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曹操的離間是單發的,李素的離間是羣發的

張舉提出的議和條件,劉備和李素當然不會答應——哪怕張舉把所有錢財都給了,劉備也不能落下私自議和縱敵的把柄。

這種事兒首先政治上就不正確,要被政敵揪住攻擊的。

要錢可以,把張舉的部隊打得倉皇逃竄、來不及帶走的沉重車仗物資,最終照樣可以拿到。

就好比奎爺要太陽神之弓,從來都是駕着地獄犬一口噴死、殺人奪寶的;哪有跟寶物持有人談判、允許對方以寶換命的?

不過,既然來了使者,還是要好好利用——李素這人的種族天賦,就是隻要有外交使者,他就能佔到便宜,就能詐騙到利益。

無論是他當使者去別人那兒,還是別人派使者到他這兒來,都行。

“逢使必詐李伯雅”的大號,豈能浪得虛名?

張舉的使者很快就進來了,讓劉備和李素都頗感意外的是,居然還是個烏桓人。

這種文職工作,不都該是漢人比較擅長嗎?

李素稍微想了想,很快琢磨過來,對劉備附耳說道:“可能是張舉也知道漢人背叛朝廷,不好意思爲使,所以派個烏桓人。”

劉備點點頭,表示理解。

這就好比近代外國入侵,雙方要談判,來個外國人肯定比來個漢奸要好一點。漢奸還怕被母國清算,而外國人可以援引“兩國交戰不斬來使”。

但既然使者的民族身份可以被利用,李素當然也不會浪費——他腦子裡,對於各種使者身份可以被如何利用,早就有一套本能反應了,都不用臨時想。

所以李素瞬間就演了一齣戲。

他假裝還沒認出來使是烏桓族,立刻拍案呵斥:“來人吶!把這個漢奸推出帳外斬首!讓天下人知道聯胡殺漢的下場!”

劉備微微懵逼:怎麼搞的?剛纔不是你勸我不要殺使麼?怎麼好不容易放進來了,又變卦了?

到底尼瑪是殺還是不殺!

幸好,劉備對於李素的外交談判智謀早已無條件信任,所以哪怕再懵逼,他也沒有開口質疑。

帳下的護衛見劉備不反對,立刻就按李素之令把那使者拖翻在地。

使者顯然並不專業,也不想白白死在這裡:“冤枉啊!我是烏桓人,都不是漢人,怎麼能算漢奸!”

李素就等着他這句話呢:“哦?你是烏桓人?看起來不像嘛,跟我們漢人一樣白淨。罷了,既然不是漢奸,倒是不便斬殺來使,快快鬆綁——

你叫什麼名字?你記好了,我乃幽州別駕李素,此番可代表劉使君與你家大人相談。你是遼西大人丘力居的下屬吧?來人,遠來不易,給他杯酒。”

不管後面談什麼,先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給張舉和烏桓人之間丟一個離間計過去。

反正挑撥張舉和胡人的團結程度,任何時候都是不會錯的,這是無本買賣。

遍觀史書,強間弱以僞書,弱間強以詐降,此自然之理也。

比如從黃蓋到周舫,爲什麼一次次東吳詐降曹魏成功的那麼多?就是因爲魏強而吳弱,在沒有用計的時候,吳人正常主動投降曹魏的太多了。

十次真降裡夾帶一次詐降,往往就成功了。但那九次真降因爲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不配被歷史書記載,就形成了倖存者效應的認知偏差。

同理,曹操給韓遂用過一次抹書離間,後來魏吳對峙那幾十年裡也一次次僞書誣陷吳軍將帥要投魏,也都導致了吳人的自相猜疑、甚至真的逼反。

那也是因爲弱勢一方在沒有被用計的正常情況下,就已經見多了自己手下人給魏國暗通款曲,所以驚弓之鳥了。

可憐的烏桓使者,還一句話都沒開口呢,就先被離間計劈頭蓋臉灌溉了一波。

如果說曹操用僞書離間計都是臨時起意、現編現寫。

那李素的僞書就像是已經形成了工業化作業流程、先拿爬蟲網絡把整個通訊錄爬下來、然後鳥槍法羣發詐騙短信。

聽李素對烏桓人那麼客氣,而且似乎劉使君對丘力居相對友好,這位使者也不敢立刻指出“我不是丘力居部落的,其實是烏延部落的”,免得額外受到皮肉之苦。

就暫時假裝冒認丘力居部署吧:

