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代人捉刀

“既有曹公的文刺,咱明日就先去太常卿府上投遞?”關羽大致看了一下曹操寫的介紹信,就直來直去地建議。

李素連忙讓關羽冷靜:“稍安勿躁,現在去還太急了。一來是大哥纔剛剛離京回涿郡,什麼事兒都還沒做成,就先幫他吹噓,容易被人輕視。

而且,爲大哥宣揚義舉孝行的其他準備也還沒做好。這幾天,我先把《孝義錄》的文稿先寫完,雕版和印刷暫且不忙,好歹有一份原稿,見劉太常時也好多點籌碼。

沮別駕應該五六天裡還不至於離京,我們還有時間。最好等到幽州那邊彙報賊情的表文也到了,張純之亂徹底鬧大、成爲朝廷上下共同關注之事,我們再去拜訪。”

沮授和劉備送來的公文,只是冀州刺史的。

而幽州刺史陶謙,到現在都還沒把幽州的賊情鬧得多大了、彙報到朝廷呢。畢竟幽州是被後來波及的,陶謙猝不及防,千頭萬緒折騰下來,等搞清楚情況,起碼比冀州人晚四五天。

而且幽州在更北方,路上信使快馬加鞭傳遞消息,也得比從冀州出發的多走兩三天。

關羽不懂這些官場門道,只好聽李素的,他只是提醒道:“持文刺上門求見,至少也要提前三天預約,別人見不見還不一定呢,可得記得留出時間。”

李素一愣,立刻表示虛心接受。

也怪他穿越至今個把月了,還沒走過“正式遞交名刺/介紹信求見達官貴人”的程序呢。之前見到的名人,不是機緣巧合就是有可以插隊的緊急軍情。

以至於李素到現在,還沒習慣漢朝達官貴人那種正常“慢生活”的交往拜訪禮儀。

確實得多留出幾天時間,讓劉焉決定是否要見他。

……

當天晚上,李素又查找了一些素材,寫了一會兒《孝義錄》,然後睡覺。

因爲已經徹底對自己的書法放棄了信心,李素寫東西反而快了起來,也不在乎字醜不醜了,反正最後雕版之前還要請人抄寫一遍。

第二天起牀之後,他就帶着關羽在雒陽城裡亂轉閒逛,先去太學晃悠一下。不過如今太學凋敝,也沒什麼人讀書,好不容易逮到幾個人搭訕,想求問一下認不認識什麼書法名家,人家也不跟他交淺言深。

所以逛了一個上午,並沒有什麼收穫。

倒是跟一小撮讀書人稍微混了個臉熟,但其中一個名人都沒有,都是些史所未載的龍套。

逛累了,李素就回到住處,寫書歇息一會兒,用過飯下午再出去浪。

關羽見他一無所獲,也怕誤事,吃飯的時候建議道:“我看那些名士腐儒也都清高得緊,酸腐散漫,跟他們打聽消息,卻不誤了大事。

既然只是要找文字工整之人,我看不如回甄家的商號,問問他們管事——甄家在京師的商號,既然經營賣紙的生意,難道還認不得幾個字寫得好的?”

李素聞言,放下筷子,覺得關羽說得很對。

甄家作爲富商,想跟達官貴人攀交情,估計還是有難度的,但要作爲一個情報來源,肯定可以勝任。

賣紙就能認識很多懂書法的顧客,賣馬就能認識懂弓馬武藝的顧客。

“雲長妙計,吃過飯我就去甄家商號問問。”李素從善如流地答允。

關羽“傲視士大夫”的脾氣,沒想到對於做這事兒還挺有幫助,爽快。

……

飯後,李素就立刻去了甄家商號,找到了管事。

商號管事名叫張亮,是甄家大管家張權的兒子。自從甄逸死後,甄家由主母張氏掌權,她就把自己孃家的心腹僕人都派到了管錢管生意的位置上。

李素前幾天下的造紙訂單,也是找張亮親手經辦的。

見李素再次登門,張亮也很客氣:“李先生有何貴幹?你那批紙,還要些時日才能出貨,如今還在漚料洗料呢。”

李素往那兒一座:“不是來要紙的,是想問問你這兒有沒有雕工便給的木匠,還有,認不認識京城什麼書法好、又肯收錢幫人寫字的讀書人。”

張亮想了想:“木匠好說,書法是什麼?”

原來如今都還沒有“書法”這個術語概念。

李素清了清嗓子:“就是字寫得漂亮、工整的,最好要跟太學門口刻的石經字跡彷彿。”

張亮這下就理解了:“字寫得漂亮又窮困潦倒、願意幫人代筆的,京師一抓一大把,我隨便幫你找個就是了。

不過,要跟太學門口石經上那些字彷彿……就要難些。那都是蔡議郎的體,當年能隨其學得精妙的,如今多半身居高位,誰肯給人抄寫。”

李素想了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因爲蔡邕被罷官回鄉已經十年了,那就意味着京城跟着蔡邕學書法的徒弟,至少是十年前就在太學讀書的。

蔡邕近年來才新收的徒弟,肯定有地位卑微的,但都在吳郡。

比如後來的東吳丞相顧雍,如今應該才十幾歲,他就在吳郡老家服侍蔡邕、跟着蔡邕讀書。顧雍的書法,是蔡邕本人親口承認的“親傳弟子第一”。

包括顧雍的“雍”字就是蔡邕賜的,准許他與老師同音。表字“元嘆”也是蔡邕賜的,本意是“被老師讚歎之人”。

但李素也不能跑到吳郡去找人啊,他要是找得到顧雍,那不直接找蔡邕就行了,還費那個事兒幹嘛。

李素想了想,就降低要求:“咱不要求蔡議郎親傳,只要學得像,哪怕是自學成才的也行,隨便指點一個吧。”

