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署名纔是最大的揚名

次日清晨,雒陽城南偏西,一座位於偏僻街坊的土坯小院裡。

一個年近三旬的婦人,早早起來灑掃收拾,讓潮溼破舊的房子看起來稍微不那麼寒酸。

收拾到一半,見丈夫還在那兒睡大覺,她不由氣上頭來:“你這豎儒還不起!今天要來貴客,也不準備準備!”

原來,這婦人正是鍾繇的髮妻孫氏。

孫氏初嫁時,鍾繇纔剛被舉薦。沒想到十五年過去了,他除了在太學唸書就是擔任閒職郎官,至今還沒撈到個實職,老婆的怨氣也就漸漸鬱積。

你丫二十出頭的時候這點出息,算是青年才俊潛力股。都三十七八了還這德行,硬生生拖成了垃圾股,套現遙遙無期啊!

鍾繇被扯了耳朵,只能一邊故作威嚴一邊爬起來:“撒開!哪有什麼貴客,人家就是來談生意的。上次大將軍府的呂中郎來做客,也沒見你這麼上心!從事中郎秩六百石呢!”

聽鍾繇居然還反駁,孫氏就更氣了:

“你還好意思說?呂中郎當年跟你同進太學,人家升到六百石你還在三百石!再說就這亂世,秩幾百石頂個屁用啊!肉價都一斤近百錢,就靠那點俸祿全家喝風啊!要有差事纔有得撈!呂中郎幫人介紹引薦、收的孝敬都比俸祿多了!

甭管前天遞帖那客人秩幾百石,就看那禮物,至少比呂中郎闊綽,人家肯找你做事你就好好做!要是……要是誤了事兒,咱們家一個月不買肉吃!”

鍾繇憋了一肚子氣:老子一直沒實授差事,又不是才幹學識不行,是沒錢買官啊!

當然了,也是他不想搜刮,所以粗略算了筆賬,覺得就算借錢買官弄個縣令,估計也回不了本。

這年頭的外放地方官,只要你不搜刮,肯定是越做越虧的。與其自己倒貼錢做官,索性就每個月領三十幾斛皇糧混日子了。

不過,妻子的怨念也不是一年兩年了,鍾繇知道這種時候只能閉嘴,越解釋只會讓情況越糟。

“哼,這長舌婦,天天嫉妒富貴,等我發跡了,遲早休了你!”鍾繇在內心暗暗啐了一聲,然後就任由妻子吐槽,不再搭理。

不一會兒,預約好的客人就登門拜訪了,鍾繇夫婦的矛盾也就暫時收斂,連忙出去迎客。

……

鍾繇剛迎到門口,李素已經笑吟吟地進來了,見人就拱手:“鍾兄,初次拜會,多有冒昧。”

至於自我介紹就不用說了,那是臨時邂逅的情況下才需要的。

李素的全部個人信息,前天讓親兵遞的名刺上都寫了,爲的就是確保雙方第一眼見面前就知道對方身份。

這種含蓄的禮儀,可比後世大公司開年會時、讓每人胸前掛個名牌,要典雅得多。

雙方省了很多客套,略聊幾句,就進入了正題。

“久聞鍾兄書法名動太學,素近日斗膽著書一卷,欲傳之後世。但恨字醜,羞於示人,特請鍾兄代筆謄抄,願奉潤筆之資一金。”

說罷,李素就很豪爽地先拿出一錠馬蹄金,直接排在案上。

鍾繇微微一震,他畢竟是隻拿基本工資的閒人,這特麼值好幾個月俸祿呢。而且李素的直白,也讓他有些不適應。

這年頭的讀書人哪個不是矜持自傲的,很少有像李素那麼坦白直說“老子字寫得醜”。

這種做派,讓鍾繇想起京城的一號人物,那就是以“猶不失爲心口如一之真小人”著稱的曹孟德。曹操那傢伙,也是這麼敢說,提到自己的缺點時也大大方方毫不諱言、面無愧色。

而鍾繇的老婆孫氏聞言,就更是激動不已,手指甲都快掐到鍾繇大腿肉裡了。一邊掐一邊還用眼神示意:你特麼快給老孃答應這樁好生意!這麼豪爽的客人難找啊!

鍾繇深吸了一口氣,緩解一下被掐的疼痛,正色問道:“自古未聞著書者只留謄稿、不留原稿的。你要我謄抄,卻不說明,豈不讓人誤會著者?”