“多謝別駕禮遇,小人名叫蘇樓,確是丘力居大人部署。我們大人在管子城擁兵十萬,只想與常年殘虐我們烏桓各部的公孫瓚算賬,實在沒想跟劉幽州爲敵。

只要貴軍放我們過河,我們就如約獻出從渤海劫掠到的三成財物。等公孫瓚滅亡後,只要明年草原開春,我家大人情願退出關外。”

既然是冒充,使者也非常巧妙地編了一套騙李素的話術——至少已經是以烏桓人的智商所能想到的編得最好的謊言了。

李素聽了差點兒沒笑出來,但還是得陪對方玩:“哦?你不覺得你承諾得太過了麼。財物好歹還可以現收,至於你們明年開春是否退回草原,我怎麼確定你們能兌現?而且,等你們過了河,要是你們立刻揮師反殺,我們也防不住吧。”

蘇樓一聽,頓時精神一振:這個李別駕肯跟他討價還價!那就是有戲了!

談判最怕的是對方根本都懶得跟你還價,直接拒絕,肯還價就有機會,有操作空間。

“別駕要我們如何取信?”蘇樓也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他當使者一共都沒兩三次,還都是烏桓部落跟烏桓部落之間打交道,哪懂漢人那麼多門道啊。

只好讓李素開價,他看看合不合適了。

李素假裝想了想:“你們大人能透露哪些關於貴軍的軍機秘事給我們,以示誠意呢——放心,我家使君不是想攻打你們,只是想抓住一些讓你們不得不履約的把柄。”

蘇樓頓時爲難:“這……這從何說起。”

李素:“那至少也要透露些你們大人的密辛丑聞把柄,就是那種只要我們說出去,天下人就會信的、還會讓你們大人威望掃地、部衆離心。若是沒有足夠分量的質押作爲擔保,我們如何能放心?”

蘇樓沒辦法,權衡再三,憋出了一些醜聞。

李素假裝是真的很在乎這些醜聞、軍事機密,一一記下,表示如果到時候烏桓人履約那就當沒發生過,如果不履約就透露出去。

但實際上李素當然只是把這作爲一個備胎,另有妙用罷了,明面上的用途都是說給蘇樓聽的,能打聽到最好,打聽不到也無所謂,當真你就歇菜了。

不過烏桓人當然會當真。

拷問完之後,李素又提出一個要求:“那麼,我們就來聊聊財物吧——你家大人許諾的是三成,我就算現在開價要五成,相信你也沒有權限答應,最後還得回去請示。

不如這樣吧,我派人跟你一起回去看看,爲防你通風報信,你的從人暫時都要扣押在我這兒,確保你和我派去的護送之人、同時抵達張純大營。我的人要親眼驗看你們掠奪到了多少財物,免得你們交付的時候再做假賬、少分錢。”

蘇樓沒想到李素要求得這麼細,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李素非常有誠意,也很合理。

你說給我三成財物,那三成是多少呢?如果不趕緊查封歸檔一次,到事後具體數字還不是你隨口說?

“這……如此說來,李別駕是答應了?”蘇樓沒想到幸福降臨得這麼快,李素居然直接跳到查賬環節了。

唉,都怪胡人劫掠者沒有做賬的思維,自己都沒算過到底劫掠了多少。否則直接給李素報個數、比如給你一億錢還是兩億錢,這事兒不就結了麼!哪用再跑那麼多趟!

還是漢人賬目清晰啊!

李素敲打道:“答應不答應不好說,得看到那三成財物究竟有多少了。如果數目可觀,我自然會上報使君定奪。”

“那就去看看吧。”蘇樓立刻答應。

很快,李素就叫來了劉備身邊一個保鏢親兵、至今依然只是烏桓突騎隊率的劉頓,低聲吩咐:

“一會兒我寫個查驗清單給你,到了之後,把掠奪到了多少財物規模統統記下。數量其實並不關鍵,主要是查明有沒有什麼標誌性的值錢寶物、看到了之後還要儘量不動聲色問明是在哪一戰中劫掠來的。敵人如果刁難,你就往‘談判需要先覈驗清楚財物價值’上推,做好了,回來就升你做曲軍侯。”