張亮又想了想,這次倒是很快有了建議:“若是如此,倒有一人可以舉薦——此人名叫鍾繇,字元常。蔡議郎下野之前他就在太學了,應該沒什麼機會親傳。但他自習勤勉,至少有九成相似,還經常來我這買紙。

他在太學蹉跎到三十歲纔出師,又當了五六年閒職郎官,一直沒有正經差事補闕,仕途不利,所以肯幫人抄寫,開價也不會太高。”

漢朝對剛剛舉上孝廉,或者是剛剛從太學畢業的新官,如果沒有實職出缺,就先放在“郎官”的位置上候補。

換句話說,郎官就是一批每年領三百石俸祿、然後基本沒活幹、留在京師繼續修身深造的宅男。

以京師高昂的物價,沒有別的收好處機會,就靠三百石全家要吃一年,日子還是比較清苦的。如果不是出自有錢人家,或者是當郎官年數久了,就得找點副業補貼家用。

李素聽到鍾繇這個名字,頓時覺得找對人了。

歷史上鍾繇屬於典型的大器晚成,雖然後來官位挺高,但他似乎是在董卓、李郭執政期間,才靠朝臣大量死亡出缺、快速晉升上去的。他仕途的整個輝煌期,都是在遷都長安之後。

如今還是定都雒陽的太平年代,鍾繇就是個需要打工的窮逼郎官,混到三十七八歲了還沒個正經差事。

“多謝指點。”

李素謝了張亮的指點,又順便在甄家商鋪裡買了點禮物,問明鍾繇在京中的住處,然後就派親兵去鍾家送禮邀約。

介紹信就不需要了,因爲郎官也不過是三百石的閒職,鍾繇如今地位根本不比李素高多少,只是癡長了二十多年的年紀,李素讓人送禮去見,對方肯定會見。

……

果不其然,李素送禮第二天,鍾繇就讓僕人回禮了,還說隨時恭候。

官員之間,正常的初次拜訪,一般是要提前三天通知,好讓對方有時間準備。

鍾繇只讓李素等了一天,就允許他自便,可見也是窮得沒架子了。

李素也不託大,就隨手帶了幾塊馬蹄金餅、讓親兵擡了一斗上等美酒、一塊鹿脯,去找鍾繇做事。

以鍾繇的身價,代抄一卷書的辛苦費,估計也就幾千錢。李素帶那麼多錢,也是想結交一個長期供應商。

等防滲拓印的新紙造好了,李素未來要印的書可就多了,供應鏈必須先籌備好。

而且這次抄寫的第一份文書,尤其要好好寫,因爲將來印刷之前,就要先拿給劉焉看的。

正所謂字如其人,拜訪大人物時,給對方看到的第一筆字非常重要。

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490章 “專家解讀”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394章 諸葛之算,恐怖如斯(八千字大章,舌戰完結)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第30章 原來大吃大喝也是在爲大哥辦事第221章 拖就硬拖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556章 荊州泥潭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531章 援軍抵達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92章 消滅張魯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85章 巴西三賊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342章 像活塞撞潤滑油一樣輕鬆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4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60章 惺惺相惜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720章 息壤降世:李司空強要逆天而行,遭天譴啦!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
第419章 君不君臣不臣第490章 “專家解讀”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299章 旅遊式偷襲第315章 凜冬之怒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805章 連荀彧都反對第818章 帕提亞式鐵騎初戰第717章 用心平而勸誡明番外第69章 最後一站第22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394章 諸葛之算,恐怖如斯(八千字大章,舌戰完結)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743章 別擠,一個個排隊搖號第30章 原來大吃大喝也是在爲大哥辦事第221章 拖就硬拖第245章 你這個長沙太守就是有可能辦不出房產證的小產權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番外第44章 當年怎麼打公孫瓚,現在就怎麼打二田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795章 不管你跑幾步,你都有資格笑百步第837章 二破鄴城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799章 史上僅此一次第144章 夠浪才能引誘敵人來越塔第588章 孫策周瑜回援第2章 先攢一波怒氣值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番外第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605章 旱地行舟2.0第556章 荊州泥潭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109章 吃完上家吃下家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531章 援軍抵達第501章 稱帝的條件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374章 “天高三尺”李府尹第541章 袁紹擁立第385章 一仗打出一年太平第842章 荀彧的和平談判建議第27章 閻柔就計詐李素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92章 消滅張魯第650章 提前引爆了煙霧彈第175章 利益最大化第201章 居然真有人敢面對鼓譟睡大覺第318章 世界線收束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643章 請沮監軍出戰!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61章 丞相司直諸葛亮第85章 巴西三賊第429章 可惜看不到敵人的士氣槽第602章 大漢天下一盤棋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1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222章 虛與委蛇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54章 能做皇帝的果然都不傻第342章 像活塞撞潤滑油一樣輕鬆第754章 夏侯幼常的爛攤子,只好讓李子均來收拾第84章 三隻手都要硬第404 敏感的人看啥都敏感第74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432章 元兇授首第228章 伏路把關饒子敬第60章 惺惺相惜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番外第72章 收下四個國家作爲外交利息(六千字大章)番外第57章 平定漠南第628章 戰前準備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25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150章 荊州太平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194章 先把概念設計當竣工圖吹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720章 息壤降世:李司空強要逆天而行,遭天譴啦!第55章 如果你誠心誠意被我利用第455章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第482章 追亡逐北第381章 大行令楊修第75章 不好,我們被識破了第336章 欲令其亡,必令其狂第331章 被關張趙馬圍毆的最高待遇(九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