漢朝人當然沒有靠著作權獲取經濟利益的概念,畢竟如今就沒有印刷出版業。

但書是誰寫的、誰抄的,這個揚名的權利還是很重視的。

如今的慣例,是隻要你能找到書,想抄就抄。

但如果抄的不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這種大家都知道作者的傳世經典。而是抄那種小衆私人作品,抄寫的人就得在書稿末尾寫明傳承因果,比如這本書最初是誰寫的,誰抄第幾版的時候對內容有多少修改貢獻……

就跟後世收藏名家字畫真跡的規矩差不多,小衆作品抄得多了之後,書尾跟的類似於款、提拔的部分也越來越長。

那些裴注《三國志》、XX注YY的書,都是這樣傳承作者信息的。

哪怕是四書五經,也有抄寫者想要留名的,所以略微篡改。比如十年前蔡邕刻《熹平石經》的時候,蒐集到的《詩經》有魯抄本、齊抄本、韓抄本,《公羊》也有好多版,《論語》更是有盍、毛、包、周諸家異字。朝廷需要挑一個正本公示天下,其他作爲比對。這都是因爲抄書抄久了有訛誤,而且每一代修改者都要留名。

倒是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開放源代碼項目,一個程序員哪怕只有幾行代碼的貢獻,都能在修改後留下自己的署名。

鍾繇有此一問,倒不是想剽竊李素的著作,而是覺得“明明初版就是自己的書體,但對外卻落款是李素寫的,會不會導致別人誤會這字也是李素的,有弄虛作假之嫌”。

漢朝那些不貪不搜刮的文人,還是頗有一些氣節風骨的,鍾繇都窮了這些年了,弄虛作假總覺得不舒服。

李素一開始很不適應,不理解對方爲什麼這麼糾結,鬧明白之後,才爽朗說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鍾兄肯抄,你想寫‘李伯雅編著、鍾元常某年月日錄’也行,直接寫你編寫也行,我不在乎這些虛名。不如,你先看一下稿子吧。”

這部書,對李素而言,就是一部幫劉備揚名作秀的工具書,“版權”又不值錢!

要談“著作的署名權”,等將來李素寫出真.傳世名著的時候再談也不遲。

但鍾繇聞言卻是大驚,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驚世駭俗的寫書人,居然連創作者的“署名權”都不在乎,誰想拿就讓誰拿?

“這如何克當!是賢弟寫的,自然要寫明是賢弟寫的。容某先看一看內容。”

鍾繇說完,接過那張卷軸先看起來,他也好奇到底是什麼內容,才讓李素不珍惜版權。

“原來是本朝名人的孝行故事,這種東西,編錄出來倒也能宣揚善舉,是個好事兒……嗯?末尾這個劉備劉玄德是何許人也?棄官歸鄉省親救難、歷戰反賊張純?這事兒還沒發生吧,前日看了朝廷邸報,這張純好像是新近在冀、幽崛起的反賊纔對。”

鍾繇看着看着,不由對故事的真實性提出了懷疑。

李素對此言之鑿鑿:“劉縣尉確已辭官歸鄉省親救難,只是他會如何與張純交戰,目前還不明朗,但我也沒寫交戰細節與戰功,只取其行其志,有何不可?值此國家危難之秋,不正當褒揚此等義士、恢弘志士之氣麼?”

李素這番話脫口而出,倒是讓鍾繇啞口無言,還覺得李素頗有文采,隨口說話就氣勢不凡。

他哪裡知道,李素只是唸書的時候被逼着背《出師表》,所以隨口拼湊稀裡糊塗拿來用了。

孫氏在旁邊也聽不懂這些文縐縐的話,但她看到丈夫終於被這個有錢的豪客反駁得說不出話來,心裡就很開心,連忙在背後繼續暗暗掐鍾繇,讓這老小子趕緊答應了這門生意。

鍾繇原本職業病犯了,還在出神琢磨李素的修辭,被老婆一掐又收回神來。

他連忙伸出袖子,把面前那錠馬蹄金往自己面前攏了一下,他背後掐進肉裡的指甲,也隨着黃金的靠近而瞬間鬆開了。

“既如此,多承厚意,使僕有幸共襄盛舉……只是,某也知道一些令人感佩的孝行義舉,不知……不知能不能也自行撰寫幾條,附於驥尾?”