“屬下明白!”劉頓早年不識字,這半年來因爲覺得前途有望,也略略多學習了百來個生字。而且他身爲烏桓族,小時候對搶劫財物這種事情也比較熟悉,去查贓算是專業對口。

劉頓就帶着二十個騎兵跟蘇樓回去了,裝模作樣拜見了烏延部的烏延大人(蘇樓沒敢說自己直接受命於張舉,也怕漢人牴觸)

烏延又背地裡偷偷請示了張舉,張舉也覺得漢軍的要求挺合理的,就讓他們清點造冊財物的大致規模、品類。

兩個時辰後,劉頓帶隊回來,一份粗略的賬冊就到了李素手上。

蘇樓還想討要回信,李素把臉一板:“如此大事,我一個別駕如何做得了主?我當然要把這份財物清單上報使君、由使君親自定奪了,你們先回去吧,五天後來討回音。”

蘇樓被李素的打官腔折騰得沒脾氣,只好先回去了。

蘇樓走後,李素立刻喊來兩個心腹文書:“來,把這份清單裡那些知名的寶物全部摘抄出來,然後想辦法去冀州散播謠言,就說張舉如今只剩……三四千騎兵殘兵,被我們堵在灅水河口北上不得。

以至於張舉已經兵窮力竭、想獻出全部在渤海掠奪到的財物買路。爲了增加可信度,你們要說得有鼻子有眼一些,比如這個南皮第一大戶崔家的純金博山爐、那個先帝在河間王潛邸的三尺龍紋玉盤,凡是被搶到的著名寶物,都要指名道姓說出來。然後,就把這個謠言往河間、南皮的冀州官軍駐地散播。”

李素相信,冀州刺史賈琮也有守土之責。

渤海郡全境、以及其他郡與渤海相鄰的一些縣,被烏桓人這樣洗劫,賈琮不可能毫無反應。

如今張舉在回程上被堵了將近十天,冀州官軍的援兵肯定也已經集結過來了,只是冀州人也想保存實力、以鄰爲壑,不想當跟賊軍打消耗戰的主力,只想把賊軍趕回幽州。

所以,那些冀州援軍應該還在按兵不動觀望,只驅趕堵截而不主動廝殺。

這很符合賈琮那個老官僚的風格,誰讓劉備和李素當年在中山郡剛起家時,就是賈琮的下屬呢,他們可是親自幫賈琮跟陶謙打過甩鍋之戰的。

只不過現在劉李跟了劉虞,要站在劉虞的立場上。

李素就要給他們一個錯覺:張舉已經被攔截得很弱了,他手上卻有幾個億的戰利品……要是最終一戰不過來摘桃子,這些戰利品可就全被幽州將士拿走了。

來不來圍剿你們冀州軍自己看着辦吧。

……

短短兩三天之後,駐紮在河間的魏郡都尉潘鳳、司馬張郃,以及駐紮在南皮的清河都尉麴義,外加本來就在當地的渤海都尉、河間都尉,就分別收到了刺史賈琮的密令:

趕快進攻張舉叛軍!別磨蹭了!張舉已經是強弩之末,戰鬥力沒剩多少,錢卻有很多!

四名都尉都有些好奇情報的真實性,但他們很快從本郡大戶的被搶劫損失清單上得到了覈實——

這些小道消息太精確了!連南皮、河間最富裕的那十幾戶豪族、家中有什麼寶物被搶劫走了都知道!這肯定不是瞎編的!而是張舉真的在跟李素談判想要買路!

臥槽!此時不搶功勞還待何時?

潘鳳、張郃、麴義,全都打了雞血一樣催促本部兵馬北上夾擊張舉的菊花。

——

PS:正式明確一下,週日開始強推,下週五也就是9月25號上架。

然後,這一章還是四千字的,多白送大家一千字,我是一個計策寫完揭開謎底才收,不做斷章狗了。求大家9月25號午後及時捧場。

最後,可能是前天的章節裡,對於別駕職位的解讀,說李素之於劉虞、等於張鬆之於劉璋,結果引來了一些不必要的猜測,很多人以爲將來根據地就在幽州了。

這裡我澄清一下,但不劇透:

歷史上,曹操跟袁紹聊過一段話,相信讀三國的都很熟:

初,紹與公共起兵,紹問公曰:“若事不輯,則方面何所可據?”公曰:“足下意以爲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衆,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這段話,易中天也解讀過,認爲曹操見識遠勝袁紹,因爲袁紹想來想去都是在糾結根據地,而曹操纔想到了要得人和、以道御之。

