行了第246章 亂入的錯覺第689章 不攔頭不截腰只擊尾第831章 震驚!大漢最難攻的城池竟是這裡!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190章 開戰藉口:花椒鹽事變第244章 劉玄德割髀療毒番外第46章 吃了沒文化的虧第172章 救火雒陽城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824章 大軍十萬出揚州第281章 環環相扣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第362章 收割勝利果實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502章 嶺南一月第500章 比尤里還恐怖的拉攏能力第90章 沒有人比甘興霸更懂渠江水戰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218章 郿塢的美女都是徵西將軍仁義的證人第110章 搜刮京師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749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當道紮營夏侯惇第9章 市義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第70章 大破韓遂只是基本操作第271章 女學霸不好糊弄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48章 朝廷不是打打殺殺第9章 市義第403章 二世紀的新生活運動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8章 命都沒了還要錢有毛用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594章 赤壁烏江(第二更還是六千字)第822章 怎麼選都是錯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8章 誰敢殺我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番外第48章 午時已到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第106章 引盧植救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