鍾繇這是覺得錢拿多了,只抄寫有點虧心,就想從創作階段就幫忙一起幹。而且讀書人誰不想著書立說揚名,反正他一個郎官沒有差事,閒着也是閒着。

李素大笑:“這有何難?鍾兄肯寫,到時候著者署你之名也無不可。”

鍾繇:“不不不,怎能越俎代庖。”

李素:“鍾兄,你恐怕還沒明白吧?此書之關鍵,乃是在此多事之秋,弘揚義舉。著書之人越是名動海內,此書才更容易被天下人傳唱習學。若是署我之名,恐怕看都沒人看吧。”

李素現在就像是一個連試水推薦位都還沒拿到的撲街新人,用他自己的名字發書,傳播度當然遠不如給大神當搶手。

而這本書的目的是把其中的故事炒熱,不是給作者揚名,目的性非常明確。

這種時候,最有效率的做法,當然是學習中學生作文,明明是自己編造的話,但爲了增加可信度,你也得說是魯迅先生說的。

就好比馬雲沒牛逼之前,爲了說服別人,有些觀點明明是他自己想到的,但他必須說是比爾蓋茨說的。

德國大哲學家費希特,號稱是唯心與唯物的承前啓後者(承康德,啓黑格爾)。但費希特當年的第一桶名聲,是怎麼崛起的?是因爲他寫了一些關於康德著作的盤點貼,然後交給康德斧正,康德看了覺得還行,交給了自己合作的出版商。

但康德沒注意到費希特居然沒署名,於是出版商也誤會了,把書按照康德的著作署名了。等書出版之後,康德發現烏龍了,才公開澄清這本書是費希特寫的。

然而此時,讀者們都已經把這書當成大神康德的著作,賣得很火了。然後費希特忽然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基層大學老師,一躍成爲康德的衣鉢傳人,後來成爲一代大哲學家。

李素這種老陰嗶要撈名聲,出的第一本書當然也巴不得自己不署名,最好讓人誤會成某個名動海內的當世大儒所著,然後等那個海內大儒發現誤會之後出來澄清,李素也就能走費希特借名康德的捷徑了。

當然了,鍾繇肯定還沒資格算大儒,他最多隻是在文壇名聲比李素略響亮些,但這個傍名士的思路是沒錯的。

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8章 誰敢殺我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495章 弒君-上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222章 虛與委蛇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78章 燕雲煙雲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494章 是皇帝逼我走到這一步的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13章 悠然神往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61章 狗急跳牆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10章 鄴則鄴城水漳水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171章 呂布逃命第60章 惺惺相惜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184章 實事求是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
第686章 李素終究只是個修水利的第532章 先來一個米其林分量的開胃小前菜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525章 果斷迎擊顏良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148章 老闆,把還沒燒的魚香肉絲換成龍井蝦仁第68章 誰敢殺我第6章 弒君就允許你投降第57章 廢黜董仲舒,復尊真孔孟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180章 千金市骨諸葛亮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495章 弒君-上第661章 地球人都知道三姓家奴有三個乃翁第141章 瘋狂搜刮第467章 男女組合雙打第504章 王睿張諮殷鑑不遠第820章 永不言敗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第777章 好兄弟就是要整整齊齊第562章 蔡瑁的決斷第522章 袁術棄子堅守的秘密第534章 放着歷史書白讀都不讀,活該他找死第487章 打了勝仗一定是好事嗎第222章 虛與委蛇番外第20章 海陸都不是大漢的對手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78章 燕雲煙雲地410章 準備北伐涼州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494章 是皇帝逼我走到這一步的第151章 借刀殺人奪寶第365章 衆正盈朝豈能用宦官的發明!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334章 推演得再神也得隨機應變(八千字大章)第13章 悠然神往第232章 連弩送上路夠牌面了吧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382章 打仗全靠嚇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61章 狗急跳牆第771章 有種就全家老小一波流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10章 鄴則鄴城水漳水第509章 樑綱你過來啊!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4章 三月磨一劍第56章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大漢朝過去兩百八十三年的讀書人都是辣雞第236章 勤王綱領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146章 北關羽,南道榮第535章 讓敵人以爲我們不知道他們以爲我們知道第171章 呂布逃命第60章 惺惺相惜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38章 張純與遼東世家同歸於盡第384章 我到底是上次中計了還是這次才中的計?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184章 實事求是番外第18章 反殺蠻王尉仇臺第62章 白波賊韓暹第18章 你丫開自瞄掛了吧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425章 四省鎖鑰第456章 海軍不是一朝一夕的第135章 兩斬蠻王第760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着單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540章 諸葛談笑擒賈詡(六千字大章)第424章 對韓遂的最後一戰第288章 逐出師門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67章 李伯雅單刀赴會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575章 敵人不上鉤就繼續扮豬吃虎第823章 曹操的認知,是停留在沒有地圖編輯器的前提下的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469章 順理成章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91章 打仗髮型不能亂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121章 討不了董自有人背鍋第670章 雒陽八關取其五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12章 一魚三吃,一功三立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632章 到底是河北那邊被諸葛亮騙了,還是我們這兒被李素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