所以,我也想寫出有境界的三國文,寫出一本真正體現“靈帝死前天下是官場思維,靈帝死後天下才切換到爭霸思維”思想轉變的三國文。

所以我不想糾結於根據地,而是秉持一個原則:大義名分比地盤更重要。

首先,對於真正投奔過的主公、直屬領導,書中劉備和李素都不會下克上,也不會鳩佔鵲巢,而是會始終保持天下義士的名聲,損及“義名”的事情不會做。(當然,對於那些暗中相互利用幫助過、但明面上從未有主從關係的,就可以鬧掰,這個不算在內。大家也別亂猜我這句闢謠具體針對誰)

其次,直到漢靈帝死的那一刻,劉備和李素都是最鐵骨錚錚的大漢忠臣,我是朝廷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只要朝廷遇到了新的反賊,哪怕要劉備放棄目前做太守的根據地,千里迢迢去平叛,劉備也會毫無割據私心地去上任,這一點上,最終的“忠名”也會成爲天下楷模。

我說這麼多,絕對不想劇透,而是看你們猜得太多了。

所以就留一條線索:靈帝死的時候,主角最後一場爲國鋤賊鋤到哪兒,未來正式根據地就到哪兒。在找到那塊根據地之前,不會進行任何不便於移植保密的攀科技種田。

我就說到這兒。

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6章 赴常山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後續更新和開新書計劃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16章 蝴蝶效應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496章 弒君-下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30章 原來大吃大喝也是在爲大哥辦事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
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652章 沮授的最後一次挽救嘗試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165章 先入雒陽者當何如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114章 不要小看劉焉的動員能力第124章 八艘飛甘興霸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695章 別說陛下沒給你們進行哪項變法的選擇機會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411章 派王朗去監視趙雲魯肅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17章 舌戰羣儒-上第442章 你覺得以李素的謹慎,他會給你偷襲的機會麼?第457章 阿亮的畢業旅行第63章 磨鏡不誤募捐功第546章 科舉雛形第6章 赴常山第627章 科學改造部隊第213章 還生病就說明生活條件還是不夠好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519章 還價越還越慘就沒人還了第392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第249章 破除迷信的日常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74章 這裡不是落鳳坡第843章 詐談示弱之計第149章 教科書式的劫營第815章 諸葛亮:挖掘技術哪家強,大漢荊州找南陽第360章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七千字大章)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581章 天下水戰巔峰對決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43章 連滅二賊救泰山第620章 一段恩怨的終結第569章 釣魚窩已打好第787章 許褚裸衣鬥張飛第829章 走王道的紅利第793章 遷都雒陽第51章 甘受微操董仲穎第590章 孫策小兒你已經被包圍了第638章 九死不悔周公瑾第373章 讓鄉下人見識朝廷威儀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544章 改元稱帝第260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第640章 大殺四方的“無當飛軍”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300章 李傕問計賈文和後續更新和開新書計劃第773章 龐統第一策第748章 袁紹之死第269章 還沒北伐先分贓第808章 陛下自己想變法,關曹操什麼事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第75章 數郡之地也敢稱帝?第206章 摟草打兔子第662章 完美繞後開團第762章 德配其位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137章 困守孤城第16章 蝴蝶效應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59章 學不可以已第291章 資金鍊斷裂了還不容易?抵押田產加槓桿啊第377章 歷史進入了深水區番外第26章 像希臘人征服古亞馬遜人那樣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193章 蜀豬兀,火鹽出第637章 憋出內傷的周瑜第274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7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00章 袁術駕崩,曹操南下第316章 君子慎獨第227章 奪船避箭五丈原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759章 斬曹純,奪襄城第693章 袁紹:金身等死,閃現遷墳第681章 論功行賞第96章 要造反書信?來人吶,咱給他寫一張第517章 天下諸侯都在忙着瓜分戰果第261章 此法可用三百年第757章 敦克爾曹大撤退第496章 弒君-下第585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第30章 原來大吃大喝也是在爲大哥辦事第44章 馬蹄北去人北望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番外第66章 危塔高百丈,手可摘星辰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614章 圍魏救趙的反面教材第739章 先打擊一下呂布的自尊心第746章 三國志14:觸發最大包圍佔領